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整,主控室的门刚被推开一条缝,刘好仃就听见系统提示音在角落轻轻“叮”了一声。他脚步没停,径直走到工位前坐下,外套还没完全脱下,手指已经点开了“健康快报推送日志”。
屏幕亮起,过去七天的数据整齐排列。绿色小勾一个接一个,每天八点五十五分准时确认,推送成功。他往下拉,客户设备测试记录、问答视频存档也都归类完毕。他在文件夹里新建了一个子目录,命名为“长期效果观测档案”,把三类资料拖了进去。
王姐的消息来得很快:“昨晚那位周工打了个电话,说测试结果比预想的好,今天上午要带合同草案过来聊聊。”
“不是正式签?”刘好仃回了一句。
“说是先看看合作流程。”
他点点头,顺手在客户跟进表里标了个星号。这种态度他见过不少——嘴上不说信,行动已经开始靠拢了。
老陈那边也发来了后台运行摘要:自优化策略上线以来,系统报警共触发两次,一次是电压波动,另一次是传感器误报,均在两分钟内自动恢复。他附了句:“稳定性比上个月高了一截,现在就看人能不能跟上节奏。”
刘好仃笑了笑,把这句话截图放进观测档案的备注栏。
九点半,他召集王姐和老陈开了个十分钟的线上短会。三人头像并排出现在屏幕上,背景都是各自的工作台。
“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他说,“这八天数据看着稳,但客户反应有滞后性。有些人今天点头,明天反悔;有些问题现场没问,回去睡一觉才想起来。”
王姐接口:“我这边统计了一下,最近一周接待的十二拨客户里,主动提‘能再来一次吗’的有五个,复访意向登记数翻了倍。”
“提问呢?”刘好仃问。
“最多的是‘怎么收费’‘多久能出定制方案’,尖锐问题少了。”她顿了顿,“昨天还有个客户问我,你们是不是换了新领导?我说没有,还是原来那帮人干活。他笑着说,那可能是你们变老实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秒,随后三人都笑了。
老陈清了清嗓子:“技术咨询倒是少了。这两天连‘数据来源在哪’这种问题都没人问了。”
“这不是坏事吧?”王姐有点不解。
“怕的是热度下去。”老陈皱眉,“以前天天有人质疑,说明盯着的人多。现在没人问了,万一不是信任了,而是觉得没意思了呢?”
刘好仃没马上回应。他调出两张对比图:一张是策略优化前两周的客户提问分布,另一张是最近七天的。
“你看,”他指着屏幕,“之前每天平均收到二十三个问题,其中八个是质疑类,比如‘你们敢不敢公开原始数据’‘是不是临时做假’。现在平均十四个问题,质疑类只剩两个,剩下全是‘怎么合作’‘能不能加急’‘有没有案例参考’。”
他停顿了一下:“客户不是不关心了,是不再把精力花在挑毛病上。他们开始想下一步了。”
王姐眼睛亮了:“也就是说,咱们从‘被审查’变成‘被考虑’了?”
“对。”刘好仃点头,“真正的信任不是没人怀疑,而是怀疑之后愿意再给一次机会。现在这些人,已经在准备掏合同了。”
老陈盯着图表看了几秒,终于松口:“那确实是转好了。”
“所以我打算启动成果巩固程序。”刘好仃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标题打了四个字:“预案草案”。
“意思是……继续干?”王姐问。
“不是继续干,是换个方式干。”他说,“以前我们忙着解释,现在得让人记住我们能做什么。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应对危机,而是塑造印象。”
三人又聊了五分钟,敲定了四项核心观察指标:高频提问响应率、异常恢复速度、客户停留时长、后续咨询转化率。任务分下去,王姐负责整理客户情绪变化轨迹,老陈盯紧系统运行连续性,刘好仃统筹所有数据流向。
挂掉会议后,他泡了杯茶,茶叶还是去年剩的铁观音。水有点烫,他吹了两下,没喝,放在手边晾着。
下午两点十七分,系统弹出第八天的健康快报。三项指标依旧达标,但“自检通过率”那一栏刷新时间比平时晚了十二秒。
刘好仃眉头一动,立刻调取边缘服务器同步日志。果然,凌晨四点零三分,本地缓存节点出现短暂延迟,导致主控台接收时间推后。数据本身没问题,只是传输链路上的小磕绊。
他立刻在运维备忘录里加了一条:每日早间报告增加“数据链路完整性核查”,由值班员手动确认各端口通信状态。
“小问题不怕,怕的是不知道它存在。”他一边输入一边自语,“现在每一分稳定,都是以后说话的底气。”
三点五十分,王姐发来最新汇总:策略优化前后两周对比,质疑性问题下降42%,正向合作类咨询上升57%。她在文档末尾加了一句:“有个客户今天私下问我,你们那个开放日还能不能报名?他说朋友去了,回来讲得跟参观科技馆似的。”
刘好仃看完,把所有材料整合进观测档案,在最后一页写下总结:
“策略运行连续八天无实质性偏差,客户互动模式呈现正向迁移趋势,长期效果初步成立。”
他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段紧绷的弦。
然后重新打开电脑,点开《成果巩固预案_草案》,开始逐条填写责任分工。
第一项写着:“建立客户见证素材库,精选三次以上复访客户的真实反馈,剪辑成三分钟短片,用于初次接待播放。”
他在执行人后面填上“王姐”,又补充一句:“优先选择曾提出尖锐问题后仍决定合作的客户。”
第二项:“优化展厅电源配置说明牌,统一字体字号,增加中英文对照版本(仅限出口业务关联客户使用)。”
他划掉“中英文对照”,改成“按需提供双语说明”,然后写上“老陈负责”。
第三项还没写完,耳机响了。
“刘师傅,”是王姐的声音,“刚才行政部问,下周能不能安排一场内部体验日?说是新来的销售都想亲自看看流程。”
“让他们报名。”刘好仃说,“跟客户一样排队,一样签协议,一样带设备测试。”
“真让他们测?”
“当然。”他笑了一下,“我们开门迎客,不分内外。”
王姐沉默一瞬:“可他们是自己人啊。”
“正因为是自己人,才更要清楚规则。”他敲了敲键盘,把第三项改成了:“制定内部人员参与外部流程的标准操作指引,明确权限边界与责任归属。”
他刚按下保存键,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一条提醒:
“东展厅b区温控模块检测到轻微湿度波动,当前值58.3%,阈值为60%,已自动调节。”
刘好仃看了一眼时间:17:28。
他点开环境监控界面,曲线平稳,报警标记一闪而过就被系统自动清除。他正准备关闭窗口,却发现温控日志里有一行不起眼的记录:
“17:26 手动干预指令中断,原因:操作终端未完成身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