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不想动笔的皮卡丘

首页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慕爷,团宠夫人又掉马了 大反派熟知剧情,女主们全都堕落 曼陀罗妖精 逆天邪神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重生后,我成了省委书记的女婿 四合院:开局征服娄晓娥! 四合院:从1958开始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不想动笔的皮卡丘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全文阅读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txt下载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656章 田垄与梯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十日·智联田垄与梯田新章

潮汕合作社的金色稻浪还在风中翻涌,萧凡的手机就收到了陈教授的视频通话。屏幕里,陈教授举着一份南方农业发展报告,语气兴奋:“萧凡,你们的防护系统在台风季表现太亮眼了!农业农村局想推广到清溪镇、云栖镇的梯田稻区,但这两个地方地形特殊,还有农户反映希望能‘少跑腿’,能不能给系统加个‘智能大脑’?”

叶澜和萧汀凑在手机旁,听到“智能大脑”四个字,眼睛瞬间亮了。“是像我们玩的智能机器人那样,能自己干活吗?”萧汀攥着王大叔送的竹编放大镜,圆脸蛋上满是期待。叶澜则已经翻开观察册,在空白页写下“智能升级”四个字:“我们可以给传感器装上网,让农户在手机上就能看到稻田情况!”

挂了电话,全家立刻召开“科研升级会”。萧凡铺开南方稻区地图,指着清溪镇、云栖镇的位置:“这两个地方多是梯田,坡度从15度到30度不等,原来的纤维网支架没法调节角度,风力容易从侧面灌入;而且山区信号不稳定,物联网改造得兼顾‘离线可用’;另外,梯田灌溉比平原难,滴灌系统得适配坡度调整水流速度。”

叶之澜补充道:“还要考虑农户的使用习惯,App得做得简单易懂,字体要大,操作步骤不能超过3步,最好还有本地方言的语音提示,方便年纪大的农户。”

“我有主意!”萧汀突然举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画满草图的纸,“我设计了一个‘虫害智能监测盒’!里面放艾草精油吸引虫子,再装个小摄像头,手机就能看到有没有福寿螺、稻水象甲,还能数数量!”他指着草图上的小盒子,“盒子外面裹上棕榈纤维,和我们的网子一样环保,还能当益菌的小房子!”

叶澜也跟着点头:“我可以编个简单的程序,把土壤湿度、益菌活性这些数据变成彩色图表,绿色是正常,黄色要注意,红色就报警,农户一看就懂!”

接下来的一个月,全家扎根在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和合作社的稻田之间,开启了系统智能化改造。萧凡负责物联网模块的安装调试,给原来的湿度报警器、风速传感器加装了4G+离线存储模块,确保山区信号不好时也能记录数据;叶之澜联系软件工程师,把姐弟俩的想法融入App开发,设计了“监测首页-一键操作-故障提醒”三个核心板块,还加入了当地农户熟悉的方言语音提示;叶澜则趴在电脑前,用儿童编程软件编写数据可视化程序,把复杂的科研数据转化成农户能理解的柱状图、折线图。

萧汀的“虫害智能监测盒”遇到了小麻烦:艾草精油的浓度不好控制,太浓会吸引太多虫子,太淡又监测不到。他跟着萧凡去实验室做实验,一次次调整浓度,还在盒子里加了一层透气棉,让精油缓慢挥发。“姐姐你看,这样精油能用15天,刚好符合农户的巡查周期!”萧汀拿着调试好的监测盒,跑到稻田里安装,小小的身子趴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把盒子固定在稻秆中间。

与此同时,梯田适配的改造也在推进。萧凡和陈教授一起设计了可调节角度的纤维网支架,支架底部装有螺旋底座,能根据梯田坡度在15-30度之间自由调整,让纤维网始终保持最佳的防风角度;滴灌系统则加装了流量调节阀,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慢,避免水分快速流失。叶澜和萧汀跟着农户去合作社周边的梯田考察,测量不同坡度的风速、水流速度,记录在观察册上,为支架角度和水流速度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坡度25度的梯田,风速比平原高30%,水流速度快2倍!”叶澜念着记录的数据,萧汀在旁边画了个倾斜的梯田示意图,标注出“支架调至20度”“水流速度调至最低档”。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智能化防护系统终于完成改造。农户打开专属App,首页就能看到土壤湿度、风速、虫害情况的实时数据,还有彩色图表显示作物生长趋势;点击“一键防护”,就能远程启动滴灌、查看监测盒的虫害视频;如果数据异常,App会自动推送语音提醒:“注意!当前风速6.5级,建议加固纤维网!”

王大叔拿着手机,反复操作着App,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太方便了!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以前每天要跑几趟田埂,现在坐在家里就能看稻田情况,还能收到提醒,真是帮了大忙!”

就在智能化系统准备推广到清溪镇、云栖镇试点时,合作社突然传来消息:相邻的清溪镇遭遇了罕见的“秋台+暴雨”叠加灾害,部分提前安装了旧版防护系统的试点田,出现了纤维网排水孔堵塞、土壤益菌活性下降的问题,稻苗有轻微倒伏迹象。

“我们得赶紧去清溪镇!”萧凡当机立断。第二天一早,全家就带着孩子们和改良后的智能化设备,驱车赶往清溪镇山区。

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窗外的梯田一层叠一层,从山脚延伸到山顶。刚到试点村,农户李大爷就带着他们赶到田里:“萧老师,你们快看看,这网子的排水孔被树叶、泥沙堵了,田里积了好多水,稻苗都有点歪了!”

叶澜和萧汀立刻蹲下来查看。果然,纤维网的排水孔里塞满了落叶和泥沙,雨水积在网子下方,土壤变得泥泞,部分稻苗的茎秆轻微倾斜。萧汀用小手指戳了戳堵塞的排水孔:“姐姐,要是有个滤网就好了,能挡住树叶和泥沙!”

叶澜点点头,眼睛一亮:“可以用棕榈纤维做个简易滤网,既透气又能防堵,还容易降解!”

萧凡和叶之澜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找来当地农户常用的棕榈纤维,剪成圆形,中间扎上小孔,固定在排水孔外侧,做成了简易防堵滤网;同时,萧凡用便携式菌群检测仪测量土壤益菌活性,发现活性已经降到了40%。“益菌活性不够,土壤的透气性和抗逆性会下降。”萧凡眉头微皱。

“我们可以做‘益菌应急补施包’!”叶澜提议,“把有益菌和秸秆粉混合,装在可降解的纸袋里,埋在稻苗根部,浇水后纸袋溶解,益菌就能快速繁殖!”

萧汀也跟着出主意:“还要在App里加个‘益菌活性提醒’,活性低于50%就推送补施消息!”

全家和农户们一起动手,给所有试点田的纤维网装上了棕榈纤维滤网,在稻苗根部埋上了益菌应急补施包。叶澜则在App后台设置了益菌活性预警阈值,确保农户能及时收到提醒。

三天后,清溪镇的雨停了。全家再次来到试点田,发现田里的积水已经排尽,土壤恢复了松软,轻微倾斜的稻苗也重新挺立起来。李大爷拿着手机,兴奋地说:“App真的提醒我补施益菌了!现在稻苗长得比以前还好,你们的智能系统太管用了!”

解决了清溪镇的突发问题,全家又赶往云栖镇。云栖镇的土壤偏酸,大豆-艾草共生系统的益菌活性比合作社低了15%,稻苗的生长速度也稍慢。“爸爸,酸性土壤会影响有益菌的生长吗?”叶澜拿着土壤酸碱度检测仪,看着显示的ph值5.2,疑惑地问。

萧凡点点头:“没错,我们之前的大豆-艾草更适合中性土壤,在酸性土壤里,益菌的繁殖会受到抑制。”

萧汀突然想起在合作社看到的紫云英:“王大叔说紫云英能改良酸性土壤,我们能不能把紫云英和艾草、大豆一起种?”

这个提议让萧凡眼前一亮。他立刻联系陈教授,确认紫云英的耐酸特性和共生兼容性。随后,全家带着孩子们在云栖镇试点田划出一小块实验区,种植了“大豆+艾草+紫云英”的混合共生植物,同时调整了益菌载体的配方,加入了耐酸的腐殖土。

叶澜和萧汀每天都去观察实验区的作物生长情况,记录土壤酸碱度和益菌活性的变化。“姐姐,你看紫云英发芽了!”萧汀指着田里嫩绿的小苗,“土壤ph值变成5.5了,益菌活性也升到48%了!”

经过半个月的观察,混合共生植物的效果显着:土壤酸碱度稳定在5.5-6.0之间,益菌活性提升到60%,稻苗的生长速度也赶上了合作社试点田。“成功了!”叶澜兴奋地在App里更新了“云栖镇专属共生配方”,推送给当地农户。

在解决不同区域问题的过程中,智能化防护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叶澜编写的数据可视化程序,不仅能显示土壤益菌活性、作物生长趋势,还能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数据,自动推荐最优的种植方案;萧汀的“虫害智能监测盒”升级了红外感应功能,能自动计数虫害数量,App会根据虫害密度推荐是否需要补施天然驱虫剂(艾草精油稀释液)。

与此同时,系统的行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经过农业农村局的技术鉴定,该系统被评为“南方稻区重点推广农业技术”,受邀参加南方农业博览会。

博览会当天,叶澜和萧汀穿着整齐的小实验服,作为“青少年科研代表”站在展位前。叶澜拿着平板电脑,向参观的农户和专家演示智能化App的操作:“大家看,这是监测首页,绿色代表一切正常,点击这里就能看到虫害监测盒的实时画面……”萧汀则拿着改良后的纤维网支架和虫害监测盒,给大家讲解设计原理:“这个支架能调角度,梯田也能用;这个盒子里有艾草精油,能吸引虫子,手机上就能看到有没有虫害……”

他们的演示吸引了大批观众,不少农户当场扫码下载App,预定试点名额;还有媒体记者围过来采访,萧汀对着镜头,一脸认真地说:“我们的系统能抗台风、防虫害,还能让农民伯伯种稻子更省心,我想让更多地方的稻田都能用上它!”

博览会结束后,系统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岭南省内多个农业合作社都发来合作申请。全家带着孩子们,开始了更广泛的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他们走过清溪镇的高山梯田,穿过云栖镇的酸性稻田,踏过松涛镇的丘陵稻区,每到一个地方,都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特点,调整系统参数,形成“一地一策”的推广方案。

叶澜的科研报告《南方稻区低成本智能防护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她拿着奖状,心里满是感慨:“这段科研之旅,让我明白科学不是停留在实验室里的,而是要走进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

萧汀则整理了一本厚厚的《小顾问实操指南》,里面记录了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和农户的实用技巧,还画了很多生动的示意图。他把指南打印出来,送给每一个参与试点的农户:“这是我和姐姐总结的‘错题本’,大家遇到问题可以照着看,也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丰收季再次到来,各个试点田都迎来了大丰收。清溪镇梯田的水稻亩产达到630公斤,云栖镇酸性土壤试点田亩产620公斤,都远超当地传统种植的亩产水平。合作社的王大叔带着几位农户代表,特意赶到博览会现场,给全家送来了一块刻着“科研助农,青春有为”的牌匾。

“萧老师,之澜,还有这两位小顾问,谢谢你们!”王大叔握着萧凡的手,激动地说,“今年我们合作社的稻田不仅没受台风和虫害影响,还比去年多收了三成粮食,这都是你们的功劳!”

叶澜和萧汀接过牌匾,心里满是成就感。他们看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户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突然明白了萧凡常说的“科研的意义”——不是获得多少奖项,不是申请多少专利,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帮助更多人实现丰收的愿望。

为了让更多孩子感受到农业科研的乐趣,传承科研精神,全家在合作社设立了“青少年农业科研实践基地”。他们把部分试点田划出来,供当地中小学生参观、实验;叶澜和萧汀当起了“小导师”,带着孩子们观察土壤益菌、安装监测设备、记录作物生长数据。

“大家看,这是我们的虫害智能监测盒,里面的艾草精油能吸引虫子,手机上就能看到有没有虫害……”萧汀带着一群小朋友,蹲在田埂上,认真地讲解着设备的原理;叶澜则在旁边,指导孩子们用简易仪器测量土壤湿度,记录在观察册上。

萧凡和叶之澜站在田埂边,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身影,相视而笑。叶之澜轻声说:“没想到孩子们能成长这么快,从一开始跟着我们做实验,到现在能当小导师,还能自己解决田间问题。”

萧凡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稻田:“农业的未来,藏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行动力里。我们的科研之路还很长,接下来,我们可以探索盐碱地适配版的系统,让更多类型的土地都能实现高产……”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梯田上,层层叠叠的稻浪随风起伏,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叶澜和萧汀带着小朋友们,在田埂上种下了新的大豆苗、艾草苗和紫云英苗,也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他们的科研之旅,还在继续。从实验室的菌落图谱到模拟仓的极端测试,从平原稻田到山区梯田,从简单的防护系统到智能化的科研成果,他们用热爱与坚持,守护着南方的金色稻浪,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而这份对科学的热爱、对农业的责任,终将像土壤里的有益菌一样,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传承不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恶吻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巨星崛起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重生,咸鱼的日常小生活 鉴宝神瞳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开局九色神龟,纵横两界修长生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暗海反杀 穿越78:不管闲事就有奖励 宋檀记事 
最近更新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 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 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 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 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 与病弱兄长共梦 一鸣江山定 净水迎帆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 末世穿七零:手握空间带飞全家 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 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 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 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 凤隐锦杀 炽吻失氧 雾色迷津 八零随军: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 引朱鸾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不想动笔的皮卡丘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txt下载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最新章节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