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首页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糊咖一身反骨,就爱给人添堵! 虚空塔 娇软戏精美人,靠许愿宠冠后宫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全文阅读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txt下载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165章 玉玺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咱们这片土地上,王朝更迭就跟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儿个要讲的,是大宴朝末年一个关于传国玉玺的怪事儿,这事儿邪乎得很,听着都让人后背发凉。

那会儿,天下是姓李的,史称“大晏王朝”。传到景宗皇帝手里时,这大晏朝已经立国一百五十多年了。一百多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一个王朝从朝气蓬勃变得老态龙钟。景宗皇帝呢,算不上是个明君,也说不上是昏君,就是个守成的主儿。每天按部就班地上朝,批阅奏折,后宫里妃嫔不多,前朝里也没出过什么权倾朝野的大奸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平淡得像一杯温吞水。

可问题就出在这“平淡”上。朝堂之上,君臣相安无事,可这底下,土地兼并得厉害,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紧。边境上,几个小藩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就派兵过来骚扰一下。整个大晏王朝,就像一座外表看着还气派,里头木头却被白蚁蛀空了的华丽宅子,风一吹,就嘎吱作响。

而象征这王朝气运的,就是那方传国玉玺。

这玉玺,是用上好的和氏璧琢磨而成,温润通透,盘着一条五爪金龙,据说得之者得天下。自太祖皇帝得了它,便代代相传,安安稳稳地放在紫禁城奉先殿的宝匣里。平日里,除了重大典礼,谁也见不着。可就在景宗三年的那个秋天,怪事来了。

那天,负责看守奉先殿的老太监照例巡视,打开宝匣想给玉玺掸掸灰,这一掸,手就僵住了。他揉了揉老眼,凑近了看,只见那玉玺盘龙的龙眼位置,竟出现了一个针尖大小的黑点。老太监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沾了什么脏东西,用丝绸软布小心翼翼地去擦,可那黑点纹丝不动。他再仔细一瞧,魂儿差点吓飞了——那不是污渍,那是个孔!一个比针尖还细的小孔,深不见底。

这还了得?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器,天命所系,怎会凭空多出个孔?老太监屁滚尿流地报了上去。景宗皇帝听了,也是龙颜大怒,觉得是有人在诅咒他这个王朝。下令把所有接触过玉玺的太监、工匠都抓起来严刑拷打,可打来打去,谁也招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事儿,就这么成了悬案。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玉玺上的小孔,谁也没再放在心上。可更大的邪乎事儿,还在后头。

自从玉玺出了孔,每到半夜子时,紫禁城里就会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那哭声,初听时很远,像是从宫墙外飘进来的,可仔细一听,又像是在耳边,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听得人心里发毛,汗毛倒竖。宫里的侍卫提着灯笼到处找,找遍了角角落落,连个鬼影都没有。可只要一到子时,那哭声准点响起,风雨无阻。

这下,整个皇宫都炸了锅了。宫女太监们私下里都说,是玉玺里的龙气散了,宫里闹不干净了。景宗皇帝也被这哭声搅得心神不宁,白天没精神,晚上做噩梦。他请了法师道士来做法,又是贴符又是念咒,可那婴儿的哭声,依旧每晚准时回荡在深宫的夜色里。

就在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皇帝都快被逼疯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太史令,魏衍。

魏衍这人,在朝里是个异类。他不像别的官员那样钻营权术,也不爱凑热闹。他一辈子就跟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古书、故纸堆里的文字打交道。他为人耿直,甚至有点书呆子气。他站出来,跟景宗皇帝说:“陛下,妖魔鬼怪之说,虚无缥缈。但万物皆有其理。这哭声与玉玺同时而起,其中必有关联。臣恳请陛下,让臣去查探一番那玉玺的蛀孔,或许能找到根源。”

景宗皇帝实在没辙了,死马当活马医,便准了。

当天晚上,魏衍沐浴更衣,带着两个小童,独自一人走进了奉先殿。殿里点着长明灯,光线昏暗,气氛肃穆。魏衍让小童在殿外等候,自己走到供奉玉玺的案前,打开了那个沉重的紫檀木宝匣。

玉玺静静地躺在里面,依旧温润,可那个黑点,在灯火下显得格外刺眼。魏衍屏住呼吸,从袖中取出一套小巧的工具,有细如牛毛的银针,有薄如蝉翼的刻刀。他凑到玉玺前,将眼睛凑近那个小孔,仔细观察。

就在这时,子时到了。

“哇……哇……”

那熟悉的婴儿哭声,再次响起。这一次,魏衍听得分明,那声音,就是从玉玺的蛀孔里发出来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怨气和说不出的诡异,仿佛有无数冤魂被禁锢在里面,挣扎着要出来。

魏衍虽然是个读书人,胆子却大。他非但没跑,反而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他心想,这孔里必有蹊跷。他拿起一根最细的银针,小心翼翼地探入蛀孔,想探探里面到底有多深。

银针刚一探入,就感觉到了一股阻力,像是碰到了什么柔软的东西。魏衍心中一动,用银针轻轻一挑。

只听“啵”的一声轻响,那哭声戛然而止。紧接着,一个米粒大小、通体金黄的东西,从蛀孔里被挤了出来,掉在案上,微微蠕动。

魏衍定睛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那竟是一只蚕!一只金光闪闪的蚕!

这金蚕刚一出来,仿佛重获新生,在案上翻滚了几下,身体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眨眼之间,就从米粒大小长到了拇指粗细。它全身金甲,头上的须子像两根晶莹的玉簪,一双黑豆似的眼睛闪着幽幽的光。

魏衍还没来得及反应,那金蚕突然抬起头,朝他吐了一口金色的丝。那丝又黏又韧,魏衍躲闪不及,袖子被黏住,动弹不得。金蚕趁机一跃,跳下案几,直奔殿里那一排排的史书书架而去。

这些书架,存放着大晏王朝自开国以来的所有史料记录,是国家最重要的档案。金蚕到了书架前,张开嘴,对着那些厚重的史册,大口大口地啃噬起来。

那场景,看得魏衍心胆俱裂。金蚕啃食的不是纸张,而是文字!它每吃一口,史书上的墨迹就消失一片,那些记载着王朝兴衰、功过成败的文字,就这么凭空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被啃过的地方,只留下一个个空洞,就像玉玺上的那个蛀孔一样。

“住口!你这孽畜!”魏衍又惊又怒,奋力挣断袖子,抄起案上的一支铜烛台,就朝金蚕砸了过去。

金蚕似乎察觉到了危险,身子一扭,躲过了攻击。它啃食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书架上的史书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蒸发”。魏衍一边追打,一边大喊来人,可殿门不知为何,怎么也推不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封住了。

就在金蚕快要啃完最后一排书架时,它突然停了下来。它的身体已经长到手臂那么粗,全身金光大盛,将整个大殿照得如同白昼。它转过头,两只黑眼睛死死地盯着魏衍,那眼神里,充满了讥讽和嘲弄。

然后,在魏衍惊骇欲绝的目光中,金蚕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它的身体拉长,长出鳞片,头上生出犄角,腹部伸出四肢。不过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一只蚕,竟化作了一条威风凛凛的金色小龙!

这金龙虽小,只有几尺长,但那股龙威,却让人窒息。它仰天发出一声震彻云霄的龙吟,不再是婴儿的哭声,而是充满了毁灭与暴戾的咆哮。

龙吟过后,金龙一甩尾巴,卷起案上的玉玺,然后猛地朝奉先殿的穹顶撞去。“轰隆”一声巨响,坚固的殿顶被撞出一个大洞,砖瓦碎石簌簌落下。金龙裹挟着那方已经出现裂痕的玉玺,冲天而起,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殿门“吱呀”一声开了,闻声赶来的侍卫和太监冲了进来,看到的,是瘫坐在地、面无人色的太史令魏衍,和一排排被啃得千疮百孔、如同废纸的史书。

魏衍缓了半天,才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两个字:“天命……”

第二天,魏衍上朝,将昨夜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禀报了景宗皇帝。满朝文武,无不哗然。有人说魏衍妖言惑众,有人说他是疯了。但那奉先殿的大洞,和那些被毁的史书,却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景宗皇帝听完,呆坐龙椅,面如死灰。他终于明白了,那玉玺上的蛀孔,不是蛀虫,是“蛀空”;那婴儿的哭声,不是鬼魂,是王朝气数将尽的哀鸣;那金蚕啃食的,不是史书,是大晏王朝的根基与记忆。蚕化龙飞,卷走玉玺,这意味着,天命已去,国祚已终。

这个消息,像瘟疫一样,很快就从宫里传了出去,传遍了京城,传向了全国。老百姓们口耳相传,添油加醋,版本越来越多。但核心只有一个:大晏朝的传国玉玺长虫了,飞走了,这朝要亡了。

人心,是最脆弱的东西。当所有人都相信一个王朝要灭亡时,它的灭亡,就进入了倒计时。

先是边境的藩国,听闻玉玺飞走的“祥瑞”,顿时胆气大壮,不再朝贡,反而集结大军,挥师南下。接着,国内那些早就心怀不轨的节度使、大将军,也纷纷打出“清君侧”、“顺天应人”的旗号,起兵造反。他们不再需要什么借口,因为“玉玺蛀空”就是上天给出的最好借口。

景宗皇帝派兵去镇压,可军队早已军心涣散。士兵们私下里都在说,连玉玺都不要我们了,我们还给谁卖命?一开战,便溃不成军。

曾经繁华的城池,一个接一个地陷落。曾经平静的乡村,也因战乱而变得满目疮痍。整个天下,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混乱之中。

而这一切,从金龙飞走的那天算起,不多不少,正好三个月。

三个月后,叛军攻破京城,景宗皇帝在奉先殿自焚而亡。大晏王朝,这个立国一百五十五年的王朝,就此覆灭。

后来,新的王朝建立,史官们在撰写前朝历史时,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关于大晏朝末年的大部分官方记录,都已被金蚕啃食殆尽。他们只能根据民间传说和幸存者的零星记忆,去拼凑那段历史。

于是,史书上留下了这样一段简短而诡异的记载:“景宗三年秋,传国玉玺现蛀孔,夜有婴啼。太史令魏衍查之,孔中飞出金蚕,噬史书。蚕化龙,携玺而去。三月,国亡。”

这个关于《玉玺蛀》的故事,就这么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老人们围坐在炉火旁,总会对孩子们讲起这个故事。他们说,一个王朝,就像一棵大树。老百姓是它的根,江山社稷是它的干,而那些史书,就是它的年轮。当根烂了,干空了,连记录它存在的年轮都被蛀光了,那这棵树的倒下,也就是注定的了。

那飞走的金龙,后来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有人说它回了东海,有人说它还在天上等着下一个气数已尽的王朝。但更多的人相信,它根本就不是什么龙,而是人心里的“贪”与“忘”所化的怪物。它蛀空的,又何止是那一方玉玺和那几卷史书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虚空塔 抗战时期!我在四零靠空间开挂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穿越六零年代:我有了首都户口 带空间穿越六零:抄光仇家去下乡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军嫂重生,夺回千亿空间去随军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杀手穿六零暴揍极品去下乡 综漫:外挂竟是我自己 从修真穿到70年代当军嫂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最近更新渣男全家白眼狼?重生他们哭断肠 青君 掌御神帝 港综:我的横刀能砍穿铜锣湾 快穿万人迷:美人她又撩疯了 刚成仙,你说这里是洪荒? 快穿之龙主的快穿之旅 寒刃旧青囊 凡人修仙:修仙葫芦 鬼谷之纵横 穿越到玫瑰的故事中,我杀疯了 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重生后拒离婚,糙汉老公不禁撩 我继承了魔女的百万遗产 世界纪元:次元直播间之不屈之歌 摄政王,夫人她又拆家了 早死大师兄重生,整顿宗门白眼狼 终焉回响:罪爱漩涡 火影:妹妹怎么被我养成病娇了 那只陪我长大的鬼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txt下载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