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首页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宋泼皮 衣冠不南渡 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文阅读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txt下载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8章 初游“扇子之乡”鄣吴镇(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晨的阳光刚越过工厂的围墙,车间里就已响起机器运转的低沉轰鸣。

这座专注于特种产品生产的工厂,每天的产能有着清晰而严格的上限 —— 六条反应釜火力全开,从原料投加到反应完成,再经过一系列精细处理,最终进入烘干环节,一天下来,能收获的成品也仅有三吨左右。

这看似不高的产量背后,是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近乎苛刻的把控,而李硕士,便是守护这份 “苛刻” 的关键人物。

作为工厂的质量监督负责人,李硕士的身影每天都会频繁出现在车间的各个角落。

他穿着深蓝色的防静电工作服,胸前挂着记录用的平板电脑,眼神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质量的细节。

反应釜旁,他会驻足观察原料的搅拌状态,时不时俯身查看仪表盘上的温度、压力数值,确认是否与标准参数分毫不差;

原料仓库里,他会随机抽取几袋原料,仔细核对产地、批次信息,甚至亲自取样送到化验室,检测纯度是否达标。

“咱们这产品,差一点都不行。” 这是李硕士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次抽检化验,他都会全程紧盯,从样品制备到仪器分析,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一旦发现数据有细微偏差,他会立刻叫停生产,组织技术人员排查原因 —— 是原料配比出了问题,还是反应时间把控不准?

或是氧气、氮气的通入时机有偏差?

直到找到症结并彻底解决,生产线才会重新启动。

他深知,每一次疏忽都可能导致整批次产品报废,不仅浪费了珍贵的原材料、白白消耗了水电等能耗,更会让工人们几天的辛苦付诸东流,还得额外承担返工的人工成本,所以质量这道关,他必须守得严丝合缝。

好在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大多在岗位上干了十几年,对生产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投料时,他们能精准控制每种原料的重量,误差不超过克;调节反应条件时,他们能根据机器的细微声响和仪表的微小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即便如此,面对工厂 “零差错” 的产品要求,大家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毕竟,产品对原料纯度、反应时间、气体通入时机的要求都精确到了极致,比如某种原料的纯度必须达到 99.99%,反应时间需严格控制在 120 分钟,氧气通入要在反应开始后的第 30 分钟准时启动,氮气则要在反应结束前 10 分钟关闭,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不达标,甚至完全报废。

也正因如此,要完成四十吨产品的烘干与包装,即使工厂满负荷运转,最快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紧张的生产周期里,除了李硕士专注于质量监督,我的工作则相对单一 —— 我主要负责配合李硕士,协助处理一些文档记录、样品传递之类的辅助工作,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繁琐的任务。

不过,受疫情影响,我的生活多了一项固定安排 —— 按时做核酸检测。

每次检测后,看着手机上显示的 “阴性” 结果和正常的体温数值,他才会放下心来,偶尔想趁着工作之余的空闲,走出工厂宿舍,去周边逛逛,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比如去附近的老街看看,尝尝地道的小吃,或是到农贸市场里瞧瞧新鲜的瓜果蔬菜,感受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但疫情防控的要求无处不在,无论他想去商场购物,还是到农贸市场闲逛,入口处都设有严格的检查点。

工作人员会熟练地拿出测温枪,对准他的额头,确认体温正常后,还会要求他出示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切无误后,才会放行。

“请配合测温,出示健康码和核酸证明,谢谢。” 这样的提示声,在每个公共场所的入口处不断重复,提醒着每个人做好防护。

我发现,不仅是他所在的地方,全国上下似乎都在执行这样严格的防疫措施,从大城市的商场超市,到小县城的菜市场,从火车站的进站口,到小区的门口,测温、验码、查核酸已成为常态。

这种对疫情严防死守的态度,既是对每个人健康的守护,也让大家在出行时多了一份安心。

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习惯,每次计划外出前,都会提前做好核酸检测,确保自己持有有效的阴性证明。

这样一来,无论去哪个公共场所,他都能顺利通过检查,不用因为缺少证明而白跑一趟,既省心又省时。

有时在排队等待测温、验码时,他会看着身边同样遵守防疫规定的人们,心里不禁感慨: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在配合防疫,才能让生活在疫情之下依然有序进行,而这份秩序,也让人们对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提及安吉鄣吴镇,最先闯入脑海的,便是那漫山遍野的毛竹与萦绕其间的墨香。

这里不仅是全国闻名的 “扇子之乡”,更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的故里,自然的馈赠与人文的积淀在此交织,酿成了独属于鄣吴镇的醇厚韵味。

穿行在鄣吴镇的山间,目之所及皆是挺拔的毛竹。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时,翠绿的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风一吹,露珠滚落,竹叶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毛竹不仅是鄣吴镇最鲜明的自然标识,更是当地产业的根基 —— 除了扇子制作离不开毛竹,这里还盛产茶叶、板栗、青梅等特产。

春日里,茶园冒出嫩绿的芽尖,茶农们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指尖翻飞间,一片片嫩芽便落入篮中;

秋日时分,板栗树上挂满了带刺的果实,青梅则被酿成酸甜的果酒,封存起季节的味道。

而吴昌硕先生的存在,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漫步在鄣吴镇的街巷,随处可见以书画为主题的店铺,墙上挂着临摹吴昌硕风格的花卉、篆刻作品,就连寻常人家的院墙,也可能爬满了以竹、梅为题材的彩绘。

当地的孩子们从小便受此熏陶,不少人会跟着老师学习书画,笔墨纸砚成了他们童年最熟悉的伙伴,艺术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便扎下了根。

为此我写下了这首哲理诗:扇子 —— 致扇子之乡

竹篾在掌心绕了三圈

老匠人指尖的温度

把春阳揉进每一道纹路

青竹褪去青涩时

蝉鸣正爬过晾席的经纬

原来所有耐心的打磨

都在为风准备出口

桑皮纸铺开的黎明

浸着晨露的墨汁

晕开江南的烟雨

一朵荷在扇面醒着

风一吹,就摇醒整个夏天

单薄的纸页从不敢自轻

它托着人间的清凉与诗意

外婆的蒲扇有稻穗的香

摇走了夏夜的星子

也摇大了竹椅上的童年

那些藏在扇骨里的故事

随木纹慢慢生长

时光会磨旧扇面的颜色

却磨不淡掌心传递的温热

如今折扇开合的声响

仍在巷口轻轻回荡

每一把扇子都是行走的乡愁

从竹间到掌心

从旧时光到新月光

开合之间藏着生活的哲思

打开是接纳,收起是沉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重回中学:成为学霸之路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重逢,凌先生的偏爱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南宋第一卧底 长夜谍影 爸,这好像是北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唐土万里 谋动天下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txt下载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最新章节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