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 药泉空间:家有悍妻好旺夫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深空彼岸 后宫春春色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逆天邪神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官妻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516集:商鞅查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黍苗青青

关中三月的风,裹着渭水的潮气,拂过河西之地的阡陌。田埂如墨线般笔直,将万顷良田划分得整整齐齐,刚过膝的粟苗透着嫩青,叶片上的露珠在晨光里滚成碎钻,风一吹,便随着禾浪轻轻摇晃。

商鞅的革履踩在松软的田垄上,鞋尖沾了些湿润的黄土。他未穿朝服,只着一身素色深衣,腰间系着简单的铜带,若不是身旁官吏恭敬的姿态,瞧着倒像个寻常的农事官吏。他走得慢,目光掠过一株株粟苗,指尖偶尔会轻轻拂过叶片——那触感柔软却带着韧劲,是他十年前在栎阳宫与秦孝公论法时,从未敢奢望的生机。

“商君,您看这粟苗的成色。”随行的河西郡守冯去疾快步跟上,手里攥着一卷竹简,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去年秋收时,咱们这一带的亩产足足有三石,比新法推行前翻了一倍还多!原先那些‘地卤不可种’的盐碱地,自郑国渠的水引过来,再按您定的‘深耕易耨’之法耕种,如今都成了上等良田。”

商鞅闻言,停下脚步,蹲下身仔细打量一株粟苗。根系在疏松的土壤里扎得稳固,茎秆粗壮,叶片舒展,看不到半点病虫害的痕迹。他指尖捻了捻根部的泥土,土粒细腻,带着湿润的水汽——这是精心耕作的模样,不是官吏强迫出来的敷衍。

“百姓愿种地,才是真的好。”商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当年在咸阳推行‘废井田,开阡陌’,多少贵族说‘民不习旧,必生乱’,如今看来,百姓要的从不是什么‘旧制’,而是能让他们吃饱饭、有自己田地的活法。”

冯去疾连忙点头:“可不是嘛!前几日我去乡邑巡查,见着一户姓张的老农,家里原先只有薄田三亩,按新法分到了十亩地,去年收的粟米除了缴赋,还余了两石,特意给家里添了一头耕牛。他拉着我的手说,活了五十岁,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日子。”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锄头碰撞土块的声响。几个老农扛着锄头,提着竹筐,筐里装着腐熟的粪肥,正往自家田里走。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老远就瞧见了田埂上的商鞅,先是愣了愣,随即扔下锄头,快步跑了过来,身后的两个儿子也连忙跟上。

“您可是商君?”老农跑到商鞅面前,气喘吁吁地问道,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急切,见商鞅点头,当即就要跪下去,“草民王二柱,给商君磕头!”

商鞅连忙伸手扶住他,力道不大,却稳稳地将人托住:“老丈不必多礼,田间路滑,仔细摔着。”

王二柱却不肯起身,执意要弯着腰,双手紧紧攥着商鞅的衣袖,声音都有些发颤:“商君,您可是咱们河西百姓的再生父母啊!原先我家只有两亩薄田,还是跟地主租的,每年收的粟米一大半要缴租,家里孩子多,常常饿肚子。自您推行新法,我家分到了八亩地,去年收了二十多石粟米,不仅够吃,还卖了一石换了布,给小孙子做了件新衣裳!”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块晒干的粟米饼,饼子虽硬,却透着粮食的香气。“商君,您尝尝,这是去年收的新粟磨的面做的,比以前吃的糠麸饼子不知强多少倍。”

商鞅看着那几块粟米饼,指尖轻轻碰了碰,饼子坚硬,却带着实实在在的分量。他想起十年前在栎阳街头,见过饿肚子的孩童抢地上的麦糠,那时的秦国,国库空虚,百姓流离,河西之地还在魏国手里,魏人在那里设关卡、征重税,百姓苦不堪言。

“老丈的心意我领了,饼子你留着给孩子吃吧。”商鞅将布包推回去,目光落在王二柱身后的田地里,“你家的田,就是前面那片?”

王二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就是那片青得最旺的,我跟两个儿子每天天不亮就下地,除草、施肥,不敢有半点懈怠。商君您放心,咱们肯定好好种地,多缴粟米,让大秦越来越强!”

商鞅颔首,又叮嘱冯去疾:“你要多派官吏下乡,一是教百姓更精细的耕作之法,比如何时施肥、如何防虫害;二是要盯着那些豪强,不许他们仗着势力侵占民田。若是发现有官吏徇私舞弊,包庇豪强,立刻上报咸阳,按律处置。”

冯去疾肃然应道:“请商君放心,下官已经下令,每个乡邑都设了‘田正’,专门负责核查田亩、监督耕作,但凡有豪强占田的,一律严惩不贷。前几日临晋县有个旧贵族,强占了百姓三亩地,下官已经将他的爵位削了,田也还给了百姓,还罚了他五十石粟米。”

“做得好。”商鞅站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泥土,“耕织是大秦的根本,只有百姓有田种、有饭吃,士卒才有粮饷、有斗志,大秦才能收复失地,一统天下。这河西之地,是咱们从魏国手里夺回来的,更要守好、种好,让它成为大秦的粮仓。”

王二柱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商君说得对!咱们现在有了自己的田,就算累死也愿意!以后再不让魏人欺负咱们,还要帮大秦把失去的土地都夺回来!”

周围几个老农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新法的好,有的说家里添了耕牛,有的说女儿织布多得了赏赐,还有的说儿子去参军,凭着军功得了爵位,一家人都跟着沾光。他们的声音朴实,却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像田埂上的粟苗,透着蓬勃的生机。

商鞅听着这些话,嘴角微微上扬。他推行新法十年,受过贵族的非议,遇过百姓的不解,甚至有过深夜在咸阳宫独自徘徊,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得太快的时刻。但此刻,看着这些黝黑的脸庞、真诚的笑容,看着这万顷青青的粟苗,他知道,自己没有走错。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变得有些灼热。冯去疾提议去附近的乡邑歇息,商鞅却摇了摇头,说要去看看郑国渠的灌渠。两人沿着田埂往东北走,不一会儿就听到了水流的声音,一条宽约丈余的灌渠横在田边,清澈的渠水顺着闸门缓缓流入田间,滋润着干涸的土壤。

灌渠边,几个役夫正拿着铁锹疏通渠道,为首的是个中年汉子,皮肤黝黑,胳膊上的肌肉结实得像铁块。他见冯去疾来了,连忙放下铁锹迎上来:“郡守大人,您今天怎么来了?”

“这位是商君,来巡查农事。”冯去疾介绍道。

中年汉子先是一惊,随即连忙行礼:“草民李三,见过商君!”

商鞅看着灌渠里的水流,问道:“这灌渠的水,能覆盖多少田地?”

李三连忙回答:“回商君,这条灌渠是郑国渠的支渠,能覆盖附近五个乡邑的田地,足足有三千多亩。自从有了这渠水,咱们种地就不用再靠天吃饭了,就算天旱,也能引水灌溉,粟苗长得比以前好太多了。”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田地:“您看那边,去年天旱,要是在以前,那些粟苗早就枯死了,可去年咱们引了渠水,亩产还是有两石多。百姓都说,这郑国渠是咱们的救命渠,商君您是咱们的救命人啊!”

商鞅微微一笑:“这渠是郑国先生主持修建的,功劳该归他。不过,渠水要好好维护,不能让泥沙堵塞了渠道,也不能让有人私自截水,影响其他田地灌溉。”

“您放心,咱们每天都有人疏通渠道,还定了规矩,按田亩分水量,谁也不许多占。”李三拍着胸脯保证,“要是有人不守规矩,不用官府来管,咱们百姓自己就不答应!”

商鞅点了点头,又问起百姓的生活情况。李三说,自从新法推行后,百姓不仅有田种,还能通过耕织获得爵位,家里有爵位的,不仅能免除徭役,还能得到赏赐的田宅。他自己去年因为织布多,得了个“上造”的爵位,今年还被选为灌渠的役夫头领,每月能领两石粟米的俸禄。

“以前觉得爵位是贵族才能有的东西,没想到咱们老百姓也能得爵位。”李三笑得合不拢嘴,“我儿子今年十八岁,说要去参军,凭着军功挣个更高的爵位,让家里人都跟着享福。”

商鞅听着,心中颇感欣慰。他推行军功爵制,就是要打破贵族世袭的特权,让百姓无论出身贵贱,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爵位和财富,这样才能激发全民的斗志,让大秦变得强大。

两人又沿着灌渠走了一段,看到几个孩童在田埂上玩耍,手里拿着用粟杆编的小篮子,篮子里装着刚摘的野花。他们看到商鞅,并不害怕,反而好奇地围了过来,睁着大眼睛打量他。

“你们是谁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道,声音清脆。

冯去疾正要回答,商鞅却抢先说道:“我们是来看看你们家的田地长得好不好。”

“好!我爹说,今年的粟米能收好多好多,到时候能给我做新鞋子!”小女孩兴奋地说道,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点头,七嘴八舌地说着家里的好消息。

商鞅看着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想起自己年少时在卫国的日子。那时的卫国弱小,常受大国欺凌,百姓流离失所,他年少有志,却无处施展抱负。直到来到秦国,遇到秦孝公,才有了推行新法、实现理想的机会。如今,大秦的孩子能在田埂上安心玩耍,能期待着新鞋子、新衣裳,这便是他推行新法的意义所在。

临近正午,阳光越发炽热,田地里的老农们也开始收拾农具,准备回家吃饭。商鞅和冯去疾沿着田埂往回走,路过一个乡邑,乡邑口有一个小市集,几个摊贩正在售卖粟米、布匹、农具等物品,市集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商君,咱们去市集上看看吧,也能了解些百姓的日常需求。”冯去疾提议道。

商鞅点头同意,两人走进市集。一个卖粟米的摊贩见冯去疾来了,连忙热情地招呼:“郡守大人,您来啦!要不要看看我这粟米,都是今年的新粟,颗粒饱满,煮粥煮饭都香!”

冯去疾拿起一把粟米,递给商鞅:“商君您看,这粟米的成色确实好。”

商鞅接过粟米,放在手心仔细看了看,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没有杂质。他问道:“这粟米怎么卖?”

摊贩连忙回答:“回这位大人,百钱一石。今年粟米丰收,价格比去年还低了二十钱呢!”

商鞅微微颔首,又走到一个卖布匹的摊贩前。摊贩是个中年妇人,见商鞅和冯去疾过来,连忙拿起一匹布:“大人您看,这是我家女儿织的布,又细又密,做衣服耐穿。”

冯去疾问道:“这布怎么卖?”

“五十钱一匹。”妇人笑着回答,“今年织布的人多,布价也便宜了,百姓都能穿得起好布了。”

商鞅看着市集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听着摊贩们热情的吆喝,心中感慨万千。十年前,秦国的市集上,粟米价格高得吓人,布匹更是稀缺,百姓大多穿粗麻布,甚至有衣不蔽体的。如今,粟米充足,布价低廉,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便是新法带来的改变。

两人正看着,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壮汉正和一个摊贩争执,周围围了不少人。

“你这粟米里掺了沙子,还敢卖百钱一石?”壮汉指着摊贩的粟米,怒气冲冲地说道。

摊贩连忙辩解:“这位大哥,您可不能冤枉我!我这粟米都是筛过的,怎么会有沙子?您是不是看错了?”

“我看错了?”壮汉拿起一把粟米,摊开手心,“你自己看,这不是沙子是什么?”

周围的人都凑过去看,果然看到粟米里掺了些细小的沙子。摊贩顿时慌了神,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冯去疾正要上前处理,商鞅却拦住了他,自己走上前,拿起那把粟米看了看,对摊贩说道:“你这粟米里确实掺了沙子,按新法,售卖伪劣商品,需加倍赔偿买家,还要罚粟米十石。你可知错?”

摊贩见商鞅气度不凡,又听他提起新法,连忙跪下身:“大人饶命!草民一时糊涂,想着多赚点钱,才掺了沙子,草民再也不敢了!”

“知错就改便好。”商鞅说道,“你先给这位大哥加倍赔偿粟米,再将掺了沙子的粟米挑拣干净,若再敢掺假,定严惩不贷。”

摊贩连忙点头:“多谢大人宽宏大量,草民这就赔偿,这就挑拣!”

壮汉见状,连忙对商鞅道谢:“多谢大人为草民做主!”

商鞅微微一笑:“不用谢,新法就是要保护百姓的利益,让大家能买到放心的商品。”

周围的百姓见商鞅公正处理,纷纷拍手叫好,都说新法好,能为百姓做主。商鞅看着百姓们的笑容,心中更加坚定了推行新法的决心。

离开市集,冯去疾邀请商鞅去乡邑的驿馆歇息,商鞅却拒绝了,说要去看看乡邑里的学堂。两人来到乡邑的学堂,只见一间简陋的土屋,里面坐着十几个孩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儒正在教孩童们读书。

老儒见冯去疾来了,连忙起身行礼:“见过郡守大人。”

冯去疾指着商鞅,介绍道:“这位是商君,特意来看看学堂。”

老儒闻言,连忙向商鞅行礼:“草民孔颖,见过商君。”

商鞅扶起老儒,说道:“老丈不必多礼,我只是来看看孩子们读书的情况。”

他走进学堂,看着孩童们认真读书的模样,心中颇感欣慰。这些孩童,是大秦的未来,只有让他们读书识字,才能让大秦的文化传承下去,才能让百姓更好地理解新法。

“孩子们都在学什么?”商鞅问道。

孔颖回答:“回商君,孩子们先学识字,再学《秦律》和农事书籍。草民还会教他们算术,让他们以后能算账、丈量田亩。”

商鞅点头:“做得好。不仅要教孩子们识字,还要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让大秦变得强大。”

他走到一个孩童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读书?”

孩童站起身,怯生生地回答:“回大人,我叫秦小禾。我爹说,读书能识文断字,以后能当田正,帮百姓丈量田亩,还能教大家更好地种地。”

商鞅闻言,微微一笑:“说得好。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不仅能当田正,还能为大秦做更多的事。”

孩童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离开学堂时,孔颖对商鞅说道:“商君,自从您推行新法,百姓都愿意送孩子来读书了。以前,只有贵族的孩子才能读书,现在,咱们平民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了。草民代表乡邑的百姓,多谢商君!”

商鞅说道:“老丈不必谢我,这是大秦应该做的。只有百姓都有文化,大秦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河西之地的田地上,粟苗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商鞅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的万顷良田,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心中充满了希望。

十年变法,大秦已经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河西之地的收复,农业的丰收,百姓的安居乐业,都证明了新法的正确。但他知道,这还不够,大秦要走的路还很长,要统一六国,要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继续努力。

“冯郡守,”商鞅转过身,对冯去疾说道,“河西之地是大秦的粮仓,也是大秦向东发展的门户。你要继续推行新法,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河西之地越来越繁荣。将来,咱们还要从这里出发,收复更多的失地,让大秦的旗帜插遍天下。”

冯去疾肃然应道:“请商君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好好治理河西之地,为大秦的强大贡献力量!”

商鞅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夕阳的余晖中,他仿佛看到了大秦的未来——万顷良田,五谷丰登;百万雄师,所向披靡;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那是他毕生的理想,也是大秦的未来。他知道,只要坚持推行新法,只要大秦上下一心,这个理想终会实现。晚风拂过,粟苗轻轻摇晃,仿佛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一点萤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洛公子 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巨星崛起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铁腕官途 暗海反杀 超能黄金瞳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 鉴芳年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净水迎帆 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 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 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 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 我的暴君系统天天想噶我老公 娇软知青下乡后,禁欲大佬沦陷了 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 嘘,京兆府来了位女杀神 醉染赤水 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 狂龙战枭 回京认亲被嫌,听劝换爹后成团宠 太子妃为何不侍寝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