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林观复很快调整过来,她暂时只是心里有一个模糊的计划,所以没有和老人们说清楚。
但自此以后,林观复开始频繁地在网络上发慢节奏的生活工作日志,偶尔画面里会有老人们闪现的身影,在这之前林观复就都和老人们询问过意见,如果不愿意的她会截取掉,同时愿意出镜的老人也会有相应的一点费用。
其实也就是意思意思。
老人们大多数都没有反对,还说不要钱,但林观复都给了。
慢慢的,睦邻居的账号在网络上也有了小几万的粉丝,让林观复没想到的是,她的泡脚粉和药枕算是真正走红了,而且购买主力还都是年轻人。
账号下询问的最多的就是“有治秃头的吗”。
林观复大多数都只能“……”,然后更多的则是要求她一定要好好经营下去,等他们老了的那天也要过上这种好日子。
林观复无奈,睦邻居经过两年的发展又扩张了店面,林观复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主要是目前这片的市场已经饱和,经营也相对成熟,她的计划可以进一步地往下发展。
林观复给睦邻居的骨干成员们开了个小会,李建国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还能再就业?
林观复笑着说:“并非让大家再就业,只是想要站在老人的角度思考更多,我们到底没办法感同身受,相当于请你们当顾问。”
“李爷爷,您的经验丰富,像是养生操还有针对老人锻炼的拳法都很有效,我想要请您再精细一下动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动作分解要清晰,强度也得重新分级。”
李建国没有推辞:“没问题,我可以请大家伙尝试后给我意见,年纪只能分到55—67岁,对于健康还得你来把关。”
接下来,张素琴、孙金银、钟红英都分到了自己的任务,他们都有些小小的激动,年轻时都没有过这种热血澎湃的时刻。
与此同时,林观复也没闲着,她解决完场地的事情,也开始引入更专业的力量和支持。
养老模式想要走得更远,如果想要老人们的权益和尊严得到保障,其实对外公开是一种很好的社会监督,起码为了自己的未来,大家也会愿意把眼睛落在睦邻居身上。
但对于睦邻居或者是未来经营睦邻居的人而言,想要权益得到保障,除了最重要的利益之外,还需要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和医疗风险。
老人这两个字,对于年轻人来说的杀伤力还是太大,为老不尊的坏人已经破坏掉了这份信任,林观复能理解,同样很支持。
经过社区街道办的引荐,林观复联系上了市医科大学和政法大学,林观复只能说现在的就业形势确实严峻,学生代表团和林观复聊了工资和福利待遇后,双方一拍即合。
林观复都以为学生们会在意工作的“不体面”,但对于迟迟找不到和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而言,他们欣然接受。
因为试营业阶段,林观复也讲明了工作的难度,所以前期他们还没有正式毕业的时候,可以来睦邻居“实习”,林观复可以做一定的让步,时间上不要求太严苛,也能开工资。
医学生来提供基础健康检查和建议,倒是省了林观复很多琐碎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睦邻居的规模扩大后,他们有专业扎实的理念和知识,一个个也不需要付费上班,还挺开心的。
虽然偶尔会遇到不讲理的老人,但,这个问题只要是他们日后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还真没有办法避免。
法学生则是帮助起草各种简单的活动协议,志愿者服务也有相关的规范,还有常见的邻里纠纷、财产纠纷等常规的法律咨询和普法小课堂。
一方面,能为睦邻居构筑起一道法律的防火墙,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胡搅蛮缠,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有一定的收入。
法学院的就业更是……林观复看了都两眼一黑,不是法学院的孩子最后都能到法院工作,律所也不是那么好进的,现阶段睦邻居开出的保底工作和额外奖励,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是追求大富大贵的话,已经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在林观复循序渐进的拓展下,睦邻居不再是封闭的乌托邦,开始与更广阔的社会自愿连接,尝试把这种模式推向一条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的商业之路。
当然网络上少不了很多嘈杂的声音,但林观复都是笑而不语,有些话酸到她以为是在说傻话。
质疑她卖货的也就算了,那些说她这样挣老人钱良心何在的……林观复都懒得浪费口舌,感觉自己在和傻子争辩。
是她孤陋寡闻,没有被告知哪个地区已经实现了公费养老这件事吗?
林观复的很多药包卖得很好,自然不可能再让睦邻居的人手动包,林观复讲这件事授权了出去,时不时还得去抽查工厂的作业环境和药材的好坏,有好有坏,有人老老实实地挣大钱,有人不死心地想要挣法律之外的大钱。
被林观复揪到以后不客气地宣告,取消了授权。
当然白纸黑字的合同清清楚楚地写着还敢走钢丝,到后来痛哭流涕就有种鳄鱼的眼泪即视感。
时光荏苒,睦邻居已经有了四家运营连锁店,第五家第六家也正在解锁中,但第一家的睦邻居依旧暖意洋洋。
林观复出差回来,她刚去现场实地指导第五家睦邻居的经营,未开先火,是一种甜蜜的烦恼。
经营人是这么想的,所以才请林观复实地指导肯定,他心里才觉得踏实。
林观复回来的时候还没和大家打招呼,就被本地社区报的记者拦住,她只能先工作,带着记者参观了睦邻居,一点做戏都没有,让人拍到了最真实的画面,等采访完已经快累瘫了。
这篇报道又带来了热度,林观复的手机铃声更是此起彼伏、应接不暇,有老人们和子女咨询的,有其它养老机构、社区街道办取经的,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和投资人士看到了睦邻居后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林观复不理解,她本来想要悠哉悠哉过日子的,怎么又把自己弄成这么忙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