夏夜晚风和你

普通的贼

首页 >> 夏夜晚风和你 >> 夏夜晚风和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糊咖一身反骨,就爱给人添堵!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夏夜晚风和你 普通的贼 - 夏夜晚风和你全文阅读 - 夏夜晚风和你txt下载 - 夏夜晚风和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79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印度纱丽融竹韵新西兰木雕缀篾纹

联盟小院的桂花又飘起甜香时,沈星辞的办公桌上躺着两封来自亚洲和大洋洲的邀请函——一封是印度新德里手工艺协会发来的,邀请小院手艺人共探纱丽编织技艺,让中国竹编与印度传统织物碰撞出新风格;另一封则来自新西兰毛利文化中心,希望能将中国竹编与毛利木雕结合,用两种古老手艺讲述“自然与传承”的故事。

“印度纱丽有五千多年历史,一块六米长的布料能穿出几十种花样,有的纱丽上的刺绣要绣整整半年。”沈星辞展开纱丽照片,画面里色彩艳丽的纱丽在印度姑娘身上流动,金线绣的孔雀纹样在阳光下闪着光泽,“要是用竹篾编出纱丽的支架,再把纱丽布料与竹编结合,做成既能穿又能挂的‘竹编纱丽装饰画’,肯定特别惊艳。”

“新西兰毛利木雕更有意思,他们用当地的硬木雕刻祖先图腾,每一个纹样都有‘守护’的寓意,比如螺旋纹代表生命循环,曲线纹代表河流。”沈星辞又翻出毛利木雕的照片,黑色的木雕上刻着粗犷的纹样,边缘还缀着红色的羽毛,“我们可以在木雕上编竹篾,让竹编的柔软中和木雕的坚硬,做个‘图腾竹编挂饰’,既有毛利文化的厚重,又有中国竹编的灵动。”

李爷爷摸着竹篾,眼里满是期待:“印度纱丽软,竹编要编得轻一点,用细竹篾做框架,再把纱丽布料缝在上面,这样又好看又好拿。我还能编个竹编纱丽撑子,方便印度姑娘展示纱丽的花样。”张师傅则对毛利木雕感兴趣:“他们的木雕用天然染料上色,我可以教他们用陶土做木雕的底座,再在底座上编竹篾,让陶、木、竹三种材料融在一起。”

孩子们听说要去印度和新西兰,兴奋得围着沈星辞转圈。阿木抱着金属丝工具说:“我要给印度小朋友编竹编纱丽小模型,用彩色竹篾做‘布料’,再用金属丝做‘首饰’,像小娃娃的衣服!”丫丫则惦记着毛利木雕:“我要在木雕上画熊猫和毛利图腾,再用陶土做个小熊猫,放在木雕旁边,代表两国友好!”

出发前的一个月,小院变成了“织物&木雕”主题创作工坊。李爷爷带着阿木挑选最细的竹篾,将竹篾染成印度纱丽常见的红、黄、蓝三色,编织成迷你纱丽框架;王奶奶则将印度棉纱与土布混纺,织出带有孔雀纹样的布料,准备用来搭配竹编;张师傅烧制了一批陶制木雕底座,表面刻出竹篾嵌入的凹槽;小雨则收集了印度纱丽纹样和毛利木雕图腾的资料,在笔记本上画满融合草图——有孔雀纹样与竹编纹路的交织,也有毛利螺旋纹与中国云纹的结合。

首站抵达印度新德里时,热带季风刚过,空气里带着湿润的花香,街头巷尾的商铺挂满了色彩艳丽的纱丽,印度姑娘们穿着纱丽,裙摆随风飘动,像一朵朵移动的花。印度手工艺协会的会长卡普尔带着当地纱丽手艺人在协会门口等候,他们穿着传统的白色 kurta(长衫),手里捧着绣着金线的纱丽布料:“欢迎你们!我们的纱丽编织手艺传了十几代人,现在年轻人更喜欢机器织的纱丽,老手艺快没人学了。希望你们能让老手艺‘活’起来。”

当地的纱丽手艺人卡维塔也来了,她穿着一条孔雀蓝的纱丽,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针上穿着金线:“我从七岁开始跟着母亲学纱丽刺绣,这根针我用了三十年,绣过的纱丽能堆满整个房间。但我的女儿说‘刺绣太费时间,不如买机器织的’。”她身后跟着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名叫阿雅,手里拿着一块机器织的纱丽布料,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手工绣的纱丽真的比机器织的好看吗?”

手艺交流在协会的编织工坊里展开。卡维塔先教中国手艺人纱丽刺绣的“金线盘绕法”,她将金线在针上绕三圈,再轻轻刺入布料,手指翻飞间,金色的孔雀羽毛渐渐在布面上显现:“这根金线要选印度南部产的纯金线,每一根都要搓得均匀,这样绣出来的羽毛才会有光泽。”李爷爷学得格外认真,时不时停下来记录手法细节,还拿出竹篾演示中国的“竹编刺绣架”:“您看,用竹篾编个架子,把布料固定在上面,刺绣的时候手不用一直举着,还能让针脚更整齐。”

阿木则拉着阿雅一起创作,他教阿雅用彩色竹篾编迷你纱丽框架,阿雅教他用金线在竹篾上绣小图案:“阿雅,你看,手工编的竹篾框架比机器做的更结实,手工绣的金线也比机器印的更有质感,咱们一起做的迷你纱丽,肯定是最特别的。”阿雅起初有些怀疑,但当她看到自己绣的金线孔雀出现在竹篾框架上时,眼睛亮了:“原来手工做的这么好看!我以后也要学手工刺绣,像妈妈一样。”

张师傅的陶艺区也成了焦点。他发现印度人喜欢用陶制器皿装纱丽首饰,便教他们中国陶艺的“拉坯雕花法”,让陶碗的表面更光滑,花纹更精致;印度手艺人则教他用纱丽布料装饰陶碗,将布料剪成圆形,贴在陶碗内壁,再用金线绣上花纹。张师傅试着在陶碗上绣了一只中国熊猫,旁边让卡维塔补绣一只印度孔雀,熊猫抱着孔雀,在陶碗上形成奇妙的呼应。“这个陶碗要放在印度手工艺博物馆里,告诉所有人,手工手艺能跨越国家,变得更美好。”卡普尔看着陶碗,激动地说。

在新德里的最后一天,手艺人共同完成了一幅“竹篾纱丽装饰画”。这幅装饰画长五米,宽三米,用竹篾编出纱丽的轮廓框架,再将手工刺绣的孔雀纹样纱丽布料固定在框架上,边缘用金色竹篾编出中国云纹,角落还缀着用竹篾和金线做的小孔雀。当装饰画在协会的展厅里展开时,所有在场的人都鼓起掌来,阿雅拉着阿木的手说:“我以后要跟着卡维塔阿姨学纱丽刺绣,还要去中国联盟小院,学竹编手艺!”

离开新德里时,卡普尔送给联盟小院一套完整的纱丽编织工具——包括纯金线、绣花针、竹编刺绣架,还有一本记载着印度传统纱丽纹样的古老画册;卡维塔则把自己绣了一年的“孔雀纱丽”送给小雨,纱丽上的孔雀羽毛栩栩如生,每一根金线都闪着柔和的光:“希望你能把中国竹编和印度纱丽结合得更好,让更多人喜欢手工手艺。”

从印度飞往新西兰的飞机上,孩子们还在兴奋地讨论新德里的经历。阿木小心翼翼地收好阿雅送的金线孔雀绣片,丫丫则在笔记本上画满了纱丽纹样与竹编的结合图案,小雨则捧着“孔雀纱丽”,生怕它受到一点损坏。沈星辞看着窗外的云层,想起卡维塔说的“老手艺需要年轻人喜欢”,心里满是感慨——无论是印度的纱丽刺绣,还是中国的竹编,只要能让年轻人看到魅力,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抵达新西兰奥克兰时,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来的湿润空气扑面而来,街头的毛利图腾柱上刻着粗犷的纹样,公园里的新西兰银蕨在风中摇曳,像一把把绿色的扇子。毛利文化中心的负责人塔马带着毛利木雕手艺人在中心门口等候,他们穿着传统的毛利草裙,脸上画着红色的图腾纹样,手里拿着雕刻用的骨刀:“欢迎你们!我们的毛利木雕是‘祖先的语言’,每一个纹样都在讲述祖先的故事,比如这个螺旋纹,代表祖先的智慧永远流传。”

当地的毛利木雕手艺人图伊也来了,他穿着一件印有银蕨图案的t恤,手里拿着一块刚雕刻好的木雕,木雕上刻着一个螺旋纹:“我从十五岁开始跟着祖父学木雕,这把骨刀是祖父留给我的,已经用了二十年。现在毛利年轻人更喜欢玩电子游戏,学木雕的越来越少了。”他身后跟着一个留着短发的男孩,名叫凯,手里拿着一个木雕手机支架,上面刻着简单的线条:“木雕真的能让人记住祖先的故事吗?”

手艺交流在文化中心的木雕工坊里展开。图伊先教中国手艺人毛利木雕的“骨刀雕刻法”,他用骨刀在硬木上轻轻刻画,粗犷的线条渐渐形成螺旋纹:“这把骨刀要用毛利祖先传下来的鲸鱼骨做,刀刃要磨得锋利但不伤人,这样刻出来的纹样才会有‘力量感’。”李爷爷学得格外认真,时不时停下来感受骨刀的力度,还拿出竹篾演示中国的“竹编嵌入法”:“您看,在木雕上刻出细槽,把竹篾嵌进去,竹编的柔软能让木雕更有层次感,像祖先的智慧和自然的生机结合在一起。”

阿木则拉着凯一起创作,他教凯用竹篾编木雕装饰,凯教他用骨刀刻简单的螺旋纹:“凯,你看,木雕代表祖先的故事,竹编代表自然的生机,咱们一起做的作品,就是‘祖先与自然’的对话。”凯起初有些不耐烦,但当他看到竹篾嵌在木雕的螺旋纹里,像一条绿色的河流绕着图腾时,眼睛亮了:“原来木雕能这么有意思!我以后要跟着图伊叔叔学木雕,还要学竹编!”

张师傅的陶艺区也很热闹。他教毛利手艺人用陶土做木雕底座,将陶土揉成圆形,再捏出凹槽,方便固定木雕;毛利手艺人则教他用天然染料给陶土上色,黑色来自火山灰,红色来自赭石。张师傅试着在陶底座上刻了一个中国龙的轮廓,旁边让图伊补刻一个毛利图腾,龙的尾巴绕着图腾,在陶底座上形成和谐的画面。“这个陶底座要放在毛利文化博物馆里,让所有人看到,不同文化的手艺能成为好朋友。”塔马看着陶底座,激动地说。

在奥克兰的最后一天,手艺人共同完成了一个“图腾竹编挂饰”。这个挂饰高两米,用新西兰硬木雕刻出毛利祖先图腾,在图腾的缝隙里嵌满绿色竹篾,竹篾上还编着中国云纹,顶部用陶土做了一个小太阳,太阳上画着毛利螺旋纹和中国回字纹。当挂饰在文化中心的广场上悬挂起来时,毛利人唱起了传统的哈卡舞(战舞),歌声粗犷而有力,所有人都跟着节奏拍手,气氛热烈而庄重。

离开新西兰时,塔马送给联盟小院一套完整的毛利木雕工具——包括鲸鱼骨刀、硬木原料、天然染料,还有一本记载着毛利图腾故事的手札;图伊则把自己雕刻了半年的“祖先图腾木雕”送给李爷爷,木雕上的螺旋纹清晰有力,边缘还缀着红色的羽毛:“希望你能把毛利木雕和中国竹编结合得更好,让祖先的故事传到更远的地方。”

回到联盟小院时,桂花的香气已经淡了,门口的银杏叶开始泛黄。展示架上又添了新的“世界非遗藏品”——印度的竹篾纱丽装饰画、新西兰的图腾竹编挂饰、印度的孔雀纱丽陶碗、新西兰的木雕竹编手机支架。沈星辞把这些礼物一一整理好,在“全球非遗手艺数据库”里新增了“印度纱丽与竹编融合技法”“毛利木雕竹篾嵌入教程”等板块,还上传了在印度拍摄的纱丽刺绣视频和新西兰毛利哈卡舞的照片。

孩子们围在沈星辞身边,又开始畅想下一次的旅程。“我想去巴西,学他们的桑巴舞服装编织,编一个‘桑巴竹编裙’!”阿木说。“我想去土耳其,学他们的马赛克镶嵌,在陶艺上贴马赛克,再用竹编做框架!”丫丫接着说。小雨则认真地翻着世界地图:“我想去南非,看看祖鲁人的珠饰工艺,把珠饰编进竹编,做一个‘祖鲁竹编挂毯’!”

沈星辞笑着摸摸孩子们的头,目光扫过小院里忙碌的身影——李爷爷在教新学员编毛利图腾竹篾,王奶奶在调试印度棉纱与土布的混纺线,张师傅在研究毛利木雕陶底座的新款式,阳光透过泛黄的银杏叶,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平静。

联盟小院的故事,从来不是一场孤独的旅行,而是一场跨越山海的传承。从德国的竹编工坊到美国的动画采风,从日本的清水烧展到意大利的金属丝小镇,从澳大利亚的原住民部落到肯尼亚的草原,从秘鲁的古城到北极的冰原,从埃及的古地到南极的科考站,从希腊的雅典到玛雅的遗址,从冰岛的极光下到印度的纱丽旁,再到新西兰的木雕前,每一步脚印,每一次指尖的触碰,每一件融合作品,都在书写着“非遗无国界”的动人篇章。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手艺人带着世界各地的技艺走进小院,也会有更多的中国非遗走出国门,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因为他们始终相信,手艺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匠心是连接人心的纽带,只要一代又一代人愿意坚守、愿意分享、愿意创新,那些藏在指尖的古老智慧,就会永远闪耀,成为照亮人类文明的光。而联盟小院,永远是这场传承之旅中,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定的起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庶子夺唐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虚空塔 抗战时期!我在四零靠空间开挂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带空间穿越六零:抄光仇家去下乡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军嫂重生,夺回千亿空间去随军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穿越六零年代:我有了首都户口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杀手穿六零暴揍极品去下乡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穿越五零:我要啃小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四合院:小郎中的女角收集院 俗世小三儿 快穿:拯救过的疯批男主全员翻车了 
最近更新教学杂谈我也可以优秀 快穿:大佬只想搞事情 红彼岸花与白彼岸花 砚落宁安 刺杀狗皇帝后,我们灵魂互换了! 被丢进荒山后,她成了山神 八零小木匠随军 夏夜晚风和你 穿成恶雌,五个兽夫跪求我别走 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 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 真千金是废雌?被顶级兽人团宠 与君醉清风 三年后,暴戾大佬被她宠成乖狗狗 绝世丑妃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快穿:炮灰有真爱 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冷战五年,提离婚禁欲大佬后悔了 侯门小寡妇,养狐狸精的日子 
夏夜晚风和你 普通的贼 - 夏夜晚风和你txt下载 - 夏夜晚风和你最新章节 - 夏夜晚风和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