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天化名“小山子”,以一手精湛的暗房技术和超越时代的摄影见解,在“霓裳照相馆”稳稳地站住了脚。
每日清晨,他准时来到馆内,换上那身浆洗得发白、却相对干净的学徒短褂,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的主要任务是打理暗房,冲洗底片、印制照片,偶尔在老板忙不过来时,帮忙接待一下普通顾客,或者协助布光。
正如他所料,照相馆确实是个观察南京城魑魅魍魉的绝佳窗口。
而老板钱贵,那个梳着油光分头的中年男人,则将“狗仗人势”这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钱贵对不同的客人,有着泾渭分明、堪称变脸绝技的态度。
对待那些穿着朴素、小心翼翼前来拍张全家福或证件照的普通市民,钱贵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报价能抬多高就抬多高,语气不耐烦得像驱赶苍蝇。
“快点快点,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底片坏了?那是你们自己运气不好,与本馆无关!”
刻薄寡恩,毫无同情心。
然而,一旦有穿着伪政府制服、或者明显是有些身份的汉奸模样的人踏入店门,钱贵立刻会堆起满脸谄媚的笑容,腰身弯得像只熟透的虾米,一口一个“长官”、“老爷”,敬烟递茶,鞍前马后。
拍照时更是极尽吹捧之能事。
“长官这气度,真是威风凛凛!”
“老爷这面相,富贵逼人啊!”
那副奴才相,让在一旁默默整理器材的石云天时常需要垂下眼睑,才能掩饰住眼底的冰冷。
最令人作呕的,是钱贵对待日本人的态度。
无论是低阶的日军士兵,还是偶尔来的军官,钱贵都恨不得趴在地上摇尾乞怜。
他会用生硬的日语夹杂着中文问候,拍照时主动提出要用“最好的背景布”、“最柔和的光线”,甚至不惜成本地使用昂贵的相纸。
对方若稍有满意之色,他能高兴半天,仿佛得了天大的恩赏。
石云天冷眼旁观,将这一切刻在心里。
他刻意保持低调,做事勤恳,话不多,但每句都在点子上。
对于钱贵的势利,他从不发表意见,只是默默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种沉稳和“懂事”,反而让钱贵对他渐渐放心,觉得这个学徒手艺好、不惹事,是个“可用之才”。
为了避免暴露,石云天做了细致的伪装。
他用药水微微改变了肤色,使其看起来略显暗黄粗糙,像是常年劳作的痕迹。
眉毛修剪得比平时粗乱了些,戴上了那副平光眼镜,遮挡住过于清亮锐利的眼神。
言行举止上,他刻意模仿着这个时代底层少年特有的那种略带拘谨和木讷。
名字也换成了最不起眼的“小山子”。
通缉令上的画像本就粗糙,经过这番修饰,除非是极其熟悉之人近距离仔细端详,否则很难将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学徒与画像上那个眼神凌厉的“悍匪”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王小虎、马小健、李妞和宋春琳也没有闲着。
他们以石云天租下的小院为据点,分头在南京城内谨慎地活动。
他们的任务是更广泛地打探消息,熟悉城市布局,尤其是打探任何与“江抗”或张锦亮连长队伍相关的蛛丝马迹。
王小虎性子急,但经历了这么多,也学会了忍耐。
他常常扮作扛活的苦力,混迹在码头、货栈这些人员混杂的地方,竖起耳朵听着各路人马的闲聊。
马小健则凭借其身手和警觉,如同幽灵般穿梭在街巷之间,重点侦察日伪的军营、机关驻地周边的布防和规律。
李妞和宋春琳则结伴,假扮成投亲的姐妹,去往市场、茶铺等妇人聚集之处,从家长里短的闲聊中,有时也能意外听到一些关于城外“闹匪”的模糊传闻。
日子一天天过去,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
这天下午,照相馆来了一个挺着肚子、穿着伪警察制服的小头目,身后还跟着两个点头哈腰的手下。
钱贵立刻迎了上去,脸上笑开了花:“哎呦,胡队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快请坐,上好茶!”
胡队长大剌剌地坐下,翘起二郎腿,斜眼瞥了瞥钱贵:“老钱啊,给我和兄弟们拍张威武点的,回头挂在办公室里,镇镇邪气!”
“没问题!包您满意!”钱贵连忙应承,亲自布置背景,调整相机。
石云天在一旁帮忙打下手,递送道具,眼神却敏锐地捕捉着这几人的谈话。
“妈的,最近城外不太平,听说又有几个据点被摸了。”一个手下抱怨道。
胡队长哼了一声:“穷折腾!还能翻得了天?皇军正在加紧清乡,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炫耀:“不过话说回来,上头最近可是抓到了一个从北边来的重要线人,好像知道不少‘江抗’那帮残余分子的动向,正在加紧审讯呢……说不定,又能捞到几条大鱼。”
石云天递背景板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心跳骤然加速。
北边来的线人?江抗动向?
他面上不动声色,继续忙碌,耳朵却像雷达一样捕捉着每一个字。
钱贵一边拍照,一边奉承:“那是那是,有胡队长和皇军坐镇,那些跳梁小丑迟早完蛋。”
胡队长被捧得舒服,拍完照后,又吹嘘了几句才带着手下离开。
钱贵送走他们,回头看见石云天正在整理器材,便随口吩咐道:“小山子啊,把暗房收拾一下,下午税务所的王科长可能要来取照片,那可是个要紧人物,不能怠慢。”
“知道了,老板。”石云天低声应道,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北边来的线人……审讯……江抗……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必须尽快通知外面的王小虎他们,想办法核实,甚至……看看有没有营救的可能。
他强压下心中的急切,依旧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工作,但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已在他脑海中开始酝酿。
南京这潭深水,因为这条意外获得的线索,骤然变得波涛暗涌。
他知道,自己这只潜入敌巢的“眼睛”,即将看到更残酷、也更关键的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