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探源【译注】

陈缘字长青

首页 >> 命理探源【译注】 >> 命理探源【译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天唐锦绣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百炼飞升录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命理探源【译注】 陈缘字长青 - 命理探源【译注】全文阅读 - 命理探源【译注】txt下载 - 命理探源【译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议论三十二则(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原文:

或问命。曰: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人为不为命。请问人为。曰:可以存亡,可以死生,非命也。命不可避也。

译文:

有人问什么是命运。

回答说: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为所能改变的,人为的努力不属于命运的范畴。又问人为的努力是什么。

回答说:那些可以决定生存或灭亡、生死或安危的事情,属于人为的范畴,而非命运。命运是不可逃避的。

注解:

此段核心讨论“天命”与“人为”的界限。

扬雄提出“命者天之命也”,强调命运的终极决定权在天,而人为努力(如趋利避害、道德修养)属于主动选择的范畴,不属于命定。

“命不可避也”呼应《论语》“死生有命”的观点,但更强调命运的客观性,认为人无法通过主观意志改变天命的根本走向。

原文:

或曰:颜氏之子,冉氏之孙。曰:以其无避也。若立岩墙之下,动而征病,行而招死,命乎命乎。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长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君子竞诸。

译文:

有人说:“颜渊和冉耕这样的贤者为何早逝?”

回答说:“因为他们无法逃避天命。如果站在即将倒塌的危墙下,稍有动作就会生病,稍有行动就会招致死亡,这能说是命运吗?这能说是命运吗?”

又说:“善人即使遇到吉事也会视为凶兆而谨慎对待,恶人即使遇到吉事也会视为凶兆而放纵妄为。时光啊时光,为何来得如此迟缓,去得却如此迅速?君子应当在有限的生命中与时间赛跑。”

注解:

1. 颜氏之子,冉氏之孙:指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和冉耕(字伯牛),二人皆以德行着称却早逝。

扬雄借此论证命运的不可抗性,认为即使圣贤也无法逃避天命。

2. 立岩墙之下:化用《孟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典故,强调人为选择的重要性。

若主动置身危险境地(如“立岩墙下”),由此招致的灾祸属于人为过失,而非命运。

3. 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善人能以审慎态度对待吉事,避免因得意忘形而招祸;恶人则会因吉事而骄纵,反而将吉兆转化为凶兆。

此句体现扬雄对“吉凶转化”的辩证思考。

4. 君子竞诸:呼应《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张君子应珍惜时光,通过积极进取实现人生价值,而非消极顺从命运。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以上《扬子法言》中关于“命”的两段原文,围绕“天命与人为的辩证关系”展开深度探讨,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层层递进地阐释了对“命”的定义、天命的不可抗性、人为的主动性,以及吉凶态度与人生选择等核心内容,具体可拆解为以下细节:

一、第一段原文:界定“命”与“人为”的本质及界限

该部分以“问答”开篇,核心是明确“天命”和“人为”的不同范畴,厘清二者的根本区别。

1. 第一个问答:定义“命”的本质——天命不可人为改变

提问:有人直接询问“什么是命”,聚焦“命”的核心内涵。

回答:扬雄直接给出定义——“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人为不为命”。

明确“命”是上天赋予的定数,并非人力所能干预;而人主动做出的努力、行动,不属于“命”的范畴,二者互不混淆。

2. 第二个问答:定义“人为”的范畴——主动行为决定生死存亡

提问:基于前面对“命”的定义,进一步追问“人为”具体指什么,形成逻辑衔接。

回答:扬雄指出“人为”是“可以存亡,可以死生”的主动选择,即那些能直接决定人生存或灭亡、存活或死亡的行为,都属于人为可控的范围,而非由“命”注定。

3. 核心结论:强调“命不可避”

在区分“命”与“人为”后,扬雄给出关键观点——“命不可避也”。

明确天命具有客观性,其根本走向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人无法通过逃避来改变天命的终极结果,呼应了传统儒学中“死生有命”的认知,但更突出天命的不可抗性。

二、第二段原文:结合实例与辩证观点,深化“天命与人为”的关系

该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典故和辩证论述,进一步阐释“天命不可抗但人为需主动”的思想,同时融入对吉凶态度和人生时光的思考。

1. 第一个问答:以圣贤早逝为例,论证“天命不可避”

提问:有人以“颜氏之子(颜回)、冉氏之孙(冉耕)”为例提出疑问——二人都是孔子弟子中德行高尚的贤者,却都早早去世,为何圣贤也难逃厄运?

回答:扬雄直接回应“以其无避也”,指出颜回、冉耕的早逝是因为天命不可逃避,即使是德行出众的圣贤,也无法违背上天注定的命运,以此强化“天命具有绝对不可抗性”的观点。

2. 举例“立岩墙之下”:区分“天命之灾”与“人为之祸”

扬雄紧接着用“若立岩墙之下,动而征病,行而招死,命乎命乎”的反问,进一步厘清“命”与“人为”的边界。

这里化用《孟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典故,强调:如果人主动站在即将倒塌的危墙下,因此引发疾病、招致死亡,这种灾祸是人为选择不当导致的,并非“天命”所致。

通过反面例子明确——“命”是客观定数,而因自身轻率、鲁莽引发的祸患,属于人为过失,与“命”无关。

3. 提出“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辩证看待吉凶与人为态度

扬雄进一步阐述“人为”对“吉凶”的影响:善人(吉人)遇到吉利的事,会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将其视为可能潜藏风险的“凶兆”,避免得意忘形而招祸;恶人(凶人)遇到吉利的事,会因骄纵妄为,将原本的吉兆转化为灾祸。

这一观点体现了“吉凶并非固定,而是与人为态度相关”的辩证思维——天命虽有定数,但人的主观态度和行为,能影响具体事件的吉凶走向,突出“人为”在现实境遇中的主动性。

4. 感叹时光与“君子竞诸”: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扬雄以“长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感叹时光(辰可指时光、岁月)的特性——到来时显得迟缓,逝去时却异常迅速,点出人生时光的有限性。

进而提出“君子竞诸”的主张:君子应珍惜有限的时光,与时间赛跑,通过积极进取的行动实现人生价值,而非因“天命不可避”就消极顺从。

这一观点呼应《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天命不可抗”与“人为需主动”统一起来,强调即使天命有定,人仍需在可控范围内积极作为。

整体核心:围绕“天命与人为的辩证统一”展开

两段原文通过问答、举例、辩证论述,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先明确“命是天命、不可避,人为是主动行为、非命定”的基本界限;再以圣贤早逝论证天命不可抗,以“立岩墙之下”区分人为之祸与天命之灾;最后通过吉凶态度和时光感叹,倡导“尊重天命但积极人为”的人生理念——既承认天命的客观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消极宿命,主张以谨慎、进取的态度面对人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修仙归来在校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荣耀大秦 谋动天下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一品悍臣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再续蜀汉的浪漫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宋韵流年 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命理探源【译注】 陈缘字长青 - 命理探源【译注】txt下载 - 命理探源【译注】最新章节 - 命理探源【译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