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洲,望唐堡。
疫病的阴霾逐渐散去,尽管伤痛犹存,但生存的本能驱使着幸存者们开始重建。堡垒内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用石灰水刷白的墙壁在阳光下有些刺眼。孙思邈带着太医和医工,一边继续观察可能的疫情反复,一边系统地记录当地的气候、物产,尤其是那些在抗疫中展现出价值的草药,“蓝花矮草”被正式命名为“鹰喙草”,并开始尝试在堡垒附近开辟药圃进行移植。
陈永昌的身体在孙思邈的调理下逐渐恢复。他深知,要想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长久立足,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与“鹰喙族”的贸易关系已经建立,但还不够牢固。他决定亲自前往北部山区,与“鹰喙族”进行更高层级的会晤,争取达成一个正式的、对抗共同敌人——“山与太阳之子”部落联盟的盟约。
这是一次冒险。尽管有之前的贸易基础和“鹰喙草”带来的人情,但土着部落的心思难以揣测。陈永昌只带了韩猛和二十名最精锐的护卫,以及满载着铁器、布匹、盐块和少量作为样品的瓷器、玻璃珠的驮队,再次踏上了前往北地山谷的险峻路途。
在“鹰喙族”那布满嶙峋怪石、鹰啸不绝的山谷中,陈永昌见到了部落的所有重要首领。会谈在紧张而谨慎的气氛中进行。通事艰难地传达着彼此的意思。
陈永昌展示了唐军的强弩和精良的铠甲,说明了“山与太阳之子”对低地部落的共同威胁,并承诺,若结盟,唐人将优先向“鹰喙族”提供金属工具和武器,并共享关于“山与太阳之子”的情报,在遭受攻击时相互支援。
“鹰喙族”的长老们沉默着,脸上涂着的彩色条纹在跳动的篝火下显得格外凝重。他们渴望唐人的金属,也饱受“山与太阳之子”的欺凌,但他们对这些强大的外来者同样心存疑虑。
谈判僵持了两天。最终,那位最初接触的、头戴鹰羽冠的大长老站了起来,他用苍老而嘶哑的声音,说了一段很长的话。通事紧张地翻译着:
“……大山和鹰的眼睛告诉我们……你们,和那些占据肥沃山谷、掠夺黄金的‘太阳之奴’……不一样。你们带来了坚硬的牙齿,也带来了抵抗热病的草……大山的孩子,懂得分辨朋友和敌人……我们可以共享猎物的踪迹,可以一起对着共同的敌人露出獠牙……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永昌,“你们的脚步,不能踏入我们神圣的猎场!不能砍伐我们祭祀的山林!否则,鹰的利爪,同样会撕碎盟约!”
这是一个有条件的、有限的盟约。它划定了彼此的界限,明确了共同的目标。对于陈永昌而言,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一言为定!”陈永昌郑重承诺,并按照唐人的礼仪,与“鹰喙族”大长老歃血为盟。北地鹰鸣,终于与东方的龙旗,在共同的利益和谨慎的互信基础上,达成了第一次正式的联盟。这为望唐堡在新唐洲的生存,赢得了一个宝贵的喘息空间和潜在的战略支点。
长安,端午。
曲江池畔,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不仅是民间的狂欢,更是朝廷彰显与民同乐、展示帝国气象的重要场合。皇室成员、文武百官、各国使节皆在受邀之列,盛况空前。
这等热闹场合,自然是两位西方公主不愿错过的舞台。
玛丽公主今日更是精心打扮,她并未选择唐装,而是穿着一身火红色的、裁剪合体的法兰克式骑射装,金红色的长发编成繁复的发辫,如同燃烧的火焰,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出现在会场,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她似乎对龙舟比赛本身兴趣不大,目光更多流连于那些身材健硕、正在做热身准备的桨手,以及停泊在岸边、装饰一新的皇家楼船。她甚至策马靠近水边,对着楼船上飘扬的龙旗和李琰的御座方向,行了一个夸张而优雅的法兰克贵族礼,引来一阵窃窃私语。
她的举动大胆而张扬,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挑逗意味,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她的存在和与众不同。
而艾琳公主,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她乘坐一顶精致的肩舆,在宫女的簇拥下悄然来到专为女眷设立的观礼台。她穿着一袭水绿色的、绣有银色缠枝莲纹的唐式襦裙,金发挽成优雅的坠马髻,斜插一支玉簪,妆容淡雅,与玛丽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没有像玛丽那样主动吸引眼球,而是安静地坐在上官婉儿和阿史那云下首,目光专注地观看着江中如离弦之箭般冲刺的龙舟,偶尔与身旁的上官婉儿低声交流几句关于赛事规则或舟上鼓点节奏的看法,显得娴静而知性。
当一条代表皇室的龙舟在激昂的鼓声中率先冲过终点,夺得锦标时,全场欢声雷动。艾琳适时地抚掌微笑,对上官婉儿道:“娘娘您看,这舟上鼓声与桨手动作浑然一体,众志成城,方能一往无前,恰如陛下治理天下,君臣一心,方有这四海升平之盛世景象。” 她巧妙地将竞技与政治联系起来,话语既应景,又暗含对李琰的赞美。
上官婉儿闻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阿史那云也投来赞许的目光。艾琳的这种融入和理解,显然更符合大唐宫廷的审美和规矩。
李琰高坐于御舟之上,将两位公主的表现尽收眼底。玛丽的热烈如火,充满新鲜感,但过于外露;艾琳的沉静如水,知性得体,更显韵味。他心中自有衡量,但面上依旧只是保持着帝王的雍容与威严,对双方都未有特别的表示。
然而,玛丽并未放弃。在随后的御宴上,她再次找到了机会,径直走到御前,敬酒道:“陛下!今日龙舟竞渡,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法兰克的骑士比武大会,同样是力量与勇气的展示!陛下,我再次诚挚地请求,希望能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大唐水师的雄姿,我相信,法兰克的骑士精神与大唐的尚武之风,一定能碰撞出更灿烂的火花!”
她旧事重提,目光灼灼,充满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
李琰看着她,沉吟片刻。玛丽屡次提及军事合作,其背后的意图显而易见。完全拒绝,可能失去一个潜在的西方盟友;但轻易答应,又恐泄露机密。
“公主有心了。”李琰缓缓开口,“我大唐水师,乃国之重器,自有规制。不过,公主既然对舟船之事如此感兴趣,待时机合适,朕可安排公主参观一下广州港的市舶司海船,以增见闻。”
这是一个有限度的开放,既安抚了玛丽,又守住了核心机密。玛丽虽然未能完全如愿,但能得到参观海船的许可,也算是一个进展,她满意地谢恩退下。
艾琳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了然。她知道,玛丽走的是刚猛直接的路线,而自己选择的柔韧渗透之道,虽然见效慢,但根基或许更为稳固。她并不急于一时。
龙舟竞渡的喧嚣渐渐散去,但曲江池水漾起的涟漪,却远未平息。北地的盟约与长安的竞渡,看似不相及,却共同勾勒出帝国在开拓与外交上的新图景。而两位异域公主的心机与较量,也在这盛世繁华的背景下,悄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