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我的谍战岁月 仙人只想躺着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赤色黎明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5章 壬戌科进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次科举考试乃是朱由校登上皇位之后首次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若不是此举目标过于显着,恐怕他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冲动,乔装打扮成一名普通兵丁,亲身前往贡院一探究竟。对于此次科举考试的命题,朱由校也并未加以过多干预,而是将全部权力下放给几位主考官和礼部官员,任由他们负责出题事宜。

历经整整三日紧张激烈的大比,再加上后续十余天漫长而严谨的阅卷工作,最终共有四百余名举人脱颖而出,成功荣登进士之列。其中,新军中的三百名政委更是表现出色,竟然有多达二百二十余人金榜题名,一举占据了进士名单的半数以上!此消息一经传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引发众人一片哗然之声。然而,这恰恰正是朱由校所期望见到的局面。

于是乎,朱由校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出马,对那两千六百多位未能高中进士的举子予以安抚。在贡院宽敞的校场上,朱由校面对众多举子许下郑重承诺:无论是国子监、大明皇家书院,还是新军,皆可供他们自由选择。

只不过若是有人选择投身于新军之中,则需从最为基层的指导员做起。可切莫小瞧了这看似不起眼的指导员一职,要知道其官阶可是正儿八经的从六品武职呢!

对于那些家境贫寒且出身自偏远省份的考生而言,这里无疑成为了他们能够在繁华京城扎根立足的理想之地。从过往的成功案例来看,只要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学习与积累,这些考生们将会拥有极大的机率金榜题名,高中进士。

正因如此,共有一千八百多人毅然地投身于新军之中;有六百多位举子则选择进入国子监,继续心无旁骛地埋头苦读圣贤书。只有两百余名举子在武之望等人的巧言令色之下,被说服加入了那所刚刚创立没多久的大明皇家书院。

虽然此时此刻这所皇家书院仅设有医科和水利科两个专业,但雄心勃勃的朱由校早已谋划着要让葡萄牙人西劳经、户部左侍郎李之藻还有九级军火匠臣陈兵等人强强联合,共同创办一所军工学院。

另外,朱由校还打算设立军官学院,由自己亲自担任院长,未来再抽调几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来做教官,以此来培养真正的新式军官。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邀请工部左侍郎王永光担任院长,工部营缮主事万燝、九级匠臣王小顺配合, 筹备创建一所专门培养建筑大师的学院。

由于皇家书院尚处于草创阶段,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招生规模都相当有限,所以面对众多优秀的人才资源时难免显得捉襟见肘。区区两百名举人根本无法满足各个专业的需求,分配起来可谓是杯水车薪。但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作为一所新兴的学府,它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增设更多的专业领域,招收更多的学生。通过不断完善专业体系的建设,从而拓宽并且规范化未来朝廷选拔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

在这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的四月初一,一场规模宏大且意义非凡的壬戌科殿试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殿试备受瞩目,不仅因其选拔人才的重要性,更因考题乃是由当今圣上朱由校亲自命题,并经过内阁、礼部以及翰林院等一众饱学之士精心润色而成。

这份制策围绕着“文事武备”与“内修外攘”两大主题展开深入发问。所谓“文事武备”,其含义深远而广博,即在大力推行文化治理之时,切不可忽视军事准备之重要性。它深刻地阐明了文治与武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也明确指出在处理错综复杂的外交事务之际,唯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坚实后盾,方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崇高地位不受侵犯。

与此同时,“内修外攘”之意亦不容忽视。它强调人们在潜心修炼自身内在心灵品质与道德修养的同时,还需鼓足勇气去直面来自外界的种种艰难险阻与严峻挑战。这种理念充分凸显了内外兼修对于个人成长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正式的考题犹如滔滔江水般洋洋洒洒,篇幅长达数千字!而这四百余名进士们给出的答案亦是精彩纷呈,各展所长。若不是科考制度自古以来便采用遮名之举,凭借真才实学与文采来获取功名这般相对公平的方式,恐怕朱由校都会忍不住想要将自己颇为看重的几位贤能之士直接置于前三名。

最终的结果并未令朱由校感到失望。此次科举的新科状元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曾孙——文震孟,其才华横溢,令人赞叹不已;榜眼则由傅冠夺得,他的文章亦是妙笔生花;探花之位归属陈仁锡,此人亦是满腹经纶。此外,二甲赐进士出身的第一名乃是卢象升等七十七人,他们皆是一时之选。至于三甲,共有三百二十九人获赐同进士出身。在三百多人中,不仅有像卢象升、方逢年、汪乔年、于志舒等日后声名远扬的名臣,还有诸如倪元璐这般书法造诣高深的大家。当真是人才辈出,济济一堂!

依照惯例,吏部在得知三甲名单后的第一时间里,便迅速地依据名次先后,安排他们分赴全国十七个省份担任知县一职。这些新晋官员们即将踏上各自的仕途征程,施展抱负,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第二甲之中,名列前茅的前二十多位才子佳人皆受到朝廷的重用,被委以重任派遣至翰林院,旨在为这座汇聚天下英才的部门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翰林院的实力及影响力。而紧随其后的那五十余名佼佼者,则分别被六部相中并招致麾下,获任六品主事一职或在各部观政,从此开始踏上各自的仕途征程。

至于此次科举考试中的前三甲,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今天子朱由校的心腹之人。尽管此三位杰出之士身上均带有东林党的鲜明烙印,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同时亦是出身于新军的政委。正因如此,与往昔那些金榜题名者不同,这三人并未循规蹈矩地被分配至翰林院担任修撰之职,而是出人意料地直接投身于重要的军机处。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他们初入军机处时并非身居要职,仅仅是以“行走”之名在此处打杂跑腿。但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看似平凡无奇的工作安排实则蕴含深意。通过在军机处处理各类繁杂事务,他们得以全方位接触和了解王朝的军事战略部署、民政管理细节、财政收支状况以及天文历法观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获得极为宝贵且全面的培养机会,为日后担当大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百余进士在第一时间都有了各自的安排,其中唯独卢象升在考试结束之后月余,还没有任何安排,仿佛被所有人遗忘,任其独自在暖风中凌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谋动天下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高铭远传奇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汉末立志传 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反击皇宫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蟠龙谜局 北洋钢铁军魂 大明神医 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 三国渔皇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红头册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