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首页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修仙归来在都市 慕爷,团宠夫人又掉马了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都市极乐后后宫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 求魔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神医嫡女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文阅读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txt下载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125集:咸阳暗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墨痕鉴心

一、咸阳宫深,一言系安危 .始皇帝二十四年暮秋,咸阳宫的铜钟刚过巳时,檐角的铜铃被西风卷得轻响,却吹不散宣室殿内凝滞的空气。

殿中地面铺着蓝田玉砌的方砖,光可鉴人,倒映着殿上君臣的身影。始皇帝嬴政端坐在九层白玉阶上的龙椅里,玄色冕旒垂落,遮住了眼底的神色,只余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案上一枚和田玉璧——那是去年灭楚时,从楚国王宫收缴来的旧物,玉璧上雕着的夔龙纹,此刻正随着他的指尖轻轻转动。

阶下两侧,文武大臣垂手而立,气息皆放得极轻。左侧首位,丞相李斯身着绯色朝服,腰束玉带,鬓角已染了些霜白,却依旧身姿挺拔。他目光扫过殿中诸人,最终落在龙椅上那道不可直视的身影上,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终是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有一事,需冒死进言。”

嬴政的指尖顿了顿,玉璧与案几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嗒”声。“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独有的威压,让殿内的风仿佛都停了一瞬。

“楚地初定半载,虽无大的叛乱,然镇守楚地的破楚侯秦斩,威望日隆,恐生异心。”李斯的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臣闻楚地百姓,近日皆传‘秦侯在,楚地安’,街头童谣更有‘秦侯旗,遮楚天’之语。且秦斩麾下,楚军降兵已逾五万,又得钟离昧等旧楚将领归心,若其有不臣之心,楚地恐复为乱源,陛下半生心血,或将受损。”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右侧首位的蒙恬眉头微蹙,正要开口,却见嬴政抬手止住了他。龙椅上的帝王依旧没有抬头,只是缓缓将玉璧放在案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节奏缓慢,却让阶下诸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蒙恬,”嬴政忽然开口,目光透过冕旒的缝隙,落在蒙恬身上,“你刚从北疆回来,途经楚地边界,秦斩在楚地的行事,你可有见闻?”

蒙恬上前一步,声如洪钟:“陛下,臣途经淮水时,见秦斩正督修运河,亲与民夫同扛土石,衣衫染泥亦不避。且楚地盐路已清,粮价稳定,百姓虽仍念旧楚,却对秦斩多有称颂。至于异心——秦斩若有此意,便不会将楚军降兵混编训练,更不会将治理卷宗按月送往咸阳备查。”

李斯立刻接话:“蒙将军所见,乃秦斩刻意为之的表象。昔日吴起在楚,亦深得民心,最终却因变法遭旧族所杀;今秦斩手握重兵,又得民心,若其效仿桓温北伐,挟兵自重,陛下何以制之?”

两人各执一词,殿中大臣或颔首赞同李斯,或默然支持蒙恬。嬴政始终未置可否,只是目光落在殿外——窗外的古柏已落了大半叶子,枯黄的叶片飘落在宫墙上,像极了当年灭韩时,新郑城头飘下的残旗。

良久,他终于起身,龙袍下摆扫过玉阶,发出轻微的窸窣声。“楚地不比关中,旧族盘根错节,百姓对秦法尚生抵触。”嬴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坚定,“半年前若非秦斩斩杀项燕,破寿春,楚地不知还要乱多久。如今楚地初定,非秦斩不能镇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斯,又道:“李斯,你之忧,朕知。然君臣之间,若只凭猜忌,何以安天下?且观其行。”

说罢,他转向殿外,高声吩咐:“传朕旨意,取朕案头那箱‘松烟墨’与‘阴符纸’,再加两支紫毫笔,快马送往楚地寿春,赐予破楚侯秦斩。另附口谕:楚地苦寒,望秦侯善自珍重,多为朕分忧。”

殿外的内侍躬身应诺,快步离去。李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那箱松烟墨,是去年咸阳工坊专为始皇帝烧制的贡品,墨锭上刻着“受命于天”四字;阴符纸则是宫中特制,纸角印着秦篆“宫”字,寻常大臣根本无从得见。这赏赐看似恩宠,实则是提醒秦斩:你的笔墨,皆出朕手,你的一言一行,亦在朕的眼中。

蒙恬松了口气,朝嬴政躬身道:“陛下英明。”

嬴政却未再言语,只是重新坐回龙椅,拿起案上的奏折,目光却似穿透了奏折,望向了千里之外的楚地。他知道,这箱笔墨,是试探,亦是信任——他赌秦斩能读懂,赌这位亲手平定楚地的将领,不会负他,更不会负这刚刚一统的大秦。

二、寿春侯府,墨香藏深意

楚地寿春,比咸阳冷得更早。十月的风已经带着淮河的湿气,刮在脸上像细针,侯府院内的几株梧桐,叶子已落得只剩光秃秃的枝桠,铺在地上,被风卷着打旋。

秦斩刚从淮河边的运河工地回来,一身玄色劲装沾了不少泥点,袖口还破了个小口——那是今早搬石头时,被碎石划开的。他踏进书房,还没来得及换下衣服,亲卫统领赵武便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郑重:“侯爷,咸阳来的快马,说是陛下的赏赐。”

秦斩停下动作,目光落在那木箱上。箱子是紫檀木做的,上面雕着繁复的云纹,还挂着一把鎏金的铜锁,锁上刻着“秦”字——这是宫中贡品的制式,他去年在咸阳时见过一次。

“打开。”秦斩沉声道。

赵武掏出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铜锁,掀开箱盖。一股淡淡的松烟墨香扑面而来,箱内铺着明黄色的锦缎,上面放着两锭墨、一叠纸,还有两支用锦盒装着的笔。

秦斩走上前,拿起一锭墨。墨锭乌黑油亮,入手沉甸甸的,凑近细看,墨锭侧面刻着细小的秦篆“受命于天”,笔画间还泛着淡淡的金粉光泽——这是咸阳宫专供始皇帝用的松烟墨,他当年随王翦在咸阳议事时,曾见过始皇帝用这种墨批阅奏折。

再看那纸,纸张洁白细腻,摸起来比寻常的麻纸柔软许多,纸角处印着一个极小的“宫”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是阴符纸,宫中传递密信时才用的纸,寻常大臣连见都见不到。

最后是那两支笔,笔杆是紫竹做的,顶端镶着一块小小的和田玉,笔尖是紫毫,散开后如扇形,柔韧有力——这是最好的紫毫笔,据说一支便要十金。

赵武在一旁低声道:“送赏赐的内侍还传了口谕,说‘楚地苦寒,望秦侯善自珍重,多为朕分忧’。”

秦斩放下笔,指尖在墨锭上轻轻摩挲着“受命于天”四个字,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他征战多年,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做到破楚侯,什么样的人心算计没见过?始皇帝这赏赐,哪里是“善自珍重”,分明是提醒。

楚地这半年,他确实做得太多了。赈济饥民,打开了寿春的粮仓;治理盐路,肃清了淮河口的盗匪;督修运河,亲自与民夫一起干活;甚至还建了楚秦书院,让楚地的儒生和秦地的博士一起讲学——这些事,是为了楚地安定,却也让他的威望一日比一日高。街头的童谣,百姓的称颂,还有那些前来投效的楚地旧臣,这些东西,在他看来是治理的成效,在咸阳的朝堂上,却可能变成“生异心”的证据。

李斯的性子,他多少知道些。那位丞相心思缜密,最善权衡,绝不会容忍一个外将在地方威望过盛,尤其是在楚地这样刚平定的地方。想来,是李斯在陛下面前进了言,陛下才会用这箱笔墨来试探他。

“陛下是怕我忘了自己的身份。”秦斩轻声自语,嘴角却没有一丝不满,反而带着几分释然。他从未有过异心,从他当年跟着王翦出征的那天起,他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平定天下,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如今天下一统,楚地初定,他只想把这片土地治理好,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也不辜负那些因战乱死去的将士。

“赵武,”秦斩转身,目光坚定,“去把我案头的宣纸铺开,再研墨——就用陛下赏赐的这松烟墨。”

赵武一愣:“侯爷,您要写东西?”

“嗯。”秦斩点头,走到案前坐下,“陛下赐我笔墨,是想看看我的心。那我便写出来,让陛下看看,我秦斩在楚地,所思所想,皆是为了大秦。”

赵武连忙应诺,取来砚台,将松烟墨研开。墨香愈发浓郁,混着书房里淡淡的书卷气,驱散了窗外的寒意。秦斩拿起那支紫毫笔,笔尖蘸了墨,悬在纸上,却没有立刻落下。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半年来在楚地的种种:寿春百姓因饥荒啼哭的脸,淮河边盗匪劫掠盐船时的混乱,运河工地上民夫们挥汗如雨的身影,还有楚秦书院里,楚儒与秦博士争论时的面红耳赤……

良久,他睁开眼,笔尖落下,墨色在阴符纸上晕开,一笔一划,皆是秦篆,工整有力:

“臣秦斩,谨奏陛下,楚地治理半载,虽初见成效,然隐患仍存。臣思之再三,拟《楚地治理十策》,呈于陛下,望陛下圣裁……”

三、十策凝心血,一纸表忠心

烛火在书房里跳动,将秦斩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墙上,随着他握笔的动作轻轻晃动。窗外的风声渐息,只剩下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与偶尔砚台研磨的轻响。

秦斩写下的第一策,是“均田策”。楚地多旧贵族,兼并土地严重,许多百姓无田可种,只能沦为佃农,这也是楚地百姓对秦法抵触的原因之一。他在策论中写道:“楚地旧族,多占良田万顷,百姓无立锥之地。臣请陛下恩准,丈量楚地所有土地,按秦法‘授田制’,将无主之地分予百姓,旧族多余土地,按亩征税,既安民心,亦增国库。”

写这一条时,秦斩的笔尖顿了好几次。他知道,这会触动楚地旧族的利益,甚至可能引来非议,但他更清楚,土地是百姓的根本,只有让百姓有田种,才能真正安定楚地。

第二策是“兴水利策”。淮河常年泛滥,楚地百姓深受其苦,他之前督修的运河,不仅能通漕运,还能引水灌溉。在策论中,他详细规划了淮河沿岸的堤坝修缮计划,还有运河后续的延伸路线:“淮河为患,非一日之寒。臣拟在淮河沿岸增修堤坝二十处,疏通支流十条,运河自寿春延伸至江东,既解水患,又通漕运,楚地粮草可直抵关中,秦楚联系更密。”

写到这里,他想起今早在运河工地,一个老民夫拉着他的手说:“侯爷,这河要是通了,俺们明年种的粮食,就能更快运到关中了,再也不用怕水淹了。”那老民夫的手粗糙得像树皮,却带着真诚的温度,那一刻,他便知道,修水利这件事,做对了。

第三策是“整吏治策”。楚地旧吏多贪腐,秦廷派来的官吏又不熟悉楚地情况,导致政令不通。他在策论中提出:“楚地官吏,当‘秦楚混编’,秦吏掌法,楚吏掌俗,相互监督,定期考核。凡贪腐懈怠者,无论秦楚,皆按秦法处置,绝不姑息。”

他想起上个月,他处置了一个贪污赈灾粮的秦吏,那官吏不服,说“秦吏岂能受楚地律法处置”,他当时便说:“在楚地,秦法便是律法,无论秦楚,皆一视同仁。”最终,那官吏被斩首示众,楚地官吏再不敢有丝毫轻慢。

接下来的七策,秦斩分别从“抚百越”“兴教化”“整军备”“通盐铁”“轻赋税”“安旧族”“防异动”七个方面展开。每一条策论,都不是空泛的文字,而是他在楚地半年来的亲身体会与实践总结。

“抚百越策”中,他提出派使者前往南疆,与百越部族盟约,许以通商之利,而非一味用兵,因为他知道,百越善山地战,硬攻只会徒增伤亡,不如以恩威并施,使其归心;

“兴教化策”里,他详细说明了楚秦书院的办学计划,不仅要教秦法,还要教楚辞、楚俗,让秦楚文化交融,因为他明白,武力能平定土地,却不能平定人心,只有文化认同,才能真正实现一统;

“整军备策”中,他提出将楚军降兵与秦军混编训练,去除“楚兵”“秦兵”之分,统称“秦军”,因为他清楚,军队的向心力,比单纯的战力更重要;

……

烛火渐渐暗了下去,赵武进来换了三次蜡烛,窗外的天,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秦斩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案上那厚厚的一叠纸——《楚地治理十策》,整整十篇,每一篇都写得密密麻麻,墨色均匀,没有一处涂改。

他拿起策论,仔细读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找来一个锦盒,将策论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又在盒盖上写下“臣秦斩谨呈《楚地治理十策》”几个大字。

“赵武,”秦斩将锦盒交给赵武,语气郑重,“立刻挑选十名精锐骑士,快马送往咸阳,务必亲手将这锦盒交给陛下,不得有误。”

赵武接过锦盒,重重点头:“侯爷放心,末将亲自带队,定不辱命!”

赵武转身离去,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院外。秦斩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清晨的风带着淮河的湿气扑面而来,却让他精神一振。天边,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将寿春的城墙染成了金色,远处的淮河,波光粼粼,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他想起昨夜写策论时,笔尖落下的每一个字,想起始皇帝赐下的那箱笔墨,想起楚地百姓的笑脸。他知道,这《楚地治理十策》,不仅是他对楚地治理的规划,更是他对始皇帝的承诺——他在楚地,所思所想,皆为大秦;他的忠心,如这松烟墨一般,浓黑醇厚,永不褪色。

“陛下,臣秦斩,定不负您所托。”秦斩望着咸阳的方向,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坚定。

四、咸阳复命,墨痕见赤诚

快马从寿春出发,日夜兼程,只用了五日便抵达了咸阳。赵武不敢耽搁,直接带着锦盒入宫,求见始皇帝。

此时,始皇帝正在宣室殿批阅奏折,听闻秦斩的使者到了,还带来了一个锦盒,他放下手中的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吩咐道:“宣。”

赵武捧着锦盒,快步走进殿内,跪地行礼:“末将赵武,奉破楚侯秦斩之命,将侯爷所写《楚地治理十策》呈于陛下!”

嬴政示意内侍接过锦盒,放在案上。他亲自打开锦盒,取出里面的策论。纸张是他赐下的阴符纸,墨色是松烟墨的乌黑,字迹是工整的秦篆,一笔一划,力透纸背,没有丝毫潦草。

他拿起策论,从第一策“均田策”开始读起。越读,他的眉头便越舒展,眼中的神色也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成了赞许。

“均田策”中,秦斩不仅提出了分田的办法,还详细算了楚地的土地数量、百姓户数,甚至考虑到了旧族的抵触,提出了“按亩征税”的缓冲之法,既不激化矛盾,又能解决根本问题;

“兴水利策”里,秦斩画出了简单的堤坝和运河路线图,标注了所需的民夫数量、粮草消耗,甚至连工期都算了出来,细致到了极点;

“整吏治策”中,秦斩列举了半年来处置的贪腐官吏名单,说明“秦楚混编”的具体做法,还有考核的标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

嬴政一页一页地读着,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了。殿外的铜钟敲了十二下,已是正午,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只是沉浸在那十策之中。他能从每一条策论里,看到秦斩在楚地的奔波:看到他丈量土地时的身影,看到他在堤坝上与民夫一起扛石头的样子,看到他在书院里与儒生争论的场景。

这些策论,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个虚泛的承诺,全是实实在在的办法,全是为了楚地的安定,为了大秦的稳固。

李斯也在殿内,他站在一旁,看着始皇帝专注阅读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他之前进言,并非是要构陷秦斩,只是作为丞相,他必须考虑到地方将领威望过盛的隐患。此刻,他看着始皇帝脸上的赞许,心中便知道,自己的担忧,或许是多余了。

嬴政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策“防异动策”,其中秦斩提到了项梁在江东的小动作,提出了“加强边境巡查,暂不兴兵,待楚地安定后再图之”的建议,既稳妥,又不失远见。

他放下策论,拿起案上的玉璧,轻轻敲击着策论的纸页,发出“咚咚”的轻响。“好,好一个秦斩!”他忍不住赞叹出声,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愉悦,“这《楚地治理十策》,字字句句,皆是心血,皆是赤诚!李斯,你看看,这便是你担心的‘生异心’之人!”

李斯连忙上前,接过策论,快速翻阅了几页。越看,他越心惊——秦斩的策论,不仅考虑周全,而且处处以大秦为重,甚至在“安旧族”一策中,提出要重用楚地贤才,为秦廷效力,丝毫没有将楚地视为自己的私地。

他放下策论,躬身道:“陛下英明,秦侯忠心,臣先前思虑不周,恳请陛下恕罪。”

嬴政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丝欣慰:“你也是为了大秦,何罪之有?只是,君臣之间,当有信任。秦斩此人,朕没有看错。”

他转向赵武,问道:“秦斩在楚地,近来可好?”

赵武连忙回道:“回陛下,侯爷一切安好。只是侯爷每日都要去运河工地,与民夫一同干活,身上时常带伤,昨夜写这十策,更是忙到天明。”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拿起案上的那锭松烟墨,摩挲着上面的“受命于天”,轻声道:“秦斩此人,不仅勇冠三军,更有治国之才。楚地有他,朕放心。”

他顿了顿,吩咐内侍:“传朕旨意,赏赐秦斩黄金百斤,绸缎千匹,另赐‘镇楚大将军’印,许其在楚地便宜行事。再传口谕:秦卿治理楚地,劳苦功高,朕甚慰。望秦卿继续努力,待运河修成之日,朕必亲往楚地,与秦卿共饮!”

赵武跪地谢恩,心中激动不已——侯爷的忠心,终于得到了陛下的认可。

嬴政看着案上的《楚地治理十策》,又拿起那支紫毫笔,笔尖上似乎还残留着秦斩的墨痕。他忽然明白,秦斩用他赐的笔墨写策论,不仅仅是回应他的提醒,更是在告诉他:臣的笔墨,为大秦而写;臣的忠心,为陛下而献。

窗外,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案上的策论上,墨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愈发清晰,仿佛化作了楚地的良田、淮河的堤坝、书院的学子……化作了大秦一统天下的稳固根基。

嬴政拿起笔,在策论的末尾,用秦斩用过的松烟墨,写下了两个大字:“准奏。”

墨痕落下,如磐石般坚定,亦如君臣之间的信任,历经试探,终见赤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诏阴录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长子:兄妹模拟我人生,泪崩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重生:红色仕途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都市极品医神 四合院小市民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与病弱兄长共梦 我在板鸭很开心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 野欲诱吻 于他怀中轻颤 净水迎帆 我女朋友是学医的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 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 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都当女帝了,后宫三千很合理吧?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txt下载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