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哱拜的第三日,宁夏卫迎来了一场冷雨。细密的雨丝打在城墙上,将残留的血渍冲刷成淡红色的水流,顺着砖缝蜿蜒而下。萧如薰披着蓑衣,站在粮库外的高台上,看着士兵们正将新运来的粮食搬进库房——这是周尚文从兰州府调来的应急粮,足足有三千石,暂时缓解了卫城的粮荒。
“将军,您都在这儿站半个时辰了,雨这么大,小心伤口复发。”陈六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过来,伞沿尽量往萧如薰头顶靠。经过上次火器队的实战,陈六对萧如薰愈发敬佩,连说话都带着几分恭敬。
萧如薰摆摆手,目光仍落在粮库门口的登记册上:“粮食是根本,一点都不能马虎。你去查查,昨天分发的粮食,各营是不是都拿到了足额的,有没有人敢私扣。”
“放心吧将军,我已经让人盯着了,谁敢私扣,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陈六攥了攥拳头,想起之前吃掺沙糠麸的日子,语气里满是愤慨。
萧如薰点点头,转身走下高台。雨幕中,他看到几个穿着蒙古服饰的人正被士兵押着,往卫指挥使府走去。这些人是昨天在城外抓获的斥候,嘴里说着生硬的汉话,一口咬定是“路过的商人”,可身上搜出的地图上,却清晰标注着卫城的布防和粮库位置。
“这些人,是哱拜派来的?”萧如薰问身边的斥候队长。
“错不了!”队长压低声音,“他们腰间都藏着跟上次倭寇令牌一样的木牌,只是上面刻的是蒙古部落的记号。看样子,哱拜跟蒙古人已经勾得很深了。”
萧如薰心里一沉。哱拜本就是蒙古降将,在蒙古部落里素有威望,如今又勾结倭寇,若是再联合几个大的蒙古部落,兵力恐怕会翻一倍。他必须尽快摸清哱拜的底细,不然等对方大军压境,再想应对就晚了。
当晚,萧如薰换上一身粗布短打,把脸抹得黝黑,又让赵大找了个熟悉城外地形的老兵做向导,趁着夜色,悄悄出了卫城。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离卫城五十里的黄沙镇——那里是哱拜与蒙古部落交易的秘密据点,据说每晚都有大量的战马和兵器从那里运进哱拜的军营。
夜色如墨,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上。三人骑着快马,沿着官道旁的小路疾驰,马蹄裹着麻布,几乎听不到声音。老兵姓马,是个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很快就带着他们绕到了黄沙镇的后门。
黄沙镇是个小集市,平时只有几十户人家,可今晚却异常热闹。镇口的客栈里灯火通明,隐约能听到蒙古语和汉话混杂的交谈声,院子里还拴着十几匹蒙古战马,马背上驮着沉甸甸的布包,看样子装的是兵器。
“将军,您看,那几个穿黑衣服的,就是哱拜的人。”马老兵指着客栈门口的几个汉子,压低声音说,“他们每天晚上都在这里跟蒙古人交易,天亮之前就会把东西运走。”
萧如薰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那几个汉子腰间都别着弯刀,跟上次哱拜营里的士兵穿的一样,而且客栈周围还藏着不少暗哨,看来防备得很严。他正想再靠近些,突然听到客栈里传来一阵争吵声,紧接着,一个蒙古汉子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怎么回事?”赵大疑惑地问。
马老兵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小声说:“好像是蒙古人嫌哱拜给的粮食少了,不愿意再给他战马。哱拜的人说,等打下宁夏卫,会加倍补偿他们。”
萧如薰心里一动,看来哱拜的粮食也不多了。之前他克扣的军粮大多用来换了战马和兵器,如今又要供应蒙古部落和倭寇,粮库肯定早就空了。只要能切断他的粮食来源,用不了多久,他的兵马就会不战自乱。
就在这时,客栈里突然冲出十几个汉子,手里拿着火把,朝着他们藏身的方向走来。赵大顿时紧张起来:“将军,咱们被发现了?”
萧如薰摆摆手,示意他们别慌,自己则慢慢往后退。原来,是一个暗哨尿急,走到了他们附近,幸好他们躲在暗处,没被发现。等暗哨走后,萧如薰对赵大和马老兵说:“这里不宜久留,咱们先回去,从长计议。”
三人悄悄退到镇外,翻身上马,朝着卫城的方向疾驰。一路上,萧如薰都在思考:要切断哱拜的粮食来源,就得先拿下黄沙镇,可黄沙镇有哱拜的重兵把守,硬攻肯定不行。最好的办法,是派人混进去,里应外合。
回到卫城时,天已经蒙蒙亮了。萧如薰刚换好衣服,就见周尚文急匆匆地来找他,手里拿着一份公文:“如薰,朝廷的旨意到了!说哱拜有谋反迹象,让咱们密切监视,若是他真的举兵,就立刻上报,朝廷会派援军来。”
萧如薰接过公文,快速看了一遍,眉头皱了起来:“朝廷只让咱们监视,却不派援军,这是怕咱们先动手,打草惊蛇?可再等下去,哱拜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
周尚文叹了口气:“朝廷远在千里之外,哪里知道这里的危急。不过,旨意里说,允许咱们调动周边屯子的乡勇,充实兵力。咱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黄沙镇的情况查清楚。”
萧如薰眼睛一亮:“对了,周大人,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让马老兵带着几个可靠的弟兄,假装成乡勇,混进黄沙镇,跟那些不满哱拜的蒙古人接触,说不定能策反他们,里应外合拿下黄沙镇。”
周尚文点点头:“这个法子好!马老兵熟悉地形,又懂点蒙古话,肯定能行。咱们再派一支火器队埋伏在镇外,只要里面一动手,就立刻冲进去。”
两人说干就干,当天就找来马老兵,跟他说了计划。马老兵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将军,您放心!我在黄沙镇有个远房亲戚,是做小买卖的,我可以借着投奔他的名义,混进去。”
萧如薰又挑选了五个精明能干的士兵,让他们跟马老兵一起,换上乡勇的衣服,带上一些粮食和布匹,假装成逃难的百姓,前往黄沙镇。同时,他又让陈六带着五十名火器手,埋伏在黄沙镇外的树林里,随时准备接应。
安排好一切后,萧如薰站在城楼上,望着黄沙镇的方向,心里有些忐忑。这次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若是能拿下黄沙镇,切断哱拜的粮食和战马来源,就能为朝廷援军到来争取时间;若是失败,他们就只能跟哱拜硬拼,胜算会小很多。
赵大看出了他的担忧,递过来一碗热茶:“将军,您别担心。马老兵是个靠谱的人,那几个弟兄也都是咱们火器队的好手,肯定能成功。”
萧如薰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他看着远处的贺兰山,心里暗暗发誓: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守住宁夏卫,绝不能让哱拜的阴谋得逞。
接下来的几天,卫城都很平静,哱拜没有再派兵来攻城,黄沙镇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萧如薰每天都站在城楼上,等待着马老兵的消息,心里越来越着急。直到第五天傍晚,一个穿着乡勇衣服的士兵才骑着快马,从城外跑来,老远就大喊:“将军!成功了!马老兵成功了!”
萧如薰心里一喜,连忙让人打开城门,迎了上去。士兵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将军,马老兵已经策反了两个蒙古部落的首领,他们愿意跟咱们里应外合,今晚就动手!”
“好!”萧如薰兴奋地拍了拍手,“立刻通知陈六,让他带着火器队做好准备,咱们今晚就去拿下黄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