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内的画面稳定下来,角色落定在出生点高地。
沈逸睁开眼,视野清晰。法袍下摆随风轻扬,他站在中路高台边缘,手指在操作界面上滑动,确认技能冷却正常。耳边传来系统接入成功的提示音,战斗倒计时还剩三秒。
对面野区方向已有动静。
五道身影同时冲出,呈扇形压进河道。铁幕战队没有选择常规清野,而是全员直扑夜莺团队的蓝区入口。他们的主力突击手跑在最前——正是赛前故意撞人的那名队员,此刻他手持双戟,脚步急促,位置明显领先队友半个身位。
弹幕瞬间炸开。
“他们要强开!”
“夜莺这边怎么应对?”
“别被吓住啊!”
林悦的声音在加密频道里响起:“他们来了。”
小舟紧跟着说:“让我上去拦一下?”
沈逸没回话。他在等系统完成开局推演。
【策略模拟空间】自动启动,战场数据流涌入意识。七百二十三次模拟对战在瞬息间完成,结果显示:若我方提前交手,胜率下降至41.6%;若收缩防守、诱敌深入,胜率可提升至68.9%。
他看清了对手的意图——用猛攻制造混乱,逼迫己方在慌乱中暴露阵型弱点。尤其是那个冲在最前的家伙,他的行为模式和性格分析完全吻合:情绪驱动型选手,习惯靠个人冲锋建立存在感。
这不是团队协作,是表演欲。
沈逸开口,声音平稳:“所有人,按原计划。双线守野门,主塔留一人,其余人退到隘口内侧。不许交技能,不许追击。”
指令下达后,他立即激活“隐藏身份加持”模块。角色形象依旧是女性法师,但属性栏中闪现出细微加成——闪避+3%,施法稳定性+5%。这让他能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站位不动。
林悦退回中路交叉口,法杖前端亮起微光,蓄能技能已准备就绪,但她没有释放。小舟潜入侧翼阴影区,双刃收拢贴背,整个人几乎融入地形。星语则迅速在河道两侧布下两枚视野结界,画面立刻反馈出敌方走位轨迹。
铁幕战队已经冲进蓝区。
他们的突击手一马当先,直接撞向正在打野怪的守卫傀儡。爆炸声响起,傀儡崩解,但他没有停顿,继续朝着隘口突进。身后四人略微落后,两名远程输出甚至还在绕路清理视野陷阱,跟进速度明显迟缓。
沈逸盯着数据面板。
对方后排延迟0.8秒,走位偏离安全区域达1.2米。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反击,他们的远程火力无法第一时间支援前线。
破绽出现了。
他快速敲击虚拟键盘,将分析结果以简码形式发送至三人战术屏:“敌后排脱节,突击手孤进。等他再往前两步,我们就动手。”
林悦回复:“明白。”
小舟只发了一个“!”
星语则更新了视野覆盖范围,标记出敌方远程职业的当前位置。
观众席上,有人开始意识到不对劲。
“夜莺这边太冷静了……”
“铁幕冲得这么猛,他们居然不接团?”
“等等,是不是在等机会?”
铁幕的突击手已经踏入隘口中央。他的血条微微下降,是触发了星语布置的减速结界。但他毫无察觉,依旧向前猛冲,目标直指林悦所在的位置。
他以为自己在压制对手。
实际上,他已经成了突破口。
沈逸的手指悬在技能释放键上方,没有按下。他还需要再确认一件事——对方指挥是否察觉到了阵型问题。
他调出敌方语音频谱监测图(系统功能衍生),发现对方指挥连续两次发出撤退指令,但都被突击手无视。那人仍在前进,操作节奏越来越快,显然是进入了情绪亢奋状态。
【系统预警提示】再次浮现:目标肾上腺素模拟值持续上升,行为失控风险达到临界点。
沈逸终于开口:“等他再冲深一步。”
话音刚落,那名队员一个翻滚越过障碍物,双戟交叉劈向林悦站立的位置。林悦后撤半步,险险避开,技能余波擦过她的法袍下摆,留下一道焦痕。
就是现在。
沈逸在频道里打出一个数字:“3”。
这是预定信号——反击启动前的最后一刻确认。
小舟的身体已经绷紧,指尖压在控制杆上。只要沈逸下命令,他就能从侧翼杀出,直切敌方后排。林悦的蓄能技能已完成充能,只需一秒引导即可释放。星语也同步更新了控制链锁定目标,准备打断敌方法师的反制技能。
全场气氛绷到极致。
导播镜头来回切换,观众屏住呼吸。大屏幕上,双方角色静止在狭窄河道两端,仿佛时间凝固。
铁幕的突击手站在隘口深处,背对着自己的队友,距离最近的支援还有两秒路程。他的面前是空荡的地面——林悦已经退到了安全区。
他发现自己冲得太深了。
想退,已经来不及。
沈逸抬起手,准备下达总攻指令。
就在这时,对方后排突然改变站位。原本偏移的安全区,其中一名远程职业猛然向中心靠拢,另一人也开始调整角度,似乎察觉到了危险。
沈逸眼神一冷。
他们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