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首页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深空彼岸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都市皇宫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逆天邪神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全文阅读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txt下载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72章 耙田和“土狗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东方天际才晕开一抹淡淡的鱼肚白,带着点清晨特有的凉意在空气里漫着。

江奔宇是被院外老母鸡第一声清亮的啼叫唤醒的,他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时,能感觉到身边媳妇起床后床板留的余温——这床是他翻新过的,床上还垫了些新的稻草,睡着比硬板床踏实多了。

他摸黑穿上叠在床边的粗布外套,外套上还沾着昨天田里的泥土气息,混着点青草的味道,闻着竟不觉得脏,反倒有种接地气的踏实。脚下的布鞋也是找旧的穿,鞋帮磨得有些薄,但鞋底纳得厚实,踩在泥地里不容易打滑。

江奔宇简单洗漱了一把,冰凉的山泉水泼在脸上,瞬间驱散了最后一丝困意,他拿起灶台上蒸着,用布包着的玉米饼子——这是媳妇秦嫣凤特意早起给他蒸的,还热乎着,咬了一口,粗糙的饼子带着玉米的清甜,嚼起来格外香。随后叮嘱媳妇秦嫣凤几句后,又把她扶回去房间里后,才骑车出门。

骑着自行车刚来到晒谷场,就看见七叔覃德昌扛着铁耙的木柄站在那儿,七叔穿着件深蓝色的劳动布上衣,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皱纹,那是常年干农活留下的印记。他肩上的木柄黝黑发亮,一看就用了好些年,铁耙齿被晨光映得泛着点冷光,边缘还沾着上次犁地时的干泥屑。

“小宇,来了?”七叔看见他,脸上露出一抹憨厚的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走,老黄已经在田里等着了,今早凉快,正好干活。”

江奔宇赶紧应了声,停好自行车后,快步跟上七叔的脚步。田埂上还凝着一层薄薄的露水,踩上去软乎乎的,裤脚很快就被打湿了,凉丝丝地贴在腿上。

路边的野草已经冒出了嫩绿色的芽尖,有的顶着小小的露珠,像撒了一把碎珍珠,风一吹,露珠滚落在泥土里,没了踪影。远处的树抽出了新枝,嫩黄的枝条垂下来,被风轻轻一吹,就晃悠悠地摆着,像是在跟他们打招呼。

没走多久,就看见老黄站在田埂边,它是一头黄褐色的老牛,年纪不小了,背上的毛有些地方已经发白,但身形依旧壮实。看见江奔宇和七叔,老黄“哞”地叫了一声,甩了甩尾巴,尾巴尖上还沾着几根青草。

“先把铁耙接好,”七叔放下肩上的木柄,蹲在地上,又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拿出铁耙齿和一捆细铁丝,“这木柄是去年冬天我用老茶木做的,结实,你看这纹路,都是顺的,不容易断。”江奔宇凑过去看,木柄上确实有清晰的木纹,摸上去光滑,应该是被七叔用砂纸磨过好几次。

七叔把铁耙齿放在木柄的凹槽里,调整了好几次位置,直到严丝合缝,才拿起铁丝,用钳子夹着一头,从木柄的孔里穿过去,再绕着铁耙齿的根部缠了两圈,然后用力一拧,铁丝就紧紧地固定住了。他的手指很粗,指关节突出,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泥垢,但动作却格外灵活,每拧一下铁丝,都要凑到眼前看一眼,生怕没固定牢。

“小宇,递我把锤子。”七叔头也没抬地说。江奔宇赶紧从布包里翻出小铁锤,递到七叔手里。七叔接过锤子,轻轻敲了敲铁丝的接口处,让铁丝嵌得更紧,“这铁耙齿要是松了,耙地的时候容易掉,到时候还得返工,耽误事。”

江奔宇点点头,蹲在旁边帮忙扶着木柄,看着七叔的动作,心里不由得佩服——七叔干农活的手艺,都是几十年练出来的。阳光慢慢爬上来,越过远处的树梢,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一点也不刺眼。田埂边的蒲公英冒出了嫩黄的花骨朵,几只小蜜蜂嗡嗡地围着转,偶尔有蜻蜓飞过,翅膀在阳光下闪着透明的光。

等七叔把最后一根铁丝固定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拿起铁耙试了试,沉甸甸的,“成了,这铁耙能用了。”他把铁耙放在地上,对江奔宇说,“小宇,一会儿耙地的时候,你在前面拉着绳,我在后面扶着耙,咱们俩配合着来。”

江奔宇看着七叔递过来的麻绳,绳子是用麻草搓的,粗细均匀,上面还带着点麻草的清香。他接过绳子,握在手里,能感觉到绳子的粗糙,“七叔,我该怎么拉?”

“你就顺着老黄的方向,稍微往前带点劲,不用太用力,”七叔一边说着,一边把铁耙的套绳往老黄身上套,老黄很配合地低下头,任由七叔摆弄,“耙的时候要走得匀,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土块打不碎,慢了效率太低。你看这田里的土,昨天刚犁过,还带着大块的泥疙瘩,得把它们都耙碎了,后面碾地才好弄。”

老黄似乎也知道今天要干新活,显得比昨天精神了些,耳朵时不时扇动一下,甩着尾巴,看着他们摆弄铁耙。七叔把套绳系紧,拍了拍老黄的背,声音温和:“老伙计,今天换个活,加把劲。”老黄“哞”了一声,像是在答应。

一切准备就绪,七叔喊了一声“驾”,老黄便迈开蹄子,慢悠悠地往前面走去。它的蹄子踩在泥地里,发出“噗嗤噗嗤”的声音,溅起小小的泥点,落在田埂边的草叶上。铁耙的齿尖扎进土里,随着老黄的步伐,一点点把犁出来的土块勾起来,再打散。江奔宇在前面牵着绳,跟着老黄的步子走,眼睛紧紧盯着铁耙后面的泥土——那些原本拳头大的土块,被铁耙的齿一耙,就碎成了小块,像是被揉过的面团,看着软乎乎的,沾在铁耙齿上,又随着铁耙的移动掉下来,混在泥水里。

“对,就这样,走匀点。”七叔在后面喊着,手里紧紧扶着耙柄,手臂微微用力,时不时调整一下耙的角度。遇到稍微硬点的土块,七叔就会把耙柄往下压一点,让铁耙齿扎得更深些,“你看那边,那块土块大,咱们再耙一遍。”

江奔宇顺着七叔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块半大的土块卡在泥里,没被耙碎。他赶紧放慢脚步,等老黄走到土块旁边,七叔轻轻一压耙柄,铁耙齿就扎进了土块里,随着老黄的步子,土块“咔嚓”一声碎成了小块。

“不错,这样就行,”七叔走过来,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手里揉了揉,泥土在他掌心散开,变成细细的颗粒,“后面碾地的时候就好弄了。”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对了,小宇,你留意着点,这时候耙地,躲在土里的‘土狗子’,就是蝼蛄,它们都跑出来,它们专咬稻苗的根,看见就捉了,晚上回去炸着吃,香得很。”

江奔宇这才注意到,随着铁耙打散土块,水里时不时会冒出几只虫子,模样有点像蟋蟀,但比蟋蟀肥胖,脑袋圆溜溜的,黑褐色的身体,身上还沾着泥点。它们在水里游得很快,六条腿划着水,想要往田埂边爬,有的刚爬上岸,又被风吹回水里。江奔宇想起七叔说的话,赶紧放下手里的绳子,蹲在田埂边,伸手去捉。

蝼蛄的壳有点硬,捏在手里能感觉到它在挣扎,一对粗短的前足不停地刨着,像是想把江奔宇的手指刨开。那前足确实像七叔说的,像个带齿的大铲子,上面还沾着泥。江奔宇找了个空的鱼篓,挂在腰间,把捉到的蝼蛄放进去,蝼蛄在鱼篓里爬来爬去,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你看这蝼蛄,力气大得很,”七叔在后面看着他,笑着说,“要是在松软的泥土里,它两足左右开弓,一会儿就能刨个洞钻进去,想捉都捉不到。也就现在耙地放水,把它们从土里逼出来了。”

江奔宇点点头,又捉了几只,鱼篓里已经有十几只了。他看着蝼蛄,想起小时候在城里,从来没见过这种虫子,更别说吃了。上次七叔炸了一次,他尝了一口,外酥里嫩,带着点咸香,比花生米还好吃,嚼起来有股子野味的香,确实是下酒的好东西。

所以现在江奔宇又多了一项活:抓“土狗子”蝼蛄,所以在前面牵着牛绳,眼睛却时不时四处盯着。

两人一牛就这样在水田里耙着,太阳慢慢升高,晒在身上有点热了,江奔宇的额头上冒出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泥水里,瞬间就没了踪影。他把粗布衬衣的扣子解开两颗,风一吹,稍微凉快了点。老黄也出了汗,背上的毛湿了一片,贴在身上,但它依旧迈着稳健的步子,没有丝毫懈怠。

中午歇脚的时候,七叔从布包里拿出两个红薯饼子,递给江奔宇一个,“先垫垫肚子,下午凉快了再接着干。”两人坐在田埂上,看着老黄在自由吃草,一边吃饼子,一边聊天。七叔给江奔宇讲起了以前春耕的事,说那时候没有铁耙,都是用木耙,效率低,一天也耙不了几分地,现在有了铁耙,又有老黄帮忙,快多了。

江奔宇听着七叔的话,看着眼前的水田,心里觉得格外踏实。他以前在城里待惯了,总觉得农活又累又枯燥,可真的干起来,才发现这里面有很多门道,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而且看着土块被耙碎,心里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下午接着耙地,江奔宇的动作熟练了不少,不用七叔多提醒,就能跟着老黄的步子走匀,眼睛也越来越尖,一看见蝼蛄就赶紧捉住,腰间的鱼篓慢慢鼓了起来,已经装了一大半。傍晚的时候,整块水田的土块都被耙碎了,泥土变得细腻柔软,像是铺了一层黑色的绒毯,踩在上面,能感觉到泥土从脚指缝间流走。

七叔看着耙好的田,满意地点点头,“成了,明天就开始碾地。”他解开老黄身上的套绳,老黄甩了甩尾巴,走到田埂边,低下头吃起了青草。江奔宇把鱼篓拿下来,里面的蝼蛄密密麻麻的,足有四五斤,“七叔,今晚咱们有炸蝼蛄了。”

七叔笑了,“行,回去让你七婶多放点猪油,炸得香点,也让你带点回去给家里吃。”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忙着碾地。把铁耙换成了木磙子,那木磙子是用整根的松木做的,足有半人高,像齿轮一样有六个长齿,齿轮木磙表面打磨得很光滑,颜色是深褐色的,能看到清晰的木纹。木磙子的重量很大,两个人抬着都费劲,得靠老黄拉着走。

七叔把木磙子的套绳套在老黄身上,比耙地的套绳要粗一些,“碾地的时候,老黄得用点劲,一是这木磙子沉,二是人要现在木磙子的边框木上,用身体的重量压下木磙子,等老黄牛拉动的时候,才能把田泥土压成泥浆才行。”他拍了拍老黄的脖子,“老伙计,辛苦你了。”

老黄“哞”了一声,迈开蹄子,拉着木磙子往田里走。木磙子压在被水泡软的泥土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被水泡着的田泥被齿轮一样的长木磙子压过去,那些细小的土块慢慢变成了泥浆,沾在木磙子上,又随着木磙子的转动掉下来,在田里留下一道深深的水痕迹。

江奔宇在旁边跟着,看着泥浆的变化。刚开始,泥浆还是稀稀的,随着木磙子一遍遍地碾压,泥浆慢慢变得浓稠,表面也越来越平整,映着天空的颜色,像是一面面小镜子,云飘过的时候,镜子里的影子也跟着动。偶尔有蜻蜓落在泥浆上,点了点水面,就飞走了,留下一圈圈涟漪。

“等泥浆静置几天,让里面的杂草发酵腐烂,就可以插秧了,”七叔一边用身体站在木磙子的框木上,压着木磙子的把手,一边对江奔宇说,“那些杂草发酵后,会变成肥料,滋养移植过来的稻秧,让稻子长得更好。你看这田里的杂草,看着没用,其实都是好东西,埋在泥里,就是天然的肥料。”

江奔宇蹲下身,看着泥浆里的杂草,有的已经开始变软,颜色也变深了。他想起城里买的化肥,都是袋装的,没什么味道,而这田里的肥料,带着泥土的气息,更让人觉得亲切。

碾地的同时,村里专门负责修田埂的社员们也开始忙活起来。这几天江奔宇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共有五六个人,都是村里的老社员,个个身强力壮。他们扛着四五斤重的锄头,锄头的木柄被磨得发亮,锄头上的缺口补过好几次,依旧锋利。

有时,江奔宇歇脚的时候,走到修田埂的社员旁边,看他们干活。带头的是村里的老何叔,他年纪比七叔大几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的皱纹更深,但干活的劲头一点也不输年轻人。老何叔弓着腰,手里的锄头高高举起,再用力落下,“咔嚓”一声,就能把一丛杂草连根拔起。那杂草长得很旺,叶子绿油油的,根须扎得很深,老何叔拔起来的时候,能看到根须上带着一大块泥土。

他把拔起来的杂草扔到田埂边,堆成一堆,然后拿起锄头,用锄头的背面去压田埂上的泥土。每一下都用足了劲,锄头背落在泥土上,发出“咚咚”的声音,泥土被压得实实的。老何叔的额头上满是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泥土里,瞬间就不见了。他时不时会用袖子擦一下汗,袖子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何叔,歇会儿吧,喝口水。”江奔宇从自己的竹筒里倒了点水,递过去。

老何叔接过竹筒,仰起头喝了一口,清凉的水滑过喉咙,他舒服地叹了口气,然后擦了擦嘴,把竹筒还给江奔宇,“不了,得趁天好赶紧修完,不然等下了雨,田埂就不好修了。”他指了指旁边刚修好的一段田埂,田埂修得整整齐齐的,高度差不多到半膝盖,宽度能容一个人走,“你看这田埂,要是不修结实了,到时候灌水的时候容易漏水,影响到了耙好的水田,那损失就大了。去年有一块田的田埂没修好,漏水漏得厉害,最后稻子长得比别的田矮了一截。”

江奔宇看着老何叔黝黑的脸,看着他手上厚厚的老茧——那老茧比七叔的还厚,一看就是常年握锄头磨出来的。他突然觉得,春耕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村子的事。从犁地的七叔、耙地的自己,到碾地的老黄、修田埂的老何叔,还有远处撒农家肥的社员——他们斜挎着竹筐,手里拿着小铲子,把农家肥均匀地撒在田里,每一步都走得很稳,生怕撒多了烧了苗。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每个人的汗水,都滴进了同一片土地里,滋养着同一份希望。

就这样,在江奔宇和社员们的忙碌中,古乡村的春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犁好的地、耙碎的土、碾平的泥浆、修葺整齐的田埂,一点点把春天的希望,种进了古乡村的土地里。

这几天江奔宇每天跟着覃德昌在田里干活,皮肤晒黑了不少,原本白净的胳膊现在变成了小麦色,手上也磨出了茧子,摸上去硬硬的,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他喜欢听老黄慢悠悠的蹄声,“嗒嗒”的,很有节奏;喜欢闻泥土里那股带着生命力的气息,混着青草和水的味道,清新又踏实;喜欢看夕阳下平整的水田,夕阳把泥浆染成金黄色,像是铺了一层金子;更喜欢和社员们一起在田埂上歇脚、聊天,听他们讲村里的趣事,讲以前的农活,每一句话都透着朴实和真诚。

夜晚,江奔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照亮了桌上的农具——那是一把小小的镰刀,是在供销社里新买的,镰刀的木柄是新的,还带着点木头的清香,刀刃磨得很亮,在月光下闪着光。供销社售货员说,这镰刀是用最好的钢打的,等夏天割稻谷的时候能用得上。

江奔宇坐起身,摸了摸镰刀的柄,心里充满了期待。他想起白天在田里看到的景象——泥浆里的杂草正在慢慢发酵,田埂上的野草已经清理干净,远处的地里,已经有社员开始插秧了。他们弯着腰,手里拿着秧苗,飞快地插在田里,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像是给水田穿上了绿色的衣裳。

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成了古乡村的一部分,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刚到村的时候,他还担心自己干不了农活,担心融不进村里的生活——那时候他要不是有上一世的记忆,估计他连铁耙都不会拿,不知道怎么分辨杂草和稻苗,甚至连老黄都有点怕他。可现在,他能熟练地耙地、捉蝼蛄,能看懂田里的泥土好不好,能和社员们聊得热火朝天。他知道,只要肯付出汗水,肯用心去了解这片土地,就一定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在地上,像是铺了一层霜。江奔宇躺回床上,想着接下来的日子——春耕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夏耘、秋收、冬藏,还有很多活要干,还有很多故事要发生。夏天要给稻苗除草、施肥,看着稻苗一点点长高;秋天要收割稻谷,把金黄的粮食运回家;冬天要翻地、积肥,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每一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农活,不一样的风景。

他知道,明天的田里,又会充满忙碌的身影,又会充满希望的气息,而他,也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挥洒汗水,播种希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重回高中时代的爱恋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黜龙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巨星崛起 四合院:张弛有度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四合院:开局一把枪,禽兽全发慌 重生,咸鱼的日常小生活 鉴宝神瞳 开局九色神龟,纵横两界修长生 四合院从1953开始 重生六零年代,从中医开始 暗海反杀 妙医圣手叶皓轩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这个挂逼不太野 乖张诱引 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 玉阶血 被丢进荒山后,她成了山神 八零小木匠随军 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 被全家抛弃后,小福宝成皇家团宠 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 小宫女她只想当咸鱼 重生之得意人生 小美人她夜夜撩,病娇集体急红眼 出嫁后公子他疯了 玫瑰戟 于他怀中轻颤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 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炽吻失氧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江中燕子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txt下载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最新章节 -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