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啊,妈妈想问一下,你对未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呢?记得之前听你提起过想要尝试自主创业,那要不干脆就在你爸的公司里先工作一阵子,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如何呀?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考虑独自闯荡。你听妈妈说,妈妈倒并不是不信任你,实在是觉得创业这件事情可不像嘴上随便说说那么容易,总得了解点门道才行。或者说……你爸那边会不会提供某些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呢?比如说人力资源之类的资源?”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达拉便开始琢磨起关于女儿今后人生道路的问题来。
毕竟她心里很清楚,自家这个闺女还 挺有好胜心,凡事都力求尽善尽美。
然而以她目前的能耐而言,所能知晓的信息着实相当有限。她帮不了女儿什么忙,只能指望孩子从她们父亲那里得到帮助。
希望静她们的父亲适时地伸出援手予以协助。
她也想过要不要联系一下她们的爸爸,但两人关系有些微妙复杂,让她颇感为难,不知该如何与之沟通联络才妥当。
最后达拉还是决定先询问一下静本人对此事究竟作何打算。
静虽然去国外留学两年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与国内的人们完全失去了联系。
事实上,无论是昔日同窗还是学长大哥、大姐大等,他们都成为了她宝贵的人际脉络和潜在的助力源泉。
毕竟大学里,她可是努力凭借着自身魅力和才华横溢所积累起来的良好口碑与人缘关系网。
她不信高薪吸引不来那些令她心仪不已且实力超群的精英人士。
这会儿听到妈妈达拉询问,静也说出自己的打算。
“妈妈您放心吧,关于这件事我的心中可是早已有数啦!爸爸他早就表示过,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将会给予我一定程度的设备方面的援助。而且啊,我在大学里结识的那些学长学姐们至今仍保持着紧密联络呢。我们以前可是有言在先的哟——只要我回到家乡开启自己的事业征程,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追随于我左右一同打拼奋斗哒!所以说呀,您根本无需担忧我身边找不到合适可靠之人来协助工作啦!哦,差点忘了告诉您还有一件事情呢:就算真遇上什么突发状况导致手头拮据没钱可用的时候,其实也不必太过忧心忡忡啦!还有安呢!安资金雄厚。安,你说是不是,你之前不是打算等姐姐准备自主创业开办工厂,如果资金不足需要大家共同出资合作经营的话,那么你愿意参与其中并投入一部分股份进去。”
听到这里,一旁的安忙不迭地点头应道:“对,妈。我跟静姐早就商量好的。”
然后看向静姐说道,“没问题,姐。你留学期间,我又有一本漫画出版了。这些年我的稿费版税一直搁在那儿闲着没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发挥作用!我还有之前的零花钱以及这些年爷爷他们给的钱,一直没怎么花。”
现在的安,可以说是家里几个孩子,现金最多的一个人。
名下的房子,名下的地,租金都没有动。
也不会买大牌包包,买的最多的也就黄金。这还是前世种花家的习惯,种花家就没有人不喜欢买黄金的。
而且安可能比她哥哥帕金卡里的钱还要多一点。
因为安不买车。
安打算不出国留学后,也想过买车,但是曼谷的雨,让安暂时打消了,她想买一个底盘高的。
底盘低的车,扛不住曼谷下水管道不好,一下雨,曼谷不少地段就是积水。
听到两个女儿的回答,达拉也放心了,相信她们自己会计划好。
但有一件事,正好要先问下。
“那静,你这次留学回来,妈给你办个酒席,庆祝一下,怎么样?”
达拉小心地问道,因为她并没有听两个孩子提过,静的父亲那边给不给静这次留学回来办宴会这件事。
帕金当初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时,达拉就曾听闻过老宅那边会举行一场宴会。庆祝孩子学成归国。但她女儿静,也是完成学业回国后,老宅那边并未有任何特别的安排。
达拉就想做点什么。生怕静因此而感到失落。
于是,她暗自琢磨着,想要亲自为静操办一场属于她自己宴会。
可能规模或许无法与跟她的哥哥的宴会相提并论,但前来道贺的人们必定都是发自内心、真诚无比的祝福者。
毕竟,这些亲朋好友们都是见证着静成长的人啊!
面对母亲的好意,静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表示谢绝:“妈,真的不用。您把钱留着吧,可以多买点好吃的给我就行。而且,婉娜姐硕士毕业后,家里也没有搞什么特殊的活动。”
静不想妈妈达拉说这个话题,然后她看向了安,“唉,真是太遗憾了。要是当时能亲眼看到你参加毕业典礼该有多好啊!对了,那天还有哪些人去了现场呢?”
静惋惜地叹了口气,紧接着又好奇地追问下去。
“妈妈,阿南哥夫妻俩,阿北哥还有帕拉瓦,她们五人。”安说道。
“婉娜姐没有去?”静疑惑道。
安解释,“没有去,但是有送我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