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基地闯三国

安安静静看书书

首页 >> 带着基地闯三国 >> 带着基地闯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烽烟尽处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带着基地闯三国 安安静静看书书 - 带着基地闯三国全文阅读 - 带着基地闯三国txt下载 - 带着基地闯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3章 攻鲜卑(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檀石槐率领残部退出玄菟郡边境时,50万大军已折损近半,剩余26万士兵大多带伤,战马损失逾12万匹,粮草、武器几乎耗尽。大军行至漠北草原深处的“狼居胥山”下,檀石槐再也支撑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重重摔下战马。左右将领慌忙将他扶起,安置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

待檀石槐苏醒,帐内已聚集了慕容皝、拓跋力微、秃发树机能等核心部首领。看着帐内垂头丧气的众人,檀石槐强撑着坐起身,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战败,非我鲜卑战力不济,乃谋算不周、盟军背约所致。今日退守,非为怯懦,是为他日卷土重来!从今日起,各部需按我号令行事,若有违抗者,以族规论处!”

檀石槐深知,此时若任由各部离散,鲜卑将彻底陷入分裂。他当即下令:

1. 划定驻牧范围:将剩余26万部众按部落拆分,慕容部、段部等东部鲜卑残部约8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东侧的“东河草原”,负责看管从汉军手中逃回的牛羊,恢复畜牧业;拓跋部、柔然部等中部鲜卑残部约10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北侧的“黑石坡”,此地多山林,可隐匿行踪,同时开采山中铁矿,修补武器;秃发部、河西鲜卑等西部鲜卑残部约8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西侧的“西漠绿洲”,绿洲有稳定水源,负责开垦荒地,种植耐寒的青稞、燕麦,补充粮草。

2. 安抚伤亡部众:下令各部清点伤亡人数,凡战死士兵的家属,由部落统一发放5头羊、2匹布;受伤士兵则由部落萨满集中医治,痊愈前可免一切劳役。同时,檀石槐亲自骑马巡视各部落营地,每到一处,便摘下头盔,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我檀石槐在此立誓,今日汉军给我们的伤痛,他日必百倍奉还!跟着我,迟早夺回我们失去的土地与荣耀!”

此举收效显着。原本因战败而人心惶惶的部众,见檀石槐仍有斗志,且能保障基本生计,渐渐安定下来。东河草原上,慕容部的牧民开始驱赶牛羊啃食新生的青草;黑石坡的山林中,拓跋部的工匠架起熔炉,敲打声日夜不绝;西漠绿洲里,秃发部的族人挥舞着锄头,开垦出一片片田地。

第二步:修复武器,重建军备

武器短缺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战前鲜卑各部共有弯刀、长矛等近战武器约30万件,战后仅剩不足10万件,且半数有缺口、裂痕;弓箭更是匮乏,箭支仅剩不足50万支,许多士兵手中的弓甚至断了弓弦。

檀石槐任命秃发树机能总领军备修复事宜,具体部署如下:

- 铁矿开采与冶炼:拓跋部在黑石坡山林中发现了三处露天铁矿,檀石槐从各部抽调500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冶铁队”,由拓跋力微的侄子拓跋珪带领,每日开采铁矿。为提高冶炼效率,秃发树机能还从西域带回的工匠中,挑选出10名熟悉“灌钢法”的匠人,指导鲜卑工匠改进冶铁技术。原本需三天才能炼出一炉铁,改进后只需一天半,铁的硬度也大幅提升。

- 武器修补与制造:在狼居胥山脚下搭建起100座铁匠铺,每座铁匠铺配备5名工匠、10名学徒,日夜不停地修补破损武器。对于无法修补的武器,便熔化重铸,优先打造弯刀和长矛——弯刀适合骑兵近身格斗,长矛则可用于冲锋破阵。同时,组织妇女和老人采集兽筋、羽毛,制作弓弦和箭羽;少年们则负责削制箭杆,确保箭支产量每日不低于1万支。

- 战马繁育与训练:战后鲜卑战马仅剩8万匹,且多为老弱病残。檀石槐下令从各部挑选出2000匹体格健壮的母马和100匹公马,组成“种马群”,由慕容翰带领专人饲养,采用西域传来的“分群繁育法”,确保每匹母马每年能产下一匹小马驹。同时,挑选1万匹尚有战力的战马,由慕容皝亲自训练,每日进行短途奔袭、跨越障碍等训练,提升战马的耐力和灵活性。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鲜卑共修复武器8万件,新造武器5万件,箭支储备恢复至150万支,战马数量虽未显着增加,但可用战马达到了6万匹,基本满足了小规模作战的需求。

第三步:外交斡旋,寻找盟友

檀石槐明白,仅凭鲜卑一己之力,短期内难以与汉军抗衡。他将目光投向了漠北草原上的其他势力,首要目标便是此前背约的匈奴。

他挑选了使者库莫奚——此人曾多次出使匈奴,熟悉于夫罗的性格。檀石槐交给库莫奚三项任务:

1. 澄清误会:携带500匹良马、1000张羊皮作为礼物,向于夫罗解释“书信事件”是汉军的反间计,并非自己的本意。同时,拿出当年与匈奴结盟时的誓约,当众宣读,证明鲜卑从未想过吞并匈奴土地。

2. 提出新盟约:提议鲜卑与匈奴达成“互不侵犯、联合抗汉”的盟约,约定若汉军再次北上,鲜卑出兵15万,匈奴出兵5万,共同抵御;战后所得土地、财物,按出兵比例分配。

3. 挑拨汉匈关系:向于夫罗透露,汉军在黑风口之战后,已开始在漠南边境修建堡垒,囤积粮草,意图逐步蚕食漠南草原——这正是匈奴的核心驻牧地。

库莫奚抵达匈奴大营后,按檀石槐的吩咐行事。于夫罗本就对汉军心存忌惮,听闻汉军在漠南修堡垒,顿时坐不住了。再加上库莫奚带来的厚礼和澄清,他很快打消了对鲜卑的疑虑,当场与库莫奚签订了新盟约,并承诺将在半年内训练出5万精锐骑兵,随时准备与鲜卑联手。

除了匈奴,檀石槐还派人联络了草原西部的“乌孙国”和东部的“扶余国”。乌孙国与汉朝素有摩擦,欣然同意与鲜卑互通有无,为其提供西域的铁器和药材;扶余国则畏惧鲜卑的势力,答应每年向鲜卑缴纳10万石粮食,换取鲜卑不侵犯其边境。

通过一系列外交操作,鲜卑不仅化解了孤立无援的困境,还获得了物资支持和潜在盟友,为日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杨帆率领汉军凯旋回玄菟郡治所高句骊城时,城内百姓早已在街道两侧摆上酒肉,欢呼声响彻云霄。但杨帆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檀石槐绝非轻易认输之人,鲜卑必然会卷土重来。入城次日,他便召集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及郭嘉、戏志才、徐庶、沮授四位军师,召开了“北疆防御战略会议”。

“此次击败鲜卑,不过是暂时遏制了其南下的势头,”杨帆站在沙盘前,指着漠北的方向,“檀石槐雄才大略,鲜卑各部根基未断,用不了多久,他们定会再次来袭。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加固北疆防御,让玄菟郡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第一步:修建防御工事,构建“三道防线”

根据徐庶提出的“地理防御论”,杨帆决定在玄菟郡北部构建“三道防线”,层层递进,抵御鲜卑骑兵:

1. 第一道防线:边境堡垒群

- 选址与修建:在玄菟郡与鲜卑接壤的边境线上,每隔50里修建一座堡垒,共修建20座。堡垒选用夯土与石块混合建造,高5丈,宽3丈,墙体外侧陡峭,内侧设有阶梯,可供士兵上下;堡垒顶部搭建箭楼,每座箭楼配备10名弓箭手,可俯瞰周边20里范围;堡垒内部设有粮仓、水井、兵器库,可容纳500名士兵长期驻守。

- 兵力部署:从步兵中抽调1万名士兵,每座堡垒驻守500人,由经验丰富的校尉统领。同时,在堡垒之间修建“烽火台”,一旦发现鲜卑骑兵,立即点燃烽火,相邻堡垒看到后依次传递,确保消息能在半个时辰内传到高句骊城。

2. 第二道防线:黑风口防御枢纽

- 加固原有工事:黑风口是汉军此前大败鲜卑的地方,地势险要,杨帆下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将原有战壕加深至4尺,加宽至3尺,战壕底部铺设尖刺;在战壕前方增设三层拒马墙,每层拒马墙之间用铁链连接,形成密集的防御网;在黑风口两侧的山坡上,修建10座“弩箭台”,每座弩箭台配备2架床弩,可发射巨型箭矢,射程达300步,能穿透重骑兵的铁甲。

- 常驻兵力:任命魏延为黑风口守将,率领3万步兵、2万弓箭手常驻于此。同时,配备5000匹战马,组成“机动小队”,由赵云的副将陈到统领,可在黑风口周边50里范围内巡逻,及时支援各处防御点。

3. 第三道防线:高句骊城核心防御

- 扩建城墙:将高句骊城的城墙加高至6丈,加宽至4丈,墙体外侧包裹一层铁皮,增强防御能力;在城墙四周挖掘宽10丈、深5丈的护城河,护城河上架设吊桥,夜间或战时收起吊桥,断绝入城通道。

- 储备物资:在城内修建10座大型粮仓,从玄菟郡各县及周边郡国征集粮食500万石,储存其中;同时,扩建铁匠铺和弓箭作坊,确保每月能打造1万件武器、10万支箭支;在城中心修建“中军大营”,可容纳10万大军驻扎,作为北疆防御的指挥中心。

第二步:整顿军队,提升战力

战后汉军虽损失不大(仅伤亡3万余人),但士兵疲惫,且部分士兵因胜利产生了懈怠情绪。杨帆与郭嘉、戏志才商议后,制定了“军队整顿计划”:

1. 裁军与补兵:对全军进行筛选,将年老、伤残及战力较弱的士兵约5万人裁撤,发放安家费,让其返乡务农;同时,在玄菟郡及辽东、辽西等郡招募青壮年男子10万人,补充到各部队中。新招募的士兵需经过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格斗技巧、阵法演练),合格后方能编入正式部队。

2. 兵种优化:

- 骑兵升级:将原有的15万轻骑兵和10万重骑兵,整合为“轻重混合骑兵”——每支骑兵部队中,轻骑兵占60%,负责侦察、奔袭;重骑兵占40%,负责冲锋、突破。同时,从西域购入5万匹汗血宝马,替换掉老弱战马,提升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

- 弓箭手专业化:将10万弓箭手分为“长弓手”和“弩手”两类——长弓手使用3丈长的硬弓,射程远,适合远程狙击;弩手使用连发弩,射速快,适合近距离压制。两类弓箭手分开训练,长弓手侧重精准度训练,弩手侧重射速训练。

- 步兵阵法革新:由戏志才主导,改进原有阵法,创造出“三才阵”“鸳鸯阵”等适合对抗骑兵的阵法。“三才阵”将步兵分为前、中、后三队,前队持盾防御,中队持矛刺杀,后队弓箭手远程支援;“鸳鸯阵”则以12人为一小队,配备盾手、矛手、刀手、弓箭手,灵活应对骑兵的冲锋。

3. 将领培训:每月在高句骊城举办“军事研讨会”,由郭嘉、戏志才讲解兵法战术,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分享作战经验,让各级将领熟悉新的阵法和战术,提升指挥能力。同时,挑选100名年轻将领,派往中原地区,学习汉朝正规军的训练方法和作战模式,为期半年。

第三步:发展生产,保障后勤

45万大军的粮草、物资消耗巨大,若仅靠征集百姓粮食,长久下去必然引发民怨。杨帆采纳沮授的建议,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三方面入手,发展玄菟郡的生产:

1. 农业发展:

- 开垦荒地:组织士兵和百姓,在玄菟郡中部的“辽河谷地”开垦荒地200万亩,种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为提高产量,引入中原的“曲辕犁”和“水车”,并派农官指导百姓耕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重生之战神吕布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寒门状元路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铜镜约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北宋第一狠人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带着基地闯三国 安安静静看书书 - 带着基地闯三国txt下载 - 带着基地闯三国最新章节 - 带着基地闯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