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首页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龙魂侠影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后宫春春色 曼陀罗妖精 四合院:开局吃出一亩三分地 神医嫡女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重回1982小渔村 四合院:开局嫂子秦淮茹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文阅读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txt下载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212集:织坊的新机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丝路织章:咸阳西市的凤凰纹

第一章 西市的惊叹声:咸阳西市的晨光总带着股烟火气,木构廊柱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织坊的机杼声就已经顺着街面漫开了。不同于其他织坊里规整却单调的“云气纹”节奏,这家挂着“楚秦合织”木牌的织坊里,机杼声里藏着些跳脱的脆响——那是楚地织娘惯用的“双梭换色”技法,纬线在经线间穿梭时,会撞出细碎的“嗒嗒”声,像极了楚地春日里的雨打芭蕉。

秦斩站在织坊外的老槐树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铜佩。佩上的玄鸟纹被摩挲得发亮,就像他脑子里反复琢磨的事:三个月前把楚地织坊的法子带到咸阳时,丞相府的吏员还皱着眉说“统一纹样才是大秦典范”,可现在,织坊的木门被推得大开,里面的谈笑声几乎要溢出来。

“这凤凰纹!”一声带着异域腔调的惊叹刺破了晨雾。西域商队的首领阿罗憾正捧着一匹锦缎,指腹反复蹭过上面的纹样——那是楚地织娘最擅长的“叠晕染”技法,凤凰的尾羽从朱红渐变成金橙,边缘还缀着几缕银白的丝线,像是夕阳落在云梦泽的水面上,连羽尖都沾着光。阿罗憾的眼珠亮得像西域的玛瑙,他身后的商队伙计们也凑过来,七嘴八舌地用半生不熟的秦语议论,丝锦的光泽映得他们的胡服都添了几分亮色。

织坊掌柜周老三笑得眼角堆起褶子,连忙递上茶盏:“阿罗憾首领,这是楚地来的李师傅亲手织的样锦,您要是喜欢,咱们还能按您的意思改纹样。”

“改?”阿罗憾猛地抬头,胡髭下的嘴角咧开,“我要订五百匹!就要这凤凰纹,再在翅膀上加几簇胡杨林的叶子——我女儿见了肯定欢喜!”他说着,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这里面是三十斤砂金,先付一半定金,剩下的等丝绸送到疏勒再补!”

周老三刚要接皮囊,就见一个穿着粗布襦裙的妇人从织机后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丝线。妇人约莫五十岁,鬓角沾着些棉絮,脸上却满是精气神,正是从楚地寿春来的李婶。她凑过来看了眼阿罗憾画的胡杨林草图,爽快地拍了拍锦缎:“首领放心,这胡杨叶我用‘戗金’技法织,保证在太阳底下看,比真叶子还亮!”

秦斩站在树影里,看着这一幕,耳旁突然响起熟悉的电子音——系统界面在眼前弹出淡蓝色的光纹:“楚地织坊模式在咸阳推广成效显着:灵活纹样设计使丝绸订单量较统一模板时期提升80%,西域客商满意度达95%,其中定制化需求占比新增60%。”

光纹消散时,李婶已经攥着新签的订单跑出来了。她的布鞋踩过青石板,鞋尖沾了点丝线头,却丝毫没影响她的脚步,直到跑到秦斩面前,才停下喘气,手里的订单纸都被攥得发皱:“将军!您快看!阿罗憾首领订了五百匹凤凰纹锦!还有好几家咸阳本地的织坊,今早都派人来问,想请我去教‘双梭换色’的技法呢!”

秦斩接过订单,纸上的墨迹还没干透,阿罗憾的签名是用胡文写的,歪歪扭扭却透着力道。他抬头望向街尽头,那里停着几峰骆驼,驼铃偶尔随风响一下,清越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像是从遥远的丝路那头传过来的。“李婶,”秦斩的声音里带着点笑意,“教技法的时候别藏私,要是咸阳的织娘都学会了楚地的法子,以后咱们的丝绸,能卖到更西边的大月氏去。”

李婶用力点头,把订单叠好塞进怀里,又想起什么似的,从布兜里掏出一块桑椹糕:“将军,这是我昨天用楚地的法子做的,您尝尝。之前在寿春织坊,姑娘们织累了就吃这个,甜得很!”

秦斩接过桑椹糕,糕体还带着点温度,咬下去时,桑椹的甜香裹着糯米的软糯,瞬间勾起了他对楚地的记忆——寿春织坊外的桑树林,每到初夏就挂满紫黑的桑椹,姑娘们织完布,就坐在桑树下吃糕,机杼声和笑声混在一起,比咸阳的宫乐还动听。

正想着,周老三也送阿罗憾出来了。阿罗憾看到秦斩,立刻快步走过来,用秦语拱手:“这位就是秦将军吧?周掌柜说,楚地织坊的法子是您带来的,真是太感谢了!以前在咸阳买丝绸,每次都只能选一样的纹样,我妻子总说‘像穿了官府发的衣裳’,现在可好了!”

秦斩回礼,目光落在阿罗憾腰间的驼铃上:“首领接下来要去别的地方采购吗?”

“不,”阿罗憾指着骆驼,“我要在咸阳等这批丝绸,顺便多订些——我听说楚地还有种‘葡萄纹’锦,要是能织出来,运到安息国,肯定能卖好价钱!”他说着,突然压低声音,“将军,我还听说,楚地的稻田能种出又大又圆的稻米?要是方便,能不能带我去看看?我想把稻种带回疏勒,让那里的人也尝尝。”

秦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原本以为,把楚地织坊的法子带到咸阳,只是解决了织娘的生计,却没想到,一匹小小的凤凰纹锦,竟能引着西域商队关注到楚地的稻种。系统界面又一次弹出:“跨领域文化与物资交流触发,西域客商对楚地农业技术关注度提升40%,潜在合作可能性达75%。”

“当然可以,”秦斩点头,“等您的丝绸开工,我带您去咸阳城外的试验田,那里种的就是楚地的稻子,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了。”

阿罗憾大喜,连忙让人从骆驼上搬下一个陶罐,递给秦斩:“这是疏勒的葡萄酿,将军一定要尝尝!等丝绸做好,我请您喝最烈的马奶酒!”

秦斩接过陶罐,罐身上刻着疏勒的花纹,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看着阿罗憾转身回到驼队旁,伙计们正忙着给骆驼上货,驼铃的声音又响起来,这次更清晰了,像是在为即将启程的丝路旅程伴奏。

李婶凑过来看了眼陶罐,笑着说:“将军,这西域的酒肯定烈,等回头我做些桑椹干,配着酒喝,解辣!”她顿了顿,又指向织坊,“里面还有几个咸阳的织娘等着我教技法呢,我先回去了,有新消息再跟您说!”

秦斩点头,看着李婶跑回织坊,木门“吱呀”一声关上,机杼声和谈笑声又被挡在了里面,却没挡住那股子鲜活的气息——那是楚地的技法在咸阳扎根的气息,是不同地域的文化撞在一起,开出的花。

他提着陶罐,沿着西市的街面慢慢走。街两旁的店铺渐渐都开了门,卖粮食的摊位前堆着金黄的粟米,卖陶器的铺子外摆着关中的黑陶,还有卖香料的商贩,正用小秤称着西域的乳香。偶尔有孩童跑过,手里拿着糖人,笑声清脆。

走到街尽头时,秦斩又听到了驼铃声。这次不是阿罗憾的驼队,而是另一支刚到咸阳的西域商队,骆驼上挂着满满的毛皮和玉石。为首的商人正和驿站的吏员交谈,目光却时不时瞟向“楚秦合织”的织坊,像是已经听说了那里的凤凰纹锦。

秦斩停下脚步,望着远方。丝路的方向在咸阳的西边,越过陇山,穿过河西走廊,再往西就是西域的沙漠和绿洲。以前,咸阳的丝绸顺着丝路走,带的是统一的纹样,是大秦的规矩;现在,丝绸上带着楚地的凤凰,带着西域的胡杨林,带着匠人们的心思,走的还是那条路,却多了些温度。

系统界面再次弹出,这次是淡绿色的光纹:“楚地织坊模式辐射效应初显,预计未来三个月,咸阳西市的丝绸交易量将突破往年同期两倍,丝路沿线客商的定制需求将持续增长。建议推动楚地与咸阳织坊成立‘丝路织联盟’,统一原料供应与技艺标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秦斩看着光纹里的“丝路织联盟”,指尖在陶罐上轻轻敲了敲。他想起在楚地寿春时,织坊的姑娘们说,最好的丝绸,要经得起风吹日晒,要让穿的人能感受到织娘的心意。现在,咸阳的织坊正在做这样的事,楚地的技法,咸阳的工匠,西域的需求,撞在一起,就成了最好的丝绸。

他转身往织坊的方向走,打算和周老三、李婶商量成立联盟的事。刚走了几步,就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人从对面走来,是丞相府的吏员赵大人。赵大人看到秦斩,连忙拱手:“秦将军,丞相听说楚地织坊的法子在西市效果好,让我来问问,能不能在其他郡推广,比如陇西郡,那里离丝路更近,要是织坊开起来,丝绸运到西域更方便。”

秦斩笑了,他没想到,三个月前还质疑“不统一”的丞相府,现在主动要推广楚地的模式。“赵大人,”他说,“我正打算和织坊的人商量成立‘丝路织联盟’,要是能在陇西郡也设织坊,用楚地的技法,结合陇西的羊毛,说不定能织出更适合西域气候的丝绸。”

赵大人眼睛一亮:“羊毛和丝绸混织?这主意好!丞相肯定会同意!我这就回去禀报,咱们尽快把这事定下来!”他说着,快步往丞相府的方向走,官服的下摆被风吹得飘起来。

秦斩看着赵大人的背影,又望向织坊的方向。机杼声还在响,偶尔夹杂着李婶的讲解声和织娘的笑声。驼铃声从街尽头传来,这次更响亮了,像是在呼应织坊里的声音,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丝路新旅程喝彩。

他握紧手里的陶罐,里面的葡萄酿还很凉,却让他觉得心里暖暖的。楚地的凤凰纹锦,咸阳的织坊,西域的商队,丝路的驼铃,这些原本不相干的东西,因为“活的规矩”,因为匠人的心思,连在了一起,成了大秦大地上最鲜活的风景。

第二章 老匠人的倔脾气

第二日清晨,秦斩刚到“楚秦合织”织坊外,就听到里面传来争执声。不是激烈的争吵,是带着点憋闷的争执,像机杼卡住了经线,不上不下的。

他推开门进去,就见李婶站在织机旁,手里攥着丝线,脸色有点红。对面的老匠人坐在小马扎上,背挺得笔直,手里拿着一把梭子,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老匠人约莫六十岁,头发已经白了大半,却梳得整整齐齐,身上的襦裙是洗得发白的青色,袖口却浆得发硬——这是咸阳西市有名的织匠王伯,据说祖上三代都是织工,在咸阳织坊里威望很高。

周老三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块锦缎,左右为难:“王伯,李婶这‘双梭换色’的技法确实好用,织出来的凤凰纹多亮啊。”

“亮有什么用?”王伯把梭子往织机上一放,声音有点哑,“大秦的织坊,讲的是规整!统一的纹样,统一的技法,织出来的丝绸才像大秦的东西!现在倒好,又是凤凰又是胡杨林,还有的商队要在锦缎上织波斯的花纹,这成何体统?”

李婶急了,往前迈了一步:“王伯,织丝绸是给人用的,人喜欢才会买啊!之前用统一的云气纹,一个月才卖几十匹,现在换了灵活的纹样,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这不是好事吗?”

“好事?”王伯冷笑一声,指着织机上的经线,“你这‘双梭换色’,要频繁调整经线的张力,织机容易坏!还有你用的云梦泽桑蚕丝,比咸阳的蚕丝细,织的时候稍不注意就断,这不是耽误事吗?”

秦斩走上前,拿起织机上的丝线看了看。确实是云梦泽的桑蚕丝,比咸阳的蚕丝细了近三分之一,颜色却更亮,像上好的碧玉。他想起在楚地时,织娘说过,云梦泽的桑叶带着水汽,养出来的蚕吐的丝更软,更适合织精细的纹样。

“王伯,”秦斩把丝线放回织机上,声音平缓,“您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不能解决。楚地的织娘在调整经线张力时,会在织机的木轴上裹一层桑皮纸,这样既能保护织机,又能让张力更稳定。至于蚕丝易断的问题,李婶有个法子,织之前把蚕丝放在温水里泡一泡,再抹点楚地的茶油,韧性会好很多。”

王伯抬头看了秦斩一眼,眼神里带着点不服气,却没再反驳,只是哼了一声:“我织了四十年丝绸,用的都是咸阳的老法子,没听说过蚕丝还要泡温水的。”

李婶连忙说:“王伯,我不是说您的法子不好,是不同的蚕丝,要用不同的法子。云梦泽的蚕丝细,却软,泡过之后织出来的锦缎更贴身,西域的客商就喜欢这个!”她转身从布兜里掏出一块锦缎,递给王伯,“您看,这是我用泡过的蚕丝织的,您摸一摸,是不是比普通的锦缎软?”

王伯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锦缎。他的指腹粗糙,满是老茧,却很灵活,轻轻蹭过锦缎的表面。过了一会儿,他的眉头稍微舒展了点,却还是嘴硬:“软是软,可耐不耐穿?西域的人骑马赶路,丝绸要是不耐磨,穿几次就破了,下次谁还买?”

“耐穿!”李婶立刻说,“我在楚地织的锦缎,有个西域客商穿了三年,还好好的!因为我们在纬线里掺了少量的麻线,既不影响手感,又耐磨。”她指着织机上的纬线,“您看,这就是掺了麻线的纬线,颜色和蚕丝差不多,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王伯凑过去看了看,没说话,手指却无意识地捻了捻纬线。周老三趁机说:“王伯,昨天阿罗憾首领订的五百匹锦缎,要是用您的老法子织,至少要两个月,用李婶的法子,一个月就能完工,还能省不少丝线。”

秦斩看着王伯的表情,知道他心里已经松动了。老匠人最在意的不是规矩,是丝绸的质量,是自己的手艺能不能被认可。“王伯,”秦斩说,“不如这样,您先跟着李婶学几天‘双梭换色’的技法,要是觉得不好,再用您的老法子,怎么样?”

王伯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行,我学几天。但要是织出来的丝绸质量不好,我可不同意推广!”

李婶立刻笑了,拉着王伯走到织机旁:“王伯您放心,我肯定把所有法子都教给您!咱们先从最简单的换梭开始,您看,这梭子要拿稳,换的时候手腕要轻……”

秦斩看着两人凑在织机旁,李婶手把手地教王伯换梭,王伯虽然脸上还有点严肃,却听得很认真,手指跟着李婶的动作比划着。周老三走到秦斩身边,小声说:“将军,还是您有办法。王伯在咸阳织坊里威望高,要是他能认可楚地的法子,其他织坊肯定也会跟着学。”

秦斩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织机上。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丝线上,泛着细碎的光。李婶的声音很耐心,王伯偶尔会问一两句,两人的对话渐渐融入了机杼声里,成了织坊里新的节奏。

中午的时候,李婶教王伯织了一小块凤凰纹的锦缎。王伯拿着锦缎,在阳光下翻来覆去地看,嘴角终于露出了点笑意:“这纹样确实好看,比统一的云气纹活泛多了。”

李婶立刻说:“王伯,您要是喜欢,咱们下午就织阿罗憾首领要的胡杨林凤凰纹,我教您‘戗金’技法,织出来的胡杨叶亮得很!”

王伯点头,把锦缎叠好放进怀里:“行,下午学‘戗金’。对了,你说的泡蚕丝的温水,要多少度?茶油要抹多少?”

李婶笑着说:“温水摸起来不烫手就行,茶油抹一点,能让蚕丝润起来就够了,我下午带您试试。”

秦斩看着两人的互动,心里松了口气。系统界面弹出淡蓝色的光纹:“咸阳本地织匠对楚地技法接受度提升30%,其中王伯等核心匠人认可率达60%,预计一周内可掌握基础‘双梭换色’与‘戗金’技法。”

光纹消散时,驿站的吏员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秦将军,楚地寿春织坊的信,说云梦泽的桑蚕丝快不够了,问能不能从咸阳调些桑蚕丝过去,或者在关中种云梦泽的桑苗。”

秦斩接过信,快速看了一遍。寿春织坊最近订单也多,云梦泽的桑园虽然大,却因为之前的汛期,桑叶减产了不少,导致蚕丝供应不足。他皱了皱眉,关中的桑苗都是本地品种,和云梦泽的桑苗不一样,不知道能不能种出适合织楚地锦缎的蚕丝。

李婶凑过来看了信,说:“将军,关中的桑苗我见过,叶子比云梦泽的小,养出来的蚕吐的丝可能稍粗点,但要是改良一下桑叶的施肥法子,说不定能行。楚地的桑农给桑叶施草木灰和蚕沙,蚕丝会更亮,咱们可以在关中试试。”

王伯也凑过来说:“关中的桑园多在渭水两岸,水土好,要是真能种云梦泽的桑苗,以后蚕丝就不用从楚地运了,省不少事。”

秦斩眼睛一亮,对吏员说:“你回复寿春织坊,让他们送些云梦泽的桑苗和桑农过来,咱们在咸阳城外的渭水岸边划一块地,建个试验桑园,试试能不能种活。”

吏员点头,拿着信跑了出去。周老三笑着说:“将军,要是试验桑园能成,以后咱们的丝绸就不用愁原料了,还能带动关中的桑农增收,真是一举两得!”

秦斩点头,目光又落在织机上。王伯已经跟着李婶开始准备泡蚕丝了,温水放在陶盆里,茶油倒了一点在小碗里,阳光照在陶盆里,水面泛着光。李婶手把手地教王伯怎么把蚕丝放进温水里,怎么轻轻揉搓,王伯学得很认真,粗糙的手指在蚕丝间穿梭,动作渐渐熟练起来。

机杼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更轻快了,带着点楚地的节奏,也带着点咸阳的沉稳。秦斩知道,楚地的技法在咸阳扎根,不仅仅是教几个织娘换梭子,是要让不同地域的手艺融在一起,让规矩活起来,让匠人们的心连在一起。

他走出织坊,午后的阳光有点暖,落在身上很舒服。西市的街上更热闹了,卖水果的商贩在吆喝,卖陶器的铺子外围了不少人,还有几个西域的商人,正拿着凤凰纹的样锦,和织坊的人谈订单。

驼铃声又响起来了,从街尽头传来,这次更响亮了,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试验桑园喝彩,像是在为丝路的新旅程伴奏。秦斩望着远方,渭水的方向在咸阳的东边,那里即将种上云梦泽的桑苗,长出新的桑叶,养出新的蚕,吐出新的丝,织出带着楚地和咸阳味道的丝绸,顺着丝路,走向更远的地方。

第三章 桑苗的新旅程

云梦泽的桑苗送到咸阳时,正是初夏,渭水岸边的草长得正旺。秦斩带着李婶、王伯,还有几个关中的桑农,在渭水岸边选了一块地——这里离水源近,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和云梦泽的土壤很像,很适合种桑苗。

送桑苗来的是楚地寿春织坊的老桑农张阿公,头发全白了,却精神矍铄,手里总拿着一把小锄头。他蹲在地里,用小锄头挖了个坑,把桑苗放进去,然后小心翼翼地填上土,动作轻柔得像在抱孙子。“这桑苗娇贵,”张阿公一边填土一边说,“云梦泽的水土软,关中的水土硬,刚开始要多浇水,少施肥,等活过来了再施草木灰。”

关中的桑农李大叔凑过来看了看,皱着眉说:“张阿公,咱们关中种桑苗,都是用粪肥,草木灰能行吗?会不会不够肥?”

张阿公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李大叔,这您就不知道了。桑苗刚活过来,根细,粪肥太烈,容易烧根。草木灰温和,还能防虫,等桑苗长到半人高,再施粪肥,长得快,叶子还亮。”他从布兜里掏出一包桑叶,递给李大叔,“您看,这是云梦泽的桑叶,比关中的桑叶大,还厚,养出来的蚕吐的丝又细又亮。”

李大叔接过桑叶,摸了摸,确实比关中的桑叶厚,颜色也更绿。他点了点头:“行,那咱们就按张阿公的法子来,肯定能把桑苗种活!”

秦斩看着他们讨论种桑苗的法子,系统界面弹出淡蓝色的光纹:“关中试验桑园启动,云梦泽桑苗适配度初步评估为70%,结合楚地种植技术后,预计成活率可达85%。桑苗生长期约三个月,届时可进行首次桑叶采摘,初步满足咸阳织坊30%的蚕丝需求。”

光纹消散时,张阿公已经带着桑农们开始种第二棵桑苗了。李婶和王伯也没闲着,李婶帮着浇水,王伯则在一旁观察,时不时问张阿公几个问题,比如桑苗多久浇一次水,叶子长到多大可以采摘。

“王伯,”李婶一边浇水一边说,“等桑苗长好了,咱们就能用关中的蚕丝织锦缎了,到时候再掺点楚地的技法,织出来的丝绸肯定更好看!”

王伯点头,目光落在桑苗上:“要是真能种活,以后就不用从楚地运蚕丝了,省不少事。我之前织的云气纹,要是用云梦泽的蚕丝织,肯定比之前亮。”

秦斩笑着说:“等桑苗长好,咱们可以试试织一种新的纹样,把关中的云气纹和楚地的凤凰纹结合起来,再加点西域的胡杨林,说不定能成新的招牌。”

王伯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不同地方的纹样融在一起,既好看,又有特色,西域的客商肯定喜欢!”

接下来的几个月,秦斩经常去试验桑园。桑苗长得很快,刚开始还蔫蔫的,浇了几天水后,就慢慢挺直了腰,长出了新的叶子。张阿公和李大叔每天都来地里,观察桑苗的长势,时不时松土、浇水、施草木灰。

七月的时候,桑苗已经长到半人高了,叶子长得又大又厚,绿油油的,像一块块小扇子。张阿公看着桑苗,笑得合不拢嘴:“将军,您看,这桑苗长得比在云梦泽还好!关中的水土确实好,就是刚开始要多费心。”

秦斩看着满眼的绿色,心里很欣慰。系统界面弹出淡绿色的光纹:“试验桑园桑苗成活率达90%,超出预期5%。首次桑叶采摘可收获约500斤,可喂养蚕茧约200斤,预计能产出蚕丝约50斤,满足咸阳织坊35%的蚕丝需求。”

采摘桑叶那天,织坊的织娘们都来了。李婶带着楚地的织娘,王伯带着咸阳的织娘,还有几个西域的商人,也跟着来看热闹。张阿公和李大叔拿着镰刀,小心翼翼地采摘桑叶,织娘们则帮忙把桑叶装进竹筐里,欢声笑语洒满了桑园。

阿罗憾也来了,他刚从疏勒回来,听说试验桑园的桑叶熟了,特意赶来看看。他看着满筐的桑叶,笑着说:“将军,这桑叶比疏勒的葡萄叶还大!用这桑叶养出来的蚕,吐的丝肯定好,我要多订些丝绸,运到安息国去!”

秦斩点头:“阿罗憾首领,等新的蚕丝织出锦缎,第一个给您送样锦。”

采摘完桑叶,张阿公和李大叔把桑叶送到了养蚕的地方——那是在织坊旁边建的蚕房,里面摆着一排排的蚕匾,蚕宝宝已经孵出来了,白白的,像小虫子一样,正慢慢蠕动。

织娘们小心翼翼地把桑叶铺在蚕匾里,蚕宝宝立刻爬过来,开始啃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春雨落在桑叶上。李婶蹲在蚕房里,看着蚕宝宝,笑着说:“将军,等这些蚕吐丝,咱们就能织新的锦缎了,到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秦斩看着蚕宝宝,又望向窗外的桑园。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蚕宝宝身上,泛着细碎的光。他知道,这些小小的桑苗,不仅带来了楚地的技法,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希望——那是大秦大地上,不同文化、不同手艺、不同人心,撞在一起,开出的最鲜活的花。

九月的时候,蚕宝宝开始吐丝了。蚕茧白白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蚕匾里。织娘们忙着摘蚕茧,然后缫丝、织布。王伯和李婶合作,用新的蚕丝织了一块锦缎——上面有楚地的凤凰,关中的云气,还有西域的胡杨林,三种纹样融在一起,既好看,又有特色。

阿罗憾看到样锦时,眼睛都亮了,立刻订了一千匹:“这纹样太好看了!我要运到安息国,让那里的国王也看看大秦的丝绸!”

系统界面弹出淡蓝色的光纹:“楚地、关中、西域纹样融合成功,新纹样订单量占比达70%,丝路沿线客商复购率达98%。试验桑园蚕丝供应稳定,咸阳织坊丝绸产量较之前提升120%,‘丝路织联盟’成立条件已成熟。”

秦斩看着光纹里的“丝路织联盟”,心里很激动。他召集了咸阳、楚地、陇西郡的织坊掌柜和匠人,在咸阳西市的织坊里开了会,正式成立了“丝路织联盟”。联盟统一供应原料,统一技艺标准,还设立了“纹样工坊”,专门为西域客商设计定制化纹样。

成立仪式那天,西市的织坊都挂起了红灯笼,西域的商队送来的葡萄酿和马奶酒摆满了桌子,织娘们穿着新织的丝绸,笑着跳着。王伯和李婶一起剪了彩,张阿公和李大叔捧着新采摘的桑叶,阿罗憾则代表西域客商,送上了一面疏勒的锦旗,上面写着“丝路织章,天下共享”。

秦斩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听着织坊里的机杼声,听着西域商队的谈笑声,听着远处的驼铃声。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楚地的凤凰纹锦,关中的云气纹,西域的胡杨林,还会顺着丝路,走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大秦的丝绸,知道大秦的规矩,是活的,是暖的,是带着人心的温度的。

驼铃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更响亮了,像是在为“丝路织联盟”喝彩,像是在为大秦的丝路新旅程,奏响最动听的乐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都市花缘梦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四合院从1953开始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四合院小市民 暗海反杀 妙医圣手叶皓轩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 
最近更新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与病弱兄长共梦 我在板鸭很开心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 野欲诱吻 于他怀中轻颤 净水迎帆 我女朋友是学医的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 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 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 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txt下载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