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谢文东

喜欢沙袋鼠的月陇

首页 >> 东北谢文东 >> 东北谢文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宋泼皮 衣冠不南渡 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东北谢文东 喜欢沙袋鼠的月陇 - 东北谢文东全文阅读 - 东北谢文东txt下载 - 东北谢文东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4章 意外的荣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意外的荣誉

1954 年的早春,天气依旧寒冷,残雪尚未完全消融,大地仍被一层薄薄的白色覆盖着。空气中弥漫着料峭的寒意,仿佛冬天的余威还未散去。然而,这股寒冷并不能阻挡县城大会堂里那股沸腾的暖意。

走进大会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从二楼垂落下来的红色横幅,上面用金黄色的大字写着:“水库建设庆功暨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这条横幅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场大会的重要性和庄严性。

横幅下方,是一张张充满期待和兴奋的面孔。人们身着朴素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有的是参与水库建设的工人,有的是支持工程的普通百姓,还有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都因为这场大会而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整个大会堂被布置得庄重而热烈。主席台上摆放着鲜花和奖状,舞台中央悬挂着巨大的红色幕布,两侧的墙壁上贴着宣传标语和劳动模范的照片。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给整个会场增添了几分温暖和活力。

谢文东坐在会场靠前排的位置,浑身不自在。身上那件新做的蓝布褂子是张彩霞前天才赶制出来的,针脚细密,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可他总觉得不如工地上那件磨破的旧褂子舒服。粗糙的手掌在膝盖上反复摩挲,指关节因为常年握钢钎、搬石头而显得格外粗壮,上面还留着几道未愈的浅疤——那是上个月堵大坝裂缝时,被碎石划破的。

“东子哥,紧张啥?一会儿县长要给你颁奖呢!”坐在旁边的王大锤用胳膊肘碰了碰他,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咱红旗村这辈子还没人受过这待遇,你可是头一个!”

谢文东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眼神却不自觉地往会场入口瞟。昨天傍晚,他托人捎信回村,让张彩霞带着念军今天来县城看表彰大会。这会儿离大会开始还有一刻钟,不知道娘俩到了没有。

正琢磨着,就见门口进来一群人,打头的是村支书,身后跟着几个村民代表,张彩霞牵着念军的手,就走在人群中间。谢文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黑夜里燃起的火把。

张彩霞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蓝色的布条扎着,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却难掩眉宇间的骄傲。念军穿着新做的棉鞋,小脸蛋冻得通红,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正四处张望,像是在寻找什么。

“爹!爹在那儿!”很快,念军就看到了谢文东,挣脱张彩霞的手,像只小炮弹似的朝着他跑过来。

谢文东赶紧站起身,张开双臂把儿子抱了个满怀。念军的小手紧紧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声音脆生生的:“爹,娘说你要当劳模了,啥是劳模呀?”

“劳模就是干活干得好的人。”谢文东笑着刮了刮儿子的小鼻子,把他放下来,又看向走过来的张彩霞,“路上冷不冷?咋来这么晚?”

“不冷,坐村里的驴车来的,比走路快多了。”张彩霞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他身上的新褂子上,眼神温柔,“这衣服穿在你身上,真精神。”

旁边的王大锤打趣道:“那可不,这可是嫂子亲手做的,东子哥穿着,比娶媳妇那天还风光!”

张彩霞的脸一下子红了,轻轻瞪了王大锤一眼,没说话,只是把念军拉到身边,让他站在谢文东旁边。

没过多久,大会开始了。县长穿着一身中山装,精神矍铄地走上台,先是总结了水库建设的成果,话语间多次提到了红旗村的谢文东,称赞他发明的“分层爆破法”为水库建设节省了大量炸药,加快了工程进度,还在大坝出现裂缝时临危不乱,带领劳工挖导流渠保住了大坝。

台下的掌声如雷贯耳,经久不息,谢文东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他的心脏也像是被这热烈的掌声点燃了一般,剧烈地跳动着,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他的脸颊发烫,像是被火烤过一样,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原本微微驼着的背一下子变得笔直,仿佛这样就能让他更好地承受这如潮的掌声。他的目光有些迷茫,透过人群,望向远处那连绵的青石山。

去年夏末,他初到这片工地时,看到的就是这片一望无际的青石山。那时候,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把水库修好,让村里的地能浇上水。他没有想过其他,只是日复一日、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

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干活,居然能得到如此巨大的荣誉。这掌声,这赞誉,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下面,有请劳动模范谢文东同志上台领奖!”县长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整个大会堂。

谢文东愣了一下,还是王大锤推了他一把:“东子哥,叫你呢!快上去!”

他这才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褂子,迈开大步朝台上走去。一步一步,踩着木质的台阶,发出“咚咚”的声响,像是踩在他的心坎上。

走到台上,县长笑着伸出手,和他紧紧握在一起。“谢文东同志,你是水库建设的功臣,是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县长的声音充满了赞许。

谢文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台下的张彩霞看着他局促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眼里却闪着泪光。

县长把一本烫金的荣誉证书和一枚黄铜色的劳模勋章递到他手里,又拿起话筒说:“谢文东同志,跟大家说几句吧!”

谢文东接过证书和勋章,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里踏实又激动。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目光最终落在了张彩霞和念军身上,他们正仰着头,眼神里满是期待。

“我……我没啥文化,不会说啥漂亮话。”谢文东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洪亮,“我就知道,干活要实在,不能偷懒。就跟当年打鬼子一样,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好。”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有人大声喊:“谢劳模说得好!”

“修水库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劳工兄弟一起干出来的。”谢文东继续说,“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大的荣誉。往后,我还会接着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说完,他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拿着证书和勋章走下台。回到座位上,念军立刻凑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手里的勋章:“爹,这勋章能给我摸摸吗?”

“小心点摸,别弄坏了。”谢文东把勋章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儿子手里。念军捧着勋章,像捧着稀世珍宝,笑得合不拢嘴。

张彩霞看着父子俩,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她想起1947年的冬天,谢文东从战场上回来,身上带着伤,怀里揣着一枚军功章。那时候,她也是这样,看着他把军功章拿出来,心里又骄傲又心疼。

那时候,战争刚刚结束,村里一片狼藉。谢文东带着一身伤,却二话不说,带头整修村里的房屋,开垦荒地。有一次,他在地里干活时,伤口裂开了,鲜血染红了衣服,他却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干活。她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不管他是英雄还是农民,她都跟着他。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从战场上的英雄变成了工地上的劳模,不变的是他那股子实在劲儿和担当。在她心里,他永远都是那个值得她依靠的男人。

大会结束后,谢文东带着张彩霞和念军,拿着证书和勋章,准备回家。刚走出大会堂,就看到村里的几个村民代表正等着他们。

“谢劳模,恭喜啊!给咱红旗村争光了!”村民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

“是啊,东子,你可是咱村的骄傲!”

谢文东笑着说:“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就是沾了大家的光。”

“爹,你看,大家都在夸你!”念军举着奖状,在人群中跑前跑后,兴奋地喊着,“我爹是劳模!我爹是劳模!”

看着儿子欢快的身影,谢文东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念军刚出生的时候,他还在部队里,没能陪在张彩霞身边。直到念军满月,他才请假回家,第一次抱着那个小小的婴儿,心里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和愧疚。这些年,他忙着村里的事,忙着修水库,陪儿子的时间不多,可念军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那么崇拜他。

回家的路上,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张彩霞牵着念军的手,走在谢文东身边,时不时地看他一眼。谢文东感受到她的目光,转过头,对她笑了笑。

“累了吧?”他问。

“不累。”张彩霞摇摇头,“就是觉得像做梦一样,你居然成了劳模。”

“我也没想到。”谢文东感慨道,“以前在部队里,觉得当英雄风光,能保家卫国。现在觉得,当劳模也挺好,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干活,看着村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更踏实。”

张彩霞看着他,眼神温柔:“不管你是英雄还是劳模,在我眼里,你一直都是最好的。”

回到村里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村口的老槐树下,聚集了不少村民,都是来迎接谢文东的。看到他们回来,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谢劳模回来了!”

“东子,快让我们看看你的奖状和勋章!”

谢文东笑着把证书和勋章拿出来,递给村民们看。大家传阅着,脸上都洋溢着骄傲的笑容。有人提议:“东子,今天是大喜事,得好好庆祝一下!”

“对,杀只鸡,买瓶酒,好好喝一杯!”

谢文东推辞道:“不用麻烦了,都是应该做的。”

“不行,必须庆祝!”村支书走过来说,“这不仅是你的荣誉,也是咱整个红旗村的荣誉。今天晚上,就在我家,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盛情难却,谢文东只好答应下来。张彩霞带着念军先回家准备,谢文东则被村民们围着,说说笑笑地往村支书家走去。

晚上的庆祝宴热闹非凡,村民们轮番给谢文东敬酒,称赞他的功劳。谢文东不善饮酒,却也喝了不少,脸上红扑扑的,眼里满是笑意。

一直到深夜,宴会才结束。谢文东带着几分醉意,回到了家里。张彩霞还没睡,正坐在油灯下等着他。

“回来了?快坐下歇歇。”张彩霞起身给他倒了杯温水。

谢文东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坐在炕沿上。张彩霞走到他身边,帮他脱下外套,又拿出毛巾给他擦了擦脸。

“今天高兴吧?”她问。

“高兴。”谢文东点点头,“就是喝多了,有点晕。”

张彩霞笑了笑,没说话,转身走到墙角,拿起白天他带回来的奖状和勋章。她点亮油灯,小心翼翼地把奖状展开,又把勋章放在旁边,仔细地看着。灯光下,奖状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勋章泛着淡淡的光泽,映在她的眼里,格外明亮。

谢文东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悄悄走到她身后,伸出双臂,从后面轻轻地抱住了她。

张彩霞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靠在他的怀里。“还没看够啊?”她笑着问。

“看不够。”谢文东的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这奖状和勋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如果不是你在家里照顾念军,操持家务,我也不能安心在工地上干活。”

张彩霞转过身,看着他,眼里闪着泪光:“跟我还说这些干啥。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家里好好的,比啥都强。”

说着,她踮起脚尖,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谢文东的心跳骤然加速,他紧紧地抱住她,仿佛要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这一刻,没有喧嚣的人群,没有耀眼的荣誉,只有彼此的体温和心跳,温暖而踏实。谢文东想起当年在山上,他第一次对张彩霞动心的时候。那时候,她才十八岁,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却有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他救了她,她却用她的善良和坚韧,温暖了他那颗在乱世中漂泊的心。

后来,他们一起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一起回到家乡,一起面对生活的艰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始终陪在他身边,从未离开。这份感情,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

“彩霞,”谢文东轻声说,“等今年水稻丰收了,我给你扯块最好的花布,给你做件新衣裳。再给念军买个新书包,让他好好上学。”

“好。”张彩霞点点头,靠在他的怀里,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夜深了,油灯的光芒渐渐暗淡。两人相拥着躺在炕上,念军在旁边睡得正香,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谢文东看着身边的妻儿,心里充满了满足。他觉得,这辈子能有这样的生活,足矣。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份突如其来的荣誉,不仅带来了鲜花和掌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村支书突然来到谢文东家。“东子,县里的领导来了,想找你谈谈。”村支书的表情有些严肃。

谢文东心里一愣,不知道县里的领导找他有什么事。他赶紧跟着村支书来到村公所,只见里面坐着两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其中一个正是上次在表彰大会上给他颁奖的县长。

“谢劳模,打扰你了。”县长笑着站起身,和他握了握手。

“县长同志,您太客气了。不知道您找我有什么事?”谢文东问道。

“是这样的,”县长拉着他坐下,语气诚恳,“水库建成后,县里打算加强农村建设,选拔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同志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过上更好的日子。”

谢文东心里一动,隐约猜到了县长的来意。

“经过县里研究,我们认为你非常合适担任红旗村的村主任。”县长看着他,目光坚定,“你在水库建设中表现出的领导能力和担当精神,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你在村里威望高,乡亲们都信任你。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红旗村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谢文东有些不知所措。他看着县长,犹豫地说:“县长同志,我……我没当过干部,怕干不好。再说,我文化水平低,很多政策都不懂。”

“这些都不是问题。”县长笑着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当干部的,慢慢学就好了。县里会组织培训,到时候你可以去学习。至于文化水平,只要你有心,多向有文化的同志请教,肯定能跟上。”

旁边的村支书也劝道:“东子,这是个好机会啊!既能为乡亲们办实事,又能实现你的价值。你就答应吧!”

谢文东沉默了。他想起了村里的乡亲们,想起了他们期待的眼神。如果当了村主任,他就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带领大家发展生产,让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可他又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而且,当了村主任之后,肯定会更忙,陪伴张彩霞和念军的时间就更少了,他怕她们会失望。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张彩霞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她听到了县长和谢文东的对话,把茶水放在桌上,对谢文东说:“东子,我相信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看着张彩霞坚定的眼神,谢文东心里有了决定。他抬起头,看着县长,郑重地说:“县长同志,我答应您。我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和乡亲们的信任!”

县长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样的!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们失望!”

就这样,谢文东走马上任,成了红旗村的村主任。刚开始,他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村里的事务繁杂,各种矛盾纠纷不断,他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有时候甚至连家都顾不上回。

张彩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从没有抱怨过。她默默地承担起家里的一切,照顾念军的生活和学习,还经常安慰他:“别着急,慢慢学,总会好起来的。”

有一次,村里因为灌溉用水的问题,两个生产队发生了争执,差点打起来。谢文东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耐心地给双方做工作,讲政策,讲道理。从中午一直谈到傍晚,终于化解了矛盾,达成了和解。

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张彩霞还在等着他,桌上摆着温热的饭菜。“快吃吧,都凉了。”张彩霞给他盛了一碗饭。

谢文东看着桌上的饭菜,又看着张彩霞疲惫的面容,心里充满了愧疚。“彩霞,对不起,最近太忙了,都没好好陪你和念军。”

“跟我说这些干啥。”张彩霞笑着说,“你是村主任,村里的事就是大事。只要你能把村里的事办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和念军就高兴。”

谢文东拿起筷子,大口地吃着饭菜,心里却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这天,县里召开村干部会议,布置春耕生产的工作。会上,县长提到,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县里打算在部分村庄推广新的水稻品种,要求各村做好准备工作。

回到村里后,谢文东立刻召开村民大会,传达县里的精神。可没想到,村民们对此反应不一。

“新稻种?能行吗?别到时候产量没提高,反而减产了。”

“就是,咱们种了这么多年老稻种,都习惯了。还是别瞎折腾了。”

“我觉得可以试试。东子哥当了村主任,肯定不会害咱们。”

看着村民们议论纷纷,谢文东心里也没底。他知道,新稻种虽然产量高,但对种植技术要求也高,如果管理不好,确实有减产的风险。可如果不推广,村里的粮食产量就很难提高,乡亲们的日子也很难改善。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村里的老会计站了出来。老会计是个文化人,平时就有些看不起谢文东,觉得他没文化,不配当村主任。“谢主任,我觉得这个新稻种不能推广。”老会计说,“你没文化,不懂农业技术,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到时候,你这个劳模的脸面可就没地方放了。”

老会计的话带着明显的嘲讽,村民们顿时安静下来,都看着谢文东。

谢文东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知道老会计一直不服他。但他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说:“老会计,我承认我没文化,不懂农业技术。但我知道,要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得敢于尝试新事物。新稻种确实有风险,但也有机会。我打算先在村里试种一小块,如果效果好,再大面积推广。如果失败了,损失由我来承担。”

他的话掷地有声,村民们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有人喊道:“东子哥,我相信你!我愿意跟着你试种!”

“我也愿意!”

“算我一个!”

看着村民们信任的眼神,谢文东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接下来的日子,谢文东更加忙碌了。他一边要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一边要学习新稻种的种植技术,还要指导村民们试种。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深夜才能回家。

张彩霞看他越来越瘦,心里很心疼。她经常给他做些好吃的,让他补补身体。有一次,她半夜醒来,发现谢文东还在煤油灯下学习种植技术,眼里布满了血丝。

“东子,别太累了,身体要紧。”她走过去,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膀。

谢文东抬起头,笑着说:“没事,我再学一会儿。掌握了技术,才能更好地指导乡亲们。”

张彩霞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给他泡了杯热茶,坐在他身边陪着他。看着他专注的眼神,她心里既骄傲又心疼。她知道,他是个不服输的人,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这天傍晚,谢文东从地里回来,刚走到村口,就看到几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谢主任,不好了!试种的新稻种出事了!”

谢文东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跟着村民们跑到试种的田里。只见田里的稻苗蔫蔫的,叶子发黄,像是得了什么病。

“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变成这样了?”谢文东蹲在田里,看着稻苗,心里一沉。

“不知道啊,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变成这样了。”村民们也很着急。

老会计也赶了过来,看到田里的景象,脸上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我就说不能推广新稻种,你偏不听。现在好了,稻苗都快死了,看你怎么向乡亲们交代!”

谢文东没有理会老会计的嘲讽,他仔细地观察着稻苗,又摸了摸土壤。突然,他想起了在县里培训时学到的知识,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施肥过多导致的。

“大家别慌!”谢文东站起身,对村民们说,“这稻苗不是生病了,是施肥太多了。咱们赶紧浇水,稀释一下土壤里的肥料,应该还能救活。”

村民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他的说法,赶紧浇水。谢文东也加入进去,和村民们一起忙碌着。

一直忙到深夜,田里的稻苗终于有了起色,叶子渐渐恢复了绿色。村民们都松了一口气,对谢文东更加敬佩了。

老会计看着这一幕,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没说话,转身走了。

谢文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张彩霞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怎么样?稻苗没事了吧?”她急切地问。

“没事了,是施肥太多了,已经浇过水了,应该能救活。”谢文东笑了笑,脸上满是疲惫。

张彩霞心疼地说:“快吃饭吧,吃完早点休息。你看你,都快累垮了。”

谢文东点点头,拿起筷子,大口地吃着饭菜。他想起今天老会计的话,心里有些感慨。当了村主任之后,他才发现,村里的事务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不仅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还要处理人际关系。

吃完饭,他坐在炕上,看着窗外的月光,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好这个村主任,能不能平衡好家庭和工作。如果以后遇到更大的困难,他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张彩霞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东子,别想太多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

谢文东看着她温柔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

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个开始。获得荣誉之后,他卷入了更复杂的事务中,家庭和工作的平衡越来越难。而这次新稻种的危机虽然暂时化解了,但村里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他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挑战?他能否坚守初心,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又能否在忙碌的工作中,守护好自己的家庭,不让张彩霞和念军失望?这些疑问,像一块石头压在他的心上,让他彻夜难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重回中学:成为学霸之路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重逢,凌先生的偏爱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南宋第一卧底 长夜谍影 爸,这好像是北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唐土万里 谋动天下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道藏辑要 浴血山河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东北谢文东 喜欢沙袋鼠的月陇 - 东北谢文东txt下载 - 东北谢文东最新章节 - 东北谢文东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