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欣笑道:“你们的哥哥姐姐们都考上举人了,你们才开始上学,太小了,不能和哥哥姐姐们一块去,等到下次吧!”
俞莲儿也笑道:“你们两个去了,会跟不上他们的进度的。”
狗儿和花儿道:“大舅娘,我们可以从丙班开始啊!”
他们两个只知道他们刚进的班级,叫丙班,他们想着现代也是从丙班开始的,不知道有幼儿园,有一年级。
这下可让俞莲儿作起了难,因为这俩孩子去了以后,不知道他们的生活能不能自理,如果让他们从学前班开始也可以,但是就是不知道他们两个的自理能力怎么样?
俞莲儿问梁世欣道:“大妹,他们两个在家中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吗?”
不等梁世欣回答,狗儿和花儿两个人异口同声的道:“大舅母,我们会的,我们会自己吃饭,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还会帮娘亲刷锅碗瓢勺,我们的床也是我们自己整理的。”
梁世欣看着俞莲儿点了点头道:“大嫂,他们说的是实话。”
俞莲儿想到:那就叫他们去试试吧,不行了再让他们回来。就对梁世欣道:“大妹,我只能带着他们去试一下,如果不行的话,我再把他们带回来。”
梁世欣站起身来,给俞莲儿深深的施了一礼道:“谢谢大嫂,让大嫂费心了!”
俞莲儿笑着说道:“一家人不客气,我做任何事都是应当应份的。”
俞莲儿来到梁世欣身边,把梁世欣让到了座位上道:“大妹,你坐下吃点东西吧!”
俞莲儿又看向四妯娌道:“你们几位当娘的,有什么意见吗?”
曹文,清楚,童寻,雅兰四妯娌异口同声的说道:“大嫂,一切全凭你做主,只要孩子们愿意,你说咋办就咋办!”
俞莲儿又看向老诰命夫人道:“娘,孩子们都走了,你也不用想他们,过几个月他们就有假期,都可以回来看望你们的。”
老诰命夫人这几天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也知道了他们的心思与愿望,他们都想到国外去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是他们梁家的福气,他对俞莲儿坚定的点了点头道:“莲儿,只要孩子们愿意去,一切全凭你做主,你说咋办就咋办!”
俞莲儿笑着说道:“刚才给孩子们的父亲们也都说过了,他们也都同意孩子们去,和孩子们也说过了,他们也都同意去。接下来的事就由我做主了,不许反悔啊!”
四妯娌一起站起身来,对俞莲儿深施一礼表示感谢道:“谢谢大嫂,全让你费心了,咱们家因为有了你才过上了不挨饿不受冻的日子,今天我们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全是您的功劳!”
俞莲儿笑道:“切!什么谢不谢的,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也很辛苦的,谁也不用说客气话!”
吃过饭以后,俞莲儿让梁世德亲自把孙红彬五人及他们的父亲们安排进了大酒店里,并告诉雅兰道:“他们在这里的食宿费全免。”
雅兰柔声的道:“知道了,大嫂!”
梁世德又把皇上及皇甫有丰安全的送到了皇宫内。
实际上,皇甫有丰不想离开户部尚书府,因为那里面有大宝,二宝,特别是二贝。
但是,他作为一个皇室成员,不能随便在外面住宿的,这就是皇甫有丰现在不想回京都的最大的原因。
高大理寺卿一家四口,驾着自己的马车,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自不必说。
俞莲儿一大家人又开着新能源电动轿车,高高兴兴的回到户部尚书府中。
俞莲儿想着梁世欣怀着身孕呢,趁着她这一次来京都了,给她做一次孕检吧。
俞莲儿将自己的三根手指搭在梁世欣的手腕上,装作给梁世欣号脉,一边打开自己的透视眼,看到梁世欣的胎儿发育的很好。就告诉梁世欣道:“大妹,胎儿发育的很好!”
梁世兰还没有结婚,自然牵扯不到儿女的事,但是,俞莲儿趁此机会也和梁世兰说了她和俞二的事。
俞莲儿亲切的道:“小妹等过一段时间,有时间了,我就给你们把婚事办了,让你们有一个温暖的家!”
梁世兰感动的热泪盈眶,拉住俞莲儿的手道:“大嫂一切全凭你做主,不是你救小妹,小妹我的性命早已没有了,小妹我在心中不知道感谢了你多少遍,我的命都是你救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俞莲儿笑着说道:“小妹,就这样说定了,我这一段时间有点忙,等到有时间了,立马把你们两个的婚事办了!”
梁世兰郑重其事的点头道:“全听大嫂的吩咐!”
俞莲儿心想趁着今天全家人都到齐了,把自己家中的家规给大家说一下吧!
于是,俞莲儿就让梁世德去召集人准备开一个家庭会议,把自己家定的家规宣布一下。
趁着梁世德召集人的机会,俞莲儿和四个妯娌八卦开了,俞莲儿问他们几个道:“你们几个有没有怀孕的?”
四妯娌笑道:“谁像你啊?说怀就怀上了!”
俞莲儿笑着说道:“像我怎么了?我再生两个,为咱们梁家开枝散叶了,多好啊!”
四妯娌一起笑道:“大嫂有本事,为我们梁家开枝散叶了,我们都要感谢你的!”
俞莲儿笑着说道:“如果你们想生,你们也可以生,咱们梁家养得起的。如果你们不想生了,我也有办法可以给你们上一个节育环,你们就不会怀孕了。”
俞莲儿才二十九岁,他的四个妯娌都是二十多岁的年龄,如果她们想生孩子的话,正是最好的生育期。随便生的话,还可以生好几胎呢!
曹文听俞莲儿说可以上节育环,就不可置信的问俞莲儿道:“大嫂,真的吗?如果上了节育环,可以不生育的话,我想上个节育环。”
俞莲儿笑着说道:“当然有啦,如果你不想要孩子的话,我一会儿就可以给你上一个节育环。”
曹文又问道:“大嫂,上节育环疼吗?”
俞莲儿笑着说道:“大妯娌是希望疼呢?还是不希望疼呢?”
曹文知道俞莲儿是在给他开玩笑,就说道:“大嫂你真坏,我当然不希望疼了!”
俞莲儿又笑着说道:“那就给你来个不疼的,就是七天之内不能同房,你能坚持不?”
曹文又对俞莲儿道:“大嫂,你真是个大坏蛋。”
五妯娌一起哈哈大笑!清楚笑的直不起腰来。
当所有的人好不容易止住笑以后,清楚就对俞莲儿道:“大嫂,如果不疼的话,我也想上个节育环,有五六个孩子了,已经够热闹的了,我想帮着你把咱们家的生意做的更好,如果要孩子的话,就分散精力了。”
童寻也想上节育环,就对俞莲儿道:“大嫂,如果上节育环能不怀孩子的话,我也想上。我想帮着你把咱们家的生意做的更好,如果有孩子了就分散我们的精力了。”
俞莲儿问雅兰道:“五妯娌你呢?”
雅兰道:“我就随缘了,如果怀孕了,我就要,不怀了就不要了。”
俞莲儿笑着说道:“要孩子也不耽误我们做生意的,我们可以找奶妈来照顾孩子的。”
曹文,清楚,童寻都坚定的道:“大嫂,我们现在暂时先不要的吧?等过两年,我们的生意都稳定以后再要也不迟。”
俞莲儿心道:“自己是不小心怀上了,没办法,如果自己的四个妯娌将来想要的话,她可以给她们在人工子宫里面培育胎儿,省的她们生孩子的时候痛苦!”
俞莲儿打开自己的透视眼,看向四个妯娌的小腹部,在她的一一扫视下,发现四个妯娌一个怀孕的也没有。
就欣然的答应道:“好吧,就以你们的意见,一会儿,咱们的家庭会议结束了,我就给你们三个上节育环,不过上节育环后,七天之内不能同房是真的。”
三个妯娌都害羞的道:“大嫂,你真坏!”
俞莲儿笑道:“我说的是真的,七天之内是不能同房的。”
五个人又是一阵掩嘴大笑,她们既想笑,又怕外面的人听到了,所以用手捂住嘴笑。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曹文,清楚,童寻三人对俞莲儿道:“那我们也上,上过节育环后,我们就不再怀孕了,好一心一意的打理咱家的生意,让我们梁家的生意做的更好,更大。”
雅兰笑着坐在一边,看着他们四个大闹。
俞莲儿问雅兰道:“五妯娌,你的小妹雅芳找着心仪的人了吗?如果找着了,我们就帮他办喜事。”
雅兰道:“大嫂,谢谢你为小妹操心,小妹今年才十五岁,我不想让她成婚那么早,等到她十八岁的时候再让她成婚,那样她就多过几年快乐的日子。”
雅兰知道自己十五岁结婚以后,十六岁就开始生孩子,养孩子就没有好的时候。
庆幸的是,自己找了一个好公公,好婆婆,好丈夫,如果再找一个公婆都非常刻薄的人家,自己就遭老大的罪了。
如果自己的妹妹能到十八岁再结婚,晚几年生育就可以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过几年好日子。
俞莲儿赞许的道:“也好,我们国家这个婚姻制度要改革一下,就得规定女子十八岁,男子二十岁再结婚才好。过几天我就向皇上上一个奏折。”
四个妯娌都笑着道:“大嫂,你真有才,这样就更好了,我们女人十五岁结婚,实在是太小了,结婚以后就怀孕生孩子,那时候我们还是孩子呢,还要照看孩子,实在是太累的慌。
俞莲儿从原主的记忆里也有同感,就对几个妯娌道:“我也有同感,所以说我要向皇上奏上一本,改变一下男女结婚的年龄。”
正说着话呢,人都到齐了,大宝过来喊道:“娘亲,人到齐了,我们要开家庭会议了!”
俞莲儿答应了一声道:“哎,我们这就过来。”
于是,俞莲儿和四个妯娌一块来到了客厅里,坐在了婆婆的一边,九个贝各自站在了自己的娘亲的身后,像她们的护卫一样保护着她们的娘亲。
十七个宝都站在了他们的父亲的背后,像他们父亲的四大金刚一样,保护着他们的父亲们。
户部尚书看了他家的子孙都这么的精明强壮,又这么的聪明,全部都考上了举人,心中感到很是欣慰。
老诰命夫人看到他们家和和气气的一大家子人,子孙满堂,父慈子孝,感到很是开心,对户部尚书道:“老头子,人都到齐了,就开始吧!”
户部尚书看了看自己的五个儿子,五个儿媳妇和所有的孙子,孙女们道:“咱们梁家现在也算家大业大了,趁着大家都在,我要给你们宣布一下家规,望大家都要认真的自觉的遵守这个家规。”
“有了这个家规以后,我们的家才能够走的更长远。古人讲富不过三代,我们要一代一代的都过富有的生活就靠家规了。”
“下面我就对大家宣布我们家的家规,这些家规每一条你们都可以理解的,就不用我一条一条的给你们讲解了,因为你们的知识比我的知识还要深,所以说我只宣布家规,如果你们有不懂的再问我。家规总共有六条。”
第一条是:勤俭持家,知足常乐,终生一夫一妻。
第二条是:勤奋努力,习文练武,每日自省。
第三条是: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尊重他人,重情轻物。
第四条是:诚实守信,戒骄戒躁戒惰,自尊自爱自强。
第五条是:遵纪守法,克己奉公,清正廉洁。
第六条是:一心为国为民,不可有不臣之心。
“我们梁家的家规总共就这六条,你们都能理解吗?”户部尚书问道。
所有的人异口同声的道:“全部都能理解!”
“全部都能记住吗?”户部尚书又大声的问道。
所有的人异口同声的道:“我们都能记住”
九贝道:“爷爷,我背给你听!”
于是,九贝用他那稚嫩的童声把梁家的家规一字不落的背了一遍。
俞莲儿心道:“梁家的孩子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是杠杠的。”
户部尚书表扬九贝道:“九贝真棒,背的一字不落,但光会背还不行,你们还都要能够一条一条的做到,大家都能做到吗?”
所有的人又异口同声的道:“请户部尚书放心,我们一定一字不落的都按照家规去做,绝不会违背家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