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渔港春夜 修仙归来在都市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深空彼岸 曼陀罗妖精 逆天邪神 瘦不了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神医嫡女 原来你们都想上我(NP)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635集《蜀地安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蜀川定策:公子稷治蜀记

初夏的蜀地,水汽裹着湿热的风,从岷江江面漫过成都平原。嬴稷勒住缰绳,胯下的乌骓马打了个响鼻,蹄子踏在刚下过雨的泥路上,溅起细碎的土点。他抬手拨开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发丝,目光越过随行的三百秦兵,望向不远处的成都城——城墙是新夯的黄土,还带着未褪尽的潮气,城门处守着的秦兵甲胄鲜亮,却难掩眉宇间的警惕。

“公子,成都城到了。”副将赵离催马上前,声音压得略低,“方才斥候来报,昨夜城西的李家庄,又有百姓被人挑唆,砸了秦吏的粮囤。”

嬴稷颔首,指尖摩挲着马鞍上的青铜饰件。他离咸阳时,惠文王的咳嗽声还在御书房里绕着梁,父王握着他的手说“蜀地乃秦之天府,若乱,秦失半壁”,这话此刻沉甸甸压在心头。他没穿公子的锦袍,只着一身素色布衫,外罩件半旧的皮甲,看上去倒像个寻常的秦军校尉——这是他特意吩咐的,蜀地新附未久,百姓见了“秦公子”的仪仗,怕是只会多添几分戒备。

“不必声张,先去城西看看。”嬴稷双腿一夹马腹,乌骓马轻嘶一声,朝着城西的方向去了。赵离连忙挥手,让大部分秦兵在城外等候,只带了十个亲卫悄悄跟上。

城西的李家庄依着一条支渠而建,渠水浑浊,岸边的田地里,稻苗稀稀拉拉地立着,有的已经泛黄。几个老农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枯萎的稻穗,眉头皱得能拧出水来。不远处,一间茅草屋前围着几个秦吏,正跟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争执,汉子脸红脖子粗地喊:“渠水都堵了半个月了!稻子快干死了,你们还催租?这日子没法过了!”

嬴稷翻身下马,径直走了过去。秦吏见来人身着皮甲,身后跟着亲卫,以为是军中将领,忙拱手行礼:“见过将军!这村民拒不交租,还敢冲撞官吏……”

“先别说租子。”嬴稷打断他,目光落在田地里,“为何渠水不通?”

那汉子见嬴稷不像其他秦吏那般凶巴巴,倒松了些警惕,梗着脖子道:“还不是上游的王大户!他把支渠改了道,引去浇他自家的桑园,我们这几里地的田,半个月没见着水了!”

嬴稷顺着汉子指的方向望去,上游果然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桑园,一条新挖的水渠正从支渠里引水,而原本的支渠入口,被几块巨石堵得严严实实。他没再多说,转身对赵离道:“去把王大户请来,就说……秦使问他水渠的事。”

赵离领命而去,嬴稷则走到田埂上,蹲在老农身边。老农名叫李阿公,手上满是老茧,指甲缝里嵌着泥。他见嬴稷蹲下来,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却被嬴稷递过来的一块麦饼惊住——那麦饼是咸阳带来的,还带着点余温。

“老人家,尝尝。”嬴稷的声音温和,“这稻子,往年能收多少?”

李阿公接过麦饼,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粗糙的脸上露出些动容:“往年都江堰的水顺顺当当,一亩地能收三石粮。今年这渠一堵,能收一石就不错了……”他叹了口气,“秦兵打过来的时候,我们以为要遭罪,没想到税比以前还重,渠堵了也没人管,村里的人都说,是秦国故意折腾我们,让我们听话。”

嬴稷的心沉了沉。他知道,蜀地贵族素来不服秦国统治,当年司马错灭蜀后,虽设了蜀郡,却仍让不少旧贵族保留着田宅和部曲。这王大户,怕是就是当地贵族的爪牙,故意堵渠断水,再散播谣言,煽动百姓反抗。

不多时,赵离带着一个穿锦袍的中年汉子来了。汉子约莫四十岁,面团似的脸上堆着笑,见了嬴稷就拱手:“不知秦使大人找小民何事?”

“王大户,”嬴稷指了指堵着的支渠,“为何改道?”

王大户眼神闪烁了一下,干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近来桑蚕要吐丝,需水量大,小民也是没办法……”

“那这些百姓的田呢?”嬴稷的声音冷了些,“稻子枯死,他们交不上租,你替他们交?还是说,你故意断水,就是想让他们怨秦国?”

王大户的脸瞬间白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明察!小民不敢!是……是有人让我这么做的,说只要把百姓惹急了,他们就会起来反秦,到时候……到时候就能把秦人赶出去!”

“谁让你做的?”嬴稷追问。

“是……是蜀侯府的家臣张大人。”王大户磕着头,声音发颤,“他说,只要我照做,以后桑园的税就全免了,还能给我加田……”

嬴稷没再追问,示意赵离把王大户带下去看管。他站起身,望着围过来的百姓,朗声道:“乡亲们,渠水不通,是秦国官吏监管不力,我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从今日起,我亲自带人疏通水渠,而且,今年下半年的赋税,全免了!”

百姓们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李阿公激动得手抖,拉着嬴稷的袖子道:“公子……您说的是真的?”

嬴稷点头,指了指身后的亲卫:“明日一早,我们就去搬开巨石,再召集人手疏通支渠。有愿意来帮忙的,管饭,还发半石粮!”

当晚,嬴稷没去蜀郡太守为他准备的府邸,而是住在了李阿公的茅草屋里。茅草屋矮小昏暗,地上铺着稻草,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李阿公的老伴煮了锅糙米粥,还蒸了几个红薯,嬴稷吃得香甜,一点也不嫌弃。夜里,他借着油灯的光,翻看蜀郡的户籍和田册,直到后半夜才躺下。

第二天一早,嬴稷带着亲卫和自愿前来的百姓,去疏通支渠。他没站在一旁指挥,而是卷起裤腿,跳进浑浊的渠水里,亲手搬起石头。石头又沉又滑,没多久,他的手就磨出了血泡,裤腿也沾满了泥污。百姓们见秦使都这么卖力,也都干劲十足,原本只有几十人的队伍,渐渐聚了几百人。

赵离看着嬴稷在水里忙碌的身影,忍不住上前道:“公子,这些粗活让士兵和百姓做就好,您何必亲自动手?”

“我不动手,他们心里不安。”嬴稷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笑道,“蜀地百姓怕秦国,是因为觉得我们是外人,只会欺负他们。我多做一点,他们就少一分怕,多一分信。”

这话被旁边的李阿公听了去,老人眼眶一热,转身对其他百姓道:“这位秦公子是真心为我们好!咱们再加把劲,早点把渠通了!”

连续三天,嬴稷都泡在渠水里。支渠终于疏通的那天,清澈的岷江水顺着渠槽流进田地里,枯黄的稻苗像是瞬间有了精神,百姓们围着渠水欢呼雀跃,有人还端来了自家酿的米酒,非要让嬴稷尝尝。

嬴稷接过米酒,抿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暖了心。他趁机对百姓说:“乡亲们,都江堰是李冰大人修的,是为了让蜀地年年丰收。秦国要的,不是让你们受苦,而是让大家都能吃饱饭,过好日子。以后再有谁跟你们说秦国不好,你们就想想这渠水,想想免掉的赋税——我嬴稷在这里发誓,只要我在蜀地一天,就不会让大家受委屈。”

百姓们听得动容,纷纷点头。李阿公更是高声道:“我们信公子!以后谁再敢挑事,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疏通水渠的事传遍了成都平原,百姓们对嬴稷的态度渐渐变了。以前见了秦兵就躲,如今见了嬴稷的队伍,会主动端茶送水;以前秦吏收租时总有人抵触,如今百姓们都主动交租,还会跟秦吏说几句家常。

但嬴稷知道,真正的隐患还没消除——那些暗中煽动的贵族,还在蠢蠢欲动。他从王大户口中审出,蜀地旧贵族以原蜀侯的弟弟公子繇为首,聚集了十几户大贵族,在暗中联络部曲,准备在秋收后发动叛乱,夺取成都城。

赵离建议立刻派兵抓捕公子繇等人,以绝后患。嬴稷却摇了摇头:“不行。这些贵族在蜀地根基深厚,若是强行抓捕,只会让其他中立的贵族心生警惕,甚至倒向公子繇。我们要的是蜀地安定,不是血流成河。”

他思谋了几日,定下了“分化瓦解”之策。先是让人贴出告示,称凡是主动到蜀郡府衙认错、交出私藏兵器的贵族,可保留一半田宅和部曲,既往不咎;若是执迷不悟,一旦查实参与叛乱,将没收全部家产,流放边关。

告示贴出后,蜀地的贵族们炸开了锅。有的贵族本就只是被公子繇胁迫,心里并不愿意反秦,见有机会自保,便动了心思。三日后,率先来认错的是临邛的卓氏——卓氏是蜀地的盐商,家底丰厚,却也最怕失去现有的一切。卓氏家主卓王孙带着礼品来到郡府,跪在嬴稷面前,交出了私藏的五十把剑,还供出了几个参与联络的小贵族。

嬴稷没有为难卓王孙,不仅保留了他的盐场和一半田宅,还承诺以后秦国的盐铁专营,可让卓氏参与。卓王孙大喜过望,回去后便四处游说其他贵族,说嬴稷宽宏大量,跟着秦国才有好日子过。

有了卓氏带头,越来越多的贵族前来认错。公子繇得知后,又气又急,派人去威胁那些动摇的贵族,却反而让更多人怕了——他们怕公子繇败后连累自己,索性彻底倒向嬴稷,把公子繇的谋划全说了出来。

半个月后,嬴稷手里已经掌握了公子繇叛乱的全部证据。他见时机成熟,便命赵离率军包围了公子繇的府邸。公子繇本想抵抗,却发现自己的部曲早已被收买,府里的侍卫也跑了大半。最终,公子繇被生擒,他的几个核心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在处置公子繇时,嬴稷没有当众处死他,而是将他押往咸阳,交由惠文王发落——他知道,处死一个贵族容易,但若能让其他贵族看到“顽抗者虽不致死,却失尽一切”,更能震慑人心。至于那些主动认错的贵族,嬴稷也信守承诺,只没收了他们的部分家产,还让他们继续管理自家的田宅和商铺。

解决了贵族的问题,嬴稷又把心思放在了百姓的生计上。他发现蜀地百姓虽然种稻,但农具简陋,种子也多是老品种,产量始终不高。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派人快马送往咸阳,请求惠文王调拨一批新式农具和优良种子,还请派几名农官来蜀地,指导百姓种植。

惠文王接到奏折时,正卧病在床。他看着奏折上嬴稷详细描述的蜀地治理情况,从疏通水渠到减免赋税,从分化贵族到请求农具,每一条都想得周全,每一件都做得扎实,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彩。他对身边的内侍说:“稷儿长大了,懂得以仁治国,以智安邦,比我当年强啊。”

不久后,咸阳的回复到了——惠文王不仅调拨了两千把铁犁、五千斤小麦种子和三千斤粟米种子,还派了三名经验丰富的农官,同时下旨嘉奖嬴稷,赐黄金百镒,封蜀郡监,全权负责蜀地事务。

农官到了蜀地后,嬴稷立刻组织百姓学习使用新式农具。他亲自在田地里示范如何用铁犁耕地,农官则教百姓选种、施肥、防治病虫害。起初,百姓们对新农具和新种子还有些怀疑,觉得还是老办法靠谱。嬴稷便选了几块荒地,作为“示范田”,亲自带人耕种。

秋天到来时,示范田迎来了丰收。用铁犁耕种的田地,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比用木犁耕种的田地多收了三成;种下的小麦和粟米,颗粒饱满,产量也比当地的老品种高了不少。百姓们见了,纷纷跑来请教,想要新式农具和优良种子。嬴稷早已准备好了,按照百姓的人口和田地数量,把农具和种子分发下去,还让农官分片指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学会新的耕种方法。

这一年,蜀地风调雨顺,加上水渠畅通、农具改良,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百姓们不仅交足了赋税,家里还存下了余粮。秋收后,不少百姓自发地来到郡府,给嬴稷送来了新收的粮食和布匹,还有人送来自家织的蜀锦,非要让嬴稷收下。

嬴稷推辞不过,只收下了一小袋新米和一匹蜀锦,其余的都让百姓带回了家。他对百姓们说:“这些都是大家辛苦种出来的,我不能要。只要大家能吃饱穿暖,日子越过越好,就是对我最好的赏赐。”

夕阳下,成都城的城墙被染成了金色。嬴稷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丰收的田野,百姓们在田埂上欢声笑语,孩子们追着蝴蝶奔跑,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赵离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公子,蜀地安定了。”

嬴稷点头,目光望向咸阳的方向。他知道,父王还在病榻上,秦国的东进之路还很长,他在蜀地做的这些,不过是为秦国的大业打下一块小小的基石。但他相信,只要守住这蜀地天府,只要秦国上下一心,总有一天,天下会归于一统。

几天后,嬴稷再次上奏咸阳,详细禀报了蜀地的丰收情况和百姓的生活状况。奏折里,他没有邀功,只请求惠文王继续推行新法,让更多的百姓受益。惠文王接到奏折后,病情竟好了几分,他召集大臣,当着众人的面宣读了奏折,感慨道:“有稷儿在蜀地,我无忧矣。秦国得此子,乃社稷之福!”

大臣们纷纷附和,心中都清楚,这位在蜀地立下大功的公子嬴稷,未来或许会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材。而远在蜀地的嬴稷,此刻正站在都江堰的堤坝上,看着奔腾的岷江水滚滚东流,心中已然有了更远大的志向——他要让这蜀地的安定,变成整个秦国的安定,让这天下的百姓,都能像蜀地百姓一样,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都市花缘梦 巨星崛起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四合院小市民 暗海反杀 妙医圣手叶皓轩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鉴芳年 婉风沉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京夜婚动 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 于他怀中轻颤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她谋 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 女配她过分美貌 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凤隐锦杀 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 醉染赤水 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 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 狂龙战枭 回京认亲被嫌,听劝换爹后成团宠 太子妃为何不侍寝 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