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淑敏皇后她,是一个政治家,她能在夺嫡站错队后依旧爬上高位,她与昭明帝共同打理昭明王朝,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政治家。”
王晓丹眼含敬佩地说道。
“别讲这些无聊的内容,太无聊了。”有同学实在不想听这些,嘀咕着说道。
王晓丹立刻收了神色继续讲解,“当时的太子萧钰太过差劲,不堪重用,其他皇子都不服他,后来瑞王诬陷太子谋反,他就下线了,后来昭明帝为他平反,接回他的嫡子,颁布罪己诏,封其嫡子为太子。
其实昭明帝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他一点也不贪权,他也不爱美色,他的后宫只有淑敏皇后和容妃两人,
有人说他立前太子的嫡子为太子是因为容妃生不了,他不想背叛容妃才如此做,
各位姐妹,醒醒吧,世界上没有这种男人,我更倾向于史学家卢思宇的猜测,是昭明帝自己生不出来,又不想背负骂名和猜测,才如此行为,某些说容妃红颜祸水,妖妃的够了哈,
容妃她出嫁前可是当时京城数一数二的贵女,这是后来京北吴教授整理当时春日宴诗词和史料记载得出的结论。”
林星月也盯着解和看,她想不到解和的经历居然如此传奇。
解和只是听着,一句话也不说。
“除了淑敏皇后和昭明帝还有容妃,我还有一个想讲的角色…”
“是不是你一开始提到的李德容?”
“嗯…不是,李德容虽然写下了大雍环游记,但是她的经历很多都不可考,我要说的这位,熟悉的人得非常熟悉了。他就是,谢涛谢中书令,他与淑敏皇后之间也是关系很好的。”
“前面说了,淑敏皇后脱离了侯府回归农家,可是,她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普通的见识浅短的农户家庭,当时重男轻女又婚嫁观念封建,
淑敏皇后就一边想要脱离原生家庭一边学医,后来她与相师解和,李德容,使用计谋与当时的人贩子合谋把自己卖了出去,脱离了农家。”
“真不愧是大雍第一女政治家,自己卖自己~”
“好聪敏的做法,淑敏皇后能成功当上太后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晓丹兴致起来了继续兴奋地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淑敏皇后,在当时就是一介孤女,没有任何家庭背景。”
“如果从当时或者就算从现在来看,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她蠢,脱离了侯府放弃了富贵生活也就罢了,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怎么连亲生家庭都不要了,非要做一个孤女?”
“实际上,我们开了上帝视角,自带一股子傲慢,从当时淑敏皇后的角度来看,当初她离开侯府时,才12岁,
从没出过京城,她如何能猜测的到她原本的亲生家庭是什么情况呢?
她当时能够破釜沉舟地脱离侯府,是勇气可嘉,是不慕权贵。”
“后来,发现原生家庭的封建吃人,她也立刻果断抽身离去,这是壮士断腕,可歌可泣。
我们不能拎着结果从后面的情况,唾骂前面的选择愚蠢,这是马后炮。”
“咳咳,我们继续讲谢涛,谢涛此人呀,极为精明能干,他是大雍最后一任相师解和的,表哥。”
王晓丹说出最后“表哥”两个字时语调都变得轻松愉快。
“合着,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亲戚呀。”有个女生有点不可思议地说道。
“不仅仅是亲戚呢,解和与李德容还有淑敏皇后,还有谢涛,都出自同一个小村庄,他与解相师的二三三三事下课后找我听,
因为解和与淑敏皇后关系好,昭明朝史料记载,正是因为解相师的预言,景德帝王才会赐婚当时一介孤女的淑敏皇后为晋王妃,甚至秘密下了诏书让昭明帝立她为后。
而谢涛,他就钻营起来,他认淑敏皇后为相师义姐,以皇后母家自居,就是他送淑敏皇后出嫁的,就是说,淑敏皇后与昭明帝的封后大典是谢涛背着她出门的。”
“woc,其他相命的同行进这个小破村子一看,哇,未来的大雍相师,大雍皇后,大雍权臣,全都在,真是日了狗了。”
“说谢涛会钻营,正是因为,宣武帝,也就是昭明帝的下一任皇帝,他成年后,解和就不知所踪,若是谢涛没有之前的举动,他们谢家不可能兴起。”
“因为这一层关系,淑敏皇后始终善待谢家,她甚至给解和立像修祠,供奉这位大雍最后一任相师,她的宗祠就在现在的河西省,也就是,上怀郡。”
“而谢家因为谢涛的严厉管教,没有仗着和淑敏皇后的情分胡作非为,后来成为了底蕴深厚的世家门阀。”
“谢涛此人还很能干,其实我主要觉得,还是因为淑敏皇后,淑敏皇后的决策大多不会出错,谢涛跟着淑敏皇后的思路走,也就没有出错。
谢中书令还是运气太好了一些。”
王晓丹说完,就抬头看向严老师。
“嗯,晓丹说的很好,很全面,时间关系,我们开始正式上课…”
下课铃响起的时候,盯了解和一节课的真理零和林星月继续盯。
“阿和,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林星月突然用手捶了捶脑袋问道。
解和只是微微抬了抬眼说道,“我没有这种感觉。”
真理零在铃声结束的时候突然开口问道,“师姐,你可还记得当初在那位徐大人的府邸时,我们是如何获得出行凭证的吗?”
林星月闻言立刻警觉起来。
解和却转头看了他一眼,“你在试探什么?师弟?”
下一秒,真理零和林星月脸色同时变得极为严肃阴沉,同时,两道魂技,雪滴花花瓣和银色方块瞬间倾巢而出打向“解和”。
“你们,怎么发现的?”
“解和”的脸立刻变得模糊起来,她站起身语调轻柔地问道。
周围的学生好像看不到他们的举动依旧正常动作。
林星月立刻神色一变,“李凌,他一定是,玉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