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易礼这几十年的经历,虽然还没找到去鬼岭的路线,但至少,他知道不止一个人在寻找那个地方,而且至少已经找了几百年。
易礼与唐继,也就是唐杏的爷爷,是认识的。七十年代,唐继还是个小伙子,在大来村那间出租房见过那印记后,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了易礼。
他第一次见到这种图案,与暗河独有的阵法类似,与他在香港见到的几段线条,也有些相似。但他到底没见过完整的阵法,当下,也不大敢下定论。
不过,自从那以后,他便开始让唐继留心这个阵法,并在二十年前,再次在大来村,见到这阵法启动。
后来,易礼通过唐继,认识了他的儿子唐科,也就是唐杏的父亲,唐继身体逐渐变得孱弱,有些事情,便交给唐科去做。而易礼脱离易家之后,行动更加方便,与唐科来往也更密切,唐科受他的嘱托,也在调查鬼岭的事情。
这么算下来的话,唐科也算他的帮手之一。
大概在一一年或者是一二年左右的时候,唐科告诉了他一处可疑的地方,就是后山的那处山洞,他连续几次进入,都没发现什么问题。
但在冬天的时候,他又去了一次。那次,他记得到达山洞的时间,比之前几次要更久一些,在山洞里,大概只前进了十几米,便不知原因地没了意识,等再次醒来,就到了此前的山洞里,他看了时间,竟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小时。
当时天已经黑了,他摸黑走下山,却发现就只用了十几分钟,这分明就是在山下看到的那个山洞,他并没有记错。
但在他失去意识之前,他已经不记得发生过了什么,无论他怎么回想,都没有任何记忆。他作为易家的家主,即便退位多年,也不曾懈怠过功课,他的本事不说长进多少,但也绝对谈不上退化。
那次之后,他找到了唐科,可唐科只说了那山洞散发出来的气息不同寻常,但他到底没亲自去过,里面是何状况,唐科自己也不清楚。
说到这里,唐杏也忍不住问道:“你是说,你是一一年或一二年的时候,去过那山洞?”
易礼点了点头。
唐杏想起,她母亲是在一一年夏天去世的,她妈妈去世之后的那个寒假,在过年前的几天,她和父亲唐科去了外婆家小住几日。
就是在那段时间,唐杏和贺春进了那个山洞,但她的情况要比易礼更严重,她只记得和小伙伴去过那里,却不记得到底是如何进入山洞的,也不知道进入的是哪个山洞。
而她和贺春被发现时,虽说也是在那个普通的山洞里,但两人都是昏睡的状态,被抱回家后,还睡了一整晚。
据四舅妈说,贺春的情况比她还要严重,在回家后,贺春睡的时间要比她长得多,后来还发了高烧,在医院折腾了两三天,才慢慢好转。
这些,唐杏是不记得的,她只记得在回家后,外婆曾问过她为什么要去那个山洞,但她一点记忆都没有,甚至连事情的起因都想不起来。而那之后,唐杏也没见过贺春,她在外婆家没有待太久,春节之前就回了自己家。
唐杏问道:“到底是一一年还是一二年?我是在一二年一月时去的山洞,回来之后,也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易礼听到这话,顿时也收起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他的记忆力是不错的,但今年他的寿命已经两百七十岁了,他比上任家主要多活了五十年,但他有数,三百岁就是他的极限了,毕竟上上任家主才活了三百二十岁,易礼是不会超过他的。
所以,他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对于近一二十年的记忆,他甚至也有些健忘,尤其是那个山洞,似乎让他的时间观念有些混乱。
他想了很久,尽量去记起一两件有代表性的事。易礼记得,那年夏天,他找唐科去东北查些事情,但唐科一直抽不开身,听说是他妻子去世了。
易礼说道:“我只记得,那年唐科他老婆死了,是他老婆死后的那年冬天!”
唐杏猜的果然没错,她和易礼是同个时期进入山洞的,易礼是听了唐科的话才过去的,而唐杏则不记得自己为什么要去。
唐杏问道:“你最近有见过我爸爸吗?”
易礼摇摇头:“应该说,有两年多了吧!上次见他还是在东北。”
两年多以前,吴诚在东北遇到过一个左眼失明的人,通过那个人的话,他和易如深、韩秦才决定去武平山,这个时间可真是巧合。
唐杏说道:“那咱俩去山洞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你认识一个左眼失明的男人吗?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
易礼撇嘴:“我见过左眼失明的人多了,不能因为那人把左眼藏起来,就认为他失明了吧!”
唐杏挑挑眉:“那就是见过了?”
唐杏知道,那人并非失明,无非是遮挡自己的秘密罢了,但易礼能说出这话,那就表明他是见过的,至此,这个姑且称之为“左眼失明”男人,是真的存在世间的。
易礼说起,他没见过什么左眼有问题的男人,但左眼有问题的女人,他倒是见过一个。
说起这个人,可是有些年头了,那个时候,易礼才当上家主没几年,还是个愣头青。
上上任家主,因为命数比前几任家主要短了不少,所以,在易礼被挑选出作为继承人后,跟了上任当家人没两年,他就撒手人寰了,易礼如今的本事,大多都是靠自己积累的。
换句话说,在易家二十位当家人中,易礼的实力算是最弱的。
他遇见那个女人时,经历还不算丰富,本事还没学会多少,就想着自己出去闯闯,增长阅历。
那个时候,社会还算繁荣,易礼还没独自出行过,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心想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族内人的嘲讽,大概是他的自尊心太强。
于是,他瞒着易家的人,自己仅带着一面阴阳镜,就踏上了去往南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