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汝阳王府。
将太子送走的赵敏,脸色略微有些难看的回到了庭院。
最近也不知怎么回事,太子来找她的次数越发频繁了。
总是借着迷惑王公为由,邀请自己参加各种聚会。
虽然她每次都拒绝了,但时间一久,哪怕太子再宅心仁厚,也难免心生不悦,恐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
而事到如今,赵敏又岂会看不出太子对自己并未死心,但她早已心有所属,不管元朝是否兴灭,她都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大局而牺牲自己的幸福。
就算太子付出再多,也注定是徒劳无功。
不过赵敏也明白,太子心性非凡,若直接拒绝,并不能让对方死心,否则太子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缠着自己,唯有让对方认清现实,才有可能断绝他的念想。
而要做到这点,还需张翠山亲自来一趟才行,这也是赵敏为何派人送去书信,让对方先来大都的原因。
至于张翠山委托她的事,赵敏已经查看了内务府的名册,但并未找到与那红袍老者相关的记录,恐怕是有人抹除了对方的信息。
由于汝阳王府掌控朝廷兵马,为了避嫌,几乎不与宫中之人来往,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赵敏也不敢太大张旗鼓的调查此事。
本来把这件事交给太子,请他帮忙调查是最合适的,但因为双方现在的关系有些尴尬,赵敏也不好意思请对方帮忙,只能先暗中调查,等解决了自己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后,再试着请对方出手。
当然,赵敏也不是没怀疑过太子,毕竟对方这般急切的转变态度,也令她十分不解。
如果太子知道她和张翠山的关系话,自是有嫌疑派人刺杀对方的。
赵敏本想通过此事来试探对方,但思虑再三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管那幕后之人是不是太子,她都不敢轻易去赌。
汝阳王府已经上了太子的船,再无独善其身的可能,若是自己赌错也就罢了,万一赌对了,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师父,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赵敏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
玄冥二老站在一旁,则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这位郡主娘娘不仅心狠手辣,多智近妖,现在就连实力也不在他们之下,玄冥二老以前还敢自恃武功,颇有几分听调不听宣的意味,但如今却是彻底服了。
往那一站,便跟军营里的大头兵一样没什么区别。
“你们这几日乔装一番,潜伏在东宫,看看太子每日都在做什么!”
赵敏抬起头来,冷冷的看了两人一眼。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太子做的,她都必须要占据先机,若是能抓住点太子的把柄,或许事情也不会太糟糕。
“是!”
赵敏身上的气场越来越强了,玄冥二老迎着她的目光,也不由得心下一颤,当即躬身一礼后,便退了下去。
而随着玄冥二老离去,却又有一道身影出现在了赵敏面前。
看到来人,赵敏嘴角微扬,淡淡一笑道:
“渡厄大师,那伏魔鞭可做好了?”
若是张翠山在此,定会大吃一惊。
只见来人竟是少林三渡之首的渡厄。
不过在当年被张翠山所废之后,三渡皆已成了废人,渡厄如今也不过是个普通僧人而已。
渡厄诵了一声佛号后,从宽大的僧袍中取出一条由黑白两道绳结,交织缠绕的长鞭出来,约莫丈许长短,被圈在了一起。
而在鞭稍处,还装着十多只明晃晃的尖利倒钩,这些倒钩不仅可以锁拿敌人的兵器,还能增加软鞭的杀伤力,其通体黝黑,散发着森冷的寒光。
赵敏伸手接过,迫不及待的便来到院中试验威力。
渡厄缓缓跟了出来,神色复杂的看着对方。
只见赵敏曲臂一震,手上的伏魔鞭便宛如一条灵蛇般活了过来,鞭稍的十多只倒钩就如锯齿般微微张开,所到之处,劲风呼啸,发出道道尖锐的哨音。
当她舞动伏魔鞭朝着一旁的假山甩去时,在她的内力加持下,那假山的山头登时便轰然炸裂开来。
漫天碎屑纷飞,银蛇狂舞,这般骇人的威力,直看得渡厄心惊肉跳。
恰在此时,一道身影急匆匆的奔了进来,面带惊慌道:
“郡主,发生何事了?您没受伤吧?”
看着出现在面前的贴身的侍女,赵敏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嗜血的笑容,随着手腕一抖,伏魔鞭便在空中响起一道霹雳,倏地朝那侍女飞掠而来。
侍女被吓得花容之色,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鞭稍缠住脖颈。
“郡……郡主……”
“本郡主最讨厌不守规矩的人了!”
话音一落,伏魔鞭立时绞断了对方的喉咙。
当赵敏收回伏魔鞭时,上面的血迹还在滴落。
扑通一声!
无头尸体倒在地上。
一旁血淋淋的头颅,正睁大眼睛,死不瞑目的看着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一幕。
渡厄的脸色也是瞬间煞白,赶忙将双手合十,手掌略微颤抖的低下头来,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赵敏十分满意这件兵刃,对渡厄传授给自己的金刚伏魔圈,也使得越发得心应手了。
至于那侍女。
倒不是她滥杀无辜,而是知晓对方是太子安插在汝阳王府的棋子,今日正巧她心情不好,便顺手除掉了。
在经过对方身边时,赵敏将渡厄脸上的神色尽收眼底,露出一抹人畜无害的笑容说道:
“本郡主最讨厌那些不规矩的人,不过渡厄大师倒是个守规矩之人,既传授我佛门绝学,又替我打造了这件神兵,却不知本郡主要如何报答大师的恩情?”
渡厄看了眼尸首分离的侍女,俨然已经把赵敏当成了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魔女一般,语气不由自主的便弱了几分:
“老衲想请郡主帮我少林寻找一部宝典!”
“什么宝典?该不会是你少林遗失的《洗髓经》吧?”
赵敏心下思忖,能让少林不惜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要寻找的宝典,必然十分重要。
她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那部只留下一个名字,且与《易筋经》齐名的《洗髓经》了。
渡厄闻言,暗道这位郡主还真敢想,当即苦笑一声:
“那《洗髓经》自唐朝时期便已遗失,距今已有七百年之久,如何还能寻得?老衲想请郡主寻找的是另一部宝典……”
赵敏一听,顿时露出了几分好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