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衣冠不南渡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日月风华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8章 张书缘谋划东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抵达了辽东后,张书缘、李标,以及张世泽等人就率领着诸将,见到了袁可立。

而他与李标这两位文官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这并不是因他们主动请缨而来的。

没错,自从秦良玉先行赶赴辽东了以后,朱由检就为了能打好此战又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

在会议之初,除了张书缘、李邦华、钱龙锡、温体仁、孙承宗这五人外,其余之人全都选择了默不作声,以沉默来对抗朱由检的出征决定。

这倒不是说李长庚等六部尚书不通时世,不忠于朱由检。

而因为,那袁可立的谋算,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负担极重的事情,搞不好还会因此而酿出祸乱!

面对那些静默的文官,朱由检却也是没脾气,只得是深吸了口气,以口苦无奈之言去劝解他们了。

这好在有张书缘、李邦华、孙承宗及张世泽四人在场,而再加上朱由检又是苦口婆心的明言担责之下,所以这群人便就慢慢的松了口。

在松口之后,众人便就开始围绕着辽东的军政、后勤补给,以及国家内部的稳定和财政之事展开了讨论。

pS:这个会议博弈我就不写了,若写的话就太啰嗦了。

最终经过长达三天的讨论博弈,朱由检便就拍了板,决定调张书缘远赴东江整理军政要务,毕自严暂接银钱征收。

李标暂放冗员裁撤之事去往辽东勘验辽军,而其事务交由王永光全权负责。

而后又将洪承畴、虎大威、孙铨、孙传庭等一些能征善战之辈给升了次官(不升品),将这二十五万人给分成了前中后及左右五军。

洪承畴及左良玉负责右军,孙铨及虎大威负责后军,曹文诏及孙传庭则负责左军,前中二军则是由五军都督府中的那群侯爵带领。

没错,这二十五万人是由北方几个省份的数个卫所精锐所组成,所以洪承畴等人能被升官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朝廷中枢,则是各司其职,该维稳的维稳,该征粮的征粮,该宣传的宣传。

总之主打一个全力而出!

当然,对于这决定,那东浙二党那也是颇有微词的。

就比如,李邦华、钱龙锡、成基命三是极其反对调李标去辽东。

因为这在东林党看来,一旦要让浙党负责裁撤之事了,那他东林清流可就要倒大霉了。

而对于张书缘去辽东那就更是反对,在他们看来,这张书缘也不过是运气好没死在己巳大战而已,而想要借战事节制东江唯有派遣知兵之人,比如派遣李邦华或者是成基命、王永光或兵科给事中薛国观几人才为合适。

的确,李邦华与成基命几人是懂用兵事不假,但人数最多的清流却疏漏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东江的问题不在兵上,而是在人上!

倘若让这几位过去,这搞不好那毛文龙就会被他们给关押入狱了不可。

还是那句话,在眼下的朝中,对于毛文龙这个人,那是微词很大的,而这基本上可以说,那朝中的所有势力都有人在主张移除东江镇,并召毛文龙问罪。

而对于他们的主张谏言,朱由检则理都没理,直接就以“战时事大”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谏言。

……

我们说回当下。

进驻了锦州大营,张书缘、李标及张世泽三人就见到了袁可立。而他们身后的靡靡大军,则是在赵率教等人的安排下去安营扎寨了,只留着曹文诏等先行抵达的将帅跟随了在一旁。

“拜见老大人。”

还未步入主营,张书缘一行便隔着老远就瞧见了袁可立,紧接着众人便就对其摇摇的施了一礼。

“诸位客气了,这一路劳顿,诸位还是快快随我入营暂歇。”

袁可立也没纠结,大大方方的就受了他们这一礼,毕竟就眼下的朝廷而言,能让他有所顾忌的人是不绝不会超过十个。

“谢大人。”

见过了礼后,众人就在袁可立的邀请下步入了大营。

“老大人,敢问我军眼下战况如何?大凌河城可有脱困?”

坐下之后,李标这个老夫子就代表众人言语了。

“唉,李阁,实不相瞒,我军前沿正处焦灼,我军无法前出,敌军也无法攻我。至于我大凌河城…,眼下朱梅和祖大寿还被困在那城中。”

一听这话,张书缘三人瞬间就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惊讶。

要知道,这关宁军可是花费了数千万白银所打造的部队啊,而这种部队竟然无法与之在外野战?!

“老大人,晚辈敢问这敌军战法如何?有何特点?还有我秦帅何在?”

在听闻到如此消息之后,张世泽顿时就坐不住了,旋即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嗯…敌军战法酷似游猎,常以分割包围之法打击我军。至于特点,依老夫这么多年来看,其特点是在速度二字。而我秦将军眼下正在东江。”

袁可立是深吸了口气。

说实在的,面对建奴这种部队,大明还真没有太好办法处理。

因为,一是他建奴的部队是以骑兵为主,步军及火器兵为辅,二是地缘优势,三是人家士气强盛又可从蒙古及辽东牧场获得数量颇丰的战马补充。

而反观大明这边呢?

朝廷本就是因天灾支出巨大,再加之战马的培养又仅靠着甘肃的两处大马场,而且眼下辽东的牧场又丢了,所以这战马补充就一直是很成问题。

“速度…,那这该怎么打?”

“老大人,我大军眼下有多少战马?”

听到袁可立的话后,张世泽便就皱起了眉来。

“我辽东大军眼下有一万八千三百余匹骡马,若要只算战马的话,恐怕就只有一万不到。”

对于这数据,袁可立也是很想去弄袁崇焕的,因为他给的这数据全都是水分!

这据袁崇焕回奏朝廷及给袁可立的回信所讲,他报告整个辽东有八万一千匹骡马,可实际上呢?

经过袁可立的调查整合后发现,这马匹数量简直是差到离谱,也不知那银钱是都花在了防务建设上了,还是被他和心腹给分了。

的确,宁锦防线是吃钱粮不假,但这防线就算是再能吃钱粮,那也不能只漏了战马吧?!

说实在的,倘若这辽东真有袁崇焕所讲的有八万匹骡马的话,哪怕是只有四万匹战马,那也能打的建奴是哭爹叫娘的。

毕竟,大明不缺人,更不缺想要建功立业的狠人!

“一万不到,那与我这六千战马相加,应该是能搞一搞……”

听到袁可立报来的战马数量,张世泽就口苦不已,而一旁的其余将帅也是如此。

在古代不是所有的马都能叫战马,而一匹战马的养成是需要很多金银的,据史料记载崇祯时期的一匹战马成本,大致需要二十到五十两左右。

而这再加上三大营这些年的糜烂以及蒙古的叛变,所以大明眼下各地拥有的战马算在一起是绝不会超过三万!

“唉,张国公勿要叹息,我军眼下也不追求全面获胜,只要能打通锦州与复州之通道就好。”

袁可立是有心无力,但没办法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好吧,既然如此,那张某就没什么话说了,还请老大人能与我讲讲您与秦帅的布置。”

在了解完情况以后,身为负责此次出征总副将的张世泽,便就忍不住的想探讨军事计划了。

“好!不愧是我少年英郎,来老夫与你明言,我与秦帅之略。”

见张世泽没在此事上纠结后,袁可立当即就露出了笑脸,说着就要带人去看沙盘。

“老大人且慢,晚辈有所思虑想询问老大人。”

而就在此时,一直坐在旁边没开口的张书缘,就起身拦住了这二位。

“哦?张阁可是要问东江?”

“老大人果然见识渊博,一下就窥出晚辈的心思了。”

“诶,哪儿有什么渊博,主要是老夫看的多了而已。既然张阁问起,那老夫就与你们讲讲。我东江镇眼下有卒三万五,各协将帅百余人,骡马六千余,大小战船有三千。”

袁可立并没有隐瞒东江镇的情况,他明白,这张书缘和李标的到来就是为了东江镇!

“嗯,那看来毛都督这些年还是发展的不错。既然有如此兵将,那其这几年间成效如何?”

听到这个数字,张书缘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是对后世的猜测又确信了几分。

“文龙这几年倒也还行,大小战役打过不下五十场,只不过这成效倒是甚微……”

袁可立说的没错,这由于他东江镇本身就在往藩镇化发展,再加上袁崇焕上台后的掣肘,所以这哪怕毛文龙是再想搞事儿,那他也搞不了。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毛文龙已到升无可升的地步了,所以这哪怕他是再搞出了什么的大功绩,那到最后也不过就是再增添些荣誉官职罢了。

没错,以他前些年来的事迹来看,无论是历史中的朱由检,还是这个时空的朱由检都是绝不会给他一品实权的高位的!

“是这样啊。那既如此,晚辈便心中有数了。老大人,眼下为时还早,若无他事,晚辈就先告辞了,等待日后再与老大人详谈。”

说罢,张书缘就准备起身告辞,转去皮岛了。

“嗯,好。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就不挽留张阁了。”

袁可立看的很明白,所以他也就没去挽留张书缘了。

“礼卿兄(袁可立的字),若无他事,那汝立也……”

“嗯,去吧……”

同样的,见李标出言了,袁可立就更没话说了。

……

留下诸多将帅,张书缘二人就走出了大营。

出了营帐,张书缘二人则是皱眉叹息不已。

“唉,这时局怎竟会到此步。原以为我防线在这几任督师之下应是治理有方,但老夫却不曾想到,这情况却竟会是如此杂乱。”

走出大营,李标是一边寻觅着关内大军营地,一边是哀叹着看着张书缘。

“李阁事宜变迁,眼下之责全在我们呐。当然这若是无事,那陛下也就不需你我跑这一趟了。”

“是极是极,如此景象责任是全在我们……。对了,不知张阁对东江是个什么打算?”

“打算?我认为东江之事,需要你我认清现实,不应再设杂乱,毛帅之身更不可损。”

张书缘说的没错。

在眼下看来,毛文龙是不能被抓或被杀的,因为一旦他出了事,那东江镇就彻底乱了,搞不好其麾下的将帅还都会因此投靠到建奴那边。

“嗯,张阁所言有理。不过不知张阁要如何处理此事?”

听到这话,李标就刻意的奉承了一声。

“嗨,李阁这可问住我了。虽然眼下还不知如何处理,但张某却已是有了些想法。就是不知这想法李阁赞同否?”

“哦?张阁请讲。”

听到这话,走在路上的李标是一脸的好奇。

“李阁,依晚辈之见,这东江镇之所以会有眼下之状,其来源当属毛帅远离京都及其手中御剑。而我朝想要节制其,首当其冲就得从御剑下手。”

张书缘这话是不掺水分的,也犯不上去欺骗这老清流。

毕竟,在这满朝文武中,就属那中立的清流和东林党,是对毛文龙咬的最狠了。

而在历史上,袁崇焕怒杀毛文龙这件事,也少不了他东林党和朱由检的授意。

没错,历史中的毛文龙就很是张狂桀骜,尤其是在他滋扰过山东之后,朱由检就很想干掉他了。

“嗯,张阁所言不错,若其御剑被收,不亚于臂膀断裂之痛。可…可在卸去御剑后呢?”

李标是想刨根问底。

在他看来,毛文龙是非死不可的!

“卸去御剑后,我想允他再立功绩,随后引其入朝。只有这样,我东江镇才会无虞。”

说这句话时,张书缘是特地的揉了揉鼻子。而他这举动,瞧在李标的眼里就变了味道。

“嗯,张阁之言醒人。时至如今,老夫才明白为何吾皇会独宠张阁了。”

李标是微微的笑着,很显然他是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没错,这让毛文龙升官入朝是假,卸其权责是真!

这只要让他立了功,然后再叫朱由检给他安排个虚职留在京里,只要过去个三五年,哪怕到时候他真是被东林党给弄死了,那这东江镇也就受不到什么太大的影响了。

因为,只要他离开了东江镇,不用张书缘安排,那朝中的其他人就会自动站出来推举武将进驻东江了。

一路深谈,不多时,他二人便就去到了赵率教给安排的营地。

进入营地后,张书缘就与李标分开了,而他也没顾得上休息,只简略的收拾了一下,便就叫上了阳武侯薛濂等几位侯爵,带着一千兵丁就向皮岛出发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修仙归来在校园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最近更新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洪武:医圣朱橚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离之星 于府钱庄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寒门小神童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骏驰青霄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