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绍宋 大明日不落 我的谍战岁月 衣冠不南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烽烟尽处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1章 移民的目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史上,被后世民间称之为“脑残级”移民计划,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史诗级”移民计划,在本次朝会上诞生。

之所以如此的褒贬不一,盖因这个计划,确实是出现的非常突兀,且极具前瞻性。

事实证明,自1637年至1644年,这短短的七年间,华夏大地洪灾、旱灾、蝗灾、冰灾不断。如果没有这份宏大的移民计划,全国各地将要上演多少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跟着闯王不纳粮!”

作为王朝统治者,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杀?那是杀不完滴。

说白了,就是将多出来的嘴送到合适的地方去就食,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很多人说,可以运粮食过来救灾。

先不说路途遥远,光说这场灾难不是一时,而是连着数年,救一次倒罢了,连着救数次,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与其周而复始,不如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

多少人会因为这条政策客死移民这条不归路上,多少人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客死他乡。

但是朱由校知道,这只是概率问题。而,如果不这样做,全国将超过半数人口绝对会死于饥饿、战乱、瘟疫。

数千万人口的移民,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起码只有你试过了才知道成败几何,有没有可能。

......

如今的朱由校愈发的严格控制自己不去插手朝廷政务,所以,他下达的旨意大多数只针对皇室事务,以及皇帝拥有着绝对控制权的军队事务上。

所以,即便是很多人想要反对,但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张开嘴巴。

就这样,一道让全国三十省都为之震动的内阁令和圣旨,就这样毫无顾忌、蛮横无理地颁布了下来。这道命令的颁布,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朝野上下对于这道命令并不是没有反对之声。山西、河南等地的众多藩王们,纷纷联名上奏,言辞恳切地痛斥朝廷竟然颁布如此混乱的政令。他们认为这不仅违背了祖宗成法,更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危机。

而南方的多个省份更是反应强烈,联名上奏要求洪承畴以死谢罪。这些地方的官员和士绅们认为,洪承畴作为朝廷重臣,却提出如此荒谬的政策,实在是有负皇恩,罪不可赦。

然而,面对如此汹涌的反对浪潮,朱由校和洪承畴却并未退缩。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手段来应对。

对于那些联名上奏的藩王们,朱由校下旨严厉驳斥,并对其中一些言辞激烈者,直接将其发配到凤阳去守灵。这种惩罚措施无疑是非常严厉的,让其他藩王们也不敢再轻易出声。

对于那些上奏要求洪承畴以死谢罪的官员,朱由校更是直接将他们贬官、流放,以显示朝廷的威严和决心。

而对于民间的强烈反响,朱由校和洪承畴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宣传越南、菲律宾等地是如何的物产丰富、收成丰硕,以及那里的风景是如何的宜人。他们试图用这些美好的描述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相信朝廷的决策是正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

总而言之,在朱由校和洪承畴的这番连敲带打之下,这个拥有千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庞大国家的车轮,终于开始被帝辅二人艰难地推动起来。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阻力和困难,但他们依然坚定地前行着,决心要将这个国家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

首先响应朱由校旨意的便是军方。

最先行动起来的便是北洋舰队,三月中旬,大沽口外海、山东海面,汇聚了五百八十艘各种型号的海军舰只。这里已经是除了五级战舰和辅助船只以外所有的主力战舰了。

这五百八十艘主力战舰,满载更是达到了三十六万吨。如今他们还需要花费一到两个月时间卸载船上所有的火炮等不必要的军备,以空出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移民。光北洋舰队这一支海上力量便能一次性投放二十万人。

也就是说,三支海军舰队,一次性可投放六十万人以上。更别说,三支舰队共计还有两千艘运输船,还能装载五十万人。

也就是说单凭海军,一次性可解决一百一十万人的投送任务。

加上户部临时租赁的全国海商的船只还能解决四十万人的运力,也就是说需要十三次才能将两千万人投送完。

所以,光靠海运顶多只能完成半数任务,那么陆路的重要性便显露无疑。

好在全国各省的省级水泥路,至少都是能使四辆马车并排通行。

二月,直隶第一批百姓登船。同月,河南、山东、百姓同样登上了船只。

之所以这些省份的百姓愿意背井离乡踏上这条未知的道路,原因有二。其一,乃是朝廷的公信力。如今的大明朝廷,在百姓心中便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所言所行,往往被视为权威和准则。如今,朝廷发出了这样的号召,百姓们自然会对其产生信任和依赖。其二,两个月来,北方地区几乎滴雨未下,这对于以农业为生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百姓有时候是愚昧的,可能会上一些滑稽的当。但他们在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时,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睿智。他们深知,没有雨水,田地就会失去水分,旱灾和蝗灾将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朝廷的一番苦心,他们才会比任何人都更加理智地做出选择。

于是,一个村连着一个村,全部人都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踏上了充满未知的迁徙之路。无数的县城里,超过三分之一甚至半数的人都选择了离开。他们并非不想留下,而是实在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对如此绝境,他们还无法做到坦然面对。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刻,各地政府却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一面。太仓洞开,官府和士绅们纷纷设立粥棚,为迁徙途中的百姓提供必要的能量。这些粥棚虽然简陋,但却代表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百姓的关怀与支持。在这一刻,全国上下一心,共同面对这场国难,其场面既悲壮又令人振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最近更新高铭远传奇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汉末立志传 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反击皇宫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蟠龙谜局 北洋钢铁军魂 大明神医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清史错位录 谋杀三国精编版 开局被妻妾们逼宫 那时的原始纪元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