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懿皇帝没有回答,两个人就这么安静的面对面站着。
许久,兴懿皇帝轻轻吐出一句:“对朕和朝廷失望了?”
“不,是臣不适合朝政。”陆观棋道。
“朕不许。”兴懿皇帝强忍着不悦:“你与朕能共患难,为何不能同甘苦?”
陆观棋:“臣只想找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过完往后的几十年。”
陆观棋平静而固执,好像什么都听不进去,甚至沟通也不想开口。
兴懿皇帝深吸一口气:“想带着宋清荷一起走?”
陆观棋半晌才回道:“她不会跟臣走。”
“为了她你都大义灭亲了,她还有什么不能原谅你的。”兴懿皇帝双手搭在身前,审视的意味十足。
“臣对宋清荷没有执念了。”
“算了,不说了,你跟朕不肯说实话。”兴懿皇帝眉头皱着。“总之朕不许你辞官,大理寺这两天之内就会核对证据,确认了陆相是无辜的,陆成业便会被定罪,他所居场所的全部东西都要被查处,这事儿朕交给你了。”
陆观棋这才明白,兴懿皇帝没有打算放过自己,他依然在逼自己。
陆观棋没有推脱:“臣遵旨。”
看着陆观棋离开,兴懿皇帝和他都明白,曾经再好的朋友又如何,总会有分崩离析的那一天。
权力之下,无朋友。
夜幕之下,一身黑色斗篷的陆观棋坐马车来到空春园。
萧如晦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宋清荷出来,三个人在一间花厅里见面。
“我都听说了,我父亲的案子落在了陆成业头上。”宋清荷淡淡的说道。“兴懿有没有为难你?”
怎么也没想到宋清荷会关心自己,陆观棋猛地抬眸,看着宋清荷的双眼蒙上一层薄雾。
他吞口吐沫,喉结滚动,露出无奈又已经看开的微笑:“我想辞官,皇上没有同意,他吩咐我处理陆成业一案的后续。他不会放过我。”
宋清荷问道:“有没有想过反抗?”
“反抗?”
“对,反抗。皇上幽禁废太子,羞辱太子妃致其自杀,对太子一派赶尽杀绝,甚至不惜栽赃陷害,包庇真正的恶人。”宋清荷道:“一个这样的皇帝,他心里有天下苍生么?会是一个仁君么?这就是你费尽心力辅佐登基的皇帝?!”
宋清荷的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她的话直击陆观棋的内心,像一把刀一样的扎在他的心头。
宋清荷接着道:“他明明就知道我父亲一案的真凶是陆进,但是他不告诉你,利用你对他的忠心和对百姓的悲悯,杀害我父亲,只为满足他一己私欲。因为他很清楚,我父亲唯一的‘罪’就是支持过太子!除此之外,他找不到一点借口。”
陆观棋整个人愣在原地,反应过来后瞳孔微缩,没有回答。
萧如晦轻声道:“让陆大人好好想想吧。”
陆观棋喃喃道:“可是……”
“陆观棋,你信么,如果你不能顺利辞官离京,兴懿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因为于公于私,你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宋清荷说完,萧如晦推着她离开。
在经过陆观棋时,他忙问:“你跟我回去么?”
宋清荷抬头回道:“嗯。明天早上吧,今天你也在这儿住一晚上,明天早上我们走。”
晚上陆观棋根本睡不着,他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身上披着一件长衫,面前是一壶酒。
长夜寂静而冰冷。
这天早上风特别大,深秋已经有了初冬的样子。
陆观棋带着亲从官来到陆府,对陆成业所住的栖梧轩进行查抄处理。
他站在院子里,吩咐康远和小五做事。
南枝郡主带着丫鬟从正厅出来。
风吹起她的裙摆和长袖,红色的宝石发簪在阳光下反射出七彩火光。
她眼睛通红,是刚哭过,但是整个人端庄娴雅,即使新婚丈夫出了这么大的事,也没有一丝不得体,头发丝都是整齐服帖的。
“郡主。”陆观棋直视着她。
南枝郡主扬着头:“陆大人请便,本郡主不会妨碍您的公务。”
陆观棋微微颔首:“谢郡主。”
“他……当真是害陆兆松痴傻的元凶?”南枝郡主忍不住问道。
“嗯。”陆观棋道:“这件事我们是去年才知道的,因为我大哥恢复神智,成业再次对他下了黑手,被抓了现行。”
南枝郡主倒吸一口气,“我知他私生活不检点,可这豪门公子有几个能管得住自己,在外面有相好的,只要不闹到家里来,我也忍了。却不想会有人如此阴险狠毒,连同母兄弟都能下得去手,他还是个人么。”
“郡主有何打算?”陆观棋问。
“家父已经上书皇上,请求准许我们和离。我的东西收拾好了,今天下午侯府派人来接我回去。”
“嗯。”
这时,陆夫人哭着从院门口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小丫鬟,“夫人小心点,夫人!”
往日陆夫人的珠宝发饰如今一个都不见,凌乱的贴在脸颊上,她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的抓住陆观棋的胳膊,乞求着:“观棋,成业怎么样了?我问老爷,老爷根本不见我,观棋你从小就心地善良,你和大娘说好不好?”
陆观棋扶着陆夫人,直到她身后的两个丫鬟过来,看着丫鬟一边一个扶着陆夫人,他才放了手。
“成业在大理寺的监牢,我也见不到他。”陆观棋回道。
“能不能求求你去见他一次,帮大娘看看他有没有受刑,现在天冷了,有没有厚被子,观棋,求你了。”陆夫人哭着几乎站不住,她挣脱开丫鬟,再一次的扑在陆观棋面前,拽着他衣服不松手。
没等陆观棋说话,南枝郡主先开了口:“陆成业作恶多端,他受的,是他应得的。您就算不想想那些被私盐案坑害的百姓,也要想想您的大儿子吧。能弑兄的,根本算不上人。您不必为他悲伤。”
陆夫人的手松开,慢慢蹲下身子,哭着道:“我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报应啊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