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修罗武神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衣冠不南渡 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权臣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0章 君权与相权,相得益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启二年,对于年轻的皇帝朱由校来说,注定是繁忙且充满挑战的一年。全国范围内数百个卫所的裁撤工作迫在眉睫,这不仅关乎军事布局的调整,更牵扯到数百万人口的重新安置问题。每一个决策都需深思熟虑,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同时,为了提升各省军力,朱由校决定从卫所或当地良民中招募青壮,精心编练全新的军队。然而,这项任务也绝非易事,如何选拔合适的人才、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等诸多细节都需要仔细斟酌。

此外,西南地区的叛乱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国家的安宁。朱由校深知,只有迅速剿灭这场叛乱,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确保王朝的稳定。

面对即将来临的天灾,屯粮成为当务之急。朱由校下令各地官员加紧筹备粮食储备,以防灾荒之年饿殍遍野。与此同时,他还加大了对辽东地区的投入,持续扩充军事实力,并计划在辽阔的辽沈平原铸造坚城,进一步巩固朝廷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地位。

为了解决辽东地区人口不足的问题,朱由校绞尽脑汁地想出各种办法来吸引北方百姓移民至此。他许诺给予优惠政策和丰厚奖励,希望能够充实这片边疆之地。

除了陆地上的事务,朱由校对海军的发展同样重视有加。他增加了对水师的支持,为此,他不惜停下了三大殿重修的计划,将湖广运输过来的巨木通通送到了登莱。与此同时,他还鼓励从遥远的欧罗巴前来大明实现抱负的匠人们为大明水师规划并设计更为新锐、先进的远洋舰队。这些举措无疑展现了他放眼全球、拓展海权的雄心壮志。

然而,如此众多繁杂的计划要想一一实现,仅凭朱由校一人之力显然难以完成。因此,在元月初九这天举行的天启二年第一次早朝上,朱由校首先批准了礼部尚书吴道南的辞官请求。毕竟这位年逾古稀的老爷子已七十二岁高龄,如果再不允许他告老还乡,万一哪天不幸猝死在任上,那可真是会让朱由校背上不近人情之名啊!

不过,他并没有放吴道南荣归故里,而是将其留在了京城,并将其安置在了上议院,做一位没有俸禄的议员。就此,吴老头成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议员。

原本,内阁计划将礼部右侍郎武之望提拔为尚书,可武之望却推辞了,在他的眼里,如今大明皇家医科书院比当再大的官都能让他满足。于是内阁退而求其次,将原资政大夫、 南京左都御史何熊祥推上了礼部尚书位置,朱由校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爽快的点头应允了此事。

为了应对今年的科举考试,内阁提出了由内阁大臣徐光启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考官。与此同时,还有首辅叶向高、次辅孙承宗、阁臣史继偕、礼部何熊祥以及都察院王象晋等五位德高望重之人共同组成了一支规模宏大且实力强劲的副主考队伍。

这支由众多朝廷重臣所构成的团队,肩负着重大使命——精心筹备即将于三月份拉开帷幕的进士科考试,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地为四月份的殿试未雨绸缪。因为科举考试,自远古时代起便一直被视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它承载着无数文人学子的梦想与希望,朱由校同样爽快批准。

然而,此次科举却因朱由校所发起的江南行动而受到一定影响。这场大规模的行动致使前来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数量骤减至仅有三千余人。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千多人当中竟然包含了多达八百名曾在新军中担任政委职务的举人。

早在邀请这些人进京时,朱由校就曾对这些人许下郑重承诺:只要他们能在新军服役满整整一年时间,便可获得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去留。正是这份信守诺言的举动,使得这批举人最终老老实实的在新军待满了一年,并得以有机会在考场之上一展才华。

朝会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最终决议是,任命蔡复一为江苏省巡抚、 孙居相为安徽省巡抚、原湖广布政使董汉儒为湖南省巡抚、原福建布政使洪世俊为湖北省巡抚、原山西布政使南居益调任福建省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三善调任贵州任巡抚、原山西右布政使李从心调任河南省巡抚。

......

自从叶向高非常务实地接近了朱由校之后,情况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从此刻起,朱由校对内阁官员的任免,以及政令的颁布不再像以往那样百般挑剔、吹毛求疵,而是变得十分爽快和随和。基本上只要内阁呈报上来一个人选,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批准。这种转变,可以说是朱由校对内阁首辅主动示好的一种回应,也是他对叶向高“投桃报李”之举。

在相处的过程中,叶向高渐渐地察觉到皇帝朱由校在处理某些事务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果断甚至可以称之为独断专行的作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看似强硬的决策最终却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成果——朝廷的财政收入节节攀升,库房里堆满了金银财宝,简直可以用赚得盆满钵满来形容。自天启朝以来,曾经一度困扰着朝堂的财政枯竭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再也无需通过加重老百姓的赋税负担来维系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当然,即便是如此和谐的君臣关系之中,也并非毫无瑕疵。有那么一件事情始终让叶向高心中略有不满,那就是针对商贾征收商税这件事。起初,他对此颇有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看到龙骧商会所缴纳的商税竟然超过了全年国家征收商税总额的三分之二时,他内心的这点不满也就渐渐烟消云散了。毕竟,实实在在的数据摆在眼前,证明了这项政策确实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至于天下商贾之苦,在叶向高眼里,那都是浮云。毕竟让他们享受了国朝二百年的红利,也该让他们出出血,为国朝续命出一点力了。

就这样,君与相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君给予相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在官员的任命事宜上不再随意插手干预;而相则回报以支持,在军队实行募兵制等重大改革措施上不再设置重重阻碍。双方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着天启朝向着繁荣昌盛的方向稳步迈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全世界因你而甜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修仙归来在校园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我在亮剑搞援助 
最近更新高铭远传奇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汉末立志传 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反击皇宫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蟠龙谜局 北洋钢铁军魂 大明神医 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 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穿越大夏秀诗词 奋斗在激情岁月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边塞枭龙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