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人已经开了头,那便自会有人附和,“是啊,看着府内张灯结彩的模样,难不成是林将军是要抬平妻了?”
有妇人听到这话,表情瞬间紧皱,言语间满是对梁筝言的惋惜,“这林将军也真是的,怎么说林夫人尽心打理府内几十年了,就算为了子嗣也不能这般伤林夫人的心啊。”
这话被有些男子听去,自然是被反驳的,“男子三妻四妾向来很正常,更何况只是抬平妻,又不是休妻了。”
“你......”妇人被这话气的哽咽住。
林管家头疼的看着吵闹的众人,提高声音开口,“行了,大伙都别猜测了,将军跟夫人恩爱三十多年,别说是抬平妻了,就是纳妾都不可能,
至于具体原因你们也不用猜测了,我们林府挂红绸是为了添添喜气,若是没有其他事儿便离开吧。”
众人猜测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想到竟然是这般解释。
如今他们既然知晓缘由,那自然没必要在林府门前久待......
林管家看着瞬间散去的人群,重叹口气摇头。
看样子老将军暂时不公开少爷小小姐是对的,如今在京城待不了多久时间,也免得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沾染上......
林管家回神,忙转身进府去忙。
今日一整日,整个林府都沉浸在喜气洋洋中。
梁筝言带着宋巧娘挑选明日穿的衣衫。
看着面前丫鬟手中一件件的衣衫,宋巧娘只觉得眼睛都要看花了,不由转头看过去开口,“娘,明日是月丫头的及笄日,这些衣衫都过于隆重了,我看就穿平日的也挺好。”
“你啊你。”
梁筝言无奈的看眼她,言语间带着笑意的开口,“虽说明日是月丫头的及笄礼,加上这次我们本就没有大肆操办,只是请了交好的人来,可也不能忽视了你的装扮。”
说完目光停在木盘上紫色的衣衫。
梁筝抬手拿起,目光仔细端量番,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看向宋巧娘问道,“巧娘,你看这件如何?”
宋巧娘目光跟随过去,瞬间点头应声,“娘,这件我看可以,颜色沉着稳定也不抢风头。”
梁筝言捏着衣领对着宋巧娘比划比划,满意的点头,“那就这件了,跟你很衬。”
林嬷嬷见确定下来,忙抬手挥挥,让丫鬟瞬间撤下去。
宋巧娘握住梁筝言的手,满眼感激的开口,“娘,谢谢你。”
梁筝言知晓她的意思,反手握住宋巧娘的手拍拍,言语间满是安抚,“好孩子,是娘应该谢谢你才对,谢谢你这么多年对大山不离不弃,谢谢你给我们林家生了这般乖巧的三个孩子。”
说着爱怜的抬手抚摸着宋巧娘的脸颊,放轻声音开口,“娘知道你意思受苦了,往后娘会加倍弥补你,你尽管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
听到这话,宋巧娘目光坚定地点头,“娘你放心吧,我会努力学习打理好府内,也会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努力成为大山后边的靠山。”
“好孩子,苦了你了......”
林嬷嬷看着面前说着体己话的二人,抱着稚归悄声退下。
真好啊。
都说京城内大多婆媳关系不合,就算是出身较好的世家小姐,若是高嫁的话也会被婆婆压一头,好在他们府内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
林府一日的忙碌结束,晚膳后众人沉沉的睡去,只等明日及笄之日的到来。
翌日。
由于这次没有宴请太多的宾客,因此林月并不用如同其家姑娘一样五更天起来梳妆打扮。
直到天色亮起来时,屋外才传来敲门声,紧接着传来林嬷嬷的声音,“小小姐,已经辰时了,该起了。”
已经醒了片刻,怕冷缩在被窝的林月,听着外边的唤声,抬手摸把不太热乎的汤婆子,果断的翻身起来开门。
门外的林嬷嬷笑容满面的看着林月解释,“小小姐,老奴带了梳妆嬷嬷过来,该梳妆打扮了。”
林月点点头,“外边天冷,嬷嬷屋里请。”
林嬷嬷点头示意,侧身对着身后的人抬手挥挥,“都抓紧点给小小姐梳妆,后边的动作麻利点。”
不等林月回过神来,她自己被两位年纪大的嬷嬷架到梳妆台前,紧接着身后的丫鬟端着铜盆上前。
林月脸颊上的肌肉忍不住的抽搐着。
还别说,眼前这幅场面,跟前世剧里看的挺像哈......
想着收神,有模有样的洁面洗手,接过丫鬟递过来的帕子擦干。
身旁的两位嬷嬷对着林月福身,满脸笑意的开口,“小小姐,今日是您及笄的好日子,奴婢二人定然给你装扮好了。”
林月表情不自然的笑笑,刚转身对面镜子,身后的二人便开始上手。
眼见自己往日只用一根簪子竖起的头发,此时被二人全然梳起来,另外偌大的发髻让林月一时不适。
眼看二人就要上手插簪子时,林月忙出声阻止,“嬷嬷,这头发盘起来也可,只是这脑袋上这么大的形状,能不能简化点?”
二位年长的嬷嬷先是一愣,互相看眼对方后出声解释,“小小姐,这是京城最流行的飞仙髻,要不你再看看?”
林月果断拒绝,“飞仙髻过于大了,换成简洁点的。”
听到这话,二位嬷嬷也不再多说,忙上手拆掉重新梳妆,最终将头发梳成小团立于后脑,顺便拿过青色的发带系在后边。
不等两位嬷嬷开口,林月看着镜子里的造型率先出声,“劳烦嬷嬷了,这个便可。”
二位嬷嬷闻言面上露出笑意福身,“小小姐客气了,这是奴婢应该做的。”
林月不语,将桌上匣子里的钱袋拿出来递过去,“二位嬷嬷拿着吃点茶,剩下的我自己来便好。”
嬷嬷闻言忙跪地谢恩,“多谢小小姐赏赐,那奴婢等人在外边候着,若是有事吩咐我们便好。”
林月不再多说,眼见其余人退下,忙唤住林嬷嬷,将桌上提前备好的手镯递过去,“嬷嬷,这些时日多亏你照顾稚归,这镯子你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