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大秦帝都。
天光正好,但帝都的气氛却带着一种阴沉。宽阔的朱雀大街上,一队盔明甲亮、神色肃杀的黑甲精锐,押送着一辆特制的、由坚硬木材和粗铁条打造的囚车,在无数帝都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缓缓驶向皇宫。
囚车之中,司徒裕蜷缩在角落。十日的风餐露宿、枷锁缠身,早已将他最后一丝皇子的气度磨灭殆尽。他头发板结油腻,脸孔脏污不堪,眼神空洞麻木,只有在那巍峨的宫门阴影笼罩下来时,身体才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宫门缓缓开启,两名禁军武士上前,如同拖拽死狗一般,将他从囚车里拖出,架着他,一步步踏上那漫长而冰冷的御阶。
皇极殿。
百官分列,肃穆无声。龙椅之上,萧照渊身着玄黑龙袍,垂旒遮面,看不清具体神情,但那股无形的,如同山岳般的威压,让被扔在殿中的司徒裕连头都不敢抬起。
“陛下,司徒裕带到!”
萧照渊的目光,冰冷地落在下方那个瘫软如泥的身影上。他没有立刻发作雷霆之怒,声音反而带着一种平静,仿佛在审视一件无关紧要的物品:“司徒裕。”
仅仅三个字,如同冰锥刺入骨髓,让司徒裕猛地一颤。
“朕,派使臣携带司徒陛下亲笔手书前往,予你生路。你,为何杀之?”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司徒裕的心上。
司徒裕嘴唇哆嗦着,想要求饶,想要搬出复国的口号......但在萧照渊那绝对的威仪和自身极度的恐惧下,竟然连一个完整的音节都发不出来。
萧照渊并没有等待他的回答,或许,他也根本不需要答案。他缓缓抬起手,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大殿:“逆首司徒裕,悖逆天恩,残杀使臣,罪无可赦!”
“拖出去,于东市,明正典刑,枭首示众。”
“其首级,悬于帝都城门,以儆效尤!”
“臣等遵旨!”殿前禁军轰然应诺,声震如雷。
没有冗长的审判,没有激烈的辩论。对于这个胆敢以最极端方式挑衅大秦威严的帝国皇子,秦帝的处置简单、直接、残酷到了极致。
司徒裕似乎直到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结局,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最后的恐惧和绝望,想要嘶喊,却被两名孔武有力的禁军死死捂住嘴巴,毫不留情地拖出了大殿。他那绝望的哀鸣,迅速消失在殿外。
众臣垂首,无一人出声。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处决一个敌酋,更是大秦在向所有潜在和现有的敌人,传达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顺者昌,逆者亡!凡触怒大秦天威者,虽远必诛!
当日,帝都东市人山人海。在无数人冷漠、好奇甚至带着快意的目光注视下,司徒裕,这个曾经的大楚三皇子,最后的‘西境之主’,在刽子手的鬼头刀下,结束了他短暂而充满野望的一生。
他那颗双目圆睁、凝聚着无尽恐惧与悔恨的头颅,被一根长杆高高挑起,悬挂在了帝都那高大雄伟的城门之上,正对着西方,仿佛在无声地警告着那片刚刚被纳入版图的广袤土地。
西境的风波,随着这颗头颅的悬挂,彻底平息。大秦的黑旗,在这片染血的土地上,迎风飘扬。
夜色深沉,无极殿。
烛火通明,殿内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却驱不散窗外沉沉的夜色,也压不住几位帝国重臣眉宇间的深思。
御案之后,萧照渊已褪去繁复的冕服,换上了一身玄色常服,少了几分朝堂之上的凛然威仪,却多了几分沉静与锐利。他手中捏着一封刚刚由淮河一线送回的军报,指尖轻轻敲击。
“都看看吧,”萧照渊将手中的军报递给曹正淳,由他传递给诸位大臣
消息很简单,却让在座的众人神色皆是一动。
军报上清晰地写着:原本陈兵于淮河三郡,与我军形成对峙的大周军团,已于两日前全线后撤,行动迅速而有序,目前已全部退入天狼关之内,凭借雄关险隘,转入守势。
萧何沉吟片刻,率先开口:“陛下,周军此退,虽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此番周军入侵,志在趁我两国交战,坐收渔翁之利。如今,东境司徒易归降,李靖更是已经稳住了扬州一线,与我军淮河龙骧营形成夹击之势,周军若不再退,便有被我军围歼的风险。”
贾诩微微颔首道:“丞相所言极是。大周此举,看似退缩,实为明智。其能如此果断舍弃,壮士断腕,可见其将并非庸才。他们这是想依托天狼关,重新构筑防线,与我大秦进行长期对峙了。”
郭嘉补充道:“陛下,如此一来,原东境淮河以南三郡,不战而归。自此,原大楚疆域,除却南境三州,东起淮州,西至延州,北至兖州,已尽数纳入我大秦版图。”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萧照渊身上。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着的巨大疆域图前。目光扫过那些代表着新近征服,颜色已然变为大秦玄黑的土地,最终定格在大周三线朱砂划过的红线上。
萧照渊的脸上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是一种深沉的审慎。
“大周,确是我大秦未来之心腹大患。”他声音低沉,“其反应如此迅速,决策如此果断,更能毫不留恋放弃已占据的地盘,这份隐忍和决断,绝非大楚之流。”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众臣:“然而,饭要一口一口吃。此番能顺利平定东、西两境,逼退大周,已是我大秦将士之功!”
“传朕旨意,犒赏三军,尤其是白起所部。若非其能迅速平定西境之乱,形成威慑,大周也绝非如此简单退守国内。”
“至于这新得之地,”他的手指重重点在疆域图上,“首要之务,安民、垦荒、修路、建制!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尽快认同自己秦人的身份,让我大秦的律法、政令,在此畅通无阻!”
“臣等明白!”众臣齐声应道。
萧照渊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地图上那辽阔无比的大秦疆土,语气坚定:“消化大楚,巩固根基,方是眼下第一要务。至于大周...”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且让他们再苟些时日。”
夜色中的无极殿,灯火长明。帝国的车轮,在碾过旧时代的格局后,正朝着一个更加宏伟而未知的未来,隆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