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哪个部门的职员凑一堆假装不经意地从办公室外经过,实际上每个人都好奇地瞥她。
祝曲祺:“……”
这是干什么?
网上的瓜没吃过瘾,跑到她本人这里来打算近距离吃?
好在他们并没有进来打扰,只是互相推搡着伴随窃窃私语走了。
这样的人群前前后后出现了三拨,祝曲祺一个e人都有些吃不消,虽然他们没做什么逾矩的事。她随手抄起桌面一份文件,打开来挡住侧脸,躲在文件后面草草吃完了午餐。
收拾干净桌上的垃圾,祝曲祺坐下来,在微信上跟谢锦筝道了谢,敲了下键盘,休眠的电脑屏幕亮起,她打开空白文档,在第一行敲下“辞职信”三个字。
世界太吵了,她需要静静,没开玩笑。
这时候吃完饭的同事们回来,赵苒苒经过祝曲祺身后随意一瞥就注意到她屏幕上居中的加黑加粗字体,惊得瞪大了眼,没控制住音量:“不是吧cookie,你要辞职?!”
“为什么啊?”正在喝水的苏云依呛了口水,从自己的工位过来,站在祝曲祺的座椅后面,看她面前的电脑屏幕。
祝曲祺手速快,一封辞职信已经写到了收尾,最后敲下一个句号。
纪泽稍稍思忖几秒也开口了:“如果是因为网上的事,完全没必要,我刚看到云澜集团的官博都发声明了,文件里说了要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就算现在仍然有一部分人听信谣言,最终也会被真相扭转。你要是担心咱们公司的人因此对你有看法也没必要,他们比谣言更先认识你,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近期可能会对你多一些关注,也是人之常情,时间会冲淡新鲜感的。”
他说得很中肯,也是彻底对祝曲祺死心了,才能跳脱出爱慕者的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
赵苒苒和苏云依都赞同地点头。
祝曲祺很感谢大家的包容,抿唇微笑,说:“谢谢你们啊,我最初做这份工作也没有很喜欢,本着既然做了就好好做的原则,渐渐学习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后来适应了这样的节奏,就投入了感情,也有留恋,只是现阶段更想专注本身才做出这个决定。”
几个同事面面相觑,感觉她这话很像在道别,一时都沉默了。
下午祝曲祺又一次被黄总叫去办公室谈话。
她要辞职的事还没开始走流程就传了出去,传进了黄总的耳朵里。
黄郴不同意,想留住她,但不是靠劝,他沉默良久叹息了一声:“这时候走,我到哪儿去招人,怎么着也得再干一段时间。”
祝曲祺也不是那么决绝的人,当下就答应了:“我知道,会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直到公司招到合适的人顶替上我的位置。”
黄郴满意地笑了笑,祝曲祺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这会儿是毕业季,公司想招人应该不难吧?”
“招人是不难,招到像小祝你这么称心如意的秘书确实有难度。”
祝曲祺猝不及防被夸了,神色愣了愣,第一反应并不是开心,她就是想问黄总要一个大概的期限:“您说的再干一段时间是……多久?”
黄郴凝眉沉思片刻,说:“最起码干到年底吧。”
祝曲祺:“……”
现在才五月底,干到年底还有大半年。
这是变相驳回了她的辞职请求。
黄总不仅是她的老板,还是她的长辈,平日里对她爱护有加,祝曲祺当然没法梗着脖子跟他对着干,她耷着肩膀出了办公室。
*
云澜集团总部,跟华砚的氛围没什么区别,员工们私底下也都在聊网上的事,要不是那个爆料的帖子,他们哪里知道谢总的女朋友是乙方老总的秘书,还是个挺有名的大作家。
大家戏言,他们谢总一个在互联网上只闻其名从不露面的人不搞新闻则已,一搞新闻就搞了个大的,震惊全网。
江闲身为谢闻的秘书,早就知晓此事,反应没那么大。想当初他还不知死活地暗恋祝曲祺,甚至动了追求的心思,过年那会儿随私人飞机护送祝曲祺回家,得知了她的身份,他就把自己的心思掐灭了。
此时,他跟特助邱屿坐一桌吃午饭,压低声音向他打探:“筝总都出来放话了,谢总怎么也不替他女朋友说两句。”
邱屿抬起眼皮子扫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没有?”
“有吗?”江闲把筷子搁在餐盘旁边,抓起被他随手放在桌上的手机,自言自语,“难道我刷漏了消息?不应该啊。”
邱屿:“别找了,应该还没发出来。”
江闲:“?”
邱屿一个特助,了解到的信息当然比江闲这个大部分时间处理文书工作的秘书多,给他透露:“昨天事情一爆出来,谢总就接了个被推掉的专访。”
江闲:“!”
谢总从来不接受采访,这一点江闲还是知道的,以往有这方面的邀约要么推掉要么筝总出面。
邱屿见他露出惊讶的表情,嗤笑:“我当时的表情就跟你现在差不多。”
江闲:“……”
邱屿看了眼腕表:“正统媒体发布视频、文字都是需要层层递交审核的,你以为是朋友圈啊,拍了就发,不过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记得结束时谢总留了一句‘尽快发布’。”
昨天他按照惯例整理出重要工作行程,汇报给谢总,谢总头也不抬地翻阅文件,在他提到某家媒体第六次想要对他进行一个深度专访时,男人一如既往地冷漠拒绝了,并丢下一句以后再有此类邀约不用再来问他直接去找他们筝总,她要去就去,她不想去就推了。
邱屿领命出去,没多久,谢总就在内线呼叫他,他再次走进办公室,谢总摆着一张冷肃的脸说他改主意了,他接受那家媒体的采访。
幸好邱屿还没有给对方发回绝邮件。
得到答复,该媒体的王牌记者带领手下的团队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对谢总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访问。
采访开始前邱屿看过打印出来的提纲,前面列出的都是传统问题,涉及到政策、市场、未来发展等等,后面是相对轻松的闲聊环节,列了一些私人问题。
该媒体不确定谢总的接受程度,后面那些涉及私人的问题都打了待确认的问号,意思就是如果谢总不想聊这方面就全部划掉,只保留前面的采访问题也足够写一篇出色的稿子。
邱屿拿着采访提纲去找谢总确认,谢总掠过一眼并没有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发表看法,邱屿懂了他的意思,转头跟前来的媒体记者沟通,心里想的是这家媒体撞大运了,谢总首次接受采访,又是独家专访,还能大聊特聊私人话题。
记者得到反馈也很意外,怀疑是自己过年时上的头香奏效了。
采访中途,邱屿就在网上刷到有关谢总和他女朋友的新闻,突然明白了谢总这反常的举动是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