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藤枯脉绝:破碎的秘境
m27星球火球区的西南部,一片横跨三百公里的热带雨林,曾是一座缠绕着生命韵律的“藤脉秘境”。千万年来,这里被巨型藤蔓统治着——它们如同大地伸出的巨臂,粗壮的主藤直径可达三米,表皮呈深褐色,布满细密的纵向纹路,如同老树皮般粗糙却坚韧,蜿蜒缠绕着百米高的“擎天古木”,向上攀升至百米高空,枝叶繁茂如伞,层层叠叠的复叶遮天蔽日,将雨林打造成一个封闭而温暖的生态空间,内部湿度常年保持在85%,温度稳定在25-28c。
主藤上分出无数细枝藤条,如丝绦般垂下,直径不足一厘米,呈淡绿色,表面光滑,带着黏性,交织成密不透风的绿网,网眼间点缀着细小的气生根,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这些巨型藤蔓是雨林的核心,它们的韧皮部能分泌出浓稠的“藤汁”,呈琥珀色,带着淡淡的蜂蜜甜香,富含葡萄糖(含量达12%)、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和微量元素,是藤脉兽唯一的能量来源。
而藤脉兽,这些半植物半动物的奇特生灵,正是藤蔓的共生伙伴。它们体型如幼鹿,体长约80厘米,肩高50厘米,四肢纤细,蹄子呈半透明的淡绿色,能牢牢吸附在藤蔓枝干上;身体覆盖着细密的淡绿色绒毛,绒毛下隐约可见淡青色的血管,如同藤蔓的脉络,随着呼吸轻轻搏动;背部有一道长约20厘米的凹槽,凹槽内壁能分泌出透明的黏性物质,可紧紧缠绕在藤蔓枝干上,让它们在垂直的藤条上也能稳如泰山;口腔内有特殊的吸管状舌头,长度约10厘米,柔软而有弹性,专门用来刺入藤蔓的韧皮部,吸食藤汁;最关键的是,它们的头部顶端有一层薄如蝉翼的花粉囊,呈淡黄色,布满细小的绒毛,在吸食藤汁时,会沾满藤蔓的淡黄色花粉,随着移动传播到其他藤蔓的雌蕊上,完成授粉。
全盛时期,雨林中随处可见藤脉兽的身影。它们在藤蔓间灵活穿梭,四肢交替,背部的凹槽紧紧吸附着藤条,如同林中精灵;吸食藤汁时,吸管状舌头精准刺入藤蔓韧皮部,身体微微颤动,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态;吃饱后,它们会在藤蔓的枝叶间梳理绒毛,或相互追逐嬉戏,花粉囊上的花粉随之飘散。藤蔓则因授粉充分而枝繁叶茂,分泌更多藤汁,形成完美的共生循环。
每到藤蔓开花季(每年春末),淡紫色的花朵挂满枝头,花型呈漏斗状,花瓣边缘有白色的绒毛,散发着浓郁的甜香;藤脉兽在花间飞舞,花粉随风飘散,整个雨林都弥漫着甜香与生机,连空气都变得黏稠而芬芳。叶云天大学时曾来过这里考察,那时的雨林,藤蔓如绿海翻腾,藤脉兽的轻叫声、藤蔓摆动的沙沙声、鸟儿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是他记忆中最鲜活的自然乐章。
可如今,当叶云天团队的越野车碾过雨林边缘的泥泞小路,驶入这片曾经的秘境时,眼前的景象却只剩触目惊心的残破。
巨型藤蔓的数量锐减,原本交织成网的藤条消失不见,只剩下零星10株孤零零地缠绕在古木上,主藤上布满刀砍斧凿的痕迹,最深的刀痕达15厘米,深可见骨,部分枝干已经枯萎发黑,树皮剥落,露出里面褐色的木质部;淡紫色的花朵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几乎看不到结果的迹象,就算有几个果实,也都是干瘪的,轻轻一碰就掉落;地面上散落着数十个被砍伐后残留的藤桩,直径从几十厘米到三米不等,切口粗糙不平,边缘已经发黑腐烂,渗出的藤汁凝固成琥珀色的硬块,周围的植被因失去藤蔓的庇护,被阳光暴晒得枯黄,叶片卷曲,毫无生机。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叶味和淡淡的树脂味,却再也没有了藤汁的甜香,连鸟鸣虫叫都变得稀疏,偶尔传来几声单调的虫鸣,更显雨林的死寂。
“队长,这里的破坏太严重了。”小陈停下车,推开车门,一股混杂着腐烂与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呛得人忍不住皱眉,“我刚才联系了当地的生态保护志愿者阿雅,她告诉我,这些巨型藤蔓的木材坚硬有韧性,密度达0.85g\/cm3,是制作高档家具、乐器的绝佳材料,近几年星际市场上价格暴涨,好多家具商高价收购,越来越多的人进山偷砍盗伐,甚至形成了专业的偷砍团伙,用重型工具砍伐,速度极快。”
林溪走到一株幸存的巨型藤蔓下,抚摸着粗糙的藤皮,上面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刀痕,渗出少量黏稠的藤汁,如同伤口流血,很快就凝固成琥珀色的硬块。她拿出“植脉-5型”检测仪器,将探针刺入藤蔓的韧皮部,采集了藤汁样本。仪器屏幕上的数据快速跳动,最终定格在一组刺眼的红色数据上:“藤汁糖分含量:8%(正常水平为12%-15%);氨基酸总量:0.5g\/100mL(正常为1.2g\/100mL);活性酶含量:0.3U\/mL(正常为1.0U\/mL);藤蔓细胞活性:35%(正常≥80%)。”
“这株藤蔓已经快枯死了。”林溪的语气凝重,将检测仪器递给叶云天,“藤汁的营养成分大幅下降,根本无法为藤脉兽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而且藤蔓的细胞活性极低,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就算不被砍伐,也撑不了多久。”
“让木子过来一趟。”叶云天沉吟片刻,拿出通讯器,“他对植物类外星生物的研究最深入,而且……他的能力或许能帮上忙。”
半小时后,一辆越野车驶入雨林,下来一个身材挺拔、穿着白大褂的年轻男子,他就是李木子,叶云天的大学室友,也是他旗下外星生物研究所的核心研究员,负责植物类外星生物的共生系统研究。李木子今年28岁,面容清秀,头发是利落的短发,眼神专注而温和,只是双手的指甲呈淡绿色,指缝间隐约可见细微的绿色纹路——这是他基因突变的痕迹。
“队长,林姐。”李木子快步走来,目光扫过周围枯萎的藤蔓和藤桩,眼中闪过一丝痛惜,“情况比我在研究所监测到的还要糟。”
叶云天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跑一趟。你试试用你的能力,感知一下这株藤蔓的状态。”
李木子点头,走到幸存的巨型藤蔓前,伸出右手。只见他的手指尖端逐渐泛起淡绿色的光芒,皮肤下的绿色纹路变得清晰,原本正常的手掌缓缓变形,五根手指延伸、变细,化作五条淡绿色的藤蔓,藤蔓表面光滑,带着细小的气生根,与巨型藤蔓的细枝极为相似。
这是李木子的秘密,也是他的能力——20岁那年,他突然出现基因突变,双手会不受控制地变成藤蔓,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能够自由控制这种变化。这个秘密,他只告诉了叶云天,因为叶云天是他最信任的室友和上司,而叶云天身上的荧天使基因觉醒后,两人更是成了彼此最懂对方的人。
李木子将右手化作的藤蔓轻轻触碰巨型藤蔓的表皮,闭上眼睛,神情专注。过了几分钟,他睁开眼,语气沉重:“这株藤蔓的内部脉络已经大部分堵塞,养分运输中断,只有靠近根部的部分还有微弱的活性。它在向我传递‘痛苦’的信号,就像……一个垂死的生命在求救。”
叶云天心中一沉,李木子的能力不仅是形态变化,还能与植物类生物产生共情,感知它们的状态,这对修复工作至关重要。
团队在雨林中展开了全面排查,借助红外探测器和李木子的能力追踪藤脉兽的踪迹。李木子的藤蔓手能感知到藤脉兽留下的微弱生物信号,带领团队在茂密的丛林中穿梭。由于巨型藤蔓锐减,藤脉兽失去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只能躲在雨林深处的古木缝隙中,靠吸食少量残留的藤汁和雨水勉强维持生命。
他们在一处隐蔽的山谷里,发现了第一群藤脉兽:共7只,体型消瘦,原本细密的淡绿色绒毛失去了光泽,变得干枯发黄,部分绒毛脱落,露出底下苍白的皮肤;背部的凹槽黏性减弱,无法稳定地缠绕在细藤上,只能蜷缩在地面;它们的眼神疲惫而警惕,看到人类靠近,只是缓慢地挪动了一下身体,没有丝毫逃跑的力气,吸管状舌头无力地耷拉在嘴角,显然长期缺乏藤汁滋养,已经失去了吸食的力气。
李木子小心翼翼地靠近,右手的藤蔓轻轻伸出,分泌出少量透明的黏液——这是他基因突变后获得的能力,能分泌类似藤汁的营养黏液。一只最虚弱的藤脉兽闻到黏液的甜香,缓缓抬起头,用吸管状舌头轻轻舔舐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
“它们太饿了。”李木子轻声说,“这种黏液只能暂时缓解它们的饥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尽快恢复藤蔓的生长,让它们能吸食到真正的藤汁。”
接下来的三天,在李木子的能力指引下,团队走遍了雨林的每一个角落,最终统计出藤脉兽的存活数量:31只。它们分成了4个小群体,分散在不同的山谷和古木群中,没有一只幼崽,成年个体的状态都极差,部分藤脉兽的吸管状舌头已经萎缩,口腔黏膜干裂,显然长期缺乏水分和营养。更令人担忧的是,幸存的10株巨型藤蔓,只有3株开出了零星的花朵,且没有任何授粉的迹象,结出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无法繁殖新的藤蔓。
“共生系统彻底断裂了。”在临时营地的实验室里,林溪对着检测报告叹气,“藤脉兽靠藤汁生存,藤蔓靠藤脉兽传粉。现在藤蔓被大量砍伐,藤脉兽没了食物;藤脉兽数量太少,无法完成授粉,藤蔓也无法繁殖,两者都陷入了灭绝的恶性循环。”
当地的生态保护志愿者阿雅,一个皮肤黝黑、眼神坚毅的年轻姑娘,告诉他们:“三年前,巨型藤蔓还有上百株,藤脉兽也有近两百只。但家具商高价收购藤蔓,一斤藤蔓木材能卖上百联盟币,越来越多的人进山偷砍,甚至用炸药炸开山体,只为了砍伐深处的大藤。短短三年,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现在剩下的10株,还是我们志愿者日夜守护才保住的,我们轮流巡逻,和偷砍者周旋,已经有好几个志愿者受伤了。”
“必须找到藤萝星,找到快速繁殖巨型藤蔓和恢复共生关系的方法。”叶云天看着窗外枯萎的藤桩,语气坚定,“木子,你从藤脉兽的血液样本中提取藤汁吸收基因片段,你的能力或许能让基因测序更精准。”
“好。”李木子立刻行动,从一只藤脉兽的静脉中抽取了少量血液样本。他将样本放入基因测序仪,同时伸出藤蔓手,轻轻触碰样本容器——他的能力不仅能与植物共情,还能微弱地影响生物基因的活性,让测序结果更清晰。
这种藤汁吸收基因片段是藤脉兽与巨型藤蔓共生的核心,能让它们的消化系统精准吸收藤汁中的糖分和氨基酸,同时让身体适应藤蔓的生长环境,背部的凹槽和头部的花粉囊也都是由这种基因调控形成的。
将这段基因输入星际联盟数据库后,匹配工作很快有了结果。仅仅一天后,匹配成功的提示音就在实验室里响起:
“星球名称:藤萝星;坐标:银河系中旋臂外侧,赤经16h42m,赤纬-23°18′,距离m27约1.6万光年;生态类型:地表覆盖密集的巨型藤蔓,藤蔓与藤脉兽的近亲‘萝脉兽’形成稳定共生系统,藤蔓覆盖率95%;核心特征:藤蔓生长速度极快,扦插繁殖成活率95%,萝脉兽能通过皮肤分泌微量元素,促进藤蔓生长;匹配基因相似度:98.3%,藤汁吸收基因与共生调控序列完全一致。”
数据库资料显示,藤萝星是巨型藤蔓的故乡,这里的藤蔓生长速度极快,一年能生长5-8米,通过扦插法就能快速繁殖;萝脉兽与藤蔓的共生关系更为紧密,它们不仅传播花粉,还能通过背部的凹槽分泌含钾、磷的微量元素,为藤蔓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一千万年前,藤萝星遭遇小行星撞击,部分藤蔓被毁,藤脉兽的祖先(包括李木子的祖先)才乘坐星际漂流舱迁徙到了m27的热带雨林,李木子的祖先就是藤脉兽的同源智慧生物——藤脉族的一支,为了适应m27的环境,逐渐隐去了藤蔓特征,基因融入人类血脉,在特定年龄(20岁左右)会出现基因突变。
“准备出发。”叶云天下达指令,“小陈,检修‘云月号’飞船,重点检查植物样本采集设备和扦插培育箱;林溪,带上藤蔓培育设备、生态保护装备;木子,你负责记录藤萝星的藤蔓生长数据和共生模式,你的能力或许能和藤脉族建立联系;其他队员,准备足够的实验耗材和应急物资,我们三天后出发。”
出发前夜,叶云天和李木子坐在营地外的篝火旁,看着跳动的火焰。“还记得大学时,我们一起做植物基因课题吗?”叶云天笑着说,“那时你总说,植物也是有感情的,我还不信,现在看来,你是对的。”
李木子也笑了,伸出右手,藤蔓轻轻摆动:“以前我总为这个能力感到困扰,怕被别人当成怪物。直到遇到你,遇到这些外星生物,我才明白,这不是怪物的能力,是守护的能力。我的祖先来自藤萝星,守护藤脉兽和藤蔓,或许也是我的宿命。”
叶云天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一起守护。你不是一个人。”
第二节:藤萝秘境:共生之源
三天后,m27星球的太空港口,“云月号”飞船缓缓升空,朝着银河系中旋臂外侧的藤萝星飞去。这次的航程长达1.6万光年,飞船以超光速行驶,舷窗外的星空被拉成一道道淡绿色的光带,与藤蔓的颜色极为相似。
旅途中,李木子一直在研究数据库中关于藤萝星的资料,同时尝试用自己的能力模拟藤蔓的生长信号。他发现,自己的藤蔓手能分泌出一种与巨型藤蔓相似的激素,这种激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这让他对与藤脉族的交流更有信心。
七天后,“云月号”抵达藤萝星的轨道。透过舷窗望去,这颗星球呈现出浓郁的深绿色,地表被密集的巨型藤蔓覆盖,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只有零星的湖泊如同蓝宝石般镶嵌在绿色的海洋中。大气层呈淡绿色,富含氧气和水汽,透着勃勃生机。
飞船穿过大气层,降落在一片开阔的藤蔓林地。刚走出飞船,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混合着湿润的水汽和植物的清香,让人精神一振。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这里的天空被巨型藤蔓的枝叶覆盖,只透过零星的缝隙洒下细碎的阳光,形成斑驳的光影。地面上、古木上,到处都是粗壮的巨型藤蔓,它们相互缠绕,形成巨大的藤棚,主藤直径最大可达五米,表皮呈深绿色,带着光泽;主藤上分出无数细枝,开满了淡紫色的花朵,花型饱满,花瓣边缘的白色绒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那是藤汁和花粉混合的气息。
无数只与藤脉兽相似的萝脉兽在藤蔓间穿梭,它们的体型更为健壮,体长约一米,肩高60厘米,淡绿色的绒毛光滑发亮,背部的凹槽黏性十足,能稳稳地吸附在藤蔓上;它们吸食藤汁时,头部的花粉囊沾满了淡黄色的花粉,飞到另一株藤蔓的花朵上时,花粉便自然脱落,完成授粉;部分萝脉兽的皮肤下还能看到淡青色的脉络,与藤蔓的脉络融为一体,显然与藤蔓的共生关系更为深入。
“这才是完整的藤脉共生系统!”小陈举着相机,不停地拍摄,“你看这些藤蔓,长得多茂盛,萝脉兽也充满活力,这才是藤脉秘境该有的样子!”
林溪走到一株巨型藤蔓下,用采样器采集了藤汁样本和一截侧枝。检测结果显示:“藤汁糖分含量:14%,氨基酸总量:1.3g\/100mL,活性酶含量:1.2U\/mL,藤蔓细胞活性:92%;扦插枝条的生根率:95%,细胞分裂速度是m27幸存藤蔓的五倍。”
李木子则走到藤蔓前,伸出右手,化作藤蔓形态,轻轻触碰巨型藤蔓的细枝。瞬间,他的眼神亮了起来:“它们在回应我!这些藤蔓很活跃,在向我传递‘喜悦’的信号,就像……见到了同类。”
就在这时,几道身影从藤蔓的阴影中走出,如同从藤蔓中生长出来的精灵。
它们的外形与人类相似,但身材更为修长,平均身高约1.8米,四肢纤细,姿态优雅;皮肤呈淡绿色,上面布满了类似藤蔓脉络的淡青色纹路,纹路随着呼吸轻轻搏动,与藤蔓的生长节奏保持一致;头发是深绿色的,如同细长的藤条,柔软而有韧性,能自由缠绕在藤蔓上,发丝间还长着细小的淡紫色小花苞,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眼睛是琥珀色的,瞳孔呈椭圆形,透着温和而睿智的光芒,眼白部分泛着淡淡的绿色;身上穿着用藤蔓纤维编织的衣物,呈深绿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衣物上点缀着藤蔓的花朵和叶片,既美观又透气。
最特别的是,它们的手指和脚趾都能化作短小的藤蔓,便于在藤蔓间攀爬和与藤蔓交流;背部有两道浅浅的凹槽,里面长着细小的气生根,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与藤蔓形成深度共生。
“你们是来自m27的访客?”为首的生物开口,声音如同藤蔓摆动的沙沙声,温和而清晰,通过飞船的翻译系统,众人听懂了它的意思,“我是藤脉族的族长,藤渊。我们通过藤蔓的感知,知道了你们的到来——这位李先生身上,有着我们藤脉族的基因气息,他的藤蔓,与我们的共生藤蔓同源。”
藤渊的目光落在李木子的藤蔓手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慰,背部的气生根轻轻颤动,藤蔓也随之摇曳,仿佛在打招呼。
李木子心中一暖,试着用藤蔓手轻轻摆动,同时传递出友好的信号:“我们来自m27,我的祖先,应该是从这里迁徙过去的藤脉族。我们的星球上,巨型藤蔓被大量砍伐,藤脉兽正面临灭绝的危机,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叶云天上前一步,补充道:“我们是m27‘绿色时空联盟’的生态保护团队,我们的巨型藤蔓被偷砍盗伐,藤脉兽失去了食物来源,共生系统断裂,两者都面临灭绝的危机,恳请你们传授快速繁殖藤蔓和恢复共生关系的方法。”
他拿出全息投影设备,将m27热带雨林的偷砍现状、共生系统断裂、藤脉兽和藤蔓濒危的情况一一展示给藤脉族。投影中,枯萎的藤蔓、消瘦的藤脉兽、残破的雨林,与藤萝星的生机勃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藤脉族的成员们眼中闪过一丝痛惜,皮肤下的脉络微微变暗。
藤渊的琥珀色眼睛中带着深深的同情,他抬手示意众人跟随他走进藤蔓深处,手指化作的藤蔓轻轻缠绕在一旁的巨型藤蔓上,如同与老友牵手:“藤脉兽和巨型藤蔓是天生的共生伙伴,少了谁都无法生存。你们的困境,我们感同身受。一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迁徙到m27,就是希望能延续这份共生,没想到如今它们会遭遇这样的灾难。”
藤渊带领众人来到一处藤蔓培育场,这里整齐地排列着无数截藤蔓枝条,插在湿润的黑色腐殖土中,枝条上已经长出了细小的白色根系和嫩绿的嫩芽,长势喜人。“这是‘藤蔓扦插法’,是我们快速繁殖藤蔓的核心技术。”他拿起一截50厘米长的枝条,枝条上保留着3-4个饱满的芽点,切口呈45度斜角,“选择健康的藤蔓侧枝,剪成50厘米长的段,保留3-4个芽点,斜插入富含腐殖质和微量元素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湿度70%)和25c的温度,半个月就能生根,一个月就能长成幼苗,一年就能长到三米高,三年就能进入盛花期,开始分泌大量藤汁。”
他走到一株成年藤蔓前,指着主藤和侧枝的交界处:“你们要注意,主藤是藤蔓的核心,负责养分运输和繁殖,绝对不能砍伐;侧枝是养分消耗的部分,修剪下来不会影响主藤的生长,反而能促进主藤长出更多侧枝,形成良性循环。”
藤渊让身后的藤脉族成员拿来几十截健康的藤蔓扦插苗,还有一包黑色的粉末和一瓶透明的液体:“这是‘生根促进剂’,由我们星球的腐殖土和藤蔓提取物制成,能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加速根系生长;这是‘共生激活液’,含有萝脉兽分泌的微量元素,能激活藤蔓的共生基因,让它们更快地与藤脉兽建立共生关系;这些扦插苗是我们培育的优良品种,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适合在你们的雨林中种植。”
“光有藤蔓还不够,你们必须保护藤脉兽,让它们在藤蔓间生活、吸食藤汁,才能完成授粉。”藤渊补充道,“同时,要教会当地居民‘藤蔓可持续利用’——不能砍主藤,只能修剪侧枝用来制作家具、乐器,侧枝修剪后,主藤会生长得更旺盛,分泌更多藤汁,藤脉兽也能更好地生存。我们藤脉族一直这样做,既利用了藤蔓的价值,又保护了生态,已经延续了数亿年。”
李木子在一旁认真记录,同时用自己的藤蔓手轻轻触碰扦插苗和生根促进剂,感知其中的成分和能量波动。他发现,生根促进剂中含有一种与自己藤蔓手分泌的激素相似的物质,这让他能更快地掌握培育技术。
为了让团队更好地掌握技术,藤脉族的培育专家现场演示了扦插的方法、土壤的配比(腐殖土:珍珠岩:河沙=3:1:1)、水分和温度的控制,还讲解了可持续利用的修剪技巧——每年春末开花后,修剪生长过密的侧枝,每株藤蔓保留5-8条健壮的侧枝,修剪的侧枝长度不超过1米,切口要平滑,涂抹专用的愈合剂,防止感染。
他们还派了两名培育专家(藤芽、藤叶)和两名生态专家(藤风、藤雨),跟随团队返回m27,全程指导工作。藤渊特意对李木子说:“你的基因与我们同源,你的能力能促进藤蔓生长,也能与藤脉兽建立更深的联系,修复工作中,你会是关键。记住,共生的核心是尊重,尊重藤蔓的生长规律,尊重藤脉兽的生存需求,才能实现长久的平衡。”
李木子郑重地点头:“我会的。我会用我的能力,守护好它们。”
十天后,“云月号”飞船满载着藤蔓扦插苗、生根促进剂、共生激活液和藤脉族专家,缓缓驶离了藤萝星,朝着m27的热带雨林返航。飞船上,李木子一直在研究扦插技术和共生激活液的成分,他的藤蔓手能精准地感知到激活液中的微量元素,这让他对修复工作充满了信心。
第三节:藤脉重连:共生乐章
“云月号”返回m27的热带雨林后,团队立刻联合当地政府、警方和生态保护志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共生系统修复工作,分四步有序推进。
第一步,打击偷砍盗伐,建立保护区。叶云天联系了当地政府和警方,增派了巡逻警力,配备了无人机、红外监控和丛林巡逻车,在雨林外围设置了三道防线,严厉打击偷砍盗伐行为。同时,划定了总面积为150平方公里的“藤脉共生保护区”,将幸存的10株巨型藤蔓和培育基地都纳入核心保护范围,禁止任何人进入核心区域;保护区外围设置了缓冲区,允许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养护工作,但禁止任何商业活动。
警方很快抓获了几个长期在雨林偷砍的团伙,收缴了大量的砍伐工具和非法砍伐的藤蔓木材,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法律制裁。这一举措起到了震慑作用,再也没有人敢冒险进山偷砍。
第二步,建立藤蔓培育基地,大规模扦插繁殖。团队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建立了大型培育基地,搭建了10个温室大棚,按照藤脉族教的方法,将带来的扦插苗插入混合了生根促进剂的腐殖土中(腐殖土:珍珠岩:河沙=3:1:1),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在25c,湿度在70%。
李木子的能力在培育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每天都会用藤蔓手触碰扦插苗,分泌出少量激素,同时传递生长信号,促进扦插苗的根系生长和芽点萌发。藤脉族的培育专家藤芽惊讶地发现,在李木子的影响下,扦插苗的生根速度比预期快了30%,成活率也从92%提升到了98%。
“你的能力太神奇了。”藤芽对李木子说,“你传递的生长信号,比我们的生根促进剂还要有效,这是同源基因的共鸣。”
半个月后,扦插苗的根系已经长到了5厘米长,嫩绿的嫩芽从枝条上冒出来,生机勃勃;一个月后,扦插苗长成了30厘米高的幼苗,叶片舒展,茎秆挺拔;两个月后,幼苗长到了一米高,开始长出细小的侧枝。
第三步,移栽幼苗,激活共生关系。团队开始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到雨林的各个区域,围绕着古木种植,模拟它们自然生长的环境。移栽时,李木子会用藤蔓手轻轻包裹住幼苗的根部,传递稳定的生长信号,同时在根部土壤中喷洒少量共生激活液,激活幼苗的共生基因。
林溪带领技术人员,在每株幼苗周围设置了防护栏和自动灌溉系统,确保幼苗能获得充足的水分和保护,防止被野生动物破坏。同时,他们在幼苗周围种植了一些固氮植物,改善土壤结构,为幼苗提供更多的养分。
与此同时,团队将31只藤脉兽转移到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这里的10株幸存巨型藤蔓在李木子的能力和共生激活液的作用下,已经恢复了生机,韧皮部开始分泌大量的藤汁,甜香弥漫在核心区域。
藤脉兽们闻到藤汁的甜香,眼睛亮了起来,它们缓慢地走到藤蔓下,用吸管状舌头刺入韧皮部,吸食起藤汁。充足的食物让藤脉兽的状态迅速好转:一周后,它们的绒毛变得光滑发亮,干枯的毛发开始脱落,长出新的淡绿色绒毛;两周后,体型逐渐健壮,背部的凹槽恢复了黏性,开始在藤蔓间灵活穿梭;一个月后,它们头部的花粉囊重新变得饱满,开始在吸食藤汁时沾满花粉,随着移动传播到其他藤蔓上。
李木子经常来到核心区域,用藤蔓手与藤脉兽互动,传递友好的信号。藤脉兽们逐渐接纳了他,甚至会主动靠近他,用头部的花粉囊蹭他的藤蔓手,将花粉沾在上面——这是它们表达信任的方式。
第四步,推广可持续利用模式,培训当地居民。藤脉族的专家和志愿者阿雅一起,组织村民们参观培育基地和保护区,演示藤蔓的扦插和修剪技术,讲解可持续利用的好处。
“大家看,这是修剪下来的侧枝。”藤叶拿起一截修剪下来的侧枝,“这种侧枝材质均匀,韧性好,用来制作家具、乐器,比偷砍的主藤还要好,而且价格更高。因为它是可持续利用的,星际市场上的环保商家都愿意高价收购。”
为了让村民们直观地看到收益,团队联合当地的家具厂,用修剪的侧枝制作了一批精美的家具和乐器,举办了产品展销会,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收入比村民们偷砍主藤时还要高。
曾经的偷砍者老王,在参观完培育基地和展销会后,主动加入了保护区的巡逻队:“以前不懂,以为砍了主藤能赚大钱,结果越砍越少,钱也越来越难赚。现在才知道,保护主藤,修剪侧枝,既能长期赚钱,又能保住雨林,还能让那些可爱的藤脉兽活下去,这才是长久之计。”
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纷纷加入了藤蔓养护和修剪的队伍。团队还成立了“藤脉合作社”,统一收购村民修剪的侧枝,统一加工销售,让村民们的收入更稳定。
修复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李木子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他不仅能自由控制双手变成藤蔓,还能通过藤蔓感知整个雨林的生态状态,甚至能在一定范围内促进藤蔓的生长和开花。他成了雨林的“生态传感器”,能及时发现藤蔓的病虫害和生长问题,为修复工作提供精准的指导。
半年后,移栽的藤蔓长到了三米高,开始长出大量侧枝;幸存的10株巨型藤蔓也恢复了往日的繁茂,开出了大量的淡紫色花朵,甜香弥漫在整个保护区。藤脉兽们在藤蔓间穿梭飞舞,头部的花粉囊沾满了花粉,完成了大规模的授粉,结出了饱满的果实。这些果实成熟后,种子掉落在土壤中,长出了新的幼苗,形成了自然繁殖的循环。
一年后,藤蔓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100株,藤脉兽的数量也增加到了89只,部分母兽还诞下了12只幼崽。幼崽们在藤蔓间嬉戏,学习吸食藤汁和传播花粉,它们的绒毛更为鲜亮,背部的凹槽黏性更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李木子经常带着幼崽们在藤蔓间穿梭,用藤蔓手保护它们,教它们如何找到最甜的藤汁,如何高效地传播花粉。幼崽们对李木子格外亲近,常常缠绕在他的藤蔓手上,如同依赖父母的孩子。
两年后,当叶云天团队再次来到热带雨林时,眼前的景象已经焕然一新,重现了“藤脉秘境”的辉煌。
巨型藤蔓的数量达到了200株,它们缠绕着古木,枝叶繁茂,淡紫色的花朵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藤汁的甜香和花粉的气息。藤脉兽的数量增至156只,它们在藤蔓间穿梭飞舞,背部的花粉囊沾满了花粉,为藤蔓传播授粉,形成了完美的共生循环。
雨林的生态系统也全面恢复,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纷纷回归:色彩斑斓的雨林鸟在藤蔓间筑巢,以藤蔓的果实和花粉为食;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帮助传播花粉;小型灵长类动物在藤蔓间跳跃,与藤脉兽和平共处。曾经被砍伐的区域,如今长满了茂盛的藤蔓和植被,封闭的绿网重新形成,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村民们通过修剪侧枝制作家具、乐器,收入比之前翻了一倍,而且再也不用冒着违法的风险偷砍盗伐。他们自发成立了“藤蔓保护协会”,定期修剪藤蔓、养护幼苗、巡逻保护区,成为了雨林的守护者。阿雅笑着对叶云天说:“现在的雨林,又变回了我们小时候的样子,藤脉兽多了,鸟儿也多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这一切,都要感谢你们,还要感谢木子,他就像雨林的守护神。”
藤脉族的族长藤渊通过通讯设备得知修复成功的消息后,欣慰地说:“你们做得很好,藤脉共生系统已经彻底修复。李木子,你没有辜负你的祖先,没有辜负藤脉族的期望,你用你的能力守护了这份共生,你是真正的藤脉守护者。记住,共生的核心是平衡,人类、藤蔓、藤脉兽,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依存,才能长久共存。”
“我们会的。”叶云天回应道,“感谢你们的帮助,没有你们的扦插苗、技术和专家,我们不可能让雨林重获新生。”
李木子看着屏幕中的藤渊,伸出藤蔓手,郑重地说:“我会永远守护这片雨林,守护藤脉兽和藤蔓,延续这份跨越千万年的共生。”
离开雨林时,夕阳透过藤蔓的枝叶,洒下温暖的光斑。藤脉兽在藤蔓间穿梭,淡紫色的花朵随风摇曳,整个雨林都充满了生命的韵律。叶云天站在雨林边缘,望着这片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秘境,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对团队成员们说:“休整一周后,我们返回基地。接下来,就是等待林月瞳的能力觉醒,然后准备最终的星际生物联盟会议——我们已经拯救了十种古外星生物,是时候让它们的声音被整个宇宙听到了。”
李木子站在叶云天身边,看着眼前的绿色海洋,藤蔓手轻轻摆动,与远处的巨型藤蔓产生共鸣。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作为藤脉族的后裔,作为叶云天的战友,他将在未来的星际生态保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雨林中,藤蔓摆动的沙沙声、藤脉兽的轻叫声、鸟儿的鸣叫声、村民们修剪藤蔓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和谐的共生乐章,在热带雨林的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