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办案结果更先来到的是张素琴回国。
她回来第二天就到了睦邻居,大家的群聊里面早早得知了消息,张素琴亲眼看到被毁坏重新装修的睦邻居气得好脾气都憋不住了。
“真是一群混混。”
她亲眼看着睦邻居装修出来,里面的布置很多都是她亲自来的,无异于自家被人砸了的感觉。
“小林老师,你没事就好。”
林观复没想到她回来得这么快,中间也有收到过她的安慰:“张老师回来得好快啊,欢迎回来。”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人没事就好,我还是能想得开的。”
张素琴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
睦邻居里面其实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更多是外墙得损坏和修补,张素琴一回来,钟红英就迫不及待地来“打听消息”。
“张老师,你不是说要到国外和你女儿住一段时间嘛,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张素琴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能说的:“本来是这么个打算,但我还是觉得住不习惯。我虽然喜欢安静,但他们住的那边太寂寥了,而且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方便。”
“最重要的是,我本来以为我饮食清淡,但出去了才发现其实还是有些挑剔的。”
“生病了也不方便,收费太吓人了。”
林观复听着又好笑又心疼,能让向来淡雅的张老师都这么吐槽,显然是很不习惯了。
钟红英还有些懵:“真这么不好?”
张素琴明白她的想法,在他们这一辈,年轻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出国热,而且这些年国家都是赶超的路上,自然而然会对国外带有多年捕风捉影的滤镜。
“如果是高知年轻的人才,那肯定是能过得比较舒服的,但像我们这样过去养老的,并不友好。而且那边的消费同样不低,我过去就是给木华添加负担。我在国内能生活得很好,何必去她那里捣乱呢。”
钟红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得也是,尤其是外边的治安不好,我看新闻吓得要死。”
其它的或许不懂,但听到国外的消费不低就能懂一点。
当爸妈的,只要不是心思不纯良的,也舍不得给孩子增加负担。
林观复端上来一份桂花糕,正巧在季节,当然原材料不是在旁边的绿化带薅的。
“张老师在外面有些委屈嘴了,先吃些桂花糕甜甜嘴。”林观复注意到张素琴古怪的表情,思绪微微一转,笑着打趣,“放心,我没放很多糖,不甜。”
张素琴:“……你现在真是越来越活泼了。”
钟红英没懂她们之间的眉眼官司:“张老师以前也没不吃糖啊。”
张素琴捻起小巧的桂花糕,凑近了笔尖飘进一股桂花香,好在没有那股甜腻。
林观复很体贴地现场搜索了一个甜品制作的视频给钟红英看,钟红英眉心就没松开过,一直绷着脸看完,眼睛里都是嫌弃,紧紧闭着嘴巴,好像生怕制作者把那些蜂蜜白糖成桶地灌进她的嘴里。
“我懂了。”
难怪张老师表情奇怪。
“这也不怕得病啊?”钟红英不理解,“难道他们对这么高糖的摄入免疫了?那还真是一种本事。”
林观复和张素琴都被逗笑了。
三个人配着桂花糕喝了些茶,悠然的时间就这么缓缓地过去。
林观复突然提议说:“要不,我们晚上去吃火锅来当张老师的接风宴?附近新开了一家社区里的老火锅,好吃不贵,菜品还很新鲜,才试营业,晚上八点都还在排队,看着挺红火的。”
附近什么消息都逃不过钟红英的耳朵,她立刻跟上:“可以去试一试,菜品都还很新鲜,处理的地方就在能看到的地方,就是人稍微有点多,底料的味道也不错,闻着就很正宗的社区老火锅味道。”
“最重要的是,现在试营业期间有折扣,本来他家收费就不贵,我那天路过看过招牌菜也就19块一份,素材都是3块5块的。”
张素琴吃得清淡也不是不能吃重口的,一群人一拍即合,群里也有几个想着去吃一吃,凑了七个人晚上准备去吃老火锅。
一直等到睦邻居重新开业,林观复都没有得到赔偿,不过虎哥他们倒是真进去了,在现阶段,他们这种团伙性质的恶劣行为判得还是很严重的。
冬天来得比想象中早,林观复暂时还没有开空调,但取暖炉已经准备好了,许多老人冬天更多的是来林观复这里取暖说话。
不过等到天气更冷一点,他们都不太愿意出门了,基本都窝在家里。
林观复这里却并不孤独,难得有一个出太阳的日子,虽然没有带来热量,但阳光落在睦邻居擦拭得干干净净得玻璃窗上,温柔地浸透着室内。
张素琴待在睦邻居,她和林观复商量好一块过春节,女儿那边不方便来来回回机票往返,尤其是临近年关更是价钱疯涨。
林观复在角落新添置了一个小炭炉,上面正烧着驱寒的姜枣茶,此刻已经差不多了,正咕嘟咕嘟着,散发出甜辛的暖意。
张素琴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开衫,正俯身执笔写字,她可是答应了好几个人送他们过年的对联,此刻正力求尽美地完成。
李建国和孙金银在下棋,俩人下棋眉头就没松开过,林观复看着都觉得好笑,钟红英更是凑到她身边来说“小话”。
“不知道他们俩什么习惯,下个棋而已,好像在打仗一样。”
林观复也学着钟红英的模样压低声音:“可能是……属于他们之间的胜负欲吧。”
钟红英撇撇嘴,手里还正进行着一项传统的冬日活动——打毛线。
“无聊。”
钟红英手上的针飞速穿梭,林观复看得眼花缭乱。
钟红英织着织着冲林观复的脸比划了下大小:“明天就能打出来,到时候小林老师戴着不舒服我能现改。”
“这哪里能行?钟奶奶费了这么多时间”
“这需要费什么时间?”钟红英满不在乎,“就是没事打发时间而已,以前我们打的毛衣针才叫密呢,现在的……都漏风。”
“我这就是给你打的帽子和耳罩,按照你选的颜色,你出门的时候再戴个口罩,只露出眼睛在外面,保准暖和。”
林观复这才看出来她这次打的是毛线帽和耳罩一体的,颜色……选得确实很鲜亮。
“那就谢谢钟奶奶了。”林观复没有过多推辞,反正推辞也推辞不掉。
室外空气都带着冷冽,但她的睦邻居里依旧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