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阁老 衣冠不南渡 烽烟尽处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四季锦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思想波动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佑二年,春,汴梁皇城,垂拱殿东暖阁。

夜雨敲窗,烛影摇红,将殿内奢华的陈设染上一层幽暗而不安的色调。

御榻之上,赵桓半倚着引枕,身上厚重的明黄锦被也掩不住他形销骨立的憔悴。

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猛然袭来,震得他单薄的肩膀剧烈颤抖。

他慌忙用一方素白丝帕死死捂住嘴,待那令人窒息的呛咳声暂歇,帕心已浸开一片刺目的暗赭,如同雪地中凋零的残梅。

内侍宦官吓得魂飞魄散,跪伏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赵桓无力地挥挥手,屏退了所有人。殿内只剩下他粗重而艰难的喘息声,以及烛火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

他独自面对案头那叠空白的御用宣纸,上好的徽墨已然研妥,散发出清苦的香气,那支象征至高权力的紫毫笔静搁在青玉笔山上,仿佛一道冰冷而无声的诘问。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触及冰凉滑韧的纸面,却如遭火灼般猛地缩回。往事如潮,挟着无尽的悔恨与后怕,汹涌地扑击着他病弱的神智。靖康烽火中汴梁城头的绝望,沧澜舸血战时的惊心动魄,南渡途中风声鹤唳的仓皇… … 那一幕幕危如累卵、几乎倾覆社稷的绝境,是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的?是那个人,总是那个人,陈元晦!如同擎天巨柱,在他最惶惑无措、群臣束手时力挽狂澜。而自己,竟可笑地视那擎天的力量为威胁,被谗言与猜忌蒙蔽,生生将其推开,甚至… … 险些逼死其挚爱的长子!

“守成之主… … 朕连守成都如此艰难… … 昏聩!何其昏聩!” 一声痛苦至极的呻吟从他干裂的唇间挤出。他想起陈太初当年呈上《四海论》时,那字里行间并非挑衅,而是沉痛、焦虑乃至… … 绝望的泣血谏言!是自己被帝王的虚荣和脆弱的自尊蒙蔽了心智,不见泰山,反怨山峦障目。

悔恨如毒蚁啃噬着五脏六腑,引来又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喉头腥甜翻涌。良久,他喘息稍定,眼中颓唐渐被一种近乎偏执的、绝望中的清明取代。他猛地抓过笔,饱蘸浓墨,仿佛用尽残存的全部气力,笔锋沉重而略显凌乱地落下:

“秦王兄元晦亲启:

朕… … 桓,自知是昏聩无能之人,德不配位,才不堪任,忝居这九五之尊,以致有今日山穷水尽之困局。近来病中独处,追思往事,自靖康以来,哪一次滔天危机,不是赖兄之力挽狂澜?沧澜舸血战、孤身入敌营、平定西夏、开拓海路、充盈国库… … 桩桩件件,皆赖兄台砥柱中流。自兄负气远走,朝纲日渐紊乱,府库日益空虚,边陲烽烟再起,内外交困,这一切皆是桓猜忌贤能、独断专行之过。如今病体支离,日夜咳血,始知独木难支将倾之大厦,空揽权柄而无治国之能,实乃取祸之道,非安邦之策。

兄昔日所上《四海论》,字字珠玑,实乃救国济民之良方,桓昔日蔽于私心,狭隘昏聩,未能采纳,如今追悔莫及。万望兄念在天下苍生黎庶,念在太祖太宗创下之江山社稷存续之难,不弃桓之愚顽昏聩,赐教于万一。关于立宪共治之事,朕… … 桓愿遵从兄之倡议,只盼兄… … 能返朝主理大局… …”

笔锋至此,剧烈颤抖,一滴墨污晕染开来。那“立宪”二字,重若千钧,几乎抽空他全部气力。他最终未能写下“返朝”之恳求,深知自己已无任何颜面再作此请。这已非君王诏书,而是一封… … 罪己书,一份绝望中的… … 投名状。写罢,他虚脱般瘫软下去,冷汗浸透重衣。

同是此春,鄂州军营,岳飞帅帐。

长江的湿冷水汽浸润着旌旗与甲胄,夜风带来远处军营操练士卒隐约的呼喝与金铁交击之声。油灯下,岳飞卸去沉重甲胄,只着一身暗青色常服,眉峰紧锁如川,古铜色的面庞在跳动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他面对案上铺开的信笺,久久未能落笔,紧握的拳头上青筋微凸。

他脑海中闪过无数鲜活的画面:十二岁时,家贫如洗,那个青衫磊落、目光睿智的太学生陈元晦,如何找到蜷缩在破庙角落的他,不仅赠他衣食,更力排众议将他引荐给周侗恩师,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父母在开德府得到陈家无微不至的安置,安享晚年,父亲常念叨陈家的恩德;沙场之上,与陈大哥并肩浴血,生死相托,荡平西夏,光复河山… … 恩义如山,重于泰山!

可“忠君”… … 错了吗?陛下虽多有过失,优柔寡断,近小人而远贤臣,然君即是君,受命于天!《四海论》言“天下为公”,然则置君王于何地?这念头日夜煎熬着他刚直的内心,令他寝食难安。

他猛地提笔,墨迹酣畅淋漓,笔力遒劲,一如他为人:

“大哥尊鉴:

弟飞愚钝,有一事久困于心,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唯有向大哥求教。大哥于飞,恩同再造,非止知遇之恩,更有活命之德,养育之情。飞纵万死,难报其万一。然,‘忠君爱国’四字,自飞蒙童启蒙之日便由师长镌刻于心,陛下乃天命所归,臣子尽忠,死而后已,此非天地间最正之理乎?大哥之《四海论》,精深宏远,飞虽一介武夫,亦细读深思,知或为救国良策。然… … 尽忠事君,何错之有?若忠君有错,则飞平生所信所守,岂非尽成虚妄?此心此惑,昼夜撕扯,难求安宁。乞大哥… … 无论如何,为飞解惑!”

信纸被重重拍在案上,岳飞胸膛剧烈起伏,虎目之中尽是痛苦与挣扎。他信的并非龙椅上那病弱而时常昏聩的君王,而是信那自小熔铸于骨血中的道义伦常。这坚定的信念正与如山恩义和那隐约觉出的、汹涌的时代浪潮剧烈冲撞,令他五内俱焚。

汴梁相府,深夜。

何栗并未安歇。他独立于书斋窗前,望着窗外被春雨笼罩的、沉寂的运河。近几日,漕船渐增,街市人流稍复,本是值得欣慰之事,可他眉间的忧色却愈发深重。

“市面看似活络,而银根却愈紧,铜钱都去了何处?富户窖藏,巨商囤积,还是… … 流出海外?”他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窗棂,喃喃自语。他深知症结所在:大理铜矿产出锐减,新钱铸造不及,旧钱被豪商巨室视为保值的硬通货深藏地下,以至通货紧缩,银贵物贱,民生困顿!此僵局非寻常开源节流可解,需打通海路,大力引入海外金银铜矿,更需革新币制,以国家信用为锚,发行票据,搞活流通!

他不禁想起了陈太初当年主政户部时,力排众议推行“盐引”、“茶引”,以未来货物为信用抵押,激活商路,聚敛财赋的旧事。那般超凡的魄力、精准的眼光与奇思妙想,他自愧不如。

深吸一口带着寒意的潮湿空气,他回到酸枝木书案前,铺开信纸。这已是他写给陈太初的第二封信。上一封,是自荐经略辽东,言辞激昂,充满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一封,却字字句句皆是沉甸甸的务实焦虑与… … 无奈的自省。

“元晦吾兄台鉴:

自兄远避海外,国事维艰,如履薄冰,弟战战兢兢,唯恐有负兄之昔日嘱托。近日漕运稍复,商事渐苏,然市面银钱短缺之象愈演愈烈,百业虽见起色而流通滞涩,百姓交易困难,民甚苦之。此乃钱法根本大弊,根基动摇之凶兆,绝非小事。弟才疏学浅,虽殚精竭虑,苦无良策应对,昔日兄主持户部时,盐茶票据之妙用,活络经济之方略,恨未能深学其髓,至今思之,愧怍难当。

今冒昧修书,急切请教:钱荒之局,何以从根本上破解?扩大海外通商,如何有效引流金银入境?币制若需革新,当以何物为信用之锚?民间自发信用(如交子、会子),官府该如何引导、规制乃至将其纳入正轨?事无巨细,凡兄有所教,皆为国之幸,民之盼,弟必悉心推行… … 翘首以盼兄之回音!”

笔落千言,句句皆是对复杂经济局势的焦灼剖析与急切求教。写至最后,他搁下笔,长叹一声,疲惫地揉按着紧锁的眉心。这宰相之位,如居火宅,炙烤难安。他恪守陈规,勉力支撑,不过稍稍延缓崩塌之时。真正能力挽狂澜、破旧立新者,纵观天下,唯有一人。

窗外,春雨淅沥,无声浸润着这座繁华而疲惫的帝都。三封书信,自森严皇宫、肃杀军营、凝重相府发出,承载着三种截然不同的困境、挣扎与最深切的期盼,由心腹之人携带着,乘着快马,破开迷蒙雨幕,向着东南海外,向着那个似乎已超然物外、却又与这一切命运休戚与共的男人,疾驰而去。

帝国的未来,社稷的安危,似乎都系于…那即将在流求展开的信纸,与读信之人…最终的…决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啊?靠纯变态心声攻略了阴戾男主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天武神帝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雷武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重生之战神吕布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唐代秘史 锦衣血诏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云起惊鸿客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