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天唐锦绣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百炼飞升录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2章 守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佑二年,腊月将尽,开德府,秦王府。

凛冬的寒意,并未因年关将近而有丝毫消退。府内虽已撤去大部分白幡,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香烛未尽的气息与一种深沉的哀寂。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着窗缝间渗入的寒气,却驱不散陈太初眉宇间那浓得化不开的疲惫与凝重。父亲陈守拙已入土为安,喧嚣的丧仪过后,是更为漫长而冷清的守孝期。依照礼法,他需在此丁忧三年,隔绝政务,素食布衣,以尽人子之孝。

然而,书案上堆积的来自汴梁的密报与邸抄,却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紧迫与等待的奢侈。何栗的私信字迹仓促,详述朝中因他离京后,旧党势力隐有反弹之势,对新政草案的议论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他的缺席而更加甚嚣尘上,各种阻挠的奏疏暗流涌动。西北赵虎的军报则直言边境摩擦升级,大白高国骑兵活动日益频繁,军饷、兵员补充的请求一次次被户部、枢密院以“程序冗繁”、“库银不足”为由拖延。更有各地暗线传来的消息,江南豪商与漕帮勾结,利用新政未稳之机,大肆囤积居奇;北方几个路的官员阳奉阴违,旧有税制名存实亡,新法推行举步维艰。四海表面臣服,实则暗流汹涌,仿佛只待一个契机,便会掀起惊涛骇浪。

陈太初放下手中一份关于漕运弊端的密报,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瞬间凝成白雾。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覆着薄雪、枝桠光秃的的老树。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年?莫说三年,便是三个月,也足以让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变革势头付诸东流,让这个帝国滑向更深的泥潭。他仿佛能看到赵桓在深宫中,面对各方压力,那日渐焦躁与无助的神情。

不能再等了。 他转身回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略一沉吟,开始书写奏章。笔尖在纸上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书房中格外清晰。他首先恳切陈述了身为人子,按制需丁忧三载的孝道伦常,言辞哀切,合乎礼法。然而,笔锋随即一转,提及当前“国步艰难,四郊多垒,新政甫立,根基未固”,若主事者长期远离中枢,“恐奸宄生心,事机坐失”。最后,他郑重请求皇帝陛下体恤时艰,准许他在开德府守制,期间“夺情起复”之议,万万不可,但允许他以“白衣”身份,将变革条陈、应对之策,密奏于上,供陛下与中枢诸公参详决断。

奏章以六百里加急送出后的第七日,皇帝的批复便到了,同样是以最快速度送达。来的并非正式的圣旨,而是赵桓的一封朱批私信,字迹略显潦草,透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元晦吾兄:览奏心如刀割。兄纯孝之心,天地可鉴,朕岂不知?然兄亦知,如今朝局如累卵,边事如沸鼎。朕每览各地奏报,未尝不汗透重衣。何栗虽忠勤,然骤临大变,独木难支。新政纲要,非兄不能洞悉其要,非兄不能镇服群小。三年之期,实难等待!夺情起复,虽有碍清议,然为国纾难,权宜之计,古亦有之。万望吾兄念及江山社稷,念及朕之艰难,暂移孝作忠,克日返京,共渡时艰!前议诸事,亟待兄回京主持。朕心迫切,言不尽意,惟兄察之!”

信纸的末尾,朱笔的印记几乎力透纸背,显见赵桓写下这些字时心情的激荡与近乎哀求的迫切。

陈太初放下信纸,默然良久。赵桓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这位性情较弱的皇帝的依赖心理和面对复杂局面的无力感,比想象的更甚。然而,他深知,“夺情起复”虽可解一时之急,却会授人以柄,让那些坚守礼法的清流文官集团抓住“不孝”的致命攻击点,届时非但新政难推,自己也将陷入巨大的道德被动,甚至可能引发朝野舆论的强烈反弹,使改革事业毁于一旦。

他再次提笔,给赵桓回了一封更长的密信。信中,他先是对皇帝的信任与倚重表示感激,随后笔锋沉稳地剖析利害:

“陛下明鉴,臣非惜身恋栈,实为新政大局计。‘夺情’之举,虽可速返中枢,然‘不孝’之名若加于臣身,则臣所倡一切新政,皆将被斥为‘无父无君’之乱法,清流物议,足可杀人!届时,非但臣寸步难行,恐亦将累及陛下圣德,使变法大业未兴而先溃。此绝非危言耸听。”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更为稳妥、更具深意的策略:

“臣愚见,陛下不若准臣在开德府守制。于此期间,臣可将变法之具体细则、推行方略、应对疑难之策,详加斟酌,陆续密奏陛下。汴京之中,可由何相公主理日常政务,依臣所陈方略逐步推行。遇有重大阻力,陛下可与臣密函往来,共商对策。如此,臣虽身不在朝,然心系国事,政策依旧可出;陛下既全了臣之孝道,堵了悠悠众口,又可稳持改革之舵,实为两全之策。”

然而,这仅是明面上的安排。 在密信的后半部分,陈太初笔走龙蛇,勾勒出了一个更为根本的、旨在重塑权力运行核心的构想——设立“资政院”。

他详细阐述道,此机构表面上是皇帝的高级咨询机构,名为“资政”,以示谦抑。院长可由皇帝极为信任的勋贵或近臣挂名(如张叔夜),而副院长则由他陈太初“遥领”,实际负责运作。其核心职能,并非替代现有的政事堂、枢密院、三司,而是“制定标准、统筹规划、选拔培训、监督评估”。

他建议,从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刑部等六部中,遴选那些真正精通业务、富有实干经验且倾向改革的少壮派官员,脱离原有衙门,进入“资政院”任职。他们不再处理日常琐碎公文,而是专注于研究制定各项新政的实施细则、技术标准、考核办法。例如,户部官员研究新的税则如何落地、如何防止官吏欺瞒;兵部官员制定新军编制、训练大纲、后勤保障条例;工部官员规划全国水利、道路、工坊建设标准;刑部官员草拟与新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商法、专利法等。

“资政院”将成为新政的“总参谋部”和“人才摇篮”。它制定的规则,经皇帝批准后,下发各衙门执行。同时,它还将负责招募、培训新一代的“技术官僚”,这些人只对制度和专业负责,而非对某个上司或派系效忠。久而久之,政事堂、枢密院等旧机构将因职能被逐渐剥离、转移而自然弱化,新的、更有效率的行政体系将围绕“资政院”建立起来。这实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制定规则和培养新人的方式,悄然完成权力结构的重组。

写完这封长信,窗外已是夜色深沉。雪不知何时又悄悄落下,覆盖了庭院,世界一片静谧。陈太初封好信,命心腹即刻送出。他深知,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远棋。能否说服赵桓,能否在守孝的掩护下,远程操控这场关乎国运的深刻变革,前途未卜。

但他没有选择。父亲的离世,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无情与变革的紧迫。他必须利用这难得的“隐身”期,布下更大的局。守孝的书房,或将变成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帝国的命运,或许就将在这濮阳城的寂静冬夜里,悄然转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南宋第一卧底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大宋伏魔司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英烈传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北宋第一狠人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