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一权臣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6章 扩大教育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佑三年,二月,开德府。

春寒料峭,但凛冽的北风已悄然变得柔和,河畔的柳树梢头,隐约透出一抹极淡的鹅黄。冬日的沉寂正被大地深处涌动的生机悄然打破。而在开德府,两股由秦王府悄然掀起的波澜,正随着这春日的暖意,逐渐扩散开来,浸润着这座古老州府的生活肌理。

其一,便是陈家私塾的迅猛扩张。

起初,这仅是陈太初为守孝期间不废教化、惠及宗族而设的义学。课程新颖实用,又不收束修,只需自备笔墨纸砚即可入学,消息不胫而走。起初还只是陈氏旁支、附庸的佃户、工匠子弟怯生生地前来。但很快,那些原本只诵“四书五经”的蒙童,在这里竟能学到丈量田亩的算法、看懂简单器械图样的技巧,甚至能拼读那些连老秀才都未必认全的生僻字!这等实惠与新奇,如同磁石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城东卖豆腐的老王,咬牙给儿子买了套笔墨送了进来;清河上的船夫李老大,也让女儿停了织布,来学算账;甚至一些家境尚可的商户,也慕名将子弟送来,只盼能学到些“秦王殿下亲传”的实用本事。很快,宗祠旁那几间厢房便被挤得水泄不通,朗朗书声与热烈讨论声终日不绝。

陈太初见状,索性将改革推向更深。他不再满足于旧式私塾的散漫教学,而是借鉴了后世的经验,大胆地将学生按年龄和基础划分为“蒙、初、中”三级,近似于小学低、高年级和初中。每级有固定的课程进度、专用的教材(多为他亲自编写或指导编纂的简明读本),甚至开始尝试分科授课。原有的场地显然无法容纳这井喷式的需求。

于是,陈太初的目光投向了清河下游一处因主人迁居汴梁而荒废多年的庄园。他出资将其买下,动用了王府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拆除隔断,建成明亮宽敞的讲堂;平整土地,辟出活动场地;增设了存放简易实验器材的“格物斋”、摆放地球仪与地图的“舆地室”。不过月余,一所规制远超时代、可容纳数百人同时就读的新式学堂,便在清河畔悄然立起。匾额上书“清河义学”四个朴拙大字,由陈太初亲笔所题。开学之日,人潮涌动,学子与送行的家长脸上,皆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座学堂,如同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也隐隐撼动着延续千年的教育旧规。

其二,则是牛痘接种之事的悄然普及。

去年冬日,秦王府内率先接种牛痘的消息,起初只在极小范围内流传,多数人持怀疑观望态度,甚至不乏“以畜疫染人,有违天和”的怪力乱神之语。然而,开春之后,一场不大不小的天花疫情,恰如试金石般,降临在开德府邻近的几个村落。

疫情传来,人心惶惶。昔日避之唯恐不及的麻疹痘疮,再次成为恐怖的代名词。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那些曾在秦王府或是通过王府仆役引荐、悄悄接种过牛痘的人家,无论老少,竟无一感染!即便是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也至多出现轻微不适,很快便康复如初。活生生的事实,胜过千言万语的辩解与宣传。

恐慌迅速转化为信服,继而化作行动的力量。开德府城内外的各家药堂、诊所,原本对牛痘接种将信将疑的大夫们,眼见王府之法确有神效,又得王府允准共享此法(陈太初早已将接种要点编纂成册,分发给可信的医者),便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或由王府提供少量痘苗,或自行寻访牛痘康复者获取痘痂,开始在各自的医馆内,为前来求种的百姓施种。为推广计,许多医馆甚至效仿王府初期,免收诊金,只象征性收取材料费用,贫苦者亦可减免。

于是,天佑三年的这个春天,开德府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各大药堂门前,排起了长龙,人们不再是愁眉苦脸地等待救治,而是带着一种期盼与忐忑,等待着那轻轻的一划,以期换取未来对抗“痘神娘娘”的护身符。孩童的哭闹声、大人的安抚声、医者的叮嘱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对抗天灾、追求生机的特殊乐章。牛痘之术,便这样如春雨般,无声无息却又坚定有力地,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蔓延。

然而,王府深宅之内,并非全然是这积极向上的氛围。

近日,陈太初察觉到小女儿陈紫玉有些闷闷不乐。那个自幼在海上长大、性格如海风般自由洒脱的姑娘,如今已是亭亭玉立,到了十七岁的年纪。她不像寻常闺阁少女般痴迷女红或诗词,反而对航海、舆图、乃至海外风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自然与她的生母是阿伊努人,以及她童年随父亲漂泊海上的经历密不可分。

这不,王奎的长子王思初,已长成能独当一面的青年,近日准备率船队返回金山。紫玉得知后,心思便活络起来,几次三番缠着赵明玉,想要随船队一同出海,再去看看那片她记忆中的广阔天地。

这一日,紫玉又来到赵明玉房中,扯着母亲的衣袖软语相求:“娘亲,就让我跟思初哥哥去一趟嘛!我保证听话,不多事,就是想出去走走看看……”

赵明玉正在核对府中账目,闻言抬起头,看着女儿那双酷似其生母的、充满野性与渴望的大眼睛,心中又是爱怜又是气恼。她放下账册,板起脸道:“胡闹!你当还是小时候,可以跟着你爹在甲板上疯跑?如今你多大年纪了?十七了!别人家的姑娘,这个年纪早已许了人家,在闺中学着操持家务,准备相夫教子了!你倒好,还想着往海上跑,成何体统!”

她越说越气,声音不禁提高了几分:“女孩子家,终归要有个女孩子家的样子!整日想着风里来浪里去,像什么话?你爹纵着你,那是他疼你,可你也该懂点事了!这事没得商量,不准去!”

紫玉被母亲一顿数落,委屈得眼圈泛红,跺脚道:“娘!您就知道拘着我!海上怎么了?爹爹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女子为何就不行?”

“你爹爹说的那是男儿!你是女儿身!” 赵明玉见她顶嘴,更是火起,“再敢胡说,仔细你的皮!回自己房里去,好好绣你的花,再提出海之事,我便告诉你爹爹,看他管不管你!”

紫玉见母亲动了真怒,知道再争无益,含着眼泪,扭头跑了出去。

这一幕,恰被路过廊下的陈太初看在眼里。他心中了然,却并未立即上前。对于紫玉的教育,他与赵明玉早有默契。赵明玉负责教导她大家闺秀的规矩礼仪、持家之道,这是为她将来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都能立足于世打下基础;而陈太初则在不经意间,开阔她的眼界,培养她的独立思维。如今这“严母”与“娇女”的冲突,正是成长中难免的磨合。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他乐得让赵明玉去管教,自己只在关键时刻,或是在紫玉情绪过于低落时,才出面做个“和事佬”,稍稍平衡一下。家事如细雨,难得糊涂,过于较真,反而不美。

他望着女儿跑远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向书房。窗外,清河义学的喧闹与城中种痘的人流,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而窗内,少女的烦恼与母亲的担忧,则是这宏大叙事下,再寻常不过却又无比真实的人间烟火。改革之路漫漫,而生活,亦在柴米油盐与儿女情长中,悄然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绍宋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军婚:七零国医在北大荒撸大猫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恶吻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大宋伏魔司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英烈传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北宋第一狠人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