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世民这顿饭是再也吃不安生了,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每次抬头碰到皇后那平静无波却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目光,就心虚地赶紧低下头。
那杯近在咫尺却不敢再碰的茶,仿佛在无声地嘲笑他刚才的得意忘形。
他明白这并不是代表长孙皇后放过他了吗而是不想在孩子们面前发脾气,等没人的时候估计有自己好受的了!
李逸在一旁看着,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同情。
他知道,经过兕子这么一闹,皇后这么一点拨,李世民这偷喝啤酒的快乐,算是彻底蒙上了一层做贼心虚的阴影。
这顿饭的后半程,对这位大唐皇帝来说,恐怕是味同嚼蜡了。
而长孙皇后那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再次证明了谁才是这个家里真正掌控局面的“定海神针”。
……
午饭过后,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休息起来,李世民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时不时发出一声诡异的笑容。
而长孙皇后则是在看着一部现代言情剧,长乐也开始在一旁教起了李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比如认识数字、拼音这些。
还有三个小家伙开心的趴在地毯上玩着拼图,但大部分都是城阳和李泰动手,小公主负责指挥,至于是不是瞎指挥就没人知道了。
李逸看着这其乐融融又有些各忙各的的景象,心里觉得既温馨又有些好笑。
凑近李世民身边瞥了一眼他的手机屏幕,发现这位皇帝陛下竟然在看那些吹嘘他功绩的视频。
“二姨父,你还真是臭美,脸皮真厚!”李逸见状毫不留情的调侃了他一句。
而李世民正看得入神,嘴角还挂着得意洋洋的笑容,被李逸这么一调侃,手一抖,手机差点掉下来。
他老脸一红,有些恼羞成怒地瞪了李逸一眼,下意识地把手机屏幕往怀里藏了藏,梗着脖子道:
“臭小子!胡说什么呢!朕……朕这是这是在考察后世史家是如何评述贞观之治的!此乃……此乃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你懂什么!”
李逸看着李世民那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忍俊不禁,故意拉长了声音道:
“哦——原来是以史为鉴啊——那二姨父您倒是说说,这视频里把您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些评价,您觉得中肯吗?客观吗?”
他一边说,一边模仿着视频里那些夸张的语调,眼里满是戏谑。
“咳咳咳!”
李世民被李逸这番话呛得连连咳嗽,脸更红了,眼神飘忽,不敢看李逸,更不敢看旁边似乎被他们动静吸引、微微侧目的长孙皇后。
他压低声音,带着点气急败坏:“你……你小点声!胡闹!后世之人,难免有一些溢美之词!朕岂是那等喜好阿谀奉承的昏君!朕看重的是其中对治国方略的探讨!对,治国方略!”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仿佛这样就能增加说服力。
但当他眼角余光瞥见长孙皇后唇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时,气势瞬间又矮了半截,声音也低了下来,嘟囔道:“不过,后世之人能如此铭记朕与群臣开创的盛世,倒也不算全然失真……”
看着李世民这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模样,李逸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这位千古一帝的肩膀:
“好了好了,二姨父,您就别狡辩了!喜欢听好话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人之常情嘛!您要是真想看,我给您找点更客观、更有深度的历史纪录片,保准比这些彩虹屁视频有营养!”
李世民被李逸笑得有些下不来台,哼了一声,故作威严地摆摆手:“不必了!朕自有分寸!你……你忙你的去!”
说完,赶紧重新拿起手机,假装聚精会神地继续看,只是那微微发红的耳根出卖了他内心的窘迫。
长孙皇后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噙着一丝宠溺的笑意。
她轻轻对李逸招了招手,柔声道:“小逸,莫要再打趣你二姨父了。陛下操劳一生,能得后人如此评说,心中欣慰亦是常理。”
她这话看似在替李世民解围,实则把那点小心思点得明明白白。
李世民在一旁听得真切,脸上更是挂不住,只能假装全部注意力都在手机上,心里却把李逸这个拆台的小子埋怨了无数遍。
这考察史评的乐趣,算是被这小子彻底搅和了,还平白在观音婢面前又丢了一次脸。
唉,这皇帝的脸面,在这后世小辈面前,真是越来越不值钱喽!
在这里和李世民唠了一会,李逸来到了长乐和李泰身边。
能看出来长乐是个耐心极好的老师,她拿着识字卡片,一个拼音一个拼音地教李泰认读。“阿兄,你看,这个是‘a’,张大嘴巴,啊——”
李泰学得极其认真,胖乎乎的脸绷得紧紧的,跟着念:“啊——”
但现代拼音的发音与他熟悉的反切法差异巨大,他常常念得怪腔怪调,比如把“o”念得像受惊的鹅叫,惹得一旁的城阳和兕子捂嘴偷笑。
不过李逸并没有气馁,一遍遍重复,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那股子钻研劲儿,倒真有点李世民的影子。
对此一直有偷偷关注着这边的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最热闹的还属儿童区。
地毯上铺着一幅巨大的卡通拼图,城阳和李治在小公主的“指挥”下正努力地拼凑着。
之间小公主盘腿坐在中间,像个小小指挥官,小手指着图块,奶声奶气地发号施令:“介个!小脑斧的耳朵!放介里!”
城阳性格文静,耐心地在一堆图块里寻找,李治则完全是凑热闹,拿着一个图块瞎比划。
兕子见“下属”行动迟缓,急得直拍地毯:“哎呀!阿兄笨笨的!是黄色的那个呀!”
那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偶尔抬头的长孙皇后和李逸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