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
“不用想太多,走一步看一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林七夜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霍去病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敬意:
“多谢三位出手相助。若非你们,今夜大军必定损失惨重。”
沈青竹摆了摆手:
“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玉武在一旁兴奋地说道:
“沈兄太厉害了!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招数!那怪物半边身子直接就没了!连渣都不剩啊!”
沈青竹哈哈大笑:
“都是小意思,小意思。对付这种货色,根本不需要全力。”
玉武竖起大拇指:
“沈兄威武!”
李谦也走过来,拱手道:
“三位的实力,李某今日算是见识到了,敬仰敬仰。”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
随后大军开始重整。
清理战场,统计伤亡,重新扎营。
好在玄真提前清空了区域,除了一些被气浪震伤的士兵,并没有人员死亡。
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天色渐亮。
大军再次拔营,继续朝着长安进发。
有了三十六神将的守护,整个行军过程都异常顺利。
大军没有一个人受到神秘的威胁。
那些感知到大军气息的神秘,还没靠近就被神将远远地击杀了。
原本需要五天的路程。
在全速前进之下,只花了三天时间,大军就抵达了长安城外。
……
天色刚亮。
长安城门外已经人头涌动。
商队、百姓、行商、农夫……
各色人等排着长队,等待进城。
城门口的守卫严格检查着每一个人的路引。
林七夜站在队伍后方,看着这人山人海的景象,有些惊讶:
“这么多人?他们不怕邪祟吗?外面的荒野可到处都是神秘,这些普通人怎么敢随意走动?”
李谦在一旁笑着解释道:
“天子脚下,邪祟避散,长安作为大汉帝国的都城,聚集了天下龙气。这股龙气可以驱赶大部分的邪祟,所以长安周边百里之内,神秘的数量极少。”
林七夜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些百姓敢在城外活动。”
沈青竹也感慨道:
“这就是帝都的底蕴啊。”
随着大军在长安城外的军镇大营驻扎完毕。
霍去病带着几个将领,对玄真三人说道:
“各位,随我入城吧。”
玄真三人点头,跟着霍去病朝着城门走去。
沿途的百姓看见霍去病,纷纷让开道路。
他们脸上都带着敬畏和崇拜的神色。
“是冠军侯!”
“冠军侯回来了!”
“参见侯爷!”
百姓们纷纷行礼。
城门口的守卫更是整齐列队,齐声高呼:
“参见侯爷!!!”
声音震天,气势如虹。
这长安城下,基本上没有人不认识冠军侯霍去病的大名。
他少年成名,屡立战功。
封狼居胥,威震匈奴。
在大汉百姓心中,霍去病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众人走进长安城。
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大道。
道路两旁是整齐的店铺,酒楼、茶肆、布庄、药铺……应有尽有。
街道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车马的行驶声,交织成一片繁华景象。
更远处,巍峨的宫殿群若隐若现。
那些宫殿飞檐斗拱,金碧辉煌,透着不可侵犯的威严。
沈青竹左看右看,眼中满是新奇:
“不愧是长安啊,这可太豪华了!比在电视上看到的古装剧还要壮观!”
玄真也点了点头:“确实,这可比那什么古城遗址都壮观许多。”
“那些遗址都是残垣断壁,哪有这种活生生的繁华景象震撼。”
他们作为现代社会长大的人,虽然见过各种高楼大厦。
但这种古代帝都的盛景,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是现代城市完全无法比拟的。
走了一段路后。
霍去病停下脚步,转身对玄真三人说道:
“本侯要进宫面圣,向天子禀报此次出征的情况,以及镇邪司的筹建事宜。”
“李谦,你先陪着玄真他们在长安逛一逛。”
李谦拱手:“是。”
霍去病看向玄真三人,拱手道:
“三位稍等片刻,本侯办完事就来寻你们,今晚本侯设宴,为三位接风洗尘。”
玄真点头:“侯爷请便。”
霍去病转身离开,带着几个亲卫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沈青竹看着霍去病离去的背影,连忙转头看向李谦:
“李兄,这长安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们都来了,总得好好逛逛吧。”
李谦神秘一笑:“有,当然有,跟我来便是。”
沈青竹嘿嘿一笑:“走走走!”
他感觉李谦肯定不会让他失望。
玉武也兴奋地搓了搓手:
“好久没回长安了,正好带你们见识见识!”
众人跟着李谦穿街过巷。
很快。
他们来到了一栋几层高的华丽楼阁前。
那楼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门前挂着两盏精致的红灯笼。
门口站着几个身穿绸缎、浓妆艳抹的女子,正朝着过往的行人招手。
李谦停下脚步,笑着说道:
“这里就是长安最繁华的地方,袖舞坊!”
林七夜愣了一下:
“袖舞坊?”
玉武哈哈大笑:
“就是青楼!来来来,快进去吧!”
说着,他直接拉着沈青竹就往里走。
沈青竹也不反抗,反而兴致勃勃:
“青楼啊!我还从来没去过真正的古代青楼呢!走走走,开眼界去!”
李谦对着玄真和林七夜做了个请的手势:
“两位请。”
玄真和林七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但既然都来了,不进去看看好像也说不过去。
随后两人跟着走了进去。
刚一进门。
一股脂粉香气扑面而来。
楼内装饰得富丽堂皇。
大厅中央摆着几张精致的桌案。
两侧的雅间用轻纱帘幕遮挡,隐约可见里面觥筹交错的场景。
二楼的栏杆上,几个姿色上佳的女子正朝着下面张望,咯咯娇笑。
一个身穿紫色长裙、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迎了上来。
她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
“哎呀,几位客官里面请!”
玉武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大大咧咧地说道:
“老规矩,给我们安排最好的雅间!”
那妇人笑得更灿烂了:
“好咧!玉爷您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