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二日,风和日丽。
城南冯府张灯结彩,红绸从大门一直铺到巷口,连微风里都带着喜庆的甜味。
今日正是冯氏现任家主、大少爷冯铭睿的大喜之日。自休弃张娘子后,主母之位空缺许久,如今终于迎娶曹书瑜进门。
冯府上下早早便忙碌起来,为了大少爷的大喜之日,全府准备了十来天。
云城百姓对冯府二位少奶奶也是惊叹不已:“元配大少奶奶是官家小姐,因善妒被休。也真是太可惜了,稍微忍忍日子不就过去了?这般富贵的日子倒是便宜了今日的新娘子!”
“说的是善妒被休,谁又知晓真实内情?大户人家顾及的多,你看张娘子离府后,也不见大少爷抬姨娘和外室进府啊!”
“就是!今日的冯家大少奶奶,听说还是江湖女子出身!”
“哎哟哟,这冯府的两位少奶奶啊,一位是乡下农家女子,一位是江湖女子,真是活久见!大户人家不是讲究门当户对么?啧啧啧,这冯家娶儿媳妇还真是不同于常人!”
“乡下来的二少奶奶又哪里不好了?夫唱妇随,姜香味的麻糖还是她琢磨出来的呢!”
“就是,今日的大少奶奶说不得一身功夫傍身呢!没有过人之处,怎入得了冯家这气派的府邸!”
府门口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窃窃私语,人群中又传来一声感叹:“待黄昏时分再来看花轿,新娘子若红盖头落地,我们就能一睹新娘子的风采了!”
“哼!那指定不可能!想当年农户出身的二少奶奶下花轿都没失礼,令多少想看新娘子的人失望,今儿个你们还是看不成!”
冯府的家丁没人理会百姓们的议论声,只不时朝看热闹的人群中撒几把喜钱和糖果,再笑着抱拳道:“今日大少爷大喜,看客们辛苦了,捡几个喜钱沾沾喜气!”
百姓们边抢喜钱边嘻嘻哈哈的道喜。
等到天光大亮,冯府的喜庆布置从大门处就能窥见一二。
大门悬红绸,斗大“囍”字帖满门楣。
廊下挂满红灯笼,连平日里肃穆的客厅也布置成了喜堂,隔壁的花厅摆满了盛开的红山茶。
巳时中,贵客临门。
冯老爷身着绛红团花锦袍,满面春风出现在府门口抱拳迎客。他的身后站着一身石榴红骑马装的二少爷冯铭轩,一身大红锦袍的大公子冯修余。
祖孙三代迎客,宾客称赞不足五岁的大公子已有其父的风采了!
垂花门前,身着绛红团花襦裙的冯夫人,面带微笑,朝来贺喜的各家夫人、少奶奶行礼问好。
她的身后站着一袭石榴红襦裙的禾娘,一袭大红襦裙的灵芝。
同样是祖孙三代迎接女宾,众夫人对灵芝也是赞不绝口,迎客行礼规规矩矩,挑不出丝毫错来。
要知道,今日迎进府的大少奶奶将会取代她的母亲成为当家主母。
搁在一般的小女娘身上,不出来当着客人的面甩脸子,让继母难堪就不错了!
有些当初与张娘子交情不错的少奶奶,心里是想来看笑话的。见了灵芝脸上没有任何不忿之色后,她们才收敛了心思。
云城大户人家的夫人、少奶奶,禾娘这几年认识了不少。关系好的除了郑婉婷这个手帕交,就是张府的三少夫人兰氏。其余的夫人都是保持客套的问候。
午时迎完客,冯夫人与禾娘进了花厅陪夫人们饮茶吃瓜果点心,此时是八卦时间,东家长西家短,重心倒是围绕冯家的喜事展开。
未时正,冯府门口烟花鞭炮响起,鼓乐齐鸣,迎亲花轿出发了。
冯铭睿着大红喜袍,腰系玉带,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
八人抬的花轿,轿顶描金绘彩,四角悬红绸绣球。喜婆婆一身喜庆装扮,手拿大红绣帕,一步三扭的跟在花轿边。
鼓手两班,一路吹吹打打,《迎仙客》《万年欢》交替奏响,锣声震得街边孩童跟着奔跑。
冯铭轩骑马跟在后面,带着小厮一起前往酒水巷迎亲。
曹书瑜在全福婆婆的祝福声中,已经凤冠霞帔、挽发梳妆打扮得温婉可人。
全福婆婆最后将大红盖头盖在凤冠上,曹书瑜的眼前只剩下一团红了。
红色,是幸福的颜色!
从今日起,她要抓牢她的幸福!
院门口传来鼓乐声,迎亲队伍已经到了。
彦三进入闺房,背起新娘子进入前院的客厅,冯铭睿早就等候在那里,两人并肩一起辞别了曹书瑜双亲的灵位。
新娘子上了花轿后,彦先生的女徒弟,彦十三、彦十五一起骑马跟在花轿后面送嫁。
花轿上了南大街,城里的百姓都涌在街边看热闹,冯卫和冯波将喜钱一捧接一捧的撒向人群,南大街都是嘻嘻哈哈抢铜钱的声音和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声音!
花轿里的曹书瑜眼眶红了,她只想百年好合!至于早生贵子,这一辈子都没可能。
想到她亲手养大的二公子冯修齐,曹书瑜伸出纤手进红盖头里,轻轻按了按眼角。
她已经有了贵子,再去伤春悲秋可不是她的性格!
花轿停在冯府门口,冯铭睿拉弓射箭开了轿门,新娘子亭亭玉立的与新郎官站在一起。
冯老爷和夫人满脸喜色端坐高堂。红烛燃烧,香烟缭绕。
新人手执绣球进入喜堂,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宾客们贺喜声不断,大少奶奶规矩极好,没有出丝毫的错处来。
喜宴也开始了,满桌菜肴全是喜庆的菜名:比翼鹤、和合虾、连理肘子、双喜糕、并蒂莲酥……
美酒当然是良缘红!美名远扬的良缘红除了世家大族家中有珍藏,就是在冯府有喜事时才能尝到。所以只要冯家有喜事,客人是出奇的多!
一进主院的家主院,布置得美轮美奂,洞房就是重新修缮过的主寝屋。
所有的家具焕然一新,贴上了大红“囍”字。
千工拔步床上,喜帐低垂,绣满百子图。
床前的桌上摆着“合欢酒”“子孙饽饽”,还有一只鎏金“和合”如意,供新人交握。
夜深,宾客散尽,龙凤喜烛尚明。
曹书瑜端坐床沿,听到刻意放轻进来的脚步声,仆妇鱼贯而出新房的细碎声音,她的呼吸感觉困难了。
乌木秤杆挑起了红盖头,曹书瑜缓缓抬起头,对上含笑的眼眸时,红烛爆了个灯花,她似是觉得心跳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