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深山老客

首页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谍战岁月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一品布衣 第一权臣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深山老客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全文阅读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txt下载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8章 只想守住自己的地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老朱的经历让他明白,老百姓的力量不可小觑。就像水一样,既能载舟,也能翻船。如果百姓活不下去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老朱就是靠这股力量推翻旧朝、建立明朝的。他知道创业维艰,所以特别担心这种动荡再发生。因此,他对老百姓向来很照顾。

不过,就算如此,朱雄英也清楚,大明百姓的日子其实也没好到哪去。皇帝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完全是两码事。在老百姓心里,只要能安心种地就满足了。至于朝廷嘛,在普通人看来,少管点事就是好事。

但对朝廷来说,这根本不可能。明朝刚成立时,北边游牧民族的威胁一直很大。为了长久安定,朝廷不得不常年派兵驻守边境。

打仗就得花钱,而这些钱全压在地方上,老百姓负担很重。即使现在国家富强了,朝廷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这些年朝廷一直在对外扩张,打仗需要大量粮草和人力,这些都得靠百姓供给。虽然明朝打赢了不少仗,也赚了些外快,但这些钱最后都进了国库,与普通百姓无关。

可以说,朝廷越强大,百姓的压力就越大。权力越大,对地方的控制就越严,老百姓受的压迫也就越深。要是朝廷能力稍弱些,情况或许还好一点。

天下的百姓啊,其实也没比以前差太多。

朱雄英对朝廷慢慢熟悉后才发现,原来朝廷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以前大家觉得皇帝很早就得起床,六点开早会,两小时后大臣们再去上班。可实际上呢?

听这说法时,朱雄英挺惊讶。心想:皇帝和大臣们原来这么累啊!做皇帝也不容易,还是当王爷舒服,什么都不用管。

可真接触老朱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皇帝确实要早起上朝,但上完朝还能回去补觉。毕竟皇帝没什么固定工作时间,想怎么安排都行。

而且啊,并不是每天都要上朝。就算是历史上最勤快的老朱,也不是天天上朝。要是皇帝不想上,就能歇一天。甚至有些皇帝一个月都没几回上朝,上朝次数就更少了。

很多人以为古代上朝就像学校开会一样,其实不是。朝廷不是讨论问题的地方,而是公布结果的地方。朝廷得到消息后,会让几个信得过的大臣商量,定下来后再公开宣布。

电视剧里那种大臣突然提议的事,现实中基本没有。

突然有人上奏,这种情况很少见。朝廷本来就有递奏折的规矩,就算有些大臣有问题,也能通过奏折解决,不会在早朝时突然开口。

历史上要是真有人像电视剧里那样随便提问题,结局一般都不好。毕竟朝堂上有那么多大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要是都拿出来讨论,早朝根本开不完。

大家都挺讨厌这种拖堂的。朱雄英虽然一直在外面,但对朝廷的事也略知一二。按规定,大臣想在早朝发言要先向皇帝申请,得到允许才行。

其实早朝只是走过场,提议和解决方案早就定好了,只是走个形式说一下。正常情况下没人会真的讨论这些。再说,站在后面的臣子根本听不清皇帝说什么。

朱雄英明白后才意识到,很多事不过是做做样子,大家根本不知道皇帝具体说了什么。

可尽管如此,这些人还是装出一副听得特别认真的模样。

毕竟,在朱雄英第一次经历这样正常情况时,也是一头雾水。

他完全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朱雄英发现,有些大臣不停地点头。

好像在赞同皇帝说的话一样。

但皇帝根本就没说什么重要的内容。

等到他明白真相后,

就觉得那个场景真是搞笑至极。

实际上,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普通话这种说法。

就连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也没普及普通话,只是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把中原全盘统一了。

这样一来,大家用同一种文字交流就容易多了。

然而,

华夏各地的语言却没统一。

不少来自不同地方的大臣说话口音很重,

其他人根本听不懂。

在朝堂上没法写纸条交流。

那些大臣说的话旁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如果让他们公开讲话,

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正因为如此,

古代朝廷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

有的大臣经常上朝,

却还不太认识皇帝。

因为低级官员只能站在最后面,

连皇帝长什么样都看不见。

很多时候朝会就走个形式而已。

所以一些大臣即使来了好多次早朝,

还是认不出皇帝是谁。

如今临安皇宫门口也差不多是这个状况。

很多人都不认识赵椹。

一是过去没人有机会接近皇帝,

二是赵椹一直待在深宫里,

更别提跟大臣们见面了。

今天他突然现身,

对临安城里的百姓来说挺新鲜的。

甚至有点不可思议。

现在竟然看到皇帝和宰相当面对峙了。

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有点期待。

以往皇帝被严密保护着,

老百姓根本没机会见到皇帝。

在临安城里,谁也没见过皇帝和大臣当众争吵的场面。过去皇帝出宫时,那些黑云都的侍卫总是密密麻麻地围着,老百姓根本看不见皇帝长什么样。

可现在完全不同了,黑云都的人少了很多,还分成两拨,保护皇帝的侍卫也不多了,大家都能站在远处看热闹。

赵基和贾似道正面对面站着,城里好多百姓和一些官员听说后都跑来看,围在外面指指点点。有人说:“皇帝到底会怎么做?这事真让人期待啊!”

也有人笑嘻嘻地说:“嘿,这贾似道以前不是挺横的吗?没想到也有今天,干脆让他死掉算了。”

旁边有人说:“你们不知道,我有个亲戚当初在朝廷做官,就是因为贾似道掌权,最后被他随便找个借口给贬了。那时的贾似道有多厉害啊,跟个小皇帝似的,谁要是敢惹他,全家都可能遭殃。”

提起贾似道,周围的百姓都很愤怒,大家都把生活中的苦日子归咎到他头上。

不少大臣也在人群中,虽然他们平时也不敢轻易招惹贾似道,但现在看到他失势,也跟着一起骂。

还有人说:“其实我只是普通人,贾似道的事跟我没关系,他的结局我也不在乎。”

旁边有人反驳:“你这话不对!贾似道害得咱们大宋现在这样,怎么能说跟他没关系呢?”

当年我们大宋的防线挺稳的,没出什么大事,要不是贾似道瞎折腾,咱们绝不会输,襄阳城也不会丢。那时大宋最富足,只要朝廷安稳,人人都能当上地主、衣食无忧。可就是因为他,军队顶不住蒙古人,后来才连着败。

打仗要花很多粮草钱,这些钱粮哪来的?还不是从咱老百姓身上搜刮的。这些年朝廷老向咱们要钱,弄得现在大家都穷了。

归根结底都是贾似道的错,要是他不任用亲信、迫害忠臣,大宋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很多人都被他坑过。现在看贾似道失势了,那些曾经遭他打压的大臣们,恨不得上去踩两脚。不少人开始对他群起而攻之,纷纷喊着让皇上杀了这个大奸臣。

谁能想到呢?刚开始他还权势滔天,朝中大多是他的党羽。焦山一战,他带着这些人全完了,只他自己逃命去了。如今朝中没人替他说好话,大家都恨他。

这贾似道也太不知好歹啦!他难道没察觉到自己已成了天下公敌?即便他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一直躲着也就罢了,如今还敢露面,分明是找死。

今日这贾似道非死不可!这么多人都在这儿看着,我不信他还能逃得掉,更不信他能再次复活。

贾似道真是坏透了,纵观华夏千年历史,他绝对是头号奸臣。把我们大宋糟蹋成这般模样,无论如何都不能饶他。

最重要的是,他还刺杀了谢太后,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仅凭这一点,我就得把他杀了。

唉,要说这事有点儿尴尬。昨日听说谢太后被贾似道所害时,我恨不得拼上性命也要替她报仇。可今天才明白,原来谢太后竟是如此愚钝,临安最后的希望全靠她,结果她却把这点儿余地都败光了。

虽然这样说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是同意一个说法:当年明军刚到临安,单看士兵的气势就知道这支队伍不简单。甚至不用看他们打仗,只瞧一眼朱雄英那个皇帝,就能明白明军的实力绝非我朝军队能比。

尽管如此,百姓们提起谢太后时也觉得尴尬,但大家都一致认为贾似道该死。于是现场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

其实这事因谢太后遇害而起,赵椹决心抓住贾似道为太后伸冤,双方就这样对立起来。围观的人也都来了,想看看皇帝怎么处置贾似道。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些人也跟着激动起来,全都想让贾似道去死。

或许吧,在最开始的时候。

贾似道在临安城里做错的事可不少啊!

这时,人群中就传出了一种声音。

也有一些人,看着两边僵持不下的人,一直都没什么动静。

这些看热闹的,也开始有点担心了。

面对蒙古大军的进攻,现在的宋朝已经快撑不住了。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

不用多久,宋朝就会彻底完蛋。

即便如此,现在的宋朝还在内斗中挣扎。

在蒙古大军攻破襄阳前,宋朝手里还是有几十万大军的。

不过都分散在各地罢了。

总的来说,大致分成了三部分。

一部分驻扎在四川一带,是用来防备蒙古军队绕到背后。

另一部分则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

第三部分嘛,就是宋朝的水军了。

这可是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水军。

但话说回来,中原本来就没什么大的水域。

长江虽然算得上大江大河了,可跟海相比还是差远了。

宋朝虽然有不错的水军实力,但也找不到太多用武之地。

对当时的蒙古帝国来说,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虽然长江沿岸的宋军根本挡不住蒙古大军,但蒙古人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他们。

毕竟,蒙古人的主力部队是骑兵。

然而,这些骑兵到了长江天险面前也束手无策。

以前蒙古人也曾拼尽全力突破了长江防线。

一度打到了长江南岸。

但迎接他们的却是惨烈的失败。

当蒙古军队渡过长江后,

宋朝的大军立刻乘船顺流而下。

瞬间就有无数的军队把蒙古军团团围住。

经历过这件事之后,

蒙古方面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除非能控制长江上游,否则就算占了长江下游再多的地方也没意义。

基于这个思想指导,

蒙古大军开始攻打襄阳城。

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

终于攻下了襄阳城。

襄阳城失守后,宋朝的命运也随之转变。

接连几场大战的失利,

让宋朝的军队在战场上几乎全军覆没。

就在朱雄英的大军逼近宋朝之前……

临安城里,黑云都只剩五千多人。别说抵抗,连自保都困难。川蜀虽有驻军,但自身难保,还得守着家门,蒙古军压境,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初朝廷对边防军本就存疑,连钓鱼城打了胜仗的将领都被陷害。现在连川蜀军都心灰意冷,只想守住自己的地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 风起荆南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轮回井:渣男劫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中国古代奇闻录 考古学家在秦朝 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 大秦风骨:王翦传 十世轮回之炼体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深山老客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txt下载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最新章节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