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等胤禛把胤禌给他的这本书看完后,他是真的很生气,之前他只是随便看了几眼,并没有太过在意。
等看到后面先是八国联军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门,而大清却毫无办法,接着便是割地赔款,国家主权丧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等屈辱让他怒不可遏。
他握紧拳头,指节泛白,胸膛剧烈起伏,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被他的怒火点燃。
等看到后面大清亡了,全国开始了各种起义,又看到后面的抗日战争是如何惨烈,后来小日子无条件投降,他松了口气,在看到新中国成立。
他的面上毫无波澜,因为他知道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长久存在。
“胤禌这本书你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现在他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胤禌一定要戴梓这人了,要是换成他,他也要戴梓这样的武器专家。
胤禛喃喃自语,“看来我大清以后若不改变,便会落得如此境地?”
几天后,一下朝胤禛拦住胤禌,并请他去府上做客,胤禌知道他这是看完了书,便同意了他的邀请。
“十一弟,这本书之事,你还告诉过别人吗?”
胤禌摇了摇头,“四哥,我只给你一个人看过。”
胤禛,“此事关系重大,我也不问你书哪里来的,切不可再外传。如今看来,我大清若想避免书中那般惨状,需得做出改变。你之前想要戴梓进研究院,我已经上书给了皇阿玛,他答应了。”
胤禌心中一喜:“那就先谢过四哥了,戴梓精通火器制造,若能重用他,让他研发先进武器,或许能增强我大清的军事力量。”
胤禛沉思片刻,“此事可行,但仅凭火器还不够。书中还提到西方在诸多方面领先,我们也需在其他领域进行变革。”
胤禌心想,看来四哥这是把书都看完了呀。
“四哥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科技、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胤禛拍了拍胤禌的肩膀,“十一弟,你我一同谋划此事,先从引进人才、发展科技做起,定要让我大清走向强盛,不再重蹈书中的覆辙。”
胤禌,“倒也不用那么麻烦,福晋家里就有现成的人才。”
见四哥不解,胤禌便简单解释了一下,之前收养了一批人,苏家花钱把这些人都送去了各国学习先进技术,现在只用把这些人招回就行了。
胤禛听后眼前一亮,“如此甚好,有这些留洋人才相助,相信火器的事情会事半功倍。此事你需尽快去办,把那些人才都召回京中。”
胤禌点头,“四哥放心,等研究院建好了,我就让富晋把那些人招回来了。”
胤禛又道:“此事还需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朝中守旧派的反对。”
胤禌应道:“四哥考虑周全,我们可先在暗中筹备,待时机成熟再推行变革,但光我们两个怕是不行。”
“这个你放心,还有十三呢?”
两人又详细商议了一番具体的计划,从建立新式工厂到改革教育制度,从发展商业到整顿军队,事无巨细都做了规划。
胤禛感慨道:“若能按照此计划施行,我大清定不会在走上以后的路。”
胤禌信心满满,“四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必能让大清摆脱书中的命运。”
胤禛点头,“这样最好。”
随后,胤禌便着手去安排,先去看看京城有哪些地方适合建研究院。
经过一番仔细的勘察,胤禌终于选定了京郊外一百多里的地方,这里位置极佳交通便利,周边又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扩建。
他把现在皇阿玛给他安排的事务全推了,全身心投入到研究院的筹备中。
他先让人绘制了详细的建筑草图,规划好各个区域的功能。同时,派人去采购建造所需的材料,又雇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
他的举动还是引起了朝中守旧派的注意。
御史弹劾十一阿哥胤禌不务正业,荒废朝廷安排的事务,一心只搞些奇巧淫技。
康熙得知后,将胤禌召入宫中询问。
胤禌不慌不忙让人抬上来了一把重机枪,“皇阿玛,你先看看这个,”说着打开箱子从里面拿上一把最近他改良的自动枪械,这就是着名的马克沁重机枪。
等康熙看到实物后,也是被吓了一跳,更别说那些大臣了。就连几个阿哥也被这玩意吓的不轻,但他们心里也很庆幸,都等着看十一的笑话,因为把十一弄倒了他们又少了一个抢皇位的人。
之前戴梓研究的连珠火铳差点被皇阿玛发配盛京,现在又出来个十一,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于是还没等胤禌介绍,八阿哥胤禩就跳了出来,“皇阿玛,这火器虽看似厉害,但不过是奇巧淫技罢了,若我大清沉迷于此,怕是会失了祖宗的骑射之本。”胤禩一脸担忧地说道。
接着又是大阿哥,他也不同意这玩意的出现,就连九阿哥胤禟也跳出来说。
其他守旧派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反对之声四起。
胤禌心中冷笑,这些人就是看不惯他又能怎样,他们又干不掉他。
胤禌不慌不忙地站出来讲了这种重机枪架好处,又让人弄来了几个稻草人作为靶子。
他熟练地操作机枪,一阵扫射过后,稻草人被打得千疮百孔。
康熙走上前仔细查看,心中对这火器有了新的认识。
胤禌趁机说道:“皇阿玛,此火器威力巨大,若我大清军队装备上它,定能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见康熙没说话,他继续引诱道,“皇阿玛,其实儿子研究这玩意不止是为了大清的未来,皇阿玛还不知道,我福晋的船队在外打听到英吉利在外到处扩张,建设殖民地,他们通过战争、外交手段和经济渗透,控制了很多国家,不仅如此,他们还从那些殖民的国家获得大量钱财和资源,他们的国家又号称日不落帝国。”
“他们的野心极大,说不定哪天就会打到我大清来。若我们有了这样的火器,便能抵御外敌,可保我大清安稳。”康熙听后,脸色凝重,陷入了沉思。
八阿哥胤禩见状,又急道:“皇阿玛,英吉利远在海外,哪能轻易打到我大清,这不过是十一弟的危言耸听。”
胤禌冷哼一声,“八哥,如今海上贸易日益频繁,英吉利的势力不断扩张,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若等他们真的打过来,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康熙,“胤禌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胤禌道,“当然是真的,皇阿玛您也知道我福晋的船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海外,这些消息都是他们从海外带回来的,我们不得不防。”
胤禛,“皇阿玛,十一弟说的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康熙想了想道,“胤禌你先下去把研究院的事情继续办好,火器之事我答应了。至于英吉利之事,你让你福晋的船队再详细打探。”
胤禌行礼道:“是,皇阿玛,儿子定会把研究院之事办好,也会让船队尽快打探英吉利的详细情况。”
朝堂上的守旧派大臣们虽心有不满,但见康熙并未完全否定胤禌的做法,也不敢再多加阻拦。
胤禌回到自己的府邸后,加快了研究院的建设进度。
经过两个月的建设,研究院可算完工了。
等给众人结了工资后,研究院开始了第一次的研究,胤禌让傀儡找到石灰石,他要先把水泥这玩意研究出来,开个水泥厂,这样他才有钱能继续研究下去,要不然每次研究总不能问老婆要吧?
他虽然是皇子,但钱财方面他是真没有。
他跟众人详细阐述着石灰石与黏土等混合烧制的过程,众人听得目瞪口呆,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
在胤禌的指挥下,大家开始动手尝试制作水泥。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炉水泥终于烧制成功。
胤禌用水泥建造了一个简易的模型,展示其坚固耐用的特性。
康熙得知此事后,再次召胤禌入宫。
胤禌带着用水泥建造的模型进宫,向康熙介绍了水泥在建筑等方面的巨大用途。
康熙十分惊喜,当即下令在一些重要建筑上使用水泥。守旧派大臣们见此情景,也不敢再轻易反对胤禌的研究。
胤禌趁热打铁,先开办起一个水泥厂找几个傀儡去管理,他则继续带着戴梓在研究院继续研究火器方面的项目,比如蒸汽汽车、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