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天的手指在南京城防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连接“防疫给水部”与下关码头的一条必经之路——中山北路。
根据马小健连日侦察,每日傍晚都有一辆加盖篷布的军用卡车从1644部队驻地驶出,在严密护卫下前往江边。
“这辆车不同寻常。”马小健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展开手绘路线图,“篷布下有方形箱体,护卫兵力增加至一辆三轮摩托和两卡车步兵,车轮压痕极深,说明所载物沉重非常。”
王小虎拳头紧握:“肯定是那些天杀的实验器材或者……更糟的东西,直接炸了它!”
石云天摇头:“硬拼等于送死,我们要用更聪明的方法。”
他的目光落在路边一家挂着“福昌杂货”招牌的店铺标记上。
“记得我们前日路过,这家店正在修缮屋檐,门前堆满竹竿和木板。”
李妞眼睛一亮:“云天哥是说,制造一场‘意外’?”
“正是。”石云天的手指沿着路线滑动,“杂货店门前道路狭窄,且有一个急弯,我们只需算准时间,让部分脚手架‘恰好’在卡车经过时倒下,不必完全阻断道路,只要制造足够混乱和短暂停滞。”
宋春琳担忧道:“可日军必会下车搜查,我们如何脱身?”
石云天看向马小健:“这就要靠小健的‘声东击西’了。”
他取出一张纸,快速勾勒出行动示意图:“脚手架倒下后,日军注意力会被吸引,小健,你在对面屋顶用这个——”
他取出一枚从黑市换来的日制91式手榴弹:“制造爆炸动静,不必伤人,但要足够响亮,让日军以为遭遇袭击,为我们争取时间。”
他继续布置:“小虎力气大,负责在杂货店二楼操控绳索,计算时机拉倒脚手架,李妞和春琳在巷口扮作卖花女,观察日军先头摩托位置,发出信号,我混在围观人群中,确认车上所载何物。”
马小健补充关键一点:“卡车停滞瞬间,我会从屋顶角度尝试窥看篷布下情况,若真是实验设备,或许能辨认出部分特征。”
行动计划既定,众人分头准备。
石云天用最后几块大洋买通杂货店伙计,得以进入二楼作业。
马小健连夜改造手榴弹,调整引信时间以确保安全。
李妞和宋春琳则连夜编织花篮,将小巧的镜子藏在篮底,作为反光信号工具。
次日傍晚,天色渐暗,中山北路上行人匆匆。
石云天扮作卖报郎,斜挎布包,暗中观察。
王小虎潜伏在杂货店二楼,手攥绳索,紧盯街道。
马小健如壁虎般贴在对街屋顶阴影中,手榴弹置于触手可及之处。
五点三十分,远处传来摩托车引擎声。
李妞在巷口轻轻调整花篮,镜面反射的夕阳余晖在王小虎所在窗口一闪而过,目标已进入一公里范围。
石云天的心提了起来。
他看见三轮摩托开路,后面跟着那辆神秘的篷布卡车,车轮果然沉重,压过石板路发出闷响。
卡车两侧各有十余名步兵小跑护卫,刺刀在夕阳下闪着寒光。
当摩托车驶过杂货店门前急弯时,王小虎猛拉绳索。
预先切割过的脚手架支撑点应声断裂,竹竿、木板和半幅布招牌轰然倒塌,恰好落在卡车与护卫队之间,阻断了步兵对卡车的直接护卫线。
“敌袭!”日军曹长惊呼。
卡车急刹,篷布下传来金属碰撞的闷响。
步兵们迅速持枪围向杂货店,两名士兵开始检查倒塌的脚手架。
就在此刻,马小健拉响手榴弹,投向街道另一端空置的垃圾堆。
轰隆!
爆炸声在狭窄街道回荡,所有日军瞬间卧倒或寻找掩体,注意力被完全吸引过去。
石云天趁乱靠近卡车。
篷布因急刹而掀开一角,他瞥见其下是数个印有日文“医用”标记的白色金属箱体,箱体缝隙处还渗出些许暗红色液体,散发出熟悉的福尔马林与血腥混合的气味。
他强忍怒火,用微型相机快速拍下这一画面。
“是实验样本运输车!”石云天心中骇然。
他注意到每个箱体上都贴有不同颜色的标签,红色标签上写着“活体-紧急”,黄色则是“组织样本”,蓝色为“菌株-低温”。
这些细节与他之前在“防疫给水部”内偷看到的文件记录完全吻合。
混乱中,马小健从屋顶角度也看到了更多,卡车底盘经过加固,显然用于承载重物;驾驶室除了司机和一名军官外,后排还坐着一名穿白大褂的人员,正紧张地抱着一个手提式冷藏箱。
日军很快发现爆炸点并无后续攻击,曹长意识到中计,怒吼着下令清理路障。
石云天迅速退入人群,向巷口发出撤离信号。
五人按预定路线分散撤离,在城西一处荒废的祠堂汇合。
王小虎急不可耐地问:“看清了吗?是不是那些害人的东西?”
石云天沉重地点头,描述所见:“白色金属箱,医用标记,但渗着血水,我怀疑红色标签箱子里是……活体实验样本。”
他顿了顿:“而且车上配有科研人员,说明这批物资极其重要,可能运往码头装船,甚至可能送往更远的731部队本部。”
马小健补充道:“卡车防护严密,但并非无懈可击,我发现护卫步兵的注意力容易受突发声响干扰,且他们对科研人员有明显保护倾向,一旦遇袭会优先确保白大褂的安全。”
李妞敏锐地指出:“既然他们如此重视,我们能否在下次运输时,设法调开护卫,直接针对科研人员或驾驶室下手?比如制造更逼真的伏击假象,诱使步兵离开卡车追击?”
宋春琳则提出更大胆的想法:“或许我们不该只想着破坏,如果能拿到那个科研人员随身携带的冷藏箱,或者替换掉部分样本,是不是比炸毁整车更能拿到铁证?”
石云天赞赏地看向同伴们。
这次成功的试探性阻截,不仅证实了他们的猜测,更激发了团队的战略思维。
他总结道:“今天我们证明了,日军的确在运输极其危险的实验物资,下一次,我们的目标将不再是简单的阻截,而是夺取证据,公之于世。”
夜幕降临,祠堂外风声呜咽,仿佛无数冤魂在催促他们加快行动。
石云天摊开地图,开始策划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劫车行动。
这一次,他们要的不是混乱,而是精准的直击罪恶核心,用敌人的罪证本身,给予他们最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