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哼着歌走着,突然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
安宁回头一看,竟是叶少阳。“你怎么来了?”
安宁惊讶道。叶少阳气喘吁吁地说:“我怕你出事,不放心就跟来了。你没事吧?”
安宁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图纸,“我能有什么事,还办了件大事呢。”
叶少阳疑惑地看着安宁手里的图纸,安宁便把人贩子和苏兰雪的事跟他说了一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安宁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也不怕男人知道了她的另一面,藏着掖着不是安宁的性格。
你是不是觉得我太狠毒了?
叶少阳急忙摇头,又惊又喜,“你太厉害了,你不反击回去,吃苦的就是你了。”
安宁嘴角上扬,算这个男人还有点自知之明。“她自食恶果,人贩子会好好‘招待’她的。”
叶少阳竖起大拇指,“你真是智勇双全,没事就好,吓死我了。对了,这图纸是?”
安宁兴奋地说:“这是收割机的图纸,我想去找机械厂厂长做出来,秋收就轻松多了。”
叶少阳看着安宁,眼中满是欣赏与爱意,“你这个图纸哪里来的,有用吗?如果真有用,有了这个机器,大伙就可以轻松不少。”两人相视一笑。
“对了,你有认识机器厂的人吗?”
以前是有一个我爷爷帮助过的对象,现在不知道他 ……。
安宁知道问到了他的痛处,立马改口道:“没事,人心难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下流,这种状况说不定很快就过去了,国家需要发展,发展就离不开人才,说不定我们还能上大学。”
纵观华夏5000年的历史,哪一个新朝建立都有不和谐的声音,要把这些刺拔掉,国家才能发展。
你说的也是,安宁看男人的心情,立马开朗了,她也跟着开心。
“安宁,当有一天你知道我瞒着你一个天大的秘密,你会不会离开我?”
叶少阳忐忑不安的试探。
安宁知道这个男人心里背着的包袱,每天同床共枕,恐怕也不好受吧。
安宁假装随意的说,“只要你不是犯杀人放火的事,我都可以原谅。”
“遗憾的是,真正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对于我这个任务者来说,只要能顺利完成任务,其它的都不是事。”
得到了安宁的答案,叶少阳放心了不少,两人肩并着肩向机械厂走去。
两人来到盛安机器厂大门口,叶少阳给了看门的大爷一包烟,王大爷答应给两人引荐厂长王光忠。
安宁不放心的问大爷,你行吗?会不会连累你?
王大爷笑呵呵的说:“不会连累,这个厂长刚好是我的侄子。”
安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家人。
通过王大爷的引荐,双方很快就见了面。
厂长是个40多岁,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刘大爷说明了来意。
当王光忠看见这张图纸很是震惊,作为一个厂长,他虽然不懂技术,但眼力还是有的,如果真能把这套机器做出来,说不定对他的仕途更上一层楼。
于是王光忠立马召集厂里的技术的人员来研究,当技术总工周峰看了图纸以后大为震惊,厂长,“这图纸你从哪里来的?”
“别废话,我只问你这图纸能不能做出来?”
周峰连连点头来,厂长这图纸画的太仔细了,我敢打包票,召集厂里所有的人两天就可以完成。
当王光忠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心中狂喜。
王光中马上答应了,但有个条件,如果真能做出来,他希望这项技术能卖给盛安机械厂,答应免费为村里做两台机器,安宁点头答应了,两人留了地址就离开了。
“你肚子饿了吗?我们现在去国营饭店吃饭,吃完饭买点东西就回去。”
安宁点头答应,坐上自行车的后座,朝着国营饭店的方向驶去,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被拉的很远。
两人来到国营饭店,你要吃什么?我去点餐。
安宁看了一下黑板上的菜单,一份红烧鱼, 四季豆炒腊肉,一份红烧肉打包,这样行吗?
“行,我去点餐。”
饭菜很快就上了桌,两人正吃着,门口进来了七八个人,全都是知青。
乔安安看见安宁,立马开心的走了过来。
“安宁,你来国营饭店吃饭,怎么不叫我?”
“少阳哥,吃饭都不叫我,我能坐下来和你们一起吃吗?”
乔安安连忙举起了手,我发誓绝不白吃你们的,我重新点一个菜加入你们,我现在就去点菜。
“若兰姐,你们也来吃饭。”
“是啊,安宁,刚刚你去哪里了?叶少阳到处找你。”
“咦,你不是和苏兰雪一起出去的吗?怎么没看见她?”
我不知道,我们两个刚走出供销社大门,她就说让我在原地等她,他要买点东西,结果我在原地等了很久,他都没找回来。后来叶少阳找来了我们两个,就一起来吃饭了。
哦,没在一起就算了,等一下他自己会回来。
李若兰是知青院的负责人,问一下是应该的。
“很快,乔安安就凑了过来,少阳哥,你尝一下我点的红烧肉,挺好吃的,乔安安迫不及待的加了一块红烧肉到叶少阳的碗里。”
叶少阳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乔安安,我是个已婚男人,你给我夹菜算个什么道理?”
你以后别这样了,我怕安宁误会。
乔安安立马委屈的说:“少阳哥,是我哪里做错了吗?你那么讨厌我。”
我没有讨厌你,你想多了。
可是我们小时候不都是经常在一起玩,我们是很好的朋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好了,你别说那些,我现在是个已婚男人,总之你要和我保持距离。”
李若南眼看乔安安哭哭啼啼的,立马站出来劝道,乔安安,你别哭了,叶少阳说的对。
哪怕你们是青梅竹马,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现在叶少阳结婚了,你就要和他保持距离。
知青李红梅眼看乔安安哭的梨花带雨,两颗晶莹的眼泪在眼里打转很可怜,插话道:“李若兰,你说的会不会太严重了?不就是相互加个菜吗?他们两个一起长大,走的近一点也没什么。”
李若兰今天才第一次看清李红梅,平时看她头脑很亲民的,没想到在这种事上犯糊涂。
于是李若楠问李红梅,红梅,“像你这样说,以后你结婚了,你男人的青梅竹马,给你老公夹菜,你也不拒绝,还很乐意他们那样做。”
李红梅立马反驳,那肯定不行,结了婚了,怎么能让别的女人给他夹菜,勾勾搭搭的,算什么人?
说完李红梅就觉得脸烧的慌,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她,李红梅羞愧的低下了头,连忙说:“若兰就当我刚刚的话没说。”
知青都闷着吃饭,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真是滑稽。
大家都用眼光偷偷的打量李红梅,李红梅三观不正,以后都得离他远点。
如果李红梅知道大家是这样看她的,她都觉得冤死了。
她就是口无遮拦,随便说说,就招来大家眼神的控诉,她也很冤枉的好不好?
安宁把筷子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乔安安,“我吃饱了,你自己多吃点,说完大步离开了国民饭店。”
叶少阳急忙也放下手里的碗筷,追了出去,安宁,“等等我。”
大家都用一脸鄙夷的眼神看着乔安安。
李若兰作为知青院的管理员,实在看不下去了。
“乔安安,你那点心思,别以为大家不知道,你要点脸行吗?”
以前安宁就是个憨憨,被你耍的团团转,现在她醒悟了,想让你和他男人拉开距离,你还用以前那一套? 别当大家都是傻子。
乔安安气愤地站了起来,她原本憋着一肚子气没地方发,李若兰刚好撞了上来出了心里的这口恶气。
“李若兰,你家住海边吗?管的那么宽,我的事轮不到你管。”
当个芝麻大的官,不就是比我来的早了一点吗?如果我比你来的早,知青院的管理员轮到谁还说不一定呢!
别拿鸡毛当令箭,每天指手画脚的,看到都讨厌。
“乔安安,听听你说的什么话,算我多事行了吧,你这个人好坏都分不清,你不知道村里那些长舌妇,如果这件事传出去,唾沫星子都要淹死你,李若兰讽刺的说道。”
乔安安也不甘示弱,关你屁事,我的事要你管,你是我妈还是我爸?
“乔安安,你别太过分了,李若兰愤怒的说道。”
旁边的张建军看这两人杠起来了,连忙打圆场,好了,大庭广众的丢人现眼,你们没瞧见旁边的食客们看你们的眼神,有什么事回去说。
乔安安和李若兰看了周围的时客,向她们投来鄙夷的目光,嘴里还不停的嘀咕。
特别是乔安安被旁边一个大妈指着她不要脸,勾引有夫之妇,就应该发配去农场,和大妈一桌的人都不停的指责乔安安,骂她不知好歹。
乔安安被这些人指责的头都抬不起来,逃一般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安宁走出了很远,叶少阳从后面追了上来,倒是不知道国营饭店发生了这一幕。
“安宁,你等等我。”
你不是要陪你的小青梅吗?你追来干嘛?
“ 好了,别生气了,你去公销社车门口等我,我去买点东西就回去。”
买东西不是要去供销社吗?你去哪里买?安宁脱口而出,说出来就知道自己坏事了,肯定是去供销社买东西。
看他难为情的模样,开玩笑的,我去供销社等你。
一定要在那里等我,你看上什么东西就自己买,别为我省钱。
“知道了……。”
两人分道扬镳,安宁才不会乖乖去供销社等他。
看男人走远了,安宁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用神识扫描周围还算安全就进了空间。
出来的时候旁边放了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满满的两袋物资。
有鸡鸭鱼肉,大米,小米粥,奶粉,上一个任务屯的干海鲜,布料,药品,这些是为叶少阳的父母准备的……,每样都拿了一点,装了两大袋。
当叶少阳单车后面挎着个包袱回来安宁旁边的两大袋很是吃惊,看来里面的东西很是扎舌,你在哪里买的?
你刚刚让我回来,我在去国营饭店的路上,无意间碰到了一个人,是他卖给我的,他刚从外地搞这些物资回来,家里的父亲生病了,急着钱用,正在找买家,我就全买了。
这些东西要不少钱吧?完了,我这个谎会不会圆不过来了?
没用多少钱?你今天给我的钱和我自己的钱全部都花完了。
还好以前的叶少阳看不上原主那三瓜两枣,也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钱,这关算是过了吧。
有了这些物资,秋收我们就可以过得好一点了,你等着我把这些东西在牛车上去。
等二人回到家已经下午了,等到快天黑了,苏兰雪都还没回来,李若兰又来问了一次安宁,还是说不知道。
到了晚上苏兰雪还是没回来,李若然就着急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大队长张建国。
第二天张建国就去公安局报了失踪案。
在公安的面前,安宁还是那句话。
公安没问出个答案就离开了。
第二天就是秋收,秋收是农民重要的日子,谁都不能请假,老人和小孩都要去地里帮忙捡麦穗。
安宁也不例外,把两个孩子喂饱了就带到地里去,用两个竹筐把孩子放在田埂上。
安宁还是和原来原主干活的人分在一起,她是二组,叶少阳是一组。
安宁还是按照原主的速度也不成功了,不紧不慢的干着。
旁边的春花婶子就打去安宁,安宁,你给叶知青生了一对双胞胎,算是他一家的恩人了,还要你来下地干活。
“春花婶子,我也不想来干活,秋收这么重要的日子,谁敢不来,除非是病的,起不来床的。”
春花婶子打趣的说:“那也是,如果谁敢不来,大队长肯定要指着鼻子骂。”
别看大队长平时好说话,到秋收的这种关键时候谁敢请假他都不允许
记得以前刚来的知青秋收的时候说肚子疼,要请假,第一个请假,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把大队长气的不行,大队长让村里的朱建国医生挨个给他们把脉,结果全都是骗人的,知青想逃避农活,哪有那么容易,结果被大队长劈头盖脸骂了一通,后来的知青就乖了,不会轻易请假了。
“哦,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种丢脸的事,难道他们敢说出来?
安宁和春花婶子边聊边干活,一天下来累的够呛。
没有人能体会到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只有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才能见证他们的汗水和付出。
顶着炎炎烈日,农民们挥汗如雨,默默地在田间劳作,他们的双手粗糙而有力,那是岁月的印记,更是辛勤的象征,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大家都要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