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和北郡这一战后,主要是铁铉之死,一切都改变了。
人心难测,北郡很难恢复以前的稳定,这是元武帝早就预料到的,毕竟铁铉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
盛京御书房之内,元武帝正在批阅奏折。
终于安掌印将来自北境现在最新的密报静静摆在案头,上面详细记录了铁铉战死后的北军现状。
元武帝淡定看完,心中权衡着各方势力的动向。
铁铉之死虽然和他预料的剧本有些不同,但只要结果达到了就行了!
尤其是铁铉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突厥人三年无力南侵,这给了元武帝一个天大的惊喜。
元武帝合上密报,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三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完成自己所有的计划了。
这些天来,现在也是他心情最好的时刻。
铁铉虽死,但北军依在,这是足以影响大周天下格局的庞大力量。
这股力量,必须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
而北军副帅程前和刘莽他都已经暗中招抚,唯有铁鹰尚在犹豫之间。
“此三人已经不足为患!只要圣旨一下,他们便能化作忠犬!只不过那中军十五营油盐不进倒是麻烦!”
元武帝沉思着,很快心中就有了决断!
三十万北军集结在一起,终究是不稳定的因素!
而既然如今铁铉身死,这三十万北军最佳的方案便是拆分。
那中军十五营既然不听号令,便直接派到最前线驻守,至于程前刘莽铁鹰三人,则继续各领一部,分散于北境各处。
到时候对付秦城郡的时候,再呼唤使用。
“安如海!”
元武帝淡淡的轻喝一声,一袭红袍很快出现!
“老奴在!”
“传朕旨意,着兵部即刻拟令,程前、刘莽、铁鹰三人即日起擢升为北境镇守将军,各统兵五万,镇守雁门、云中、朔州要地!至于中军十五营,依旧在铁门关驻守!”
“至于北军统帅一职,暂由兵部尚书兼任。”
元武帝早就有了一些安排。
“老奴马上去办!”
安如海继续躬身说道,现在的他对元武帝也是畏惧无比。
元武帝这一招直接将北军拆分,雁门、云中和朔州都是北境重镇,互不统属!
数十年前都是直面突厥的前线!
但自从铁铉修建了铁门关之后,这三地其实都成了大后方!除非是铁门关被攻破,否则突厥铁骑根本无法深入。
而今将程前、刘莽、铁鹰调离中枢,名义上擢升,实则削权,使其彼此隔绝,难以串联。
中军十五营驻守铁门关,直面突厥,随着兵力大幅消减,孤立无援,只能仰赖朝廷补给。
昔日强盛无敌的北军,很快就要成了没牙的老虎。
这算是元武帝的精心布局,也算是削权之策。
毕竟他也知道北军的中军十五营从来不听圣旨调遣,唯有铁铉和北军虎符可调。
所以此时他倒是想看看,北军上下接到这旨意之后是否有人出来,手持北军虎符抗旨。
“北军已然不足为患,成不了秦王的臂助!吐蕃如今急于收服西域诸国已经和我大周联姻,接下来再也没有外患来大乱朕的计划了!”
元武帝这才安心了下来,只要他成就长生皇帝,到时候以大周的强盛国力和他的雄才伟略,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蕃都要匍匐在他的脚下求饶。
御书桌上,一张宣纸上写着两个名字!
那两个名字赫然正是周臻和周凌枫。
这是元武帝接下来必然要选择的目标!
其实借助国运,他身为帝王,只要在盛京皇城,实力堪比自在境。但是远离的话,那只有神游境了!这一切还是靠安王送上门的气运。
现在只要再吞噬两人中一人身上的国运,他便后顾无忧,成为天下绝巅强者!
而对于天道的屏蔽将会更加精准,不用像如今这般战战兢兢。
只是这两人无论哪一个,都不是轻易可以吞噬之辈。
周凌枫借着造反远遁,以南省为根基,麾下还有青莲教主杨不凡和孔不平这等人物相助,自然轻易难以得手!
而周臻背后乃是洛州常家,势力盘根错节,朝中门生故吏遍布,稍有异动便会引动朝局震荡。
更重要的是,如今天下四大门阀世家已然隐隐有联合之势,准备力保周臻。
元武帝沉思了片刻,这才继续冷笑起来。
“驱狼吞虎!”
无论这两人多么难以应付,但他乃是大周皇帝,天下至尊!
手中握着大义的名分,执掌律令,生杀予夺尽在一念之间。
只要他将周凌枫定为被青莲教主叛逆裹胁,令周臻率军平叛,那么四大千年门阀世家也必然被绑上周臻的战车,和周凌枫不死不休。
一旦等到他们拼到极致,元武帝便可坐收渔利,以最小代价达到他想要的一切目的。
“只不过在这之前,秋闱和母后的万寿生辰自然不可乱!”
元武帝喃喃地说道。
他要做长生皇帝,所以在这孝道上自然不可有污点留下的!
而秋闱乃是选拔天下英才的盛事,更是笼络士子之心的关键,乃是国之重典亦是不可乱。
周凌枫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依靠,那就是圣贤周凌枫的身份。
他很快便离开了铁门关,骑着一匹烈马直奔南省!
北郡到南省的距离也就更远了,中军十五营的任何人他都没有接触,而对于元武帝接下来要如何拆分北军,他也没有任何兴趣。
因为没有了铁铉的北军,对他而言一点也不重要了!
只不过中军十五营是铁铉临终托孤之举,也是留给他最后的力量。
未来北军若是罹难他也会为北军保全薪火传承下去,只是他现在根本不敢接触中军的人,否则元武帝肯定会直接下手的。
铁铉身死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举国震动。
而元武帝下旨追封铁铉为北郡王,极尽哀荣。
当然,这对于血脉断绝的铁家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元武帝就算是追封铁铉为太上皇都没鸟用。
倒是许多士子对元武帝极尽吹捧,赞颂其圣德仁心,声震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