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表示这里住的比家里还舒服。。。。
都是单人间,带书房,客厅,干湿分离的卫生间,24小时热水,还有厨子候着,晚上想吃面条了就有人给端上来,碗都不用刷。
外面还有茶水间,有熊光明专门给留学回来的人员配备的咖啡,茶叶随便喝,每天两杯麦乳精或者奶粉,点心水果那都是不间断的供应。
老刘最喜欢的就是白瓷茶杯,跟领导开会时候用的一样,他在报纸上见过。这个喝茶就是香!
每个小组一层楼,每层还有休闲区,健身区,熊光明把后世公园的健身器都安排上了。
有什么个人喜好随时提,能安排的都安排上。
现在人少,就连易中海刘海中都分到了一间,可给这老哥俩牛逼坏了,没想到自己也能住上这么好的套房。
光明说睡前洗个澡睡得香,睡醒了洗个澡精神!老哥俩一试,还真那么回事,咱这算提前步入社会主义了?以至于这哥俩只要回家,住不了两天就想着往厂里跑。吃的不行,住的也不舒服,家里太脏乱,洗不了澡浑身刺挠,哪有研究所好,被罩床单三天一换新。
每次回院跟邻居打招呼都昂着头,问就是有任务,再问就是你们级别不够。可惜不能带外人来,也不能说出去,要不得好好牛逼一把,让你们看看咱住的都什么条件。
五一劳动节前,通过了发动机台试,正式装车实验。
研究所东面的大野地上,人头攒动。厂领导、一机部专家、部委领导乌压压站了一片,更多的则是闻讯赶来瞧热闹的工友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跟一群争食的鹅似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野地里那两台并排停放的东方红-54。
一台是原版老伙计,敦实憨厚,像一头沉默待命的老黄牛。
另一台则截然不同,发动机上方,一个泛着冷冽蓝光的奇特部件牢牢附着,管道纵横,线条狰狞,活像给铁牛戴上了一个凶悍的呼吸面罩。这便是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红旗增压一号”。
吴院士站在那台改装拖拉机旁,用手最后一次抚摸着还带着夜露凉意的增压器外壳,像是在平复出征前战马的情绪,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五月最后的凉意,而是因为压抑不住的激动与紧张。
这是自己的心血与梦想的起点,都凝聚于此。
几个研究员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的管路接头,一个个动作轻快熟练,但紧抿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熊光明提了提裤子,准备上去讲两句,谁知道老杨先窜出去了,操!真不要脸!
老杨深吸一口气,面对众人,一帮上级领导还有专家都在呢,到了嘴边的牛逼硬是转了个弯,变成了:“同志们!这次实验,无关胜败!就算是失败了,咱们也是朝着胜利的方向跌下去的!开始!” 他心想,留点余地,留点余地。。。。
尼玛~!这嘴真丧气!什么败不败的,必须胜利! 熊光明腹诽不已。
先启动的是那台未改装的拖拉机。
‘轰隆隆~~~’熟悉的声音响起,浓重的黑烟从排气管喷出,拖拉机沉闷地吼叫着,牵引着沉重的犁铧,开始犁地。
它走得稳健,但速度不快,遇到土质坚硬有石块的地方,车身明显一顿,黑烟更浓,仿佛喘着粗气在硬扛,看着都替它费劲。
轮到“红旗增压一号”了。
空气瞬间凝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吴院士的大徒弟~~猹甲研究员,握紧了冰冷的摇把,回头望向自己的老师。
吴院士重重地点了点头。
“嘿~~!” 猹甲气沉丹田,用尽平生力气猛地摇动!
“咳~咳~” 发动机喘了两口粗气,熄火了。
操的类!什么体格子啊! 熊光明急得直跺脚,早上食堂肉包子没管够是吧?这摇摇把讲究个快、猛、脆!所里那健身器材白给你们装了?平常多练练臂力啊! 他恨不得亲自上场。
猹甲脸一红,深吸一口气,再次奋力摇动!
“轰~~!!!”
这一次,成功点燃!发动机的声响明显不同,低沉、急促,像一头被唤醒的猛兽在低吼。
猹甲窜上车,稳住油门,拖拉机缓缓起步。
最初几十米,似乎平平无奇。
人群开始骚动,窃窃私语声里带着失望。难道~~真让杨书记那破嘴说中了?
就在此时,拖拉机遇到了那片让所有老司机头疼的坚硬地块!
驾驶室里的猹甲感受到阻力,下意识就要深踩油门~~
奇迹就在这一刻爆发!
发动机的轰鸣陡然剧变!从低吼化作了强劲、清脆、充满力量的咆哮!
排气管的黑烟几乎消失不见!
车头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地一推,速度骤然提升!沉重的犁铧如同切豆腐般,轻快地撕开坚硬的土壤,翻起黝黑油亮的泥浪!
它不再是那头艰难跋涉的老牛,它变成了一匹脱缰的烈马,一台力量的凶兽!势如破竹,将旁边那台原版拖拉机远远甩在身后!
“成功了!!!”
熊光明一声怪叫,激动得直接把身边的吴院士拦腰抱起来转圈圈!
刹那间,整个田野被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彻底淹没!看热闹的工友们虽然不懂技术,但看得懂哪个快、哪个有劲儿,跟着嗷嗷叫好,与有荣焉!
技术人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一机部的专家们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盯着那台还在撒欢的钢铁猛兽,恨不得立刻把它拆开看个究竟。
猹甲开着车绕回来,蹦下车时,激动得浑身直哆嗦。
“嘿!真他娘的神了!跑起来真轻巧!”一个老工人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爆了粗口。
“这劲儿头,赶上两头牛了!”
“何止两头!你看那烟,清的!省老鼻子油了!”旁边大明白立刻补充。
一机部的专家们早就围到了刚刚停下的拖拉机旁边,也顾不上烫手,摸着那还散发着热气的“红旗增压一号”外壳,眼神灼热得像在看稀世珍宝。
“吴院士!数据绝对真实?台试和路试误差多少?”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抓着吴院士的胳膊,连声追问。
吴院士脸上还带着亢奋的神情,此刻却笑得像个孩子,看着仪表上的数据,摘下眼镜擦着眼泪:“功率提升31%,扭矩提升35%!远超预期!”指着旁边拿着记录本:“误差小于百分之三!绝对真实!”
熊光明这会儿反而淡定了下来,这次该轮到他讲话了,又提了提裤子,走到几位部委领导面前,脸上带着他那特有的、憨厚的谦虚笑容:
“领导,各位专家,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咱们厂呢,也就是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特别是吴院士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稍微那么~~突破了一点点小困难。这东西吧,我们管它叫‘涡轮增压器’,原理不复杂,就是让发动机喘气更顺溜点儿,劲儿使更大点儿。”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给拖拉机加了点十三香,这道菜小味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