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首页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龙魂侠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逍遥人生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神医嫡女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文阅读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txt下载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087集:灶改利民,烟火平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惊蛰刚过,赵地的风就软了。田埂上的冻土化得透了,踩上去软乎乎的,能陷进半只草鞋。晨光里,三三两两的农人扛着犁耙往地里去,鞭梢偶尔脆响一声,惊得田埂边的荠菜蹦出几颗露珠——这是邯郸城外的李家庄,一年里最该忙活的春耕时节,却有股子说不出的滞气,缠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上,连雀儿都少了往日的聒噪。

医署的门是卯时开的。林生刚把药杵归置好,就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妇人的喘息和孩子压抑的咳嗽,像块浸了水的棉絮,沉沉地压过来。他掀开门帘,就见个穿青布短褂的妇人抱着孩子站在台阶下,裤脚沾着泥,鬓边的头发被汗打湿,贴在脸颊上。那孩子看着不过三岁,小脸蜡黄,眉头皱成一团,每咳一声,小身子就往妇人怀里缩一下,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像有团棉絮堵在里头。

“姑娘在吗?求姑娘救救俺娃!”妇人见了林生,膝盖一软就要跪,林生赶紧伸手扶住。这妇人他认得,是李家庄的王阿婆,前阵子还来医署买过治风寒的草药,怎么才几日,孩子就病成这样?

“阿婆别急,先生在里间整理医案呢,我这就去叫。”林生刚要转身,里间的门就开了。素问披着件素色布衫走出来,袖口还沾着点墨痕——她今早天不亮就起来校勘《医官必读》的防疫卷,刚把边境关卡的消毒流程补完。见王阿婆抱着孩子,她快步走下台阶,指尖轻轻搭在孩子的手腕上,又俯身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眉头微蹙。

“孩子咳了多久?有没有发热?”素问的声音很轻,却透着让人安心的稳。

王阿婆抹了把眼泪,声音发颤:“快有十日了!起初就偶尔咳两声,俺以为是夜里着凉,煮了姜茶给他喝,可越咳越重,昨夜咳得整宿没睡,小脸都憋青了。不光俺娃,村里还有好几个,都是这样——老张头胸闷得喘不上气,连锄头都扛不动;李家媳妇更甚,做饭时咳得直吐,如今连灶都不敢近……”

素问的指尖顿了顿。春日咳嗽本不稀奇,可一村人接连出现咳嗽、胸闷的症状,绝非普通风寒。她抬眼望向李家庄的方向,晨雾还没散,隐约能看见村里飘起的炊烟,只是那烟不像寻常炊烟那样轻飘飘往上走,反倒贴着屋顶打转,灰蒙蒙的,像一团化不开的云。

“我随你去村里看看。”素问转身回屋取了药箱,又抓了把晒干的薄荷揣在兜里——这东西清咽利喉,孩子咳得急了,嚼两片能缓一缓。林生要跟着去,素问却摆了摆手:“你留在医署,要是有其他病患来,先按常例诊治,我傍晚就回。”

王阿婆的家在李家庄最里头,紧挨着一片麦地。还没进院,就闻见一股呛人的烟味,混着柴火的焦糊气,扑面而来。院里的柴火堆得老高,黑黢黢的灶房就搭在屋角,土坯砌的灶台上积着厚厚的黑灰,灶口敞着,里头还残留着昨夜的灰烬,一缕缕淡青色的烟从灶口漫出来,贴着房梁打转,落在墙壁上,结成了蛛网似的黑痕。

“俺们这灶,还是俺当家的年轻时砌的,用了快二十年了。”王阿婆推开灶房的门,烟味更浓了,素问下意识地捂了捂口鼻,却见王阿婆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每回做饭,烟就往屋里钻,眼睛都睁不开。前阵子天寒,门窗关得严,烟散不出去,村里就开始有人咳嗽了。”

素问蹲下身,仔细看那土灶。灶膛是敞着的,柴火填进去,火苗往上窜,大部分热量没等传到锅底就散了,烟更是没处去,只能从灶口往外溢。她又走到邻居张老头家,情形大同小异——灶房里的烟更重,张老头坐在门槛上,手里攥着个布巾,时不时咳几声,咳得胸口起伏,脸都涨红了。“姑娘,俺这胸口堵得慌,像压了块石头,白天还好,夜里躺下来,连气都喘不上。”张老头的声音沙哑,眼神里满是无奈,“本来这时候该下地播种了,可俺连走路都费劲,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

连着走了五六户人家,家家户户的灶都是一个模样:敞口灶膛,无遮无挡,烟无孔不入。素问心里有了数——这不是风寒,是烟尘伤了肺。柴火燃烧产生的烟里,藏着细灰和火星,长期吸入,会堵在气管里,轻则咳嗽胸闷,重则伤及肺腑。尤其是春日门窗渐开,可村民做饭时为了挡风,还是习惯关着窗,烟散不出去,病症自然越来越重。

回到王阿婆家的院坝,素问坐在柴火堆旁,指尖在地上画着灶的形状。王阿婆端来一碗热水,看着她笔下的图样,疑惑道:“姑娘,这是……”

“阿婆,你们这灶得改。”素问抬起头,眼里有了光亮,“烟排不出去,病就好不了。我想起从前在古籍里见过汉代的灶,是半封闭的,有专门的烟道,烟能顺着烟道排出去,还能省柴。”

王阿婆愣了愣:“改灶?这灶用了这么多年,改了还能用吗?”

“放心,改了之后,火更旺,烟也净。”素问拿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得更细致了,“你看,把灶体改成半封闭的火膛,只留一个火门进空气,柴火在里头能烧得透;火膛上头留个灶孔,炊具跟灶孔贴紧,热量不会散;再在火膛的另一头,接一根垂直的烟囱,从房顶上伸出去,烟就顺着烟囱排走了,屋里再也不会呛人。”

王阿婆凑过去看,木炭画的灶模虽简单,却能看出门道——火门进风,烟囱排烟,比自家敞着的灶合理多了。可她还是有些犯愁:“这改灶得找匠人吧?村里没会做这个的,去城里请匠人,怕是要不少钱……”

“不用请匠人,我画张图纸,让城里的铁匠铺打个简易的灶模,村里的汉子们都会砌灶,照着模子搭就行。”素问笑着说,“我这就回医署画图纸,下午就让人把灶模送来。”

回到医署时,已近午时。素问顾不上吃饭,铺开竹简,研好墨,一笔一笔画起改良灶的图纸。她把火膛的角度标得清清楚楚——倾斜三十度,这样柴火燃烧时,火苗能正好对着锅底;烟囱的直径也算了又算,太粗费料,太细排烟不畅,最后定了三寸;连灶孔与炊具的衔接处,都标注了要用黏土混着麦秆糊严实,防止漏烟。

画好图纸,素问让人把林生叫回来,又差人去城里的张记铁匠铺。张师傅是邯郸城里有名的铁匠,打农具最是实在。见了图纸,他拿着竹简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摸了摸胡子:“姑娘这灶模,倒是新鲜。半封闭火膛,还要留火门,烟囱得直着往上……行,我这就动工,傍晚就能打好。”

傍晚时分,张师傅果然推着一辆小车来了,车上放着三个铁制的灶模——火膛的框架、烟囱的接口,都打得规整。“姑娘,我多打了两个,要是村里不够用,还能再来取。”张师傅擦了擦汗,看着图纸又叮嘱道,“砌灶的时候,火膛底下得垫两层砖,防烫着地面;烟囱跟灶膛衔接的地方,一定要用湿黏土封严,不然烟还是会漏。”

素问谢过张师傅,叫上林生和另一个学徒石头,推着小车往李家庄去。此时的李家庄,农人们刚从地里回来,听说医署的姑娘要帮着改灶,都围了过来。王阿婆把自家的灶台清理出来,村里的汉子们扛着砖、提着黏土,都凑过来搭手。

石头力气大,负责把灶模固定在土坯上;林生细心,按着图纸调整火门的位置;素问则蹲在一旁,手把手教村民怎么糊黏土:“黏土里加些麦秆,不容易裂。烟囱要从房梁中间穿过去,高出屋顶二尺,这样烟不会被风吹回来。”

起初还有人犯嘀咕。村里的老灶王李大叔蹲在一旁,抱着胳膊:“姑娘,这新灶看着是好看,可俺们用老灶用了一辈子,这新灶要是不好使,可咋整?”

素问笑着递给他一块刚烤好的红薯:“大叔,你看,这红薯是用新灶模的火膛烤的,比老灶快了一炷香的时间,还没烤焦。”李大叔接过红薯,掰开一看,里头金灿灿的,香气扑鼻,咬了一口,又甜又糯,比老灶烤的确实强多了。他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了:“行,俺也来搭把手,改个试试!”

夜色渐深,第一口改良灶终于砌好了。王阿婆添了把柴火,火从火门进去,“噼啪”一声就燃了起来,火苗顺着火膛往上窜,正好裹住锅底,锅里的水很快就冒了热气。再看烟囱,一缕淡淡的青烟顺着烟囱往上走,飘出屋顶,散在夜色里,灶房里竟没有一丝烟味。

“成了!真没烟了!”王阿婆激动得声音都抖了,伸手摸了摸灶台,“还不烫手!比老灶好多了!”

村民们都看呆了,纷纷回家清理自家的灶台,等着第二天接着改。素问让林生和石头留在村里,指导大家改灶,自己则提着药箱,挨家挨户给生病的村民送药——她配了些润肺止咳的草药,有甘草、桔梗,还有晒干的枇杷叶,煮水喝能缓解咳嗽。

接下来的几日,李家庄里满是砌灶的声响。汉子们轮流搭灶,妇人则煮着茶水、蒸着麦饼,送到灶房边。素问每天都会来村里看看,有时帮着调整烟囱的角度,有时教村民怎么控制火候——火门开得大些,火苗就旺;开得小些,火苗就稳,还能省柴。

有一回,村里的李二婶砌灶时,把烟囱的接口处封得不严实,烟还是漏了点出来。素问过来一看,二话不说,取来湿黏土,混着麦秆,一点一点帮她重新封好:“二婶,这接口处是关键,得像给孩子包襁褓似的,裹严实了才行。”李二婶看着素问额角的汗,心里过意不去,非要塞给她两个煮鸡蛋:“姑娘,你天天来帮俺们,俺也没啥好谢的,这鸡蛋你带着,补补身子。”

转眼半月过去,李家庄的三十多户人家,都改好了新灶。春日的阳光里,村里的炊烟不再是灰蒙蒙的一团,而是一缕缕清亮的白烟,顺着烟囱往上飘,散在田野上空,与远处的麦浪相映,倒成了一道景致。

这日清晨,素问刚打开医署的门,就看见王阿婆带着几个村妇,提着篮子站在院外。王阿婆怀里的孩子,脸色红润,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咳嗽。“姑娘,俺娃不咳了!这几日能吃能睡,昨天还跟着俺去地里挖荠菜呢!”王阿婆笑得眼角都皱了,掀开篮子,里面是热腾腾的麦饼,还有腌菜、鸡蛋,“这是俺们自家蒸的麦饼,用新灶烤的,又香又软,你尝尝。村里的人都念着你的好,让俺们给你送点过来。”

另一个村妇也笑着说:“姑娘,俺家那口子,之前胸闷得连路都走不动,改了灶之后,没喝几服药就好了,现在天天能下地干活,比往年还利索呢!”

素问接过一块麦饼,咬了一口,麦香里带着淡淡的柴火味,却没有一丝烟味,暖乎乎的,从嘴里一直暖到心里。她望向李家庄的方向,晨光里,能看见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农人们扛着犁耙往地里去,鞭梢的脆响又响了起来,雀儿在老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满是生机。

林生端来一碗热茶,递给素问:“先生,你看,这改灶比开药方还管用,村民们的病好了,春耕也没耽误。”

素问点点头,看着手里的麦饼,轻声道:“医者,不光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这灶改好了,烟散了,病就不会再犯了。比起一张张药方,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安稳,才是更实在的事。”

春风拂过医署的院子,院角的桃树开了花,粉色的花瓣落在石桌上,与篮子里的麦饼相映,温柔得像这春日里的时光。远处的田野里,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农人吆喝着牛,犁出一道道整齐的田垄,播下新的种子——那是希望的种子,也是安稳日子的种子,在这春风里,正悄悄发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庶子夺唐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都市极乐后后宫 艳海风波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后宫春春色 洛公子 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 渔港春夜 动漫之后宫之旅 都市花缘梦 四合院之坑人无数却都说我好人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开局九色神龟,纵横两界修长生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四合院小市民 
最近更新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与病弱兄长共梦 我在板鸭很开心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 野欲诱吻 于他怀中轻颤 净水迎帆 我女朋友是学医的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 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 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 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 SSSSSSSSSS级狂龙出狱 这明星很抠?捐百座小学曝光,全网泪目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竹晴园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txt下载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