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戴夫本夫

首页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日不落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大唐第一世家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赤色黎明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戴夫本夫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全文阅读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txt下载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9章 朱瞻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高炽登上皇位后,尽管深知弟弟朱高煦心怀不轨,却依旧秉持着仁义之心,未曾对其采取任何强硬手段,反而处处宽容以待。

可朱高煦全然不领这份情,心底的野心如野草般疯长。在朱高炽龙御归天之后,他自觉时机已到,竟妄图直接挑战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洪熙元年之后,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在驻守的山东乐安州公然发动叛乱。平日里,他表面上是个坐拥封地的藩王,实则一直在暗中囤积粮草、招募兵勇。他的护卫更是肆意妄为,四处抢掠百姓财物,一时间,民间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派出的使者多次查实他谋反的铁证,朱瞻基得知此事后,毅然决定御驾亲征。这场叔侄之间的对决,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以和平的方式落幕,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朱高煦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复刻当年“靖难之役”的辉煌,却严重低估了朱瞻基的实力。朱瞻基年少时便跟随祖父朱棣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军事才能极为出众。而且,他在朝中也得到了大多数势力的支持,可谓是众望所归。

反观朱高煦,虽说作战勇猛,却毫无谋略可言,身边也缺乏得力的助手。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场战争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毫无悬念。

宣德元年八月,朱瞻基率领军队迅速将朱高煦的驻地团团包围。朱高煦妄图发动突袭,突出重围,却一头撞进了朱瞻基早已精心布置好的天罗地网之中。战争并未持续太久,短短数月之后,朱高煦的叛乱便被彻底平定。

朱高煦被俘后,朱瞻基亲自押送他返回京城。

众人皆以为,念及血缘亲情,朱瞻基定会网开一面,至少会留下叔叔的性命。可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押送途中,朱高煦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态,竟然故意伸出腿绊倒了朱瞻基。这一鲁莽的举动,彻底点燃了朱瞻基心中的怒火,让他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回到京城后,朱瞻基当机立断,下令将朱高煦装进一个巨大的铜缸之中,然后用熊熊烈火将其活活烤死。由此被称为瓦罐鸡王爷,这一残酷又震撼的刑罚,足以彰显朱瞻基对这位叔叔的怨恨之深。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朱瞻基深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认为仅仅处死朱高煦还不足以彻底消除隐患。于是,他又下达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命令——处死朱高煦的九个儿子。

这一决定,让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有人觉得他太过冷酷无情,毕竟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但也有人称赞他心狠手辣,行事果断,成大事就该不留后患。

朱高煦的叛乱最终以一场惨烈的悲剧收场。他自己被烈火烧死,九个儿子也未能逃过一劫,至此,朱高煦一脉彻底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不留一丝痕迹。

而朱瞻基则凭借这场胜利,成功巩固了自己的皇权。在他执政期间,明朝迎来了短暂却辉煌的“仁宣之治”,国家经济迅速复苏,社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过,他处理朱高煦一事时所展现出的冷酷手段,也让他背负了不少骂名,成为了后世之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

朱樉长叹一声,神色凝重,缓缓开口:“权力的争斗,一旦卷入其中,便再无亲情容身之处。那看似光鲜的权谋背后,尽是人心的冷酷与无奈。”他的声音低沉,仿佛裹挟着岁月的沧桑,目光中满是对这段历史的唏嘘感慨。

听完朱樉的讲述,徐妙云的脸瞬间变得毫无血色,宛如被抽去了所有力气,身形摇摇欲坠。马皇后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扶住她,眼中满是心疼与关切。

“母后……”徐妙云带着哭腔,一头埋进马皇后怀里,悲恸的哭声在殿内回荡。此刻,她的心好似被无数细密的针深深刺入,痛意蔓延至全身。一想到儿子朱高炽未来可能遭遇的种种磨难,以及几个儿子之间那残酷的权力争斗,她只觉得万箭穿心,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地奔涌而出 。

“妙云,这都还没发生呢,别太难过了。”马皇后轻轻拍着徐妙云的后背,温言软语地安慰着,声音里满是慈爱与安抚。

“儿媳知道,可儿媳就是忍不住啊。”徐妙云抽抽噎噎地说道,话语间带着无尽的哀伤与担忧。她的身体微微颤抖,满心都是对儿子的牵挂与疼惜。

“咱这曾孙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啊,他在位时做得怎么样?”朱元璋目光沉沉,神色中带着几分探究,缓缓开口问道。

朱瞻基,实乃一位能提笔安邦、跨马定乾坤的贤明君主。他不沉溺于美色,也从不寻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之药。十五岁时,便奔赴漠北战场,随祖父朱棣南征北战,积累了赫赫战功。登基之后,又迅速平定国内叛乱,尽显帝王风范。在他的统治下,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洪武三十二年,即建文元年的二月初九夜晚,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呱呱坠地。他出生的那个夜晚,其祖父朱棣做了一个寓意极为祥瑞的梦。彼时,朱棣尚为燕王,梦中,他的父亲朱元璋赐予他一枚硕大的玉圭,并郑重说道:“这玉圭,你要传予子孙后代,庇佑他们世世代代繁荣昌盛。”(在古代,“大圭”乃是帝王手中象征至高权力的玉制礼器。)

朱棣正沉浸在美梦中,满心欢喜,突然,一阵急切的报喜声将他从睡梦中唤醒:“大喜啊!世子妃诞下一位小公子!”美梦被打断,朱棣本欲发怒,可听闻是孙子降生,瞬间睡意全无。联想到方才那个奇妙的梦境,他迫不及待地前往探望襁褓中的小孙子。

只见襁褓中的朱瞻基,眉眼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朱棣越看越觉得这孩子与自己神似,心中认定,这便是梦中预示着传承大统的孙儿。他凝视着朱瞻基,口中喃喃自语:“此乃我大明之祥瑞,大好事啊!”

朱棣的这个梦境,再加上大孙子的降临,仿佛冥冥之中给予了他某种坚定的信念。这份信念,促使他后来毅然决然地发动“靖难之役”,推翻朱允炆的统治,登上皇位,成为了明成祖。

朱棣称帝后不久,朝廷便开始商议立太子之事。对于这一关乎国本的大事,朱棣一时犹豫不决。淇国公丘福与驸马王宁力挺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时常在朱棣面前夸赞朱高煦的长处,极力建议立他为太子。朱棣心中虽对朱高煦有所偏爱,但没过多久,以解缙为首的一众大臣便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解缙恭敬地对朱棣说道:“臣有一言,望陛下斟酌。其一,朱高炽仁慈孝顺,且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燕王世子,不可轻易废黜;其二,自古以来,立嫡立长乃正统,此规矩不可更改;其三,朱高煦虽有战功,但行事多有不法,品行欠佳,实非太子之选。”

朱棣听后,心中暗自思忖。的确,二儿子朱高煦虽勇猛善战,却行事乖张,毫无帝王应有的德行。而大儿子朱高炽,性格温和孝顺,可身体孱弱,身形肥胖且腿脚不便。

正当朱棣举棋不定之时,解缙又进言:“陛下最钟爱皇孙朱瞻基,若立朱高炽为太子,大明未来三代皆可安稳无忧!”

朱棣心想:言之有理!儿子若难以托付重任,便将厚望寄予孙子身上,当初父皇不也是这般行事吗?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阿根廷帝国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重生之战神吕布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 大唐风流小厨师 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黑风寨主成帝路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 我长生不死愁啊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血色白银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寒甲御天 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戴夫本夫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txt下载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最新章节 - 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