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最是无情,那是针对于人族,对先天生灵而言,时间是他们战友,他们的每一份进度都是时间酿造的美酒,是他们成长的台阶。
就比如现在的女娲道场之中,除了看顾女娲的伏羲因为失去了成圣的机缘,心甘情愿的看顾这此地,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静止的画面一般,就这样定格在那里,而时间本身却是如同窃贼一般,悄无声息的流淌着,很快就过去了几万年的时间。
这期间伏羲也多次尝试重新融入成道的可能,但是这显然只能是痴心妄想。因此,伏羲多次进入火云洞,开始尝试闭关或者找寻到开天意境来再次进入那种悟道的境界,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而生活在火云洞内的先天人族多次见到伏羲悟道的场景,从八卦之中找到了交织的八卦组成的图案,并动手将之制作出来,为后天人族捕获火云洞内的水珠作为他们汲取生存所需能量的来源。
先天生灵虽然有完整的消化系统,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利用皮肤吸收灵力来维持生存,只有后天人族因为丧失了先天之基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必须主动进食来补充生命所需。好在伏羲的火云洞内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高山、湖泊、沼泽、丛林中各种仙材珍禽都成为先天人族练习术法的对象,成为后天人族活下去的物质基础。
只是此时的伏羲在女娲和成道这两件事情上耗费的精力过多,并没有直接选择教化人族,因此即便几万年过去了,先天人族此时的整体实力也看看达到人仙巅峰而已,因为只有术法而没有功法的缘故,他们的进阶是纯粹的实力堆积之后自然而然的,因此很多先天人族还好些,因为吸收功德的缘故,可以抵抗不少‘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的后遗症,而后天人族早在踏入人仙之境的时候,他们的肉身就出现意外,很多后天人族的血脉因为实力增长的缘故导致体内的气息紊乱,在没有女娲的看顾下出现最初的返祖现象,很多后天人族因为自己修习的术法属性的缘故,导致某些隐藏的血脉被激活,直接显化出这类妖族的身体特征,看起来丑陋有怪异。
因此,就算是同样的先天人族对于后天人族也开始出现了不待见的现象,虽然这样的现象并不盛行,但是还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得先天和后天人族无论是居住区域还是交流模式都出现了明显的区隔。也是到了这时,伏羲才将自己从失去成圣机缘的执念中拔了出来,看着已经泾渭分明的两拨人族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这才显化无数的分身选择进入两族之中,开始按照他掌握的最基础的五行功法,在火云洞内为先天人族创立了青山宗,为后天人族创立了妖皇道。
青山宗传下的五行功法和先天人族以息壤为土,造化精粹为水,刻刀为木、造化鼎为金,灵魂和各色能量为火创造出来的过程对应起来,他们在五行功法上的提升也是一日千里,其中后世的燧祖的祖先现在已经能够打出先天之火的攻击了。虽然燧祖的祖先掌握的先天之火极为初级和粗糙,但是也让控火一族成为先天人族中的最大一族。
神农的先祖掌控的是木行功法,在火云洞内也是与后天人族比较亲和的一支,多次为后天人族创造神迹,让他们得以快速的找寻到满足后天人族生存所需的仙材珍禽。更是对火云洞内的一切生灵和植物保有最旺盛的探知欲,给后天人族活下去尽心尽力。因此是所有修行的先天人族中最不起眼的一支,温和而包容,但是没有发言权。
至于掌握土行和金行的先天人族则是人族最早制造武器和防具的,他们已经初步涉猎矿脉研究和矿物收集,当然现在所有的武器和防具都是就地取材的结果,比如最早的武器就是兽骨而不是后世认为的石器,最早的防御也不是任何形制的盔甲,而是兽皮。
至于后面出现的石器,则是金行修行者对于矿脉利用是用来挖掘的坚硬矿物也不是普通的石块,就洪荒石块的杀伤力要破开生灵的防御就有些异想天开了,只有富集矿物的石材才能被利用起来,而这也不是先天人族能够制造出来的,只能是用法术凝聚出来,产量极低,因为讲地底的矿脉融合在一起可不是现在的人仙境界的人族可以轻松驾驭的。
至于最后的水行修炼者,他们在火云洞内的万千水系中自由的生活着,然后给所有人族提供最多的便利,人族逐水而居的根脚就这样被水行修炼者定义。水作为灵力最纯洁的载体存在,是最容易获取的一种灵力来源,对于后天人族人言,这是除了生存必须能量之外最容易获取灵力的方式。这些稀薄的灵力对于先天生灵可以不在乎,但是水边上一般蕴含的灵力比较集中也是常态,因此,先天生灵一般也会选择在水边修行。
而水行修炼者是所有修炼者中进阶最稳定的一类,练功自伤的事情也极少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因此水行修炼者也是所有修炼团队必备的存在,一旦出现修炼问题,只要水行修炼者将自身的法力输入到受伤者的体内,就能快速的镇压和修复,类似医修一般的存在。
而有这么一支人族,他们并没有盲目的选择进入青山宗内修炼,他们成为火云洞内最奇特的一类存在,他们在火云洞的几万年时间始终围绕的伏羲本身进行修炼。伏羲的推演知道的八卦符号成为他们的信仰,千方百计的靠近即便没有成圣但是身具道韵的伏羲身边,观摩者,冥想者,将那丝丝道韵设法融入身躯之中,或者就近感悟起来的也不在少数。
这其中从中有所得的就有有熊氏一脉,他们从‘天成象,演而成卦’入手,竟然意外的走上了气运化行的修炼体系之中,这也是后天人族唯一从先天人族继承的一种禀赋,被有熊氏彻底固化到所有人族的血脉之中。
后世广成子如何能够传授人族望气功法,然后显化人族气运并且凝虚化实?因为,他本就是先天人族,只是后面发生了变故,脱离人族独成仙道而已,这当然也是后话。
有熊氏开发出来的气运仿佛就是和人族最适合的修炼功法一般,所有的人族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都能显化出自己的气运,只是没有操控之法,即便是有熊氏也没有操控之法,因此就将此功法烙印到自身身体之上,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功法,开始为整体人族进行功法赋予,直接将气运内化到所有人族身体内。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人族孱弱的肉身和灵魂因为气运的加持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气运加身之后,人族的灵魂获得了安宁,而肉身因为灵魂的安宁而变得稳固起来,这种鸡肋的好处在后天人族身上就是神迹,他们的修炼终于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更多的后天人族有了修炼功法的可能,是五行功法而不是伏羲寄存在妖皇道的妖族功法。
这让后天人族欢欣鼓舞的同时,让伏羲改变了之前的策略,没有再刻意关注妖皇道,反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青山宗内,而青山宗的山门更是在火云洞机会损毁的时候被先天人族和后天人族誓死保护下来,并且拖在了靠近伏羲道场的位置,并且命名此山为首阳山。首者,第一也,阳者,父也!首阳山,即是父神之山的意思。
更是将此山视为人族祖地,成为所有人心中的那一座大山,一座顶起人族希望之山。先天人族被屠灭时,先天人族选择全族远离此山,并留下有熊氏一族死守首阳山,杜绝妖族的全面攻击,在帝俊屠尽先天人族的时候,有熊氏一族显化出自己的气运之虎,先于帝俊将此虎灭杀,牵动所有的先天生灵之魂,将屠巫剑废弃,最终剑成不能出一剑,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老君有问过帝俊关于屠巫剑的事情,但是无论是帝俊还是太一对此的回答都极尽模糊,甚至有种讳莫如深的样子,看来事情并不简单。
而火云洞内的妖皇道,则被所有的人族选择性的摒弃,即便是后天人族血脉返祖变得不人不妖的时候,他们也从来没有在想起过这个宗门。人族之所以对于妖皇道如此冷漠的原因也很简单,先天人族被屠灭的仇恨将人族和妖族彻底撕裂,虽然后续有了反转,但是在人族的印象中,妖皇道就是人族的禁忌,也是人族永远的痛。
伏羲的分身在人族之中的分身开始按照女娲创造人族之处的设想,开始订定了婚姻制度,这使得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人族的族群数量在这几万年的时间内有了充足的发展,火云洞所处的位置也因为人族数量的不断提升,开始牵扯附近的灵力开始朝洞中汇聚起来。
伏羲更是开始教导人族相关的技艺,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火种的改进,让后天人族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也让人族真正意义上区别于妖族。与之配套的就是结绳记事和从八卦中推导出来的简单的符号文字,这种文字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图画,成为人族历史最不可或缺的存在。火与文字的传立让没有血脉传承的人族开始有了系统的技艺传承手段,开启了人族波澜壮阔的发展根基。
伏羲从八卦推演中对于洪荒万象的观测之中,总结出来指导人族繁衍生息要用到的节气和历法,这就是最初的太阳历的雏形,也是人族知道生活和生存最宝贵的知识来源。后天人族更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最近道的一种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这种已经烙印在人族意识中的思辨,在多灾多难的人族发展史上经过不断的千锤百炼,最终到了东周时期才被正式提出,到了汉代才被儒门确立。
这种根植于顺则繁荣昌盛,逆则百折不挠的品质正式因为伏羲推演八卦总结出来的相的时候就固化到八卦中的思想,哺育着人族敢于天斗得其时,敢于地斗得其利,敢于人都得其国。
伏羲在火云洞内教导人族,火云洞外,女娲终于睁开眼睛,然后直接化成妖族本体,人首蛇身得女娲不断变大,眉心之中得菱形结晶开始慢慢得淡化,直至消失不见,最后一点浑圆得红丹出现在女娲的眉心,道场内剩余的功德被女娲抬手收取,将道场内包括三清道韵在内的能量聚于掌心,散落的不周山的碎块旋转着没入女娲手心中的功德能量球内,最终化成了一件道宝----红绣球,这就是女娲唯一具有攻击能力的武器,是女娲的成道至宝。女娲在此刻长出一口气,这口气一吐就是三年之久,原本因为无数乱战变得糟烂的道场开始被重塑起来,女娲此刻没有成道之后的喜悦,只有明知自己被算计之后的悲愤,因此开始四下找寻起伏羲。
在她的成道过程中,她感受到了有人在自己的身体上动了手脚,但是此时此刻的女娲对于被动手脚后会有什么样的影象却是一无所知,因此当伏羲出现在火云洞外的时候,女娲的双眼就湿润起来,再也不顾忌的将自己的想法就对着伏羲说了出来。伏羲宠溺的将女娲揽入怀中,轻拍她的后背,用下巴顶住女娲的额头说道:“小妹!你信你大兄吗?”
女娲闻着此言就要挣脱伏羲的怀抱,却是被伏羲死死抱住不得脱,此刻伏羲的眼中的那一抹狠辣,他不愿让女娲看到,便是柔声说道:“一切为兄都看在眼中的,你安心便是,没人能够动的了你,便是你的师傅也不行!”
女娲反手抱住伏羲,乖巧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在伏羲的怀里睡了过去。伏羲将女娲带入火云洞中,八卦阵起,将女娲的气息完全与洪荒分离。
这之后整个道场内只有三清还在,一根扁拐、一柄玉如意还有五把与诛仙剑对峙的青萍剑开始出现在三清的头顶,无数的道韵开始如同瀑布一样倒灌进入此三物之中,三件道宝顷刻便成型了,之后三清一一睁开眼睛,看着现在的不周山和山下的女娲道场,三清都是神色肃然,最终还是太上开口说道:“就此打坐调息片刻,为兄总感觉到现在都不过是大劫之前罢了,我等三人只怕要拼死才能得脱,你等可准备好了?”
元始和通天只是艰难的点头便是不再言语,开始专心调息起来,就是没有发现女娲所在这样的大事,三清也没有发声,可见三清似乎已经有了预感一般、、、、、
而在西方灵山高空之上的接引和准提各自出现的道宝时一根本体上的树枝还有一个层层叠叠的幡幢,日后他们的名字叫做七宝妙树和接引幡。道宝成,接引和准提成圣,顿时整个西方宛如黄金浇筑一般,变得堂皇不已,而接引和准提本身更是纯净如同琉璃一般的散发出万丈毫光,将他们衬托的宛如天神一般,无数的梵音开始从灵山朝着整个洪荒发散而去,直到到了一座山脉之时,通天随手斩出的一剑才将梵音和佛光全部斩除。
更是一座连绵的山脉在这一剑之后再西方与洪荒的分界处拔地而起,仅留下一条小径才能沟通西方和洪荒,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两界山,也是佛门千方百计也无法突破的所在。但是通天这一剑之后,除了接引和准提没事可以履足洪荒以外,所有的西方教弟子都只能徒步翻过两界山,任何法力都无法使用,则就是通天给西方教定下的规矩,也是即便三清和鸿钧同时消失后,到了西游量劫的时期,佛教也只能在两界山另外一侧作威作福,而洪荒这一侧只能派出一些僧侣过来传教,还被道门压制的苦不堪言的原因。
一剑之威,恐怖如斯!
而被这一剑斩断妄念的接引和准提也算是探知了三清的实力,自己二人还是那样的不够看,因此赶紧收了佛光和梵音,乖乖的落下灵山之巅!
至此,洪荒六圣,参上!
原本应该是整个洪荒都要为之庆贺的大事,但是无论是帝俊和太一的妖族天庭还是祖巫殿内对此都像是被屏蔽了信号一样,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样。而真实的情况是,妖族已经将周天星斗大阵全部打开,帝俊和太一更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端坐在太一殿内,随时准备应劫。而祖巫殿内此时此刻也是草木皆兵,即便是从来吵吵嚷嚷的巫族此刻也是安静无比,要不是祖巫殿内的帝江等人都一个个的坐镇在此,一杆杆大幡就这样被他们死死的握在手中,绝对会被人认为巫族全灭了一样。
与此同时,原本应该活跃在洪荒,无处不在的妖族此刻也销声匿迹,整个洪荒被一众诡异的寂静笼罩着,只有山川河流的自然声音,除此之外安静的过分。
而远在不周山顶的鸿钧,感受到仿佛自己的算计已经泄露一般,变得疑神疑鬼起来。六圣全部就位,大餐已经上齐,等待自己享用,但是此刻整个洪荒的变故让鸿钧心中忐忑起来,对于是否发动大计划也开始踌躇起来。
在鸿钧紧眯的眼角中,那股精芒中透出来的血色还是让鸿钧下定了决心,只见他将死死压在不周山顶上的一个巨大的世界的禁锢缓缓的撤除,然后用道音传遍洪荒。
“天道示警!洪荒危局,鸿钧座下弟子,全员进入紫霄宫!”
话毕,鸿钧的身影消失不见,而紫霄宫内的天道也在此时发难,因为,他感受到了鸿钧最狠厉的杀意,逼的他不得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