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上七八个人,除了这几个不吃的,其余的都觉得这饺子,是真好吃。
特别是姚守财,一口酒一口饺子,吃的不亦乐乎。
平常,由于家里经济其实还是特别困难的,所以姚守财也只是过年吃一顿饺子,而且不一定是羊肉馅的。
今天呢,纯属意外套了一只黄羊,也算是改善伙食了。
以前如果吃肉馅的饺子,多数都是兔子肉的。
问题,兔子肉没有味。
(这个作者君吃过,兔子肉几乎没有任何味道,毫无辨识度。可以这么说,佐料什么味道,它就什么味道。所以,兔子肉好不好吃。)
吃兔子肉的饺子,纯属没有办法啊。举人杖子这边,抓兔子还是挺常见的。
今年这才到秋天,大半年的时间,姚守财其实已经抓住了差不多二十几只兔子了。
多数都卖了,集市上有人专门收兔子,一般十几块到二十几块不等,主要看兔子大小。
大一些的兔子就值钱,可能卖到二十五到三十。
这也算是家里的一笔相对可观的收入了,所以哪怕是兔子肉,多数也是卖了的,自己家反而吃的不多。
姚守财吃的那是赞不绝口:“这饺子,确实好吃。”
和过年,差不多了。
那边几个人吃的也挺开心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咬一口直冒油,味道还好吃,所以不一会儿的功夫,菜还没怎么动,一盖帘饺子,倒是先没了。
姚莲华又去锅里取了一盖帘饺子,而且还嘱咐姚守财和苏慧:“爸,妈。慢点吃,羊肉吃多了,后边胀的慌。”
羊肉确实是这样,吃起来会感觉胃里暖暖的,不知不觉就会吃的多了一些。但是,这毕竟是肉,消化起来很慢,所以吃多了真的会胀得难受。
苏慧这个人性格比较直,她吃着饺子好吃,满嘴带油的,又加上柴米偷摸给了她二百块钱,她心情也好,便夸赞柴米:“这玩意……真是咋说呢。别看饺子谁都会包,这柴米包出来的饺子,确实是真好吃。她出去摆摊卖饺子,活该她挣钱啊。”
其余几个人也都附和着苏慧的说法,夸柴米确实是做生意的料子。
苏婉作为母亲,也不自觉的骄傲了起来。
以前,她总是因为生了三个闺女,没少受别人指指点点的,说她生不了儿子,不能传宗接代一类的话。
反正,从来没怎么听过有人夸过。
现在,听着人夸自己闺女有本事,苏婉也开心的不行。
而且,柴米确实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那半个月赚的钱,都顶得上柴有福两年的工资了。在柴家那个小圈子里,柴米现在就变得特别“强悍”。
“味不错吧。我就说柴米确实干啥都行。她能吃苦,干活也利索,说话也利索,包饺子也好吃……”
“妈……”柴秀突然插嘴说道:“你说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姐长的好看,人美又多金。这要搁古代啊,我姐就是千金小姐……”
柴米白了一眼柴秀:“快吃饭吧你,吃饭都堵不住嘴。”
柴米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挺舒坦的。
现在的日子,要比以前好的太多。母亲苏婉心情也好了很多,妹子柴秀状态也挺好,这就是柴米一直想要的生活吧。
结果众人正夸着呢,大姨苏锦却一拍筷子,训斥刘三:“你吃饭总吧嗒什么你吧嗒?吃没个吃相,坐没个坐相。”
众人都愣了一下。
柴米其实也能理解现在大姨苏锦状态不对,其实才对。
上次柴米小妹子满月宴的时候,苏锦都没来。这次苏锦来,主要可能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自己二妹子住在大山里头,没准以后见一次少一次了,这才来的举人杖子。
但是,实质上……苏锦本身的心里问题,并未有丝毫的缓解,反而可能会更严重一些了。
当然,考虑到这次坐月子的是姚莲华,并不是柴米二姨的儿子,柴米一开始也觉得问题不大。
不过现在看苏锦的问题,还是比较大的。
“妈……那我一直这么吃饭啊……”刘三脸都红了,他就觉得母亲让他有点下不来台了。
吃饭应该什么样子,这个可没啥标准,刘三吃饭确实爱吧嗒嘴。
这个也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了。
“说你,你还顶嘴。你看别人吃饭怎么不吧嗒嘴……”
“妈,你这一天……”
眼瞅着苏锦的话有点过头了,众人开始打圆场。
苏慧心眼直,她其实也不知道大姐苏锦本来好好的吃饭,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就发火呢,问题这火发的没有必要,于是劝慰道:“大姐……那吃饭还有啥标准啊?!想咋吃就咋吃呗,你看你,这你也挑理……这又不是搁别人家,都是搁自己家,乐意咋吃就咋吃呗。”
随后苏慧还给刘三撑腰:“三,你就吃你的。你妈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姚守财乐呵着喝酒,也不说话。
姚莲华由于辈分低一些,也没说啥。
苏婉挨着苏锦,便拉着她说着一些悄悄话:“大姐,你看你,挺多人呢,你这么说话,让三下不来台,多不好啊。有啥你回家说去,在我二姐家呢,你这么说不咋好。”
柴米本来不太想劝,其实无非就是苏锦又犯病了,心里堵的慌。一是苏锦看着柴米赚钱,自己儿子不赚钱,不太得劲,当然这个原因只是表面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儿子刘三他们两口子,没能生孩子。
结果,苏锦还得来赶份子。
这本来苏锦就会心里有一些芥蒂的。加上又看着大家夸柴米,苏锦就有点不太得劲了。
所以,柴米得劝。
不劝不太行。
“大姨。你看你这一天天的不累的慌啊。我表哥就那样了。你管他干啥呢?真是的……吃点饺子。”
“我不吃羊肉。”苏锦确实没咋吃饺子,她也确实不怎么吃羊肉的。
“好吃呢,你还不信。”柴米就夹碎了一个饺子到苏锦碗里:“真的,你看我妈也不吃羊肉,今天都吃几个了。你也尝一个。不是我和你吹,我这饺子包的,我都让好多人吃哭了都……”
柴米神色很好,气态也不错,丝毫没有做作的表情。
这一点,苏锦自然也看出来了的。
柴米确实只是简单的想让苏锦尝一个饺子来缓解尴尬。
当然了,确实也不是在自己家,苏锦也就尝了一口。
嗯……
确实好吃。
包饺子的时候,一股子羊肉的膻味,结果吃饺子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膻味不说,还特别香。
好吃。
苏锦就把碗里柴米给夹的饺子给吃了。
柴米又夹了两个,之后半埋怨半劝慰的说道:“大姨,你这人岁数大了,就不要啥都管了。这吃好喝好,才是第一位的。现在时代变了,以前大家伙都吃不饱,我记得我小时候搁你们家后边的那个小窗户,我就蹲下边,看你们家烙饼。那给我馋的……”
柴米想起来小时候,就不由得感慨颇多。
小时候,柴米家非常困难。
这主要得益于……柴米那个愚忠的父亲柴有庆啊,他成天给柴忠孝和王慧蓉干活去,结果呢,就没人做饭了。
这个时代的农活,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
后世的时候,大家看电视就可以知道,清一色的机械化,特别是东北这边,都是大型的机械设备,无论是玉米水稻小麦这种主粮,还是像地瓜辣椒一类的,都是主要使用机械,这样会特别省时省力。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是人工的。和古代区别的地方就是有了化肥,其余的基本差不多的。
虽然理论上来说,柴米家那会也就几十亩地的样子,但是春天种地是用毛驴或者牛耕田,之后人需要撒种子、施肥,之后还得覆土。
覆土这边一般用木头弄的一种,这个很难形容,简单形容操作就是拉bosa。
听这个词,就一定是老物件了。
夏天还得间苗,除草,趟地,二次施肥,秋天还得割地,扒玉米,之后弄回家。玉米秸秆也得整回来,还得刨茬子。
反正活特别特别的多。
所以,苏婉和柴有庆不仅没空哄孩子,还因为总给柴忠孝和王慧蓉干活,也没啥钱。导致柴米经常在父母上地干活的时候,就偷摸自己去大姨家了。
从关系上讲,柴米和大姨苏锦的关系更好一些。毕竟相对来说,小时候的柴米,吃了大姨家好多饭。
“我那会儿馋啊,正好我大姐就看着我了。之后那天我吃了六张饼。”柴米说着,之后看着苏锦:“大姨啊。不管啥时候,这吃饭都是第一位的。你就吃好喝好,至于别的你别管了。”
潜在意思就是,刘三两口子没孩子这件事,苏锦还是别想太多了。
毕竟这事,想也没用。
不能生,就是不能生。
谁都无能为力。
结果,柴米这么一说,苏锦还有点委屈了,眼泪眼看着就下来了,柴米等人又是一顿安慰,这才好一些。
好在,苏锦没哭出来。
众人,吃的也差不多了,加上苏锦这么一折腾,也就算吃完了。
吃完了午饭,柴米说着要去姚莲华家看看,于是带着柴秀就出来了。
主要刚刚那个情绪实在是有点憋的慌,柴米也顺带出来透透气。
“柴米,大姨咋回事?”姚莲华皱着眉头问道。
今天苏锦不太对劲,姚莲华也看出来了。
“没啥事……可能就是看刘三不顺眼吧。”柴米敷衍道:“咱们那个表哥你是知道的。干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吃饭也算第一名了。那大姨还能看他顺眼啊。”
姚莲华就笑。
柴秀小手一摊:“表姐,我大姐说谎呢。大姨看见别人家生孩子,刘三没孩子,她就来气啊。去谁家随礼之前,大姨都会上演这么一出戏的。我姐搁家就说,你二姨事真特么多,闲的没事招呼大姨过去住两宿,纯没事找事……”
柴米倒吸一口凉气,手揪着柴秀的胳膊,白着眼睛训斥她:“不是,秀儿你是不是真吃饱了撑着了?啥话你都瞎嘞嘞呢?真是的……以后可不行出去说了。”
柴秀倒是不以为意,只是说知道了。
姚莲华皱着眉头,有一些不太理解:“那……那表哥和嫂子就没去医院看看?他俩好像结婚七八年了吧,这还没孩子,应该八成有病吧。好好看看吧……”
柴米叹了口气:“不看啊……大姨那就一口咬定,是张海兰的问题。那咋整?”
姚莲华立刻就明白了。
那应该实际上是刘三的问题。
也就说刘三其实有生理的问题,导致不能生孩子,但是苏锦一家看病,却总给张海兰看病,那就是一直在做无用功。
但是,这玩意外人也没法说不是。
总不能谁闲的没事找打仗呢,找苏锦说:哎呀,你儿子不行。
那不得打起来啊。
所以,这事无解。
既然无解,姚莲华也就不再问别的了,问多了都是废话。
“大姐,你这出来有好几个点了,孩子刚满月,能行吗?”
“没啥事,我婆婆看着呢。离得近,有事她早就招呼我了。”
说着话,姚莲华和柴米就来到了“隔壁”。
说是隔壁,其实两家中间其实有一段路的。
毕竟这里是大山里边,本来就东一家西一家的。
山区里的房子,不像平地上的村里那样,一家一家挨着的。由于地势上高低不平,柴米二姨家的房子就是山坡下边,之后把山坡掏一个坑盖的。
之后姚莲华婆家的房子,又是另外一个山坡。
虽然是“邻居”,但是隔着差不多有半里的路。
而且姚莲华家的房子地势更高一些,房子东边是山。相对来说,采光好那么一丢丢。
毕竟,柴米二姨苏慧家是南边是山,北边也是山,基本不见太阳。
说起来这个问题,其实主要前文也说过,当年姚守财在大队当会计,他住的那个房子,其实是村里的一个仓库。
仓库顾名思义,就是存放一些粮食什么用的。
这个时候,为了方便更合理的储存,它就盖在了比较阴凉的地方,也就导致了苏慧基本上常年不怎么见光。冬天想晒太阳,都是艰难的。
反观姚莲华家就住的比较合理。
起码,能瞅着太阳,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