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内测”结束后的第三天下午,金子明正在办公室整理顾客反馈数据,手机弹出一条特别关注推送。
来自知名旅游专栏作家、自媒体人徐静安的公众号更新。
标题是:《在商业街的烟火里,触摸到食物的“根”》。
金子明心头一跳,立刻点了进去。
文章开篇是一张精心构图的黑白照片:午后阳光斜照进“膳时记”新店的落地窗,在原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一碗热气袅袅的“古法煨土鸡·南山盅”居于画面中央,旁边是翻开的菜单,隐约可见“青石镇”、“南山坡地”字样。
配文简洁:“喧嚣都市一隅,一碗有来历的汤。”
徐静安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冷静、克制,却带着一种穿透细节的洞察力:“受邀体验一家新店,本以为是寻常的商业区餐饮。但从踏入‘膳时记’悦动新天地店的那一刻起,就意识到有些不同。
没有喧宾夺主的营销话术,没有刻意营造的‘古风’场景。空间是现代的,温暖的,但目光所及,墙面上几幅素净的相框悄然牵引了你的视线。那不是常见的装饰画,而是一位老人蹲在薄雾笼罩的坡地上,小心翼翼挖出一根沾满泥土的山药的瞬间特写。是山药断面晶莹拉丝的特写。是那片名为‘南山坡地’的、沐浴在晨光中的土地全景。
图片下的文字吝啬而有力:‘青石镇南山坡地,向阳沙壤,山泉灌溉。’‘赵老伯,古法种植三十年。’这是一种沉默的宣言。它不急于向你推销,只是平静地告诉你:你即将入口的食物,来自哪里,经由谁手。这种底气,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我点了招牌的‘古法煨土鸡·南山盅’和‘桂花蜜酿·坡地糕’。汤品清澈,鸡肉酥烂,山药入口即化,带着食材本真的甘甜。点心清雅不腻,桂花的香与山药的润结合得恰到好处。
味道是上乘的,但更打动我的,是服务生一句自然的介绍:‘先生,这山药是青石镇南山坡地赵老伯种的,老人家坚持古法,不用化肥,长得慢,但味道特别扎实。’
她没有背诵稿子,像是在分享一个她自己也认可的事实。这种‘认同感’,是训练不出来的。我注意到,邻桌一家人在听完类似的介绍后,那位老先生仔细端详着碗里的山药,对老伴说:‘这味儿,有点像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吃到的。’那一刻,他吃的已不只是一道菜,而是一段被唤醒的记忆,一种与土地重新连接的安心。
这家店做的,不仅仅是餐饮。它巧妙地在一个现代化的空间里,构建了一个微缩的、可感知的‘风物现场’。它让‘从土地到餐桌’这个被用滥的概念,变得具体、真实、可触摸。它没有刻意强调‘文旅’,却让你在用餐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对特定风土人情的短暂神游。它没有空谈‘文化’,但那墙上的一张张照片,服务生的一句句闲谈,都在无声地传递着对劳作、对传统的尊重。
在当下众多追求‘网红打卡’、注重形式远大于内容的餐饮项目中,‘膳时记’的这家新店,展现了一种罕见的‘静气’和‘深度’。它不喧嚣,却自有力量。它让我看到,商业与情怀、体验与内涵,是可以如此熨帖地共存的。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旅体验,或许就该如此:不是将文化生硬地植入商业,而是让商业自然地生长出文化的根系,让每一份消费,都成为一次有温度的连接。”
文章最后,是几张抓拍的照片:墙上赵老伯专注的眼神、顾客品尝时满足的表情、那碗汤氤氲的热气。
没有过度修饰,却充满了故事感。
金子明一口气读完,内心激动不已。
徐静安的文章,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试图传递的所有核心价值,并且用他独有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了升华。
这远非一篇普通的探店软文,而是一篇极具深度的行业观察和人文随笔。
他立刻将文章链接发给了苏浩泽和赵明生。
苏浩泽很快回复,言简意赅:“文章看到了。徐老师的视角很独到,说到了点子上。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保持住。”
赵明生的电话则直接打了过来,声音里是压不住的兴奋:“子明!看到了吗?徐静安这篇稿子!写得太到位了!这才是真正懂行的人!我那几个朋友也反馈说体验非常好,自发在朋友圈和小红书晒图了,评价都很高!咱们这‘内测’,效果远超预期啊!”
果然,随着徐静安这篇重磅文章的发布,以及几位旅游文化的大v的自发推荐,“膳时记”悦动新天地店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关注度。
公众号后台的咨询量和预订电话明显增多,很多顾客慕名而来,点名要体验“那碗有故事的山药盅”。
更让金子明欣喜的是,顾客的评论也开始出现变化,不再局限于“好吃”、“环境好”,而是多了许多像徐静安文章里提到的“有温度”、“有根的感觉”、“吃得很安心”、“想起了小时候”等触及情感和理念的反馈。
林紫川也兴奋地汇报:“苏总,金助理,很多顾客都会在照片墙前驻足,仔细看那些照片,还有不少人是看了徐老师的文章专门来找‘赵老伯的山药’的!员工们也特别受鼓舞,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了!”
这股由专业口碑引发的“静水深流”,悄然间为“膳时记”的新店乃至整个品牌,注入了更深厚的品牌内涵和传播势能。
这也为接下来与“云创文旅”的谈判,提供了最有力、最鲜活的市场佐证。
苏浩泽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街区熙攘的人流。
他知道,新店的第一缕烟火,已经成功地照亮了一条更值得坚持的道路。
而徐静安的文章,如同一位冷静的旁观者,为这条道路立下了一块清晰的路标。
前路,愈发清晰了。
......
文章发布的几天内,“膳时记悦动新天地店”连同“青石镇南山坡地山药”、“风物共生”等关键词,在本地生活圈和文旅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热烈讨论。
天海市本地的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开始打听这家“有故事的店”的具体位置和营业时间,表示“一定要去尝尝那碗有根的山药盅”。
更有趣的是,讨论的范围逐渐扩大,从“膳时记”一家店,蔓延到了整个“悦动新天地”文旅创业街区。
“这个街区看起来有点意思啊,不止吃的,好像还有文创和手作?”
“求一份天海市‘悦动新天地’街区深度游攻略!什么时候能正式全面开放啊?”
“看来天海市除了老牌景点,现在也开始搞这种有品质的文化街区了,期待!”
网络上弥漫着一种“未开先火”的期待感。
陆续又有几位本地颇具影响力的生活类和旅游类博主发布了关于“悦动新天地”街区的探访内容,虽然不像徐静安那样深度聚焦于“膳时记”的理念,但大范围的介绍和好评,进一步推高了街区的知名度和公众的期待值,连带使得天海市的旅游热度都有了小幅攀升。
这天下午,苏浩泽正在办公室审阅金子明整理好的、融合了新店“内测”成功数据和顾客好评的升级版“云创”合作方案,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是前台转接进来的刘主任的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刘主任那热情洋溢、中气十足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苏总!苏总!哎呀,恭喜恭喜啊!你们‘膳时记’这次可是给我们街区,给我们天海市长脸了!”
苏浩泽微微一笑,语气谦和:“刘主任,您太客气了。我们只是做好分内的事,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诶!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刘主任笑声爽朗,“徐静安那篇文章我仔细看了,写得太好了!句句都说在点子上!还有网上那些讨论,热度高得很呐!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的路子走对了!现在不光是我们街区,连市里文旅局的领导都注意到这个情况了,开会的时候还特意点名表扬了我们街区引进优质业态、打造文旅新名片的思路呢!领导对这个事情高度重视!”
苏浩泽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但语气依旧平稳:“谢谢领导肯定,也感谢刘主任和街区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只是开了个头,后续要做的还有很多。”
“是啊,苏总,这正是我要说的!”刘主任语气转为认真,“领导也指示了,对于像你们这样有潜力、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所以今天我打这个电话,一是道贺,二也是正式表个态:接下来,你们店里在筹备这个‘风物共生’展,或者在街区发展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任何困难,无论是政策上的、协调上的,还是运营上的,都不要客气,直接来找我!街区和管委会一定全力支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苏浩泽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沉吟了片刻,语气显得有些斟酌,但很坦诚:“刘主任,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不瞒您说,眼下……还真有一个现实的困难,可能还真需要您帮忙协调看看。”
“哦?什么困难?苏总你尽管说!”刘主任立刻追问。
“是关于这个‘风物共生’体验角的投入问题。”苏浩泽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压力感,“为了达到理想的沉浸式和故事化效果,这个体验角在空间设计、多媒体设备、互动装置以及高品质内容的制作上,投入成本比最初预算超出了不少。您也知道,我们新店刚开业,前期投入巨大,现在又要为这个展项追加投资,资金链确实有些吃紧。”
他顿了顿,继续以商讨的口吻说道:“而且,我考虑的不仅仅是‘膳时记’这一家店。这个模式如果验证成功,后续肯定是要在街区推广的,目的是打造我们整个街区的核心吸引力。但像‘墨韵轩’书画店、‘匠心坊’手作工作室这类偏重文创的商户,本身规模可能没我们大,盈利能力也相对有限。
让每一家都独立承担如此高昂的体验升级成本,我担心大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这个很好的街区整体提升计划,可能会因为成本门槛而难以落地。
所以我在想……不知道区里或者市里,对于这种有利于打造城市文旅名片、具有示范效应的业态升级和体验项目,有没有可能申请一些专项的扶持资金或者政策补贴?哪怕只是分担一部分前期投入,对商户们来说也是雪中送炭,能极大提升大家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刘主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的细微声音。
显然,苏浩泽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真金白银的投入,已经超出了他一个招商部主任能够当场拍板的权限,需要更高级别的决策。
几秒钟后,刘主任的声音再次传来,语气明显比刚才慎重了许多:“苏总,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也非常关键。这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关系到街区整体升级的可持续性。
这样,你把这个投入的超支情况、还有你对于街区整体推广的成本担忧,整理一个简要的说明材料给我。我马上向区里和市文旅局的主要领导做个专题汇报,重点说明这个项目的示范效应和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争取上面的支持!毕竟,这事关我们天海市文旅融合的发展大局!”
“太好了!非常感谢刘主任!”苏浩泽立刻表示感谢,“我马上让团队准备材料,尽快发给您。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先谢谢您为我们费心奔走!”
“客气什么,这都是为了街区的发展嘛!”刘主任的语气恢复了爽快,但也能听出其中的压力,“等我消息吧,我尽快去沟通。不过苏总,上面审批需要流程,你们那边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和云创的合作,可不能停啊!”
“这个您放心,刘主任。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双线推进。”苏浩泽郑重承诺。
挂断电话,苏浩泽靠在椅背上,轻轻揉了揉眉心。
将成本压力和政策支持的诉求明确提出,是计划中的一步,但结果如何,仍是未知数。
刘主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最终能否争取到支持,能争取到多少支持,都还是悬念。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金子明:“子明,来我办公室一下。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关于‘风物共生’项目投入和街区推广成本分析的简要报告,刘主任那边需要向上面争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